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1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的父亲是“将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4 1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成于父亲离世五周年的清明  

  (一)

  母亲从医院回家说:“你爸爸走了。”

  尽管是意料之中的结局,我仍然不敢相信地问:“走哪儿去了?”

  接下去一天,亲戚们协助母亲办丧事。我从七楼阳台俯看坝子里新设的灵堂,泪水模糊双眼,意识到父亲真的不在了。

  每顿饭,不忘为父亲摆一副碗筷和凳子。母亲和我聊着天,忽然她说:“平时我们这样叽叽喳喳,你爸肯定又只会嘿嘿一笑。”我默然,看看中间那个空荡荡的座位,知道父亲真的不在了。

  (二)

  假如艺术家的标准造型是长发飘飘、十指纤纤,那么父亲更酷似军人:身材粗壮,双手老茧,从我记事起就秃了半个脑袋。

  父亲出生在日军对重庆最后的空袭轰炸声中,这仿佛注定他一生的动荡。十二岁,经历了抄家,他夜晚寄宿亲戚家冰冷的走廊,白天课余去码头卖面,自给自足完成六年中学的学业。数学课的时候,他溜进公园画画写生,没老师,他卖旧衣服换资料;缺课本,花鸟鱼虫皆成模特。

  家庭出身问题打碎他报考美术学院的梦想。年轻的将军再次拒绝屈服于命运,他背起画板,踏上漫漫三年独行侠旅程。他在风雪迷津的湘西村寨画主席像,在大凉山的瓦窑遭遇狼群,在川康公路的工地与死神擦肩而过,沿长江三峡荒凉的石滩走过几天几夜……每日劳累结束,在灯下展开宣纸,他才能追求心中的艺术殿堂。

  我童年记忆里的星期天,往往是父亲在书案前挥毫泼墨,母亲在厨房忙碌,遇上捡瓦砌灶等体力活才敢叫他帮忙。父亲将纸揉成一团,吼道:“厂里静不下心画,回家还不得清静!”然后他无奈地卷起袖子去砌灶台。

  如一粒沙子沉入大海,无人知晓他胸中的百万兵甲。

  后来,父母卷入国企破产下岗的大潮。那些年月,我半夜醒来,常见父亲靠在窗台边,抚摸着越来越秃的脑袋,香烟的火光在黑暗中一闪一灭。那些年月,他给街道办美术厂当设计师,给宾馆绘壁画,给建筑工地写标语,甚至为赚十五块钱卖过一幅字。他握惯毛笔的手还拿起钳子锤子,充当家里的木匠、花匠、电工、水管工……

  披荆斩棘、攻无不克的大将军永远学不会做饭,那是他唯一肯夸赞我母亲的地方。

  (三)

  将军放下骄傲,找人托关系,为没有母乳的我订牛奶。

  除夕夜走在街上,他把我的小脑袋裹进他大衣怀里,担心纷飞的鞭炮炸伤我眼睛。

  父亲从不酗酒,不骂脏话。印象中,他只打过我一次。那时我在重庆住院,晚上要进行第二次手术,我吃不下午饭,吃了又吐,他气急败坏地拧我耳朵,说我这样不懂事,腿什么时候能治好?傍晚,他依旧来到病房,带给我好多玩具。被推向手术室的一路上,我紧握着爸爸的大拇指,直到打了麻醉剂睡去。

  不知从何年起,我开始害怕父亲,害怕他由于经济压力常常阴郁的脸色,跟他一顿饭聊不上几句。可他对于家、对于我的付出,丝毫未减。我小时候,每次骨折卧床几个月,他在旁边支一张小床照顾我,免得打扰母亲休息。腿上的夹板咯痛得我睡不着,他半夜三更起床为我腿垫绵花,给我磨破的皮肤涂药。逐渐,父亲自学成了家庭外科医生。

  随着长大,我对父亲的理解和崇敬在加深。我俩脾气都倔强又骄傲,偶尔吵一架,我像大病一场心痛难过,而争执的结果总是他沉默妥协。只有在学习方面,父亲百分之百迁就我。我学英语用坏一个又一个收录机,他戴上老花镜亲手修理,修不好就给我买新的,旧的他留着一修再修凑合用。某年春节,母亲让他买双新皮鞋,他的旧皮鞋都裂开嘴巴了,一会儿他兴高采烈回家,没舍得买鞋,花五十元为我买了本最新版电脑书。

