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4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想春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8 1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br /><br />
                                                                                  想春天

        叫赛男的女子一阵风般地跑出去了,她说要到隔壁那家叫做大海超市的店里买一袋辣椒来。因为刚才买回来的牛肉面里没有放辣椒。她去的那家牛肉面馆是去年夏天才开业的。还在装修的时候,柯心专门过来告诉我,说她看见招牌上写的兰州牛肉面,忍不住就进去打扰了人家。柯心说老板是正宗的甘肃回民,说话很地道。最后,柯心向往地说:但愿这次,我可以让我的女儿吃上真正的兰州牛肉面。

       柯心是出生在甘肃酒泉下河清的女子。是这城里第一个从我的口音里,准确地说出我从哪里来的人。接着更是自豪地告诉我她出生在那里。初中尚未毕业,才随支边的父母的回到了这里的祖籍。她说:我就是西北人,这是走到哪里也改变不了的。所以,柯心成了我在这里的第一个甘肃老乡。只是,我们只说西北,从不说祖籍在什么地方。

        兰州牛肉面馆开业后,我常去吃面。不仅是因为味道还算纯正,我还很高兴可以自在地说一些话了,比如:来个二细,辣椒多一点。或者说今天来份炒面,韭叶的。我也喜欢那个羞涩的老板娘,还有他们家没有上学的十岁小女孩。老板娘总在后堂忙,女孩在前面招呼人。她记住了我的口味,总是微笑着端来小菜,拿来筷子。偶尔我们随意地说一些西北的事,就有一些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了。后来,我因为工作岗位的变动,离开了那条街。再后来,专程去吃面,却总是遇见停水或是不明原因的关门。渐渐地我就不惦记那碗面了。

        今天,看着这碗面,失落挂满了脸。我说:男哥,我要哭了。善良的女孩赛男便赶忙去买辣椒了。大海超市真的太小了,居然没有辣椒或者辣椒酱,赛男只好买回来一袋榨菜。可是,面依然不是我想的那碗面,榨菜也不是配饭的菜。纵然满心的不喜欢,浪费却是可耻的事。我们还是蹙着眉头,吃完了面。我黯然地想:这城里,只怕再也没有一碗我想要的面了吧。

        电话里,母亲说还没有吃饭呢。她买了一些旗花面,准备热热火火地下一碗汤面吃。楼下的邻居却又上来了,一定要拉她去酒店。原因是邻居家的婆婆去世了,母亲惦念着那个花海乡的老人曾送来的沙枣和当地的食物,总不能欠了这份情。于是,赶过去搭了一份礼。今天出殡,邻居再次来说,非要请母亲去吃这顿饭。

        当然,母亲是不会去酒店的。通常,她都会自己做一锅饭,用买来的旗花面,或者是搓鱼子,猫耳朵。也或者就是一些拉条子的面积子。母亲会简单地炒一些蔬菜,把它们添加到快要煮好的面食里。更多的时候,母亲会在清水里煮那些面,然后用油炝一些细碎的葱花,和一些鲜嫩的香菜叶一起调到面里去。只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不再自己和面了呢?
        做过胆结石手术的母亲终于可以吃一些蛋和肉了,所以她总说自己的营养跟得上。可是今天,我听见她一直在断断续续的咳嗽着。我问母亲到底是什么症状,有痰吗?咳的什么痰?黄色的痰还是白色的?母亲说她好着呢,然后一直说那个故去的老人,说那个老人秋天送来的沙枣又大又软,她替我包好存着了。说那个老人冬天送来的烧壳子是用自家地里的粮食磨成,用麦秸秆烧制的,味道很特别,可是过年的时候,孙子一个也不吃。

