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4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致友人书简(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7 1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致友人书简(二)
 (关于晓风残月散文《明明知道不可能嫁给你》的几点质疑)


  初看晓风残月《明明知道不可能嫁给你》的题目还以为是篇调侃文字,其实是一篇严肃散文,的确有学者化的味道,看来晓风残月更适合写智性(审智)散文。继上乘之作《我的精神家园》之后艺术风格上又有所突破。基本上同意李教授的观点,此文还是比较深蕴的,许多优点就不说了,只对文中几处疑惑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请教于晓风残月。

  一、文中的“隔壁阿炳哀怨的二胡拉出的《春江花月夜》却一遍遍冲刷着我的激情。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依然以一个静坐的姿式,等待,渴望坐成一块石头,直到沧海变成桑田。”文学作品完全可以这样写,这段文字具有较强的文学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在语境气象和叙述的铺垫上还不够,应该有个延伸和递进过程,也就是说这段描述的文学性还不够。题目取得似乎不够严肃,作为一篇有一定文化含金量的散文,在命题上是否斟酌一下。

  二、引用王翰的《凉州词》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为何将“葡萄美酒”和“夜光杯”分离开来,是否作者有其他用意?即使有其用意似乎也不该将古人的经典诗句随意改变。

  三、引用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按常规应用上引号。

  四、“你不见王勃溺于浅浅的琼州海峡。”琼州海峡不应该是浅浅的海峡吧?琼州海峡——峡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为29.5公里,琼州海峡最宽处直线距离为33.5公里,最窄处直线距离也有18公里左右。海浅处也有20米。你可能会说这里是讲人文科学而不是在说自然科学,后面我会说这两者关系的。这一段应该要有比较细腻的文学性描述。

  另外你打算写《中国古代失意文人的去处》,写古代文人的失意似乎还是个冷门,可以花些时间去研读一下当代著名作家朱以撒的历史散文,他开创了写“古代失意文人”的先河。

  ——晓风残月回复:

  先谢谢冯老师提供资料。我明天就去查查。《中国古代失意文人的去处》是我早想写的,但要阅读太多的作品,就一直没动笔。

  我写文,是随意了些,没在细节上多推敲。你提的几个问题,写时,我没留意。现向你讨教。

  一、“‘隔壁阿炳哀怨的二胡拉出的《春江花月夜》却一遍遍冲刷着我的激情。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依然以一个静坐的姿式,等待,渴望坐成一块石头,直到沧海变成桑田。’文学作品完全可以这样写,这段文字具有较强的文学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在语境气象和叙述的铺垫上还不够,应该有个延伸和递进过程,也就是说这段的描述的文学性还不够。”——是的,单从本段上看,是太突然了。我本以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方面写月夜春江之景,另一方面,展现了高楼思妇千丝万缕的愁思,这正好是前文所写等待(“莫,莫,莫”,“昨夜,西风凋了碧树。独上高楼,把天涯之路,望断”这两段)的一个小结,故不在此作过多的铺垫。

  二、关于文题,我知道“题好一半文”。不能嫁给李白,这说法,也不是我说的,一些研究文章上有过类似的说法,说苏轼“才”“情”“趣”兼具,是一个理想的丈夫。李白,既然是嫡仙人,当不食人间烟火天马行空,给他一个老婆或者什么情人,把一个神仙从天上拉向人间,岂不是一种罪过?当然,取这样一个文题,也有骗取点击率的嫌疑,我深知网络的特性。在红袖上,这文章的点击率也高。写了文章,总是想让别人看一看,批评批评吧。

  三、标点符号,现在灵活运用的现象很多,很多用法,没有一个定论。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也只是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常用方法。把引文点断,是为了展现场景。引李白《将进酒》和其他古人诗文,我想,只要没有造成阅读的岐义,为行文的简洁起见,也为相信读者起见,可以不放引号的。况且,引用古人的话,也没有版权纠纷之虞。用典或者是引用,我追求一种水乳交融的效果,力避“油水分离”的距离感,把古人之语当作自己之心声,有时,并没有刻意,就这样了。当然,文中有些整句,是我自造的,如“寻常酒肆弄清影,花间柳下随处眠”,没有出处的。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才能与李白相得益彰,我写时,考虑过一下。

  四、“你不见王勃溺于浅浅的琼州海峡?”当然,琼州海峡并不浅,但文学不是数学也不是地理啊。文学以形象说话,具有模糊性。我记得,李教授在他的《半爿文学谈》里有过这样一段话:“艺术创作(写作)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取值,艺术形象是似与不似的交叉物。这里面意味着客观物象和艺术形象存在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从修辞上讲,李白说“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是一种放大的夸张,台湾的余光中在《乡愁》里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运用了缩小夸张。为说苍天也妒英才,故而我也把本来深深的琼州海峡说成是“浅浅”的了。

  谢谢你这么认真地读我的文字。你的严谨,让我汗颜。

  ——回复晓风残月:

  讨教此言差矣。吾自幼读书甚少,如何“讨教”也。

  一、“隔壁阿炳哀怨的二胡拉出的《春江花月夜》……”这样的写法我是很赞同的。记得余秋雨先生写过一篇叫什么题目的散文(我已记不清了,但我记住一个很精彩的文学性细节)。作家写一位明代名士牵动了一下宋代的一位学者的衣袖……(大概意思)。如果硬要从时间上去解读那段文字,余先生岂不是成了胡说白道吗,但从文学角度去感受那真是太精彩了——作家把两个不同朝代文人的相似的心理精神、人格魅力、价值取向描绘的出神入化、惟妙惟肖,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我说的意思是在你的这个段落上思想性还可以再深入些、文学性再强些,你不觉得这里头还大有文章可作吗?