  父亲对我的要求从来只有两条:一、多读书,知识储存多了没害处;二、自己的路自己走,做人要像他最爱画的墨竹一样有气节。

  (四)

  父亲崇拜碧血丹心的关云长。

  父亲左脚有点跛。他二十多岁的一天晚上,做小工拉板车,半路杀出个小男孩,父亲猛然转向急刹车,孩子得救了,他左脚踝却被板车装运的石料砸断。每逢阴雨天,母亲都要给他揉药酒。他微笑说,即使用一条腿去换孩子一条命,也值得。

  我五六岁,坐在父亲哥们儿的小店里,手托下巴,听父亲经常讲一个传奇故事。他出差回家,走过江风凛冽的码头,听见人群中传出响亮的小孩哭声,他拨开人群,看见地上躺着一个瘦小的女婴,那孩子一见到他,立即不哭了。他脱下外衣裹住她,作出决定,把孩子抱回家……

  后来,我知道故事中的孩子正是我。父亲经常这样告诉我:“我们是行善,坦荡荡没什么好隐瞒。你的身世,和你的残疾一样,不是你的羞耻,你有权清楚自己怎么来到人间、怎么活下去。”

  父亲六十岁生日那天,母亲炖了鸡汤,我唱了一首《搭错车》:“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五)

  岁月的流水冲蚀钢铁的棱角,将军老了。

  父亲变得邋遢,母亲不提醒,他不主动刷牙洗脚;陪我们看电视,他不知不觉鼾声雷动。父亲变得像小孩儿,我母女洗完脚呼唤他取鞋,他把烟卷叨在嘴里,弯下啤酒肚解开袋子,乐颠颠拎来鞋子。他胃疼蜷缩在沙发上,我用他似的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劝你上医院是为了你好!你不是常说,宁可亏钱,不能亏身体吗?”他乖乖点头。

  六十六岁的父亲进了手术室。医生出来告诉我母女,他大概还剩一年。

  父亲住的医院离我家只有一条街的距离,我却无法走下楼去看他。母亲每天给我做了饭就跑回医院陪护他,我在家勤奋写稿,想为家里分担医疗费,也想让父亲开心一点。父亲手拿母亲交给他看的稿费单,虚弱地笑道:“我们养大的还不算酒囊饭袋。”

  父亲从没想过翻开我们的提包偷看诊断书,他单纯信任着我们。当医生终于无意间透露真相,他平静地召集亲戚们安排后事。同院的癌症病友受不了痛苦,有两人跳楼、一人割腕,父亲却始终奉行“男儿流血不流泪”。他生命的最后一月全靠输液维系,医生说这种病人通常活不过一周,他奇迹般支撑了一个月。躺在病床上,他惦记的仍是我母女。他细细叮咛:你娘俩今后吃好点,但别吃太多油;阳台的破窗帘记得换;我答应送谁谁谁的画没完成,要代我去逐一道歉……

  母亲说:“为什么不让你活着,我走在前面?”

  父亲摇头:“你活着,能更好照顾妹儿。我做的饭她不喜欢吃。”

  父亲下葬的早晨,春雨霏霏。我凝视书案上他的遗像,眼前浮现出熟悉的场景:他戴着老花镜,在桌上铺开薄如蝉翼的白纸,含一口水喷在纸面,挥舞棕毛刷“嗖嗖”将纸抚平,再提纸,晾纸,接着浆下一张,我和母亲微笑旁观……如今他可以在他向往的纯静世界自由翱翔了。

  爸爸,让我献上迟到的敬礼!虽然你是历史大潮中一名小卒,没有车子,没有大房子,但你和妈妈守住了“家”这片阵地,无论世界风大雨大,我在爱的羽翼庇护下拥有了二十多年平安的睡梦。

  爸爸,让我献上迟到的敬礼!我不会忘记你的教诲——人可以生于尘埃,不可让心埋于尘埃。
  




2#
发表于 2016-4-4 19:59 | 只看该作者
一篇深情的祭父散文。写得情深意重,以流畅的文笔夹叙夹议,从父亲的苦难的少年写起,父亲一生虽然命运多磨,但却像将军一样从未对命运服输,以他对文中“我”的爱而更深地挖掘出父亲精神的高大,由此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父亲是我生活中正真的“将军”!
问好!

