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91|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另眼看城市之 面纱下的哈尔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3 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vhq018 于 2016-3-15 14:04 编辑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招生宣传海报在醒目的位置上写着:“哈尔滨向你招手,太阳岛向你微笑。”这是一句很有诱惑力的广告词,配合着当时红得发紫的青年偶像歌手郑绪岚的一曲“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许多学子就是凭着这样一股浪漫情怀奔赴哈尔滨的。当然,还有王刚低混有力的评书《夜幕下的哈尔滨》。

    我对哈尔滨这个名字的印象源于父母的照片。那是一张一寸的黑白半身照片,父亲一身解放军军服,英俊威武,母亲披肩发,丹凤眼,依偎在父亲左侧,年轻漂亮。起初我们都以为是父母的结婚照,后来经母亲不断讲解才知道,照片背后的历史与一个叫哈尔滨的城市有关。建国初期,东北虽然全境解放,但土匪横行。父亲从民兵直接入伍开赴哈尔滨,与新婚不久的已有身孕的母亲挥手告别。年仅17的母亲生下大姐后,怀着对父亲的深深思念,毅然走出赤峰农村的大山,踏上千里寻夫路。爷爷奶奶为了防止母亲不归,坚决把大姐留在身边,同时还让母亲带上太奶奶一起去。一个目不识丁的大山里的小姑娘带着同样一个目不识丁的从未走出大山的老太太,跨越热河、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即使是在今天,也不是什么容易事。但是就是靠着对丈夫的挚爱,她们经过不知道多少天的艰苦旅程,终于找到了父亲所在的部队,受到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干部战士甚至还为父母举行了一场联欢会。现在说起这事,母亲脸上都会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如果哪个孩子敢提出质疑,母亲总会用不容侵犯的口吻说:那是真正的军民鱼水情!她把这样的待遇归功于毛主席。部队特意给父亲放了几天假,于是母亲得以和父亲浏览了哈尔滨。那是拥有一百多条街道的大城市,而她向往的大城市赤峰也只不过有八道街。他们在哈尔滨拍下了一生第一张合影,也是他们唯一的一张两个人的合影。这些年,母亲总是在为身后事做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这张照片上彩、放大,给每个孩子一张。放大后的照片像蒙了一层纱,更加衬托出两个年轻人的纯美和幸福感。哈尔滨也许是母亲经历过的最幸福的地方,因为她总是把所有我们认为的难事、所有我们认为的大地方与哈尔滨比较,她的名言是:哈尔滨我都去过,这能难倒我!其实母亲印象中的哈尔滨只是旅途的遥远和城市的大。这也影响到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哈尔滨的印象:一个是大城市,一个是老照片。

    真正走进哈尔滨是在2012年10月。是为了送外甥女远嫁黑龙江。还没进哈尔滨,就被它周边广袤的黑土地深深吸引了。正值秋天,大面积收获的玉米地和漫山遍野的绿色、金色、红色的树林,以及清澈的蓝天、洁白的云朵,都让人对哈尔滨产生了更加急切的无限的向往。那一定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哈尔滨果然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光一个地名就让人感觉光怪陆离:是女真语、满语、蒙语、俄语还是通古斯语?是“天鹅”、“渔网”、“平原”、“坟墓”还是“渡口”?哈尔滨人是喜欢把它叫“天鹅之城”的,因为这既有事实(松花江曾有大量天鹅,现在是天鹅迁徙的必由之路),又是圣洁、高贵的象征。其他的名字虽然俗气,也难免裹挟着哈尔滨浓郁的历史特点;哈尔滨的建筑更是让人目不暇接:走在哈尔滨的大街上,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建筑古迹的群落。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巴洛克风格建筑、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寨堡式风格建筑、犹太风格建筑、折衷主义风格建筑、中式传统风格建筑、拜占庭式风格建筑、哥特式风格建筑、伊斯兰风格建筑……你如同走进了世界建筑博物馆,虽不懂,却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美。路上人少的时候,竟会生出恍惚:莫非是在欧洲的大街上?难怪人们把哈尔滨叫做“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独具特色的二人转宣传令人眼花缭乱:不断从街边的各类二人转大舞台的喇叭里传出我们从未听说的大腕入驻信息,各种绝活介绍刺激着你的耳朵,不时有宣传车从你眼前掠过,你不认识海报上的人,弄得自己很害羞,感觉自己那么无知。“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炮火不断地轰击着外地人,让我们心里升腾出一种思维,不看一场二人转,就没来过哈尔滨。但我们终于没看,因为本地人也没把它当回事;熙熙攘攘的人群冲击着你的视觉:粗犷、豪迈、阳光的男人让你感觉到自己的猥琐,时髦、飘逸、大气的美女撩拨着你的心绪。有时,我们很容易把哈尔滨人与我们自己区分开来,他们有着混血的面相和北方游牧部落的习性。美女的美主要体现在“白”上,不知是让寒冷的冬天冻的还是让列强的血染的。还有匀称的身材和修长的腿,以及略微眍陷的目不斜视的自信的眼睛,美得几乎让我们不敢直视。