  二、关于题目问题我还是不能苟同,什么多元化、什么个性化?真的是什么多元化、什么个性化吗?我看未必,恐怕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无奈的发泄和浮躁的表现。既然是严肃的文学,那样的题目未免有点嬉皮士之嫌。过去我也曾一度把人生看成虚无主义的嬉皮士,后来我否定这种为人为文的态度,我认为虚无主义的嬉皮士对个人、社会、文化、时代都不能带来任何的积极意义。又说网络上的许多随意性的文字,它让我想到了20世纪中叶美国“垮了的一代”的现象,“迷惘的一代”、“嘻皮士”、“垮掉的一代”都不过是牛仔气文化性格的不同表现,这种追求个人和社会的再度更新的传统一直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初期。好在当时的美国年轻人觉醒的早,这种无积极意义的文化现象不应我们去后尘。

  三、我一向不主张把很科学化的东西带到文学里头去。李教授的《半爿文学谈》一文的确不错,按我说李教授的文学“模糊性”还不够“模糊”,立论得还不够拓展。“余光中在《乡愁》里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运用了缩小夸张,这夸张恰到好处,表达了一隔之海的浓浓乡情乡愁,所以用了“浅浅”是准确的,哪怕是隔离遥远的太平洋也得将它浅化的。至于王勃溺海而死应该置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思考。王勃的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勃父亲王福峙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王勃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王勃的死,是渡水时遇难不幸而死,还是自杀,无从查考,总归是怀着一腔愁愤离开人世的。王勃到南交趾(大约现在的越南)去看父亲,他那种失意后迫切见到父亲的愿望是何等的急迫,不论是主观的死还是客观的死,最后溺海而死总是确切的。所以你这里用的“浅浅”似乎就有点不妥了,应该用很“深”、“沉”的词语来表达,哪怕王勃当时渡的是浅浅的小溪,是否也可以描绘成“深深的”、“沉沉的”呢,气氛不一样描绘的语气对应物也不一样的,内涵就自然更不一样了,完全可以把王勃的溺海情节渲染更情绪化和人文化,尽管只有几个不同意思的字眼。正如你举例的李白“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大胆的文学夸张。另外大作议论过多,通常意义上的散文,是叙事的艺术,建立在生活真实或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议论一般比较少,但感情都包孕在叙事的语气、描绘的情境中了。随笔,是散文的又一品种,形式不拘,议论可以多一些,历史散文更具随笔品性。所以可以多些议论。我想,写历史散文,它的主体应该是歌颂与批判,赞美与追怀,理性的概括,情感的渲染,历史的沉吟与个体的经验所构成的一种磅礴的气象。努力追求的那种“大哉斯文,大美为美!”的境界。 
 
  四、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非常重要时期。社会走向多元化,人们的兴趣趋向多样化,社会的结构,人们的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严肃文学受到很大的冲击,而通俗的、商品性的文学正走向高潮。在相当一个时期以来散文领域(特别是网络文学过于随意性)充斥着精神脆弱、矫揉造作、题材狭窄的花花草草小文字小感受,散文要正视这种现象,唾弃轻而狂的文风。散文要按照艺术的自身规律顺势发展,要以振兴中华,增强民族的自尊自强自立的素质此为己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散文还应该是美文,散文的本身价值在于它的严肃和高尚,要弃除一切陈言,在文字、结构、形式上要不断的探索,让社会生活走进散文,追求它应有的时代文化精神。

  没更多的时间坐下来好好交流,很是遗憾,说的不对请继续批评!

  2006年元月27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1-27 19:52 | 只看该作者
从冯老师给晓月的书简中学到不少知识,提起来!
3#
发表于 2006-1-27 19:56 | 只看该作者
坦诚的学术交流气氛,文友之间的心灵对话,学习!
4#
发表于 2006-1-27 21:45 | 只看该作者
冯老师新年快乐!笛子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00:3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微雨含烟 发表
从冯老师给晓月的书简中学到不少知识,提起来!

——————————————————
谢小雨!给你拜年噢!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00:3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杨志广 发表
坦诚的学术交流气氛,文友之间的心灵对话,学习!

————————————-----
谢志广兄!拜年!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00:3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陌笛 发表
冯老师新年快乐!笛子问好!

——----------------------------------------
谢笛子妹妹!春节快乐!拜年!
8#
发表于 2006-1-29 21:12 | 只看该作者
严谨的为文态度与治学精神值得学习!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30 19:05 | 只看该作者
新春好,谢朋友批阅
10#
发表于 2006-1-30 21:54 | 只看该作者
载刺比栽花好,我们提倡一种认真的直率的坦诚的不同意见,这篇书信是这种精神的体现,欣赏。
11#
发表于 2006-1-31 12:32 | 只看该作者
冯先生的书信写得言之有物,,行文平和.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31 14:4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冯先生的书信写得言之有物,,行文平和.


问好武版。
13#
发表于 2006-1-31 22:43 | 只看该作者
:))冯先生春节愉快!
14#
发表于 2006-2-1 19:3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可以更真实的看到作者与对方的内心世界,值得关注。精华鼓励,期待下篇。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22:0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许也 发表
载刺比栽花好,我们提倡一种认真的直率的坦诚的不同意见,这篇书信是这种精神的体现,欣赏。

——————————————————————
文学的书信往来一直是我们用来探讨文学有关问题。谢许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8 01:10 , Processed in 0.13548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