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7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炊烟:一种符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5 1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4 编辑 <br /><br />
      
      一个人,被炊烟围住了20多年。

      在这20多年里,我适应了炊烟袅袅,适应了木熏火燎的味道。母亲,总是用干枯的手,引燃火苗,然后这淡淡的炊烟,便散入高远的青天。

      我的前二十年,活在乡下。

      那时,厨房简陋,几个木桩,撑起一个茅草的屋顶,便有了生活的温度。

      我家的厨房,在村里是独一无二的。那时,尚不懂虚荣,总认为这样厨房很温馨,父亲加柴,母亲端饭。我和姐姐围坐一圈,火光映照着我们,脸色绯红,很是开心。后来,心蒙上尘埃,便嫌弃起它的寒酸来。

      我的生活,开始蜕变,成为一个与炊烟,逐渐分离的过程。后来,我被一列火车带走了。

      那年,我来到西安,开始了另一种生活。一个人,不必深夜抱柴。不必考虑雪后湿漉漉的生活。感觉没有炊烟,人竟然也能活命。在城市,我乐不思蜀,居然忘记那乡愁的符号。

      单位停电,我身居在暗夜里。面对着这无边的孤独,这时候,才突然想起遗忘的往事来。

      童年的炊烟,是安静的文字,在天空里,书写着自由。乡下,除了贫穷丰厚,似乎一切都比城市,要有趣些。

      我们看到炊烟,便会尽力深呼吸,吸入那青草或庄稼的味道。

      在乡下,祖父常搬来凳子,安居院子里。一个人,审视着乡村。他,能轻易分辨出燃烧的草木,青草、红薯秆、芝麻秆,我对他说的话,不屑于信,当我跑到邻家的厨房内,看到锅底燃烧的,竟然是祖父陈述的风物,我才觉得祖父,对于炊烟如此钟情。而我,还仍在炊烟之外。

      我家原先的厨房,已废弃多年。但是每次返乡,都能从屋顶那熏黑的痕迹里,读出一些日子。

      那年,麦子黄了。父母踏着鸡鸣,走出庭院。两把镰刀,两个人,会被拴在我家的十亩麦田上。

      我提水、放米、生火,最后闻到一股糊锅的味道,一掀锅盖,一团火苗烧焦了我的头发。水熬干了,这铁红的锅底,这焦黑的馒头,一直活在母亲的谈笑里,以至于多年以后,母亲仍在笑我对生活一窍不通。

      炊烟,是乡村的回忆。也许,它也是一部经书。所有逃离的人,都是书上一段干净的文字。

      在乡村,如果谁家的屋顶是干净的,多半证明这院子是被生活冷落的,或者这院子里的主人,一定是一个晚辈后生,长辈的屋顶或墙壁,一定有一段富有想象的壁画。是炊烟,涂抹的素描,或后现代主义。

      在乡村,炊烟袅袅,我却飞远了。

      我逃离故乡的炊烟,一个人,在城市的电器时代,开始锅碗瓢勺交响曲,但是,总是觉得这干净的地方,我是失忆的。我命里被炊烟覆盖的孤独,以及被炊烟熏染的前半生,就这样不见了,就这样丢失了。
      祖父,也走了,他带走了炊烟的气息和乡村安居的哲学。

      我,仍不敢去想,一个看不见炊烟的人,是可怜的,一个没有炊烟的中国,是悲哀的。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农耕文明的痕迹,它有了新的宿命。

      可是,唯有我们这一代人,还未完全失忆。也许,在一个大雪封门的日子里,我们会蜷缩在屋内劈柴、生火,看炉子里跳跃的火焰,听炉子里那劈劈啪啪的炸裂声。

      那时,炊烟袅袅,我在炊烟里,重新复活,同它一起复活的,还有一个温暖的村庄。
      炊烟,会记住一个世界。

      那里,云淡风净;那里,草美雪白。

      那里,住过亲人;那里,我仍童真。



2#
发表于 2016-3-15 15: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4 编辑 <br /><br />“我们看到炊烟,便会尽力深呼吸,吸入那青草或庄稼的味道。”你的文章使得我想起上山下乡的时光......

3#
发表于 2016-3-15 15: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4 编辑 <br /><br />写得深情、诗意。写炊烟,其实是写家乡、写童年、写亲人,读来十分温馨。问好!

4#
发表于 2016-3-15 18: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4 编辑 <br /><br />在我的印象中,炊烟袅袅的村庄,才是我们灵魂中的故乡!

5#
发表于 2016-3-15 2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4 编辑 <br /><br />炊烟的味道永远氤氲在美好的记忆中!

6#
发表于 2016-3-15 2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4 编辑 <br /><br />语句精短简美!条理清晰,在逝去的炊烟里带着思考复活。
写了走过炊烟时代的人的共同的心声。
问好老师,致敬!

7#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1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4 编辑 <br /><br />“我们看到炊烟,便会尽力深呼吸,吸入那青草或庄稼的味道。”你的文章使得我想起上山下乡的时光......[/quote]
王老师好,多谢您的鼓励,常拜读您的散文

8#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1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4 编辑 <br /><br />写得深情、诗意。写炊烟,其实是写家乡、写童年、写亲人,读来十分温馨。问好![/quote]
感谢老师,问候

9#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1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4 编辑 <br /><br />在我的印象中,炊烟袅袅的村庄,才是我们灵魂中的故乡![/quote]
有炊烟的地方,定有乡村,问候范老师

10#
发表于 2016-3-16 1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4 编辑 <br /><br />简明的文字,诗意而有张力的语言,家乡的情怀在静美的质地里,给人生动而美的感怀。

11#
发表于 2016-3-16 1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4 编辑 <br /><br />心情文字,简洁而明快。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09:04 | 只看该作者
荒漠逸行者 发表于 2016-3-15 21:00
炊烟的味道永远氤氲在美好的记忆中!

谢谢老师鼓励,问候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09:05 | 只看该作者
伴伴 发表于 2016-3-15 23:16
语句精短简美!条理清晰,在逝去的炊烟里带着思考复活。
写了走过炊烟时代的人的共同的心声。

伴伴老师好,炊烟属于记忆啊,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09:05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6-3-16 13:41
简明的文字,诗意而有张力的语言,家乡的情怀在静美的质地里,给人生动而美的感怀。

问候房子老师,向您学习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09:06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3-16 16:26
心情文字,简洁而明快。

老师好,问候,谢谢您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7 14:20 , Processed in 0.22176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