    这些只是哈尔滨的浮光。精致的哈尔滨在中央大街。如果不看攒动的人流,你绝对不会认为这是走在中国的大街上,虽然这条街在1898年建成时叫"中国大街"。林立的欧式建筑和欧化的店铺,使人犹如身置国外。脚踩在号称"亚洲第一街"的用花岗岩雕铸的长方形铺路石上,你能感受到历史在你脚下涌动,那些被磨得精光锃亮的条石,是一块块俄国人的大列巴,优雅高贵的俄国佬坐着四轮马车仿佛穿越你的身体,清脆的踢踏声掠过你的耳际。店铺里到处是俄国的、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法国的……舶来品,像是国际商品展销会。哈尔滨的夜晚来得很早,下午5点多,天已经黑了,当周围从喧闹中安静下来、早早吃过晚饭的市民悠闲地跳起广场舞时,中央大街的热闹才刚刚开始,华灯初放,流光溢彩,游人如织。人们在马迭尔冷饮厅前排成长龙,为的是吃一根传说中的法籍犹太人创造的“马迭尔冰棍”。人们蜂拥争抢的,还有秋林里道斯牌的哈尔滨红肠,好像明天就要闹饥荒似的,那是立陶宛口味的红肠。如果你顺便再买一个大列巴,弄几瓶哈啤,几个人一分,一顿西餐就吃上了。

    沿着中央大街向北走,就到了松花江畔。俯视中央大街,我才感觉到为什么松花江被称作“天河”了。巍峨的防洪胜利纪念塔见证着1957年的特大洪水顺着中央大街冲进哈尔滨,是不是如潮水般涌进东北的苏联红军一样呢?因为旁边就是斯大林公园。看着静静流淌着的宽阔的松花江水,望着缓缓前进的巨型江轮,我怎么也和它曾经迸发出的汹涌的力量联系不在一起。那是一股什么力量呢?

    “带着真挚的爱情,带着美好的理想,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江对岸隐隐传来的歌声勾着你的心魄。没人能抵挡这种诱惑。太阳岛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它只是一个岛,甚至有些荒芜。赵朴初题写的“太阳岛”巨石成为匆匆的游客到此一游的证据;新潟友谊园告诉我们曾经拼命厮杀的敌人日后也可以一边品着日本茶道,一边谈着友谊,而不远处的东北抗联纪念园的那些雕塑的抗联志士正站在糖槭树下和白桦林中,怒视着这一切;俄罗斯风情小镇显得不接地气,有点水土不服似地透出疲惫的样子,被人无情地冷落;那些不知道为什么要建造的别墅,如今也不知道由谁来住,像一个个鬼屋,与整个岛屿格格不入,也只能成为拍电影或电视的道具;音乐风情园里那架醒目的用青铜铸造的钢琴——太阳琴上,落满了从《太阳岛上》的词曲作者邢籁、王立平及演唱者郑绪岚亲自栽种的三棵杏树上飘下的焦黄的叶子,跃动的音符阻止不了现实的残酷,如同青铜的钢琴也挽留不住郑绪岚青春的面容一样。“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幸福的花儿靠汗水浇,朋友们献出你智慧和力量,明天会更好!”歌还在唱,但恐怕连郑绪岚自己也不会相信了。一些哈尔滨人也不相信,他们相信靠劳动得不到幸福,而是需要骗和强横。因为我们在岛上简单吃了一顿铁锅炖鱼,就被敲了将近3000块钱,而且连大气都不敢喘,人家可是流着完颜阿骨打和努尔哈赤的血呢!想想前些日子“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并不觉得奇怪,愈演愈烈而已。暗自庆幸自己早去了两年,损失还算小。

    面纱下的哈尔滨是迷人而美丽的 ,浓郁的异域风采和强烈的植入文化使哈尔滨有了与别的城市不一样的表情。与其揭开它的面纱,倒不如就让它那样朦胧着,以保留着我们心中那一份期待和向往,就像这个城市的名片——圣·索菲亚教堂广场,鸽子落在你的脚下,你安静地坐在那里,让画家给你画个素描,看着慵懒的人们悠闲地散步,有如置身莫斯科红场一般,这就够了。但如果你非要扒开教堂的门缝向里窥视,并且知道那个教堂现在只剩一个空壳,早已经没有了教徒们清纯的唱诗,你定会觉得索然无味;就像当我们知道了这里曾经是女真和满族的故地,他们的后代却模仿着俄罗斯和大和民族的情趣,你定会想到那是殖民的屈辱;就像美丽的哈尔滨女郎,那么高贵典雅气质非凡,当你跟她交流,一旦她蹦出满嘴的大茬子味儿,你定会感到失望至极。与其这样,倒不如远远地欣赏。就像父母在哈尔滨拍下的那张唯一合影 ,经放大上色,显得更加迷人一样,谁不希望他们永远就是那样呢?

