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颓废/激进”二重奏——透视“亚文化群”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6-13 0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
  90年代末的中国文坛活跃着70年代以后的作家群,他们以全新的异类写作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笔下真实的表现了“亚文化群”的生存状态。“亚文化群”在文学中的出现,对整个文化界的传统审美观念提出了挑战,开拓了新的文学表现领地。

  关键词:
  “亚文化群” 颓废/激进
  70年代以后作家群 异类写作.

  一、“亚文化群”与70年代以后作家群
  1988年,《作家》第七期推出一组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小说专号,使90年代末以黑马之势而出的这一批作家有了正式的“名号”——70年代以后作家群。

  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纽带但很相似的异类群体。他们以独特的叙事话语和个人化的视角描述着自己对周遭世界的真实体验,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恣肆任性地宣泄着自身的寂寞、感伤、惶惑、梦想、快乐和欲望。个人体验构成了他们的写作资源,个体意识的膨胀和冲动成为他们写作的原动力。在他们的作品中,一种后现代式的青年“亚文化”成为他们写作的主题,而他们本身,当然也构成当代青年“亚文化”最生动的部分。

  他们中间,又以卫慧、绵绵、石康最为典型。像卫慧的《上海宝贝》、《蝴蝶的尖叫》、《像卫慧那样疯狂》,绵绵的《香港情人》,石康的《支离破碎》、《晃晃悠悠》等作品,显示出躁动不安的冲击力。青春期的焦虑与疑虑,与年龄反差极大的孤独感,构成了小说中人物的基本生存方式,他们生活在现代闹市却感受着强烈而敏感的孤独(不是寂寞,是孤独)。“这不是无病呻吟,这就是这些亚文化群落普遍的生存体验。”①因该说,正是通过70年代以后作家群的努力和尝试,使“亚文化群”得以在文学作品中露出冰山的一角,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生活群貌。

  在他们的诠释中,“亚文化群”不是“反文化”,而是“Subcuhure”,是对传统文化,主流意识的背离,他们不再积极参加主流意识的构建,不再盲从于口号。他们选择了福柯“拒绝游戏”的启示,归隐躲避到自己的一隅。他们不愿分享社会的权利,也不愿承担什么义务,他们只愿无人干涉地过自己意愿中的生活。“亚文化群”有别于美国六十年代的“垮掉的一代”,因为“垮掉的一代”对主流意识形态更多的是抨击和破坏,而“亚文化群”则是择取了隐匿于意识形态之下,与其平行的态度,二者的区别类似于萨特和福柯。

  二、社会转型与“亚文化群”
  要探究“亚文化群”萌芽、发展,需要我们将目光转到过去的二十年间,因为“亚文化群”的生长史与中国社会转型息息相关 ,中国现代化进程为“亚文化群”的出现提供了真实而广阔的背景。

  首先来看文化领域。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家经济领域内的改革步伐加快,商品经济意识不断渗透到各个社会文化领域,社会经济体制也随之转轨。在这种情形之下,僵硬封闭已久的传统意识也在做自觉而相应的整合,以适应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就使得“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文化中心地位逐渐失落,向社会文化空间的边缘滑落。”②面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突如其来的变革,知识分子关注社会的激情受到一连串的挫折和冷落,这使得知识分子(当然也包括其时的社会各阶层)对“五四”以来传统中的“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受到质疑。知识分子无力在继续充当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人和解释人的角色,“中心文化价值”解体,个人性的多元化文化格局开始形成,使知识分子不得不作出自我反省。客观地说,造成这种局面,除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客观原因外,还有知识分子“一方面难以很快地重新获得明确统一的追求方向和动力,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精英意识自身浮躁膨胀的缺陷……”③