3#
发表于 2016-4-4 2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31 编辑 <br /><br />笔触感性,叙述真情,文章不仅富有感染力,而且还具有典型的大向度意境。到位的勾勒让人物的轮廓和线条都散发出了栩栩如生的呼吸景象,凸显出了人可以生于尘埃,不可让心埋于尘埃的厚实意境。欣赏并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2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31 编辑 <br /><br />一篇深情的祭父散文。写得情深意重,以流畅的文笔夹叙夹议,从父亲的苦难的少年写起,父亲一生虽然命运多磨 ...[/quote]
有时听着老辈人的故事感到,每个人其实都是凡人,每个人也都是一部史诗。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2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31 编辑 <br /><br />笔触感性,叙述真情,文章不仅富有感染力,而且还具有典型的大向度意境。到位的勾勒让人物的轮廓和线条都散 ...[/quote]
感谢敬一兵老师如此肯定!父亲在世时就想为他写篇故事,没有勇气给他看;现在才自我比较满意地完成,虽是迟到,也算了一桩夙愿吧。内容就是自然流淌出来的,文字来源于生活,诚然!

6#
发表于 2016-4-5 0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31 编辑 <br /><br />文章以质朴的文笔,简约的描写,刻画了一位父亲,他的爱好,他的善良,他的性情,而更重要的是,他对作者的爱。文章用了伏笔,一开始说自己在楼上看,然后又说母亲先做好饭去医院等等,这些都让人猜想,究竟是怎么回事。看到后来才有了石破天惊般的答案,而更石破天惊的是第四节,这个没有一点伏笔,犹如突然袭击,却惊得目瞪口呆,不得不折回去再看一遍,有没有遗漏了什么。文章这样布局,很特别,也很能达到效果。而对父亲的了解则更为深入。文字中的深情,以及对父亲的怀念自不待言了,欣赏并问好!

7#
发表于 2016-4-5 20: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31 编辑 <br /><br />将一位艺术家的父亲刻画得形象而深情,缅怀父亲的感人之文。欣赏学习!

8#
发表于 2016-4-5 21: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31 编辑 <br /><br />语言灌注了情感的元素,就有了粘合力。这让秋叶的目光无法挣脱,无法挣脱的还有秋叶的同感。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23: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31 编辑 <br /><br />文章以质朴的文笔,简约的描写,刻画了一位父亲,他的爱好,他的善良,他的性情,而更重要的是,他对作者的 ...[/quote]
谢谢阅读的认真和分析细腻。写时真没考虑那么多。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2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31 编辑 <br /><br />清明刚过,今天家乡传来消息——二伯走了。年初的时候,大姑去世。父亲姊妹五个,现在只余大伯和三伯了。一个个人就这样从风华正茂走向消逝于历史的尘埃中,带走所有悲欢荣辱的故事。恰如龙应台一句《目送》。

11#
发表于 2016-4-6 1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31 编辑 <br /><br />很好,情深似海。对父亲的爱抒发在字里行间,不宣泄不张扬,沉稳之中饱含的感情足以感动众生。

12#
发表于 2016-4-6 21:41 | 只看该作者
父女情深,很感人!问好老师!
13#
发表于 2016-4-6 2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阳光静静 于 2016-4-6 22:34 编辑

清明时节,祭奠、思念,让亲情延续……
最欣赏老师最后一句,做人,当如此。
拜读老师精华文章,阳光问好。
14#
发表于 2016-4-6 23: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房子 于 2016-4-6 23:14 编辑

这篇怀念父亲的文章写的平静、平实,父亲一生经历、品行,以一些事件,一些典型的细节叙述出来,令人感受到父亲的生活承重与付出,以及对家人责任与爱护,让读者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怀念之情,读来入心、动人。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23:13 | 只看该作者
李晓萍 发表于 2016-4-5 20:50
将一位艺术家的父亲刻画得形象而深情,缅怀父亲的感人之文。欣赏学习!

现在的“家”太多咯,我爸一直的自称是“美术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22:31 , Processed in 0.14275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