    也许哈尔滨的冬天更美,因为它能用冰灯制造出一个魔幻般的童话世界,但那毕竟不是真的,春风一吹,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2#
发表于 2016-3-3 14:28 | 只看该作者
真好,我急切地拉动鼠标,想看看两位老人的青春岁月,你没放过来。人们说怀念一座城,终归还是怀念某个人。感叹往事如烟赞美18文字。
3#
发表于 2016-3-3 18:06 | 只看该作者
没到过哈尔滨,就只好凭借文字,了解并理解哈尔滨这座名城了。18兄弟的另眼看,又是一番风景。
4#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19:41 | 只看该作者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6-3-3 14:28
真好,我急切地拉动鼠标,想看看两位老人的青春岁月,你没放过来。人们说怀念一座城,终归还是怀念某个人。 ...

本来想发一个别的文字,看到你那篇母亲的老照片,心里有了感应,就把这一篇发出来了。只是我现在还不会贴照片。不过不贴也好,有想象空间。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19:45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6-3-3 18:06
没到过哈尔滨,就只好凭借文字,了解并理解哈尔滨这座名城了。18兄弟的另眼看,又是一番风景。

因你那篇”北京——北京——“引发的另眼看城市系列,越写越过瘾了。只是每写一篇,都引发许多往事,挺折磨人的。
6#
发表于 2016-3-3 20:23 | 只看该作者
又跑哈尔滨了?你这是要周游世界啊
7#
发表于 2016-3-3 20:29 | 只看该作者
终于写到我们东北了,虽然离我远点儿,但也很亲切了。哈尔滨的异域风情是独特的,但在18兄的笔下更是别有滋味,引人遐想不已……
8#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21:03 | 只看该作者
戈眉 发表于 2016-3-3 20:23
又跑哈尔滨了?你这是要周游世界啊

我这是反刍,不像你,真的又周游去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21:08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3-3 20:29
终于写到我们东北了,虽然离我远点儿,但也很亲切了。哈尔滨的异域风情是独特的,但在18兄的笔下更是别有滋 ...

那个异域风情有点怪,就像有一年在北京逛“世界公园”。我很困惑:东北人很陶醉被“强奸”的历史吗?
10#
发表于 2016-3-3 21:15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3-3 21:08
那个异域风情有点怪,就像有一年在北京逛“世界公园”。我很困惑:东北人很陶醉被“强奸”的历史吗?

哈尔滨或黑龙江的许多地方是特例,我们吉林省少有这种异域风情的。
但在一些城市,甚至县城中,仍处处有日本人乃至俄罗斯人留下的遗迹,人们不会陶醉,只是很淡然地说:这排房子或是这座桥都是日本人修的……我们县便有一座桥,是当年日本占领时修的,一直在使用中,结实无比,很少用维护。去年,县政府居然接到日方工程公司的来函,告知此桥已到了使用寿命……当然,今年或明年后年仍在使用中……
11#
发表于 2016-3-3 21:15 | 只看该作者
据说哈尔滨很冷的。但18兄却写出了凝重,我想到了放河灯,还有烟火之类闪烁不定的人间气息。
12#
发表于 2016-3-3 21:17 | 只看该作者
对了,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夜幕下的哈尔滨。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21:23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3-3 21:15
哈尔滨或黑龙江的许多地方是特例,我们吉林省少有这种异域风情的。
但在一些城市,甚至县城中,仍处处有 ...

哪天再写沈阳或长春,我去过好几次。沈阳有些人甚至对我说:还不如让小日本统治!可能是东北遭冷落多年,有了怨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是简单的事。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21:26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3-3 21:15
据说哈尔滨很冷的。但18兄却写出了凝重,我想到了放河灯,还有烟火之类闪烁不定的人间气息。

哈尔滨给人的整体感觉似乎正是如此。算你敏感!
15#
发表于 2016-3-3 21:27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3-3 21:23
哪天再写沈阳或长春,我去过好几次。沈阳有些人甚至对我说:还不如让小日本统治!可能是东北遭冷落多年, ...

我们这里也有许多人这样说,其他地区有没有这么说的不知道。
如今,怨气,戾气是全国性的,不只东北人……
振兴……一句口号而已。18兄总不会天真地以为真的会采取什么有力措施吧?东北曾经为全国输出石油、煤炭、木材……贡献完了,也该寿终正寝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4 11:29 , Processed in 0.46088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