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房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住在树上的鸟窝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6-4-5 2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秋叶 于 2016-4-7 15:56 编辑

      在作者心中,鸟巢不仅有地理的高度,而且还有仁义关怀的维度。鸟巢在树上又不是在树上,这样辩证的行文方式,势必打开了一个敞亮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那些常态下的时间,风物都只是一个参照,或者就是情感延长线上的一些装饰。

       作者是用心儿来感知鸟巢这样一个标的,那些外界的东西,排着队,依次进入到作者的感官中,进而进到一个崭新的思想领域,经过筛选之后,它们带着灵性回到文字的世界,与我们见面。

       这样物我交互的过程,其实是作者在享受大自然的过程,在平等的理念下,作者的生理视角是极具开阔度的,因此是广角下的构图运作。在意识上的提升是必然的,这是一个推心置腹的精神产品。仰视之。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23:42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4-5 10:52
房版文章的构思总有独到之处,这一篇尤其。文章从鸟窝入笔,以家园结笔,文中的穿插、引伸,使得其转换自然 ...

昙花斑斑梳理的清晰、认知的透彻。
多谢多谢。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23:43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4-5 10:52
房版文章的构思总有独到之处,这一篇尤其。文章从鸟窝入笔,以家园结笔,文中的穿插、引伸,使得其转换自然 ...

昙花斑斑梳理的清晰、认知的透彻。
多谢多谢。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23:43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4-5 10:52
房版文章的构思总有独到之处,这一篇尤其。文章从鸟窝入笔,以家园结笔,文中的穿插、引伸,使得其转换自然 ...

昙花斑斑梳理的清晰、认知的透彻。
多谢多谢。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23:44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4-5 10:52
房版文章的构思总有独到之处,这一篇尤其。文章从鸟窝入笔,以家园结笔,文中的穿插、引伸,使得其转换自然 ...

昙花斑斑梳理的清晰、认知的透彻。
多谢多谢。
36#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23:44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4-5 10:52
房版文章的构思总有独到之处,这一篇尤其。文章从鸟窝入笔,以家园结笔,文中的穿插、引伸,使得其转换自然 ...

昙花斑斑梳理的清晰、认知的透彻。
多谢多谢。
37#
发表于 2016-4-6 23:53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意蕴丰厚,生动。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23:54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子 发表于 2016-4-5 16:00
由路边的鸟巢镜像发散开来,关于鸟,家,少年,城市,乡村,诸多镜像层叠推出,最后归拢于我的内心,从多个 ...

青衫子朋友评的精到。
多谢,问好。
39#
发表于 2016-4-7 13:4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房子老师!
40#
发表于 2016-4-7 15:31 | 只看该作者
诗意的叙述,具象化的描写,鸟是人类的忠实朋友,从人类进入文明历史,鸟类就同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以鸟窝隐喻人类的家园,蕴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态自然的高度关注。
问好!
41#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5:46 | 只看该作者
红秋叶 发表于 2016-4-5 23:03
在作者心中,鸟巢不仅有地理的高度,而且还有仁义关怀的维度。鸟巢在树上又不是在树上,这样辩证的行 ...

红秋叶朋友的评论确实见真谛。
欣赏你专业到位的语言。
多谢,问好。
42#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5:47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6-4-5 22:52
房子的散文,既有女子温婉细腻的诗意情怀,又有男子的谨慎理性思考。个性鲜明。不署名,也知道是你的文字。 ...

非常感谢夜莺朋友的读评和鼓励。
问好!
43#
发表于 2016-4-7 15:59 | 只看该作者
在我想来,那棵树就是一个家的巢穴。真正的家,住在每一个人内心。那些空中的鸟窝,多年来一直盘旋在我的心头。它们从实物虚化成内心的空中楼阁,从大地上,走入身体,如影相随地跟着我,我幽暗的内心,仿佛亮着一盏灯。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一盏灯。很有哲理的文章。拜读老师佳作。
44#
发表于 2016-4-7 16:17 | 只看该作者
鸟窝贯穿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其中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作者冷峻的叙述,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45#
发表于 2016-4-7 16:17 | 只看该作者
鸟窝贯穿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其中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作者冷峻的叙述,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14:16 , Processed in 0.14162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