        母亲絮叨着我不认识的老人和邻居,我只好附和着。那些曾经熟悉的邻居和一起长大的同伴们什么时候开始,渐渐消失了,他们都到哪里去了呢?偶尔,他们会不会也这样想起我,想起我们一家人呢。我随意地翻手边的日历,想起过年时的正月十二,和母亲通电话。那天,我想和母亲说说弟弟。母亲一直在电话那端说水管子。我知道西北的这个冬天依然很冷,春节依然下了雪,母亲居住的楼里,水管子上冻了。母亲很无奈,却也不愿意再去物业公司找水暖工来修理。

         我知道这个冬天,母亲过得不愉快,春节更是窝心得很。那天,我只想和母亲说说弟弟。母亲又说房子的事了,关于母亲居住的房子原属于父亲的单位,后来自己买下了。去年,物业部门专门对外墙做了粉刷和保暖。还对周围的环境做了修缮和整理。可是,居住在楼里的人们依然在陆续地搬离着,迁移着。

        春节将至,小年那天,母亲去办事处讲理。因为,发放给个人的房屋补贴下来了,那些在别的城市买房或是居住在他处的人都领到了补贴,留守在楼里的母亲却被取消了房屋补贴。那天在电话里听母亲说在办事处,听她讲述了原委,心口开始不舒服,又怕母亲因此而气病,只能再三说会寄钱给她。切莫为了这件事伤了自己的身体。母亲说不是钱的事。她只是愤怒,为什么每一次被无视的都是更愿意自食其力活下去的人。为什么沉默换来的总是屈辱般的待遇。我的母亲是个刚强的人,断然不会自己的私利去为算计他人。母亲也是一个讲理的人,不会无事生非。母亲更是个光明磊落的人,做不出偷奸摸滑的事。

        所以,母亲要通过正常的渠道去询问这些事。母亲要找相关的文件和相关的人,而不是低三下四地去寻找解释和被推诿。可惜,母亲遭遇的,除了被推诿,就是被轻视。他们的眼神和口气里,母亲俨然是一个贪图利益的人。他们觉得不舒服,因为一个问询补助的人怎么可以理直气壮呢?

       这是我们的体制,也是这个时代的怪相。而我一直试图逃离这些东西,抗拒承认它们在我生活里的存在。对于这些事物我缺乏一些根本的常识和哪怕肤浅的一些了解。所以,对于描述它们,我是苍白和无力的,甚至是无知的。因而, 母亲说的这些事情,我听了只会更加的沉重和忧郁。而我一只想要明媚些。于是,那天,我为母亲遭遇的这个冬天写了这个题目:想春天。其实,也是写给我的。

        春天,在哪里?这个春天,还有其他的事情在发生。至于母亲经历的事体,千里之外的我却没有更好的解释和客观的叙述了。我知道,年将至的最后一天,母亲在家里等来了属于她的补贴。送补贴来的是两个年轻的女子,她们嘱咐母亲再也不要向上一级反映问题,以后关于补助的事务,她们会亲自上门来的。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小事,伤害依然刺到了母亲,一些疼的痕迹也刻在了我和哥哥的心里,我们不说这件事。我只能记录下来,却不能给这个事件一个解答和完整的叙述。也许春暖花开的时节,一切会好起来。

       那天,我给母亲打电话,其实是想说说弟弟的。因为第二天的正月十三,是弟弟的生日。可是最终,母亲和我说了水,说了房子,还有未来。而母亲交代的未来,也是我拒绝去接受和不愿意讲述的。所以,我不说。

       这个因为一碗面不愉快的日子,母亲还告诉我,我在天津的表妹寄去了一册影集,里面有我的舅舅,舅妈,舅舅的女儿楠楠和榕榕。楠楠的双胞胎女儿以及榕榕和表妹的孩子们。母亲说那些孩子们长得真快,真好看。母亲说舅舅还是那么瘦,舅妈却明显的发福了。我便笑话母亲就知道疼爱自家的兄弟,只看见了兄弟的瘦,却没有看见兄弟眼睛里的笑。

       我听见母亲爽朗地笑了。然后,我们说到了父亲,母亲说我们都是山西人,却跑到人家的大西北,终归是要做了关外的鬼。而我看过去的窗外,梧桐树斑驳的树影下,一只白色的狗轻快地跑过。我也恍然想起,每年的正月十三,我都想买一根卤的香香的猪尾巴,看着我的弟弟美滋滋地吃。现在,弟弟在吃什么呢?
        



