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敬一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抵抗者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6-3-25 10:17 | 只看该作者
     读罢此文感慨颇多,我对所在小区的拾荒者也有过关注,一位腰已经弯成90度的老妇人,不论冰天雪地,不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实在配服他抵抗能力。而且她总是从容地笑对别人冷冷的目光。可笑的是我发现还有一个家里很富裕的女人,她家有车有车库,她每天总是在夜幕中作贼似地匆匆地在小区垃圾箱里搜寻一圈。捡垃圾本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她何必如此呢。每次想对此写点东西,都无从说起而搁笔。作者对此洋洋洒洒写了这么流畅的文字令我配服,有些道出我欲言而不会说意思。
      “只有一双眼睛从她的举动中,看出了她善待垃圾母爱一般的情愫。顺便也看见了垃圾的实质,是专门用来记录发生在它身边瞬息万变的事物命运。在这一点上,垃圾和一个作家干的事情差不太多。”
      文中这段很有意思,我们这些喜欢写点文字的人,确实像个拾荒者。”在这一点上,垃圾和一个作家干的事情差不太多“这句好像少了一个”捡“字,即捡垃圾和一个作家干的事情差不多。
17#
发表于 2016-3-25 1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秋叶 于 2016-3-25 11:34 编辑
敬一兵 发表于 2016-3-24 12:03
期待你的点评交流~~

秋叶记得老师之前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xxx摇滚。当时秋叶是用散文来解读体会的,这篇秋叶还用散文来解读,初稿写好了,文字较长了些,另起一贴发在这里好吗?然后把两篇放在一起对比一下,这样可以更好的交流学习。等待老师的意见。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1:52 | 只看该作者
红秋叶 发表于 2016-3-25 11:30
秋叶记得老师之前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xxx摇滚。当时秋叶是用散文来解读体会的,这篇秋叶还用散文来解 ...

很好很好。我们散文版要的就是这种互动交流的效果。先表示感谢哈~~
19#
发表于 2016-3-25 15:02 | 只看该作者
浸透了朴素而强烈情感的笔触,把个很底层的人物,很俗常的事件,经过一番精心梳理和独特挖掘,生动、立体、人性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却让人耳目一新,获得崭新的阅读体验。问候敬兄,久不见了。想念
20#
发表于 2016-3-25 15:13 | 只看该作者
   对一个拾荒者精神世界从内到外的深刻挖掘,让我们对于周围的人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知与理解——究竟谁是真正意义上的抵抗者?是我们忽略周边的人与物,对他们的存在放弃了抵抗;还是那些人在抵抗我们的生活……这是一个需要思考与体味的命题。也许,通过认真阅读与咀嚼先生的文章,我们可以约略知道一点答案……
     拜读先生最新美文,问好先生!祝福快乐!
21#
发表于 2016-3-25 15:16 | 只看该作者
选择拾其实是一种撕开世俗是入口,一种自我的突破和内在的挣扎过程
22#
发表于 2016-3-25 16:12 | 只看该作者
敬老师的这篇文章,观察视角独特,切入角度新颖;对人物的刻画,抓住了细节及其特征,以及一些生活场景,塑造了一个特殊群体中的特殊人物。阅读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篇佳作。欣赏学习。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09:56 | 只看该作者
江山一粟 发表于 2016-3-24 13:15
学习版主的妙文!问好!

问好朋友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09:58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6-3-24 14:25
首先 我很喜欢“抵抗者”这个题目。
    一位拣拾垃圾者,非常卑微而底层的人。作者首先将这样一 ...

房子具有火眼金睛,你的点评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十分感谢房子的专业而又悉心的回帖点评,严重握手问好!
25#
发表于 2016-3-26 10:09 | 只看该作者
文笔厚重,文字有深度。
读后,很有感触。
生活中,老师擅于发现。
学习了。
26#
发表于 2016-3-26 10:54 | 只看该作者
我从来不惊讶敬版的观察能力与捕捉能力,在很多文章中,他已经用文字展示了这方面的才能。但这篇文章还是让我惊讶了。因为很难去想象,他是如何长年累月地观察一位拾荒者,然后用细致深入的文字,把她的一举一动,她遭受到的待遇,她自身的情绪一点一点地呈现出来。这已经不是为文的态度了,而是生活的态度:他的关注与关怀,其实并不因为对方是草芥或其他来划分,虽然他写的是这类人,但整体上,他其实是对人,或说对人类,对世界整体所怀有的一种具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关注与关怀。从这样厚重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散文的多样性,它能够几近完美地做出种种表达,对于人生和世界。由此,怎么可能不对散文着迷呢?
27#
发表于 2016-3-26 15:17 | 只看该作者
敬版的原创文好强大!
 
正面,侧面,背面的观察叙述都无孔不入,且细致精到,正词反用表达上有奇效!

作为抵抗者的你我还有我眼中的那个抵抗者,生活方式体现了抵抗的方式,让我们都做些有意义的抵抗吧。所以这句----顺便也看见了垃圾的实质,是专门用来记录发生在它身边瞬息万变的事物命运。在这一点上,垃圾和一个作家干的事情差不太多。哈哈,这样的比较辣么舒服么
28#
发表于 2016-3-27 01:07 | 只看该作者
小人物带给我们的是穿越身体的体验。当我们的目光只是仰视高大上时,社会变得失真且浮躁。那些像我们一样如蝼蚁般穿梭于里巷弄堂之间的人,才是我们社会的基石和本真。难得!
29#
发表于 2016-3-27 09:09 | 只看该作者
对所写的人物体察入微,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我想斑竹所写应当是这样。再加以深入的议论与丰富的联想,才能使所要写的人物厚实丰满起来,我想斑竹叙写的初衷应该是这样。前者容易做到,后者不容易做到,或者说很难做到,对我来说。学习——文情并茂!
30#
发表于 2016-3-27 20:02 | 只看该作者
题目具有双重性,个体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活动,另一种是叙述对象的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力,这是作者站在一个高度,而又是放下个人身段,去深入弱势者的生活境况,在固定的“形”当中,发散思维和事件,而散文的“神”凸显在从容的叙述里。全文蕴含着特有的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和期待。
欣赏问好敬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14:25 , Processed in 0.11541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