  在这种艰难时势之下,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历史空挡或曰断裂④”之中,文化界“万马齐喑”经过长时间的自我反省和对传统道德理念及主流意识的怀疑、审视,使得“知识分子相对又有了一些文化空间,这使知识分子无法忍受处在历史的边缘位置。1994—1995年,有一种重建价值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倡导人文精神成为90年代最热门,最有号召力的知识分子语言。”⑤然而,即使是这样,失掉话语权威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也只能对这一诱人的口号表示有保留的赞同,无力真正地重建价值中心。于是,“断裂”之后的“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无主潮、无定向、无其名的现象,几种文学共同走向并存,表达出多元的价值取向。”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文精神的倡导下,知识分子转向了对人生存空间的真正关怀,“特别是由此走向了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⑦这种自觉的立场转换,使得知识分子主动地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下“逃亡”出来,获得了上文所说的另一种“文化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知识分子可以真正地全身心地去关注社会中大多数的人,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愁,书写他们的生存体验。在这个空间里,知识分子可以暂时忘却政治创伤,不再屈从于压倒一切的宣言与口号。

  在这种多元化的演进过程中,西方思潮和边缘文化兴起,对文化界和民间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两种结果都是因为90年代初期,“大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处于失语或沉默的状态中”⑧这一原因所致。

  西方现代思潮的全面抢滩,主要体现在全球化进程裹胁中国,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及米兰·昆德拉、富克纳、福柯著作的译介,使一代青年初步受到其影响。

  当大部分知识分子失语时,“80年代相对边缘的文化人在90年代初获得了机会,新的社会形态中,他们不再处于劣势,相反成了先行者。他们的表达相对有力并且有效。”⑨一些边缘自由艺术家就是在此时登上了由“断裂”期的中国文化提供的舞台,“圆明园画家村”可以视为这一现象的最早代表。

  与此同时,这些被人称为“边缘”的艺术家们在不同领域开始了对主流意识的批判和拷问。王朔“反英雄”、“反崇高”的讽刺嘲弄,崔健“一无所有”的狂飙突进和第五代电影导演的探索反思,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青年一代对社会现实和主流意识的质疑。

  社会转型期文化思潮的嬗变和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形成,为“亚文化群”提供了一片生长的土壤和一个生存的空间。

  其次,从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
  90年代中期以后,商品经济逐渐发展、成熟。社会物质财富较以往大为丰富,使现代青年没有了物质匮乏感和紧迫感,他们无需化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获得基本生存的保障。充裕的物质条件保证了他们可以自由地安排意愿中的生活。随着政治气氛的松动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这一类70年代出生的青年一代中受到过较高教育的一批,已开始习惯于以自己的思想来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同时由于文化界多种思潮的共存,也使得他们受其影响,从多种立场出发,从多个角度对主流意识和传统文化进行思辩。这直接造就了 “亚文化群”。

  以上是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讨论社会转型期对“亚文化群”生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那么,在70年代以后作家群的作品中,“亚文化群”的原生态是怎样的呢?

  三、文本分析
  70年代以后作家在叙述上始终着意于现场感的营造,有意将叙述人与作者混淆,通过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通过对环境不惜笔墨的细致描述,在这个似是真实又似虚假的世界里,完成了 “亚文化群”生活、思想的群像。

  前面已经说过,在70年代以后作家群中以卫慧、绵绵、石康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在对“亚文化群”的表现描绘上也最为突出、最为全面,我们就以他们为范本进行讨论。

  卫慧和绵绵较石康而言,更多的是以女性的角度出发讲述年轻女子的爱情,并以此为主线,反映出“亚文化群”的全貌。她们把文本环境限定在自己生活的“亚文化群”之内,她们及她们笔下的亚文化青年身上,没有历史的传承,没有主流意识的影子。他们只有个人记忆,只有当下展开的生活,这些生活与我们此前的历史脱节或断裂。她们与当代城市生活密切相关,“中国的城市化和市场化,以及全球资本主义是她们写作的现实背景。”⑩她们和她们笔下的亚文化青年具有新的观念,有新的生活方式,有比前人更新的知识结构和行为准则,其思想和行为敢于突破传统限制,以前卫的姿态出现在瞠目结舌的世人面前。

