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0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殉道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6 1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母亲说:“你们这一代比我们差远了。”

  那是因为她经常给我们讲这样一个故事:队长说,明天我们要把南坡的小麦收了,大家都要做好准备。夜里,母亲和几个好朋友就乘着月光出发了,把小麦偷偷割完了。第二天,队长问,这是谁干的?母亲和几个伙伴都不吭声,她们很骄傲,因为她们做了一件好事,但没有人知道是她们干的。

  英雄不问来路。

  为了一种“道”,自己的无可动摇的信仰,或者心灵的自愿选择,母亲们“殉”了自己的苦与累,而且无怨无悔,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颇近于老庄的“达”,又似是佛家的“空”,而实际上让他人得到的又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结果”,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灵魂总是高尚的。假如有人站出来,说这是我们干的,或者向别人现出某些暗示,本质就会发生变化,因为“道”是远离名利,远离喧嚣的,它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物质的满足,精神的愉悦也不是因为别人的夸耀、认同或者感动,只是出于真诚和热爱。

  于是我们知道,有一些付出是没有目的的,有一些牺牲是不落言筌的,有一些生命是不求长度的,为“道”而“殉”,凄切而又美丽。

  也许,一些名字已经离我们很久远了,比如普罗米修斯,这位殉道者的心脏被老鹰不停的啄食,人间却充满了正义与光明。然后,走近我们的是拜伦,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战士,他对普罗米修斯十分崇拜和景仰,在他的作品里,普罗米修斯的名字先后出现过17次,他写诗,写《普罗米修斯》,后来就成了一首战歌。一位“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成了另一位殉道者的顶礼膜拜的偶像,一位写诗的人因为崇拜就把诗用鲜血写在了战场上。

  若干年后,这些诗和这些“道”来到了中国,震惊了一位总是一身长袍的学者,他叫闻一多,也是诗人,也同样是把诗写在了广袤的大地上:“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流在纸上 。也许有时仅仅一点文字上的表现还不够,那便非现身说法不可了。所以陆游一个七十衰翁要‘泪洒龙床请北征’,拜伦要战死在疆场上了。所以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后来,他就果真为着正义死掉了,留下了“最后一次讲演”。

  我知道母亲没有读过这些诗和这些故事,也不会把自己偷割麦子的行为与“殉道”联系起来,当然,如果她知道,也许会害怕这些些许“深奥”的道理,但她不知道她和这些人一样,都用一种单纯的信仰完成了一种神圣的使命,也诠释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义在何处,无法说清,就算是一种“道”吧,庄子谓“道可道,非常道”,最科学,也最本色。是谁让牛虻从懦弱青年成长为饱经忧患的爱国志士,为了革命理想,宁愿隐姓埋名;谁让他在刑场上面露微笑,恣意嘲弄侩子手;又是谁让他舍弃了亲情与爱情,他的诀别信让青梅竹马的女友悲恸欲绝……。生命的意义,玄之又玄的人生追求,但却让人类文明不断的得以推进,使野蛮与残暴,贫穷与愚昧不断被唾弃,文明与民主不断被张扬。

  生命因此而精彩,人性因此而灿烂辉煌,生也是直面死,死也是永恒的生。

  每天,我都要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三十分”,近来有一个栏目,叫“永远的丰碑”,我看到了很多曾经熟悉的名字:李大钊、方志敏、左权、瞿秋白、周逸群、毛泽覃……,在刚刚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心中,这些名字开始变得有些陌生,因为他们没有等到建国就死掉了,无形的革命理想主义使他们无怨无悔的选择了以死相争,这就是“道”的魅力。在他们面前,生命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浓度才是问题。党的早期领导人高君宇死后,石评梅题词道:“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这是君宇生前自题像片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刊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闪电与彗星,火花与宝剑,与漫长的一生相比,似乎太迅速了,但是,人生与文明的进程相比,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他们没有遗憾过自己生命的短促,他们宁可把嘴贴在大地上亲吻凝结无限热爱的土地,也不愿屈膝着跪在土地上,向别人求取生命的施舍。“道”何其大,生何其小。

  真的像是一首诗:“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有时也像一种花——短暂盛开又急遽飘落消逝的凄美的樱花,“花是樱花,人是武士,”樱花刹那间的尽情舞蹈,人生一瞬间的玲珑绚烂,都是一样的旷世绝响。殉道者的悲剧只是庸俗者眼中妄自的揣度,其实幸福与可悲都源于内心本性的测量,那些丰碑真的永远值得我们敬仰,他们的生命“就是一幅流动的自然画卷,美在当下”。那是一种充斥天与地之间的无与伦比的自豪: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
  乃是宇宙的真理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12-16 14:26 | 只看该作者
  此文写的好呀!!!
  
 “队长问,这是谁干的?母亲和几个伙伴都不吭声,她们很骄傲,”
  
  这种最原始的集体概念在母亲们的心中是那样的根深蒂固,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一个并不遥远的辉煌在前面映着,她们“用一种单纯的信仰完成了一种神圣的使命,也诠释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那个时候,“假如有人站出来,说这是我们干的,或者向别人现出某些暗示,本质就会发生变化,”而眼下,质的变化让我们听到了“村骗乡,乡骗县,一下骗到国务院”。

  我们眼里的日子是别说实话,那些说假话的人正平步青云,那个古老的“道”距我们越来越远了,母亲们心中的那个辉煌,在我们心中已经暗淡了,还有谁“宁可把嘴贴在大地上亲吻凝结无限热爱的土地,也不愿屈膝着跪在土地上,向别人求取生命的施舍。”呢?
  
  有人为明天活着,有人为理想活着,有人为爱情活着,无论为谁,我们已都不如我们的母亲们了。

  “你们这一代比我们差远了。”母亲说的对呀!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7 00:19 | 只看该作者
  说真的,我是怀着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完成这一篇文章的,我出生于七十年代,一个时代的末尾,同时又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我觉得自己很尴尬,也很幸运。
4#
发表于 2005-12-17 21:5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是从这样的教育里走过来的,真的很亲切,也很有感染力。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这些观点都已经渐渐被人们淘汰。那种根深蒂固的留在人们脑海里的伟大思想,毕竟无法和现实合拍。
我们只能敬仰和怀念,钦佩前人的艰苦、刚强和英勇。温故而知新,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帮助的。
5#
发表于 2005-12-18 19:3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修江 发表
  说真的,我是怀着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完成这一篇文章的,我出生于七十年代,一个时代的末尾,同时又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我觉得自己很尴尬,也很幸运。


同感
6#
发表于 2005-12-18 23:26 | 只看该作者
生命因此而精彩,人性因此而灿烂辉煌,生也是直面死,死也是永恒的生。

好文字!学习并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0 08:16 | 只看该作者
向大家问好。
8#
发表于 2005-12-20 08:26 | 只看该作者
“你们这一代比我们差远了。”
我不赞同这样的判断.
上一代或者说上两代身上,是有一些可资流传继承的品质.但是,这句话明显的与进化之道有悖.
上几代人身上的乌托邦幻想,更是要不得.目前一些人的"新左"思想,也可从这里找到影子.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0 08:36 | 只看该作者
“进化”有时也是害人的。知道一些东西,去怀旧,是一回事;不清楚一些事情,去怀旧,也是一回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21:38 , Processed in 0.08560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