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1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抓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2 1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为什么要组织重大科技专项?如何更好地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如何认识知识产权、人才和国际合作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近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作报告,详论自己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企业主体:科技与经济的交汇点

    徐冠华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真正可能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就是要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为什么必须坚持产学研结合?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研发机构少。据统计,目前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占0.56%,大中型企业仅为0.71%;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我国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具备了比较充足的技术条件和潜力,不断涌现原始创新成果。

    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可以采取投入、政策、服务等多种措施。但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项目支持企业是重要的,但项目能够支持的企业数量有限,能够发挥作用的时效也有限。更重要的、长期起作用的是政策,也只有政策才能真正调动千千万万企业投入技术创新。因此,制定长期对所有企业起支持、鼓励作用的政策,其影响高于项目操作。市场经济国家支持企业创新活动,主要也是采取政策支持方式,这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

    重大专项:市场经济挑战决策机制

    不久前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一批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对提高我国竞争力、保证国家安全产生深远意义。徐冠华认为,现在重大科技专项的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组织?

    徐冠华说,一要科学决策。在重大科技项目及技术路线选择上,机遇和风险并存。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大专项的决策问题是对我们决断能力的一个重大检验。国家主导项目决策,一旦失误,影响很大,甚至可能彻底失败。因此,我们要通过有效机制保障科学决策,并慎重对待与重大项目相关的策略问题。

    二要敢于决策。关于重大技术发展的项目选择、路径选择,出现争论是难免的。丁肇中先生说过,科学进步是多数服从少数的过程。新事物出现后,意见不一致是经常的,反对的人占多数也是正常的。面对争论,面对机遇和风险,等待绝不是好的选项,政府必须承担责任,大胆决策。徐冠华说,他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一个观点:大家观点都一致之日,也就是市场机遇和技术创新机遇消失之时。高新技术产业有一个大家熟知的“胜者全得”规则,即技术上领先一步,就可能占领大部分市场。决策失败,会带来风险;而不决策,将带来全面丧失机遇的更大风险。此外,重大专项一经决策,就不能动摇,必须持之以恒,必须给予持续和稳定的支持,确保项目不受干扰。

    三要宽容失败。重大科技项目也是探索性项目,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失败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失败是成功之母,对失败的总结又往往是新的创新机会。日本如果没有当时雄心勃勃的第五代计算机开发计划,也不会在今天的超级计算机方面占有重要一席。治癌药物如果没有当年的大开发,人类今天就可能有更多的无奈和恐惧。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机制本身就具有化解风险的内在优势,除了有限责任公司外,风险投资、产业联盟等都是宽容失败的机制。但国有体制如何造就宽容失败的机制,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一个迫切问题是,改革政绩考核模式。

    技术引进:落脚在消化吸收

    技术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竞争力。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徐冠华说,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虽然有更多的机会利用外国先进技术,但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我国科技进步的基点。

    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两个概念有本质区别。在一定条件下,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可能引进。徐冠华说,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在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方面严重脱节,这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二战”以后的日本、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韩国,都是在充分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取得了重大成功。在很多领域,它们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投入比达到了1∶5到1∶8;相比之下,我国2004年的同类数据仅为1∶0.15。

    徐冠华强调,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肯定要从国外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在消化吸收上多做文章、做足文章,否则将很难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被动局面。

    知识产权:要适应激烈的竞争形势

    关于知识产权,温家宝总理曾经明确提出:“21世纪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徐冠华说,当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还不强,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还较薄弱,众多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拥有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知识产权拥有量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形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尚未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科研机构、大学,特别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与运用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当前,需要特别重视三个问题:一要保护知识产权;二要创造和发展知识产权;三要防止滥用知识产权制约创新。

    队伍建设:变人口负担为创新优势

    关于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徐冠华说,美国之所以有创新活力,保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从全世界网罗最优秀的人才。“二战”前后,美国从欧洲吸收了包括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航天工业专家冯·卡门、核物理学家费米在内的数千名科学家,这直接促成了“曼哈顿工程”的成功。目前,在美国拥有博士学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中,约50%是外国出生者;近10年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学者中,有一半是外国人的后裔。

    早在1946年,美国就制定了吸引外国留学生的计划,上世纪60年代又推出了《国际教育法》,扩大与外国交换留学生,同时为这些外国留学生取得永久居留权和加入美国国籍打开大门。美国每年发给外国留学生、交流访问学者和高技能人才的签证超过70万人。此外,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不断放宽对技术移民的限制,每年允许6000名外国科学家和科技人员直接到美国合法定居。美国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我们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要充分认识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人才优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是,人口负担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巨大的人口数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85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9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我国大学生总量在校生已超过1500万人,在学研究生接近100万人。到“十一五”期末,我国人才总量将位居世界前列,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也是我国独具的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财富,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国、人才强国,这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国际合作: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徐冠华指出,科学发展的动力在于不同思想和文化的撞击。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吸纳他人的智慧和技术优势,符合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自主创新要建立在不断扩大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战略思想之上。对此,徐冠华提出了自己的考虑。

    一是全球化的环境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能。当代科学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组织实施大科学计划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这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科技全球化正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有效配置,使传统科研组织结构和创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发展中国家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二是实现中国的战略利益。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并将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积极进行国际科技合作、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涉及到自己的战略利益。近几年,通过参加伽利略计划等合作研究,我国科学家快速接触到科学研究前沿,分享世界先进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理念,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由我国科学家负责牵头、16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实验室参加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已经启动,开创了中国科学家领衔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的先河。

    三是大量的华人科学家活跃在世界各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几十万出国留学人员,他们中间的许多优秀人才活跃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跨国公司研究开发一线。这是一支十分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

    全球化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国际大科学工程的深入发展,使我国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学习先进科技成就,分享研究开发资源和管理经验。徐冠华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确立在全球范围内利用科技资源的战略思想,引导国内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从一般性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转变。
2#
 楼主| 发表于 2006-5-12 10:12 | 只看该作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真正可能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就是要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3#
发表于 2006-5-13 10:28 | 只看该作者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动脉。
4#
 楼主| 发表于 2006-5-14 09:2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雨点 发表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动脉。

谢谢雨点朋友对技术创新版的支持!
5#
发表于 2006-5-14 23:3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雨点 发表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动脉。

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1:0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杨灵燕 发表
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问好杨灵燕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4:46 , Processed in 0.05565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