  相对而言,卫慧小说的情节是冲淡的,是次要于叙述语言的,她的故事情节无非是年轻女孩在各厅酒吧消磨时日,遇到一些男人的情爱故事。与这些或正统或亚文化的男人进行一种混乱而痛苦的爱情。则似乎是她们生活的真实意义,或者说是她们存在的唯一证明方式。卫慧的叙事能抓住那些尖锐的环节,把少女内心隐秘的伤痛与时髦的生活风尚相混合;把狂热混乱的生活与颓废的情怀相拼贴。卫慧的小说在这些随心所欲的叙事中,透出一种紧张而松散的病态美感,而这恰恰是“亚文化群”通用的叙事风格。同作为“亚文化群”成员、写“亚文化群”的绵绵、石康,他们的叙事风格与卫慧惊人的相似。

  较前面两位女性而言,石康的“NO小说系列”(《支离破碎》、《晃晃悠悠》)更注重文本写作的创新。在《支离破碎》中,他有意打破叙事的正常秩序,进行错乱的排列组合,使故事的空间、时间变的捉摸不定,十分有效的表现出“亚文化群”的思维特质。

  “亚文化群”在他们的作品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即“颓废/激进”的美感体现。在多数情况下,青年亚文化是外向式的,比如说他们对主流意识的嘲讽、对个人欲望的追求,都是相当激进甚至是偏执的;但是,这种文化同时又是以个人的方式存在的,所以它又经常是以颓废的情调出现的。“颓废”的美感当然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从王尔德的后期浪漫主义,到整个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在某种程度上都在追求颓废之美。“颓废”作为一种美学理念被人们长期忽视,为正统文化所排斥,是因为“这种自虐性的、个人化的被耽搁了快感高潮,与集体性的狂欢相对立,在所有的主流审美的话语权利中它的不协调使他不可避免的处于被排斥的边缘地位。”⑾

  青年亚文化中,颓废和激进总是作为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激进总是伴着如影相随的颓废,集体狂欢之后,紧跟着的就是不可抗拒的颓废。卫慧小说中的个人幻想、个人梦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病态的,都具有颓废的特征。在《象卫慧那样疯狂》中的那个叙述人“卫慧”和阿碧的差异,正像一个不断参与集体狂欢的激进主义者与一个沉浸于自我幻想中的颓废主义者的区别。

  “亚文化群”的另一种表现特征是虚无,一种弥散于任何角落的虚无。理想的虚无,自我的虚无,甚至于他们生存的环境也是一种虚无,个体意识也一种虚无,他们要反抗的也是一种虚无。他们没有敢于直面虚无的勇气和反抗虚无的意志,相反,他们更愿沉溺其间。

  虚无,是因为“都市生存空间的狭窄,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足以及成长过程的按部就班造成了生命体验中伤感的缺乏和历史感的弱化,于是在实利主义的喧嚣中,他们失去了精神坐标。”⑿“亚文化群”放弃了形而上的思考,延伸着感官的触角,能感受到的痛感和快感取代了“此岸”的关怀。对于他们中大多数人来说,最值得信赖的不是别的,只有虚无,而且只能是虚无,这比了望任何虚无缥缈的理想更为确实与触手可得。这固然是他们人格气质中难得的清醒的一面,但也是严重缺陷的一面。“精神上的乏力、主体力量的孱弱使他们在情感上处于一种无所依靠的境地,因此,他们的作品中,更多的表现对于永恒感的失去信心和对片刻欢娱感受的反复玩味。”⒀

  卫慧在小说《陌生人说话》中将这种虚无推向了极致,互不相识的男女主人公在一个似是真实又似虚无的空间里“一遍遍的性交,一遍遍地被幻觉谋杀,此情此景仿佛亘古存在着。”在这里,历史感消失了,只有影影幢幢的现场感,在进行时的时态中,作者不在期待真实或者回忆,享受性交带来的虚无和快感便是他们的终极追求。因此,主题、情节被肢解了,在作者眼中,主题是虚拟的,情感是虚拟的,道德成为具有欺骗性的异己力量,于是,作者只相信感觉本身,只相信感官带来的虚无。

