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9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拜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9 2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45 编辑 <br /><br />  凌晨,还不到五点,我就起来招呼父母、哥嫂他们一块儿起来过年。
  
  点火、下饺子、放鞭炮、上供等等诸事,尽管繁琐了些,一家子却都早就分派了去干,却也乱不了。只有儿子、侄女,他们小姐弟俩,一起来就各拿着各的手机,坐在椅子上玩微信、抢红包。见此,我也吵几句。无奈,他们俩自顾低着头玩他们自己的,就像我说的不是他们一般。看看不管事,我就不吵了,任由他们玩吧。大过年的,不宜动怒。
  按照规矩,端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得先给长辈拜了年才能吃。我边说着给爸妈我给你们拜年了边双膝跪下去。父亲见我拜年的样子,就又唠叨开了,都四十大几的人了,怎么还不会拜年?知道吗?给人拜年不仅要双膝跪倒,头还得磕到地上,别总虚着。
  孩子给拜个年,你干嘛又来这么多事事!母亲就在一边说父亲。
  母亲一开口,父亲就不做声了。别看父亲平时的脾气大的不得了,老嫌母亲这不行那不行的,但过年这天,他却格外让着母亲。
  是啊,我都四十大几了,且是个文化人,竟不会拜年,想到这里,我自己也感到不好意思了。
  只是,这拜年谁又来教过呢?大年下,村里的孩子们自小就跟着大人出去拜年,见大人跪了,我自然也就学那样子跪了。这么些年来,也没人说过不对。不成想,这么些年来,于拜年这事,我竟还不会。只是,我不明白,这么些年了,父亲为何直到今年才训我?况且还守着两个孩子。越想越烦,还是不想了,不对就不对吧。等天亮去村里拜年时改过来就是了。
  哥本就不愿拜年。每年他老是跟在我后面,等我拜完后他才拜。他的姿势与我一样,也是不对的。见我挨了训,他自然就趁势改了过来。
  早些年,我也很出头走亲戚拜年的。近几年,岁数大了,对人世的看法渐渐有所改变。对拜年一事不仅不出头了,反倒觉得拜年就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了。我倒是对圣诞节、情人节等等这些舶来的洋节日挺反感的。
  想想也是的,如今呀,烟花爆竹都快禁止了,祭祀请送等等一些年俗也做为封建迷信逐渐被取缔,再连叩头拜年也免了,那真真就没一点年味了。这世道也就怪了,磕个头、祭祀祭祀一下先祖怎么就成了封建迷信了呢?陆游不是有诗说么——家祭毋忘告乃翁。
  这就怪了,我刚刚拜年时父亲还嫌这嫌那的,可等我儿子给他拜年时,他却笑着说,孩子家,拜什么年。一家人在家里团团员团的就是年。
  等一家子拜完了年要坐下吃饺子时,我下意识地朝西边的里间屋望了望,才又想起姥姥已被大姨接去她家里过年了。想着这几年她在我家的情景,心里就觉得有些空荡荡的,不得劲。母亲见此,便对我说,等着初二去你大姨家时再给你姥姥拜个年吧。嗯,也只能这样了。
  这几年,姥姥一直在我家过年。记得前年我们一家人起来拜年,可姥姥不习惯早起,我就没给她拜年。上了岁数的人却老是想着这事。白天她问我母亲,两个孩子咋不给我拜年呢?母亲说我哥俩忘了。她就不高兴了,哼!哪是忘了,我看是装呗。
  上一年,母亲就对我说了这事。我心说,这也怨不得姥姥,就只怨我们哥俩没把她放心上。再说了,她都九十多岁了,我还能给她磕几个头呢。白天,她起来了,我就叫上哥去给她拜年。她说,别拜了,别拜了,快起来吧。说是这么说的,可我分明看见那一刻她笑得比往常开心多了。
  头年腊月二十七,大姨把姥姥接她家去了,说是姥姥想换个地儿过个年,新鲜新鲜。大年初二,我得起早去大姨家拜年,省得她老是盼盼着。


2#
发表于 2016-2-20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45 编辑 <br /><br />真情实感,拜年的习俗反映出一种民风和品德,对老人的孝心。

3#
发表于 2016-2-20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45 编辑 <br /><br />省得她老是盼盼着。 ——多了一字,还是少了一字?
过年,拜年,人情温暖。文虽不长,却说出了许多质朴的道理。为人“孝”当先,春节这一“拜”更不应失了礼数。

4#
 楼主| 发表于 2016-2-21 17: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45 编辑 <br /><br />真情实感,拜年的习俗反映出一种民风和品德,对老人的孝心。[/quote]
问好薄暮,多批。

5#
 楼主| 发表于 2016-2-21 1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45 编辑 <br /><br />省得她老是盼盼着。 ——多了一字,还是少了一字?
过年,拜年,人情温暖。文虽不长,却说出了许多质朴的 ...[/quote]
就是盼盼着,既不多一字也不少一字,可能是有些方言的味道了,问好。

6#
发表于 2016-2-21 2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45 编辑 <br /><br />写得真实而亲切,让人读后感觉很温暖。欣赏问好!

7#
发表于 2016-2-22 1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45 编辑 <br /><br />老民俗,越来越淡了,简洁是简洁了,味儿却没了,想想都觉得失落。不过,也就是这年龄的人这么想,孩子们,他们还在乎这个?民俗的淡化,是进步还是退后?我只觉得,没有传统民俗的民族是平庸的,老传统老民俗不该丢。问好。

8#
发表于 2016-2-22 1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45 编辑 <br /><br />老民俗,越来越淡了,简洁是简洁了,味儿却没了,想想都觉得失落。不过,也就是这年龄的人这么想,孩子们,他们还在乎这个?民俗的淡化,是进步还是退后?我只觉得,没有传统民俗的民族是平庸的,老传统老民俗不该丢。问好。

9#
发表于 2016-2-22 14: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45 编辑 <br /><br />以形象、真实的细节,写出的传统习俗拜年的个人见闻和感受。表达了一种亲人见互致问候的内在情结。

10#
发表于 2016-2-22 18: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45 编辑 <br /><br />传统笔法,写得真真实实,亲切可爱,读起来不用费什么心思,自然能体会到真情.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45 编辑 <br /><br />写得真实而亲切,让人读后感觉很温暖。欣赏问好![/quote]
那就好,呵呵。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9:10 | 只看该作者
李会和 发表于 2016-2-22 10:41
老民俗,越来越淡了,简洁是简洁了,味儿却没了,想想都觉得失落。不过,也就是这年龄的人这么想,孩子们, ...

就是,就是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9:55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6-2-22 14:09
以形象、真实的细节,写出的传统习俗拜年的个人见闻和感受。表达了一种亲人见互致问候的内在情结。

说的是,问好斑斑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9:55 | 只看该作者
孙憨憨 发表于 2016-2-22 18:03
传统笔法,写得真真实实,亲切可爱,读起来不用费什么心思,自然能体会到真情.

问好,多批。
15#
发表于 2016-2-23 20:02 | 只看该作者
同样的风俗习惯,读来很亲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20:18 , Processed in 0.10942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