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1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阳光女孩带来的阳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13 1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一个女大学生的事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河北省无极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刘默涵考入北大后,自强自立,靠勤工俭学,不仅解决了个人学习生活费用,还创立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学基金,一年多来已帮助了37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6月11日《新华网》)

  刘默涵现是北京大学历史系三年级学生,她引起人们关注的原因,是她的成长经历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在刘默涵的成长链条中,有三个环节至关重要:一是她的母亲面对艰难命运的宽容教育让刘默涵从小养成了与人友好相处的人格品性;二是她上初中时的班主任老师在关键时刻用情感和心灵的沟通以及平等的教育重塑了她自信的人生;三是刘默涵考上北大学费无着时社会的慷慨相助让她始终怀着一颗感恩别人和回报社会的真心。正是这些动因,使刘默涵由一个曾因贫穷和受人歧视而对人世心存怨怼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活泼宽厚、乐于助人,充满自强和爱心的“阳光女孩”。

  今天,如何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全的心理人格,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一直是人们议论颇多的话题。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和学校在这方面是存在一些误区的。一方面,很多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总教育孩子时时处处对他人设防,在孩子的周围筑起一堵无形的“墙”,让孩子变得自私、冷酷,缺乏基本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这样做的后果,刘海洋、马忠义、马加爵等一个个沉重的大学生的名字,在人们心头留下的阴影至今还挥之不去。另一方面,学校以考分论英雄、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的应试教育也颇多弊端,很难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还有,目前社会上盛行的以获取财富多少、地位高低来评价一个人的功利化的“成功标准”,也是非常不可取的,让一些学生不正确地追财逐利,甚至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建设人才,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很重的责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诚如刘默涵上初中时的班主任老师丁俊芬所言:“做人比分数更重要。”今天,单纯的无爱和回报式的家庭教育,功利性的学校和社会教育,都不利于造就一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道义至上的好学生。如何营造爱的氛围,在理解、宽容和平等的关怀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诚实善良、尊重他人、热爱公益事业、对社会尽责尽义务的良好品德,应该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会涌现出更多的像刘默涵一样的“阳光女孩”或“阳光男孩”,让社会充满阳光和爱,充满感恩之心、之情,显得更加和谐和美好。(沈茂昀)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6-13 14:59 | 只看该作者
“做人比分数更重要“
如果把这更重要于实践上有可行性,就好了。
3#
发表于 2006-6-13 19:50 | 只看该作者
可是光做好了人,不一定会考上大学啊?为什么有的大学生会自杀,有的会卖淫?如此系列问题正是我们只重视分数的缘故。然而悲剧还在重演,世界还在轮回。我们的社会可悲的是:刘默涵的故事只能是特例。还能说什么呢……………………
4#
 楼主| 发表于 2006-6-13 22:2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可是光做好了人,不一定会考上大学啊?为什么有的大学生会自杀,有的会卖淫?如此系列问题正是我们只重视分数的缘故。然而悲剧还在重演,世界还在轮回。我们的社会可悲的是:刘默涵的故事只能是特例。还能说什么呢…...

我也知道光会做人没有分数也是进不了大学的,而进不了大学也就意味着低人一等,这是这个社会的矛盾。如何把学识和做人统一起来,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20:57 , Processed in 0.0519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