  追求感官刺激,追求虚无,只能说他们在摒弃理性和秩序导致了他们判断力的丧失和想象空间的萎缩。他们厌倦思考,因此一切都显得无意义;他们懒于追问,因此他们的时间更多的停留在此刻。在感官的暴饮暴食中,他们忘却了本不该忘却的东西;在循环往复的冲动中,他们逃避了本该承担的责任。他们鄙弃媚俗,却钟情于媚己,在自我放大和感性泛滥的同时,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冷漠和绝望。

  70年代以后作家群普遍表现出对性爱题材的钟爱,因为在“亚文化群”青年看来,性是他们对抗主流意识与世俗社会最后的,也是最坚固的堡垒。性与爱,能体现出他们生活的态度。

  卫慧对性爱的描写受亨利·米肋和米兰·昆德拉的影响比较深,将欲望的描写集中到性上。以一种迷乱的、无序的甚至是疯狂的肉体快感来麻醉、慰藉自己。如果说以往的作家对性的描写带有思考的性质,比如说王蒙写性与政治,张贤亮写性与人性,贾平凹写性与文化,那么卫慧,包括亚文化作家只是作为一种存在的方式,更加放松,没有精神负担。这其实是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社会开放和宽松的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卫慧在《上海宝贝》中提到(或是指出了)情爱和性爱。她说:“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创造了一种经典的爱情论语,‘同女人做爱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干的感情,前者是情欲——感官享受,后者是爱情——相濡以沫。’”在小说中,与叙述主人公Coco同居的男人天天,感情细腻且多才多艺,与她深深相爱,但他,天天却是个性功能丧失者,两人没有真正的性爱生活。而德国人马克则是Coco的情人,性欲强烈,给她以生理上的补偿,但二人又并无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这种情爱与性爱分离的模式的提出,体现了“亚文化群”对待爱情的前卫先锋的思想和清醒的立场。卫慧自己说:“性永远是一把黑色的开启事实核心的钥匙。”而情感成份在其中已显得并不重要,性就是事实本身和事实的存在。

  绵绵的《香港情人》,通过讲述一个女作家介入流行音乐的故事,描写了一种反常规的性爱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女主人公长期与一位男同性恋者同床,却又时时介入一些与其他男人的似是而非的绯闻。“这篇小说提示的经验怪异而复杂,其主体叙事是对后现代式的女权主义的戏仿。”⒁女权主义者的姐妹情谊,被该换成了男同性恋者。“这是对女权主义习惯主题,例如性别身份、情欲、身体修辞等的重新写作。”⒂对性爱主题的直接书写,并且不惧怕表现反常的性爱经验,使她与卫慧显示出比陈染、林白等人更激进的姿态。但她们的激进只是局部的、经验意义上的,不过是现代商业社会既然发生的时尚、经验的反映。与陈染她们预言性写作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亚文化群”作家们能做的,只有无限度地接近现实,这是她们的幸运,也是她们的不幸。

  应该说,卫慧、绵绵等70年代以后作家的创作是不成熟的,是仅限于对自我个人化经验的摹写。她们对“亚文化群”的表现也因而是不全面的,一些普遍意义的、深层次的东西尚未被开掘出来。

  四,结束语
  70年代以后作家群由于对所处的“亚文化群”的书写而连接到了一起,俨然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群落,引发了各个刊物的追捧,他们成为气候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他们和他们的“亚文化群”虽然未必会有什么革命性的冲击,但作为一个有着鲜明生活准则和价值观念的群体,却很可能对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促使主流意识形态的重新构建,瓦解当年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依为命的空泛的理想和信念观。在文学上,“他们的小说提供了一种新鲜的而有刺激性的生活景观,迅速制作出全新的消费社会的符号象征体系,构成了后历史时代的独特的语言狂潮和思想碎片。”⒃从而可能改变传统文学的审美趣味和传播方式。



  注释:
  ①《“历史终结之后:九十年代文学虚构的危机》.陈晓明.《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②《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版).第八章.
  ③同上.
  ④《文化想象的间隙》刘康、陈晓明《作家》1997年第1期。
  ⑤同上.
  ⑥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版).第八章.
  ⑦同上.
  ⑧《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戴锦华.知识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69页.
  ⑨同上.69页.
  ⑩同①.
  ⑾同上.
  ⑿《虚无世界的感官孤儿》.马强.《文学世界》2000年第二期.18页.
  ⒀同上.
  ⒁同①.
  ⒂同上.
  ⒃《迷雾重重》.陈北村.《天涯》2000年第六期.