2#
发表于 2016-3-28 1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br /><br />极具质感的文字,叙述非常圆融,一些细节打理得很是老到。好文章!欣赏!

3#
发表于 2016-3-28 1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br /><br />      家里家外的事儿,有情感牵着的,有味觉连着的,还有体制下的诸多情形绊着的。这些共同组成了一道人间的风景线。有贴着地儿行走的温暖和牵挂,还有贴着心儿说悄悄话的暖色情调。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br /><br />极具质感的文字,叙述非常圆融,一些细节打理得很是老到。好文章!欣赏![/quote]
谢谢昙花版主第一时间的关注,鼓励心领了。
祝春天安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br /><br />家里家外的事儿,有情感牵着的,有味觉连着的,还有体制下的诸多情形绊着的。这些共同组成了一道人间 ...[/quote]
谢谢红秋叶老师关注到的细微之处,也许生活原本就是这些味道吧。
喜欢新疆的石头,也喜欢热爱西北的人。

6#
发表于 2016-3-28 16: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br /><br />叙事抒情有章法,学习

7#
发表于 2016-3-28 16: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br /><br />文笔十分缜密细腻。叙述十分感性妥帖。大凡只有亲身体验过或者触及过灵魂的事物,才会在作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会在文字里获得如是的展现。所谓记忆越是深刻,情愫越是深切,感受越是深厚,事物的细节或者讲述才会越加富有景象感和笔记体的味道,本文便是如此。笔记体文章不好写,难就难在对对象的把握与勾勒的尺度上。本文无论是轮廓还是线条,都因为充满浓郁的情愫和浓郁的生活本色,因而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视觉点,每一个层面都散发出了栩栩如生的呼吸景象。我读这样的文章,总是会被工笔画般的细心细致和细腻的韵致说感染所陶醉直至交融其中感同身受。欣赏并问好。

8#
发表于 2016-3-28 1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br /><br />想春天,字里行间满是人间烟火,有记挂,有无奈,有对于希望的想往。欣赏问好。

9#
发表于 2016-3-28 2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br /><br />谢谢红秋叶老师关注到的细微之处,也许生活原本就是这些味道吧。
喜欢新疆的石头,也喜欢热爱西北的人。[/quote]
谢谢二哥哥喜欢。

10#
发表于 2016-3-28 2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br /><br />很接地气的文章,母亲去咨询那段,确实反映当前的一些服务机构的工作侧面。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23: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br /><br />先谢过木祥老师,一兵老师及楼上各位的关注和鼓励,手机回贴,不便。不敬之处,请谅之。愿文友们春天快乐。

12#
发表于 2016-3-28 23:51 | 只看该作者
只有进入生活的内里,才能发现生活的真相,感受到生活的滋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看似一些日常的人事,话语,饭食,不同地理的人物等,都在一种感念情愫的统领下,在一种透视生活内里的框架下,交融成一个整体,形成了极为感性的状态。使得文本,有着细腻的、入心的生活触觉,从而达到人的精神认知高度和纹理。好文,欣赏。
13#
发表于 2016-3-29 10:5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们的体制,也是这个时代的怪相。

    唯有一声叹!巨大的体制。

   喜欢这样带点故事或说经历的散文!
14#
发表于 2016-3-29 11:14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来学习哥哥散文佳作。
15#
发表于 2016-3-30 10:3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人称的运用让文字更质朴更熨帖更诱人。突然也想吃牛肉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00:06 , Processed in 0.19247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