                               薇子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3-6-13 01:57 | 只看该作者

非卖品,非卖品,非卖才对

巴兄此贴可卖?!

这是读完后的第一个感觉,私以为《读书》、《随笔》之类中之讨论亦不过如此。

另,西方文化思潮的全面抢滩,在80年代中期也有发生。然当时青年们更多的是对民主、民权、政体的考虑,那个年代争鸣四起,完全是对于一种社会生存空间的讨论,从政治角度上大胆而直白。

而现在的巴兄所指的“亚文化群”,并以卫、棉等人为表率的,则更多如巴兄所言,也是为生存空间考虑,但却是个人生存空间,大胆而直白的是对个人生存状态的不满和倾泻,又或是洋洋自得,目空一切。

我更喜前者,出于“激进”好,出于“左”好,却不为颓废;然而“颓废/激进”也的确是新时代对青年们的冲击,我们到底是不是中国的“lost generation”呢?!
3#
发表于 2003-6-13 02:23 | 只看该作者

看样子……

光散文版不行,以后还得开:
杂文版、文论版、戏剧版、歌词版……


老巴兄今天被刺激了,拿出一块金条吧嗒一声敲在无名客栈隔壁的听雨轩大厅内的梨花木桌子上,喝声:

“小二,上三斤好酒!我与众兄弟畅饮!速来!”
“这位爷,您瞧好吧!应有尽有一概拿来就是……”

听雨轩顷刻宾朋满座,吆喝着欢笑着畅谈着推杯尽盏无不尽欢……月色弥漫……

老巴酒意十足,脑袋却无比清澈。
“这位客官,你还要点什么,小店货已告罄不过……”
“少废话!我剑十三的老哥还能没有银子给你们吗?来二斤鲍鱼三斤鱼翅速速!”

小二应声奔出门外。
老巴接过小老鼠递过来的柜台上之包裹,探手一摸。
硬硬的,还在。

“大家喝啊!吃好喝好!喝好吃好!”老巴兴高采烈高声道。
“干!喝了这碗!……”

小二终于没有回来,连老板也不再。后来江湖中人说起听雨轩的主人,只知道一个巴陵儿。
4#
发表于 2003-6-13 08:58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小老鼠?~~
这东东难理解了~~~好好欣赏,好好学习:))
5#
发表于 2003-6-13 12:21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好文章是凌晨写出来的,看来精彩的评也是那时候出炉的,晕,佩服至极!:)~~~
6#
发表于 2003-6-13 12:41 | 只看该作者
 文学思潮,在历史进程中会偶然的断裂,形成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亚文化群”的出现,是作者对社会和个人的一种反思,有迷惘,也有“左”的激进,作家的命运与社会变革总有着必然的联系。
  文化做为一种人人共认的现象,已经超越了文本本身的涵义,是真正对人生价值在当时特殊社会环境下的探讨。我不认同其中的颓废,至少回头再看,那种在当时最终没有答案的矛盾,似乎更能反映社会当时的现状,至少,对于作家是这样的。
  个人看法,不知说的是否在理?
  
7#
 楼主| 发表于 2003-6-13 13:0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青周 发表
 文学思潮,在历史进程中会偶然的断裂,形成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亚文化群”的出现,是作者对社会和个人的一种反思,有迷惘,也有“左”的激进,作家的命运与社会变革总有着必然的联系。
  文化做为一种人人共认...


  本乃一篇旧文,因昨天看到许多讨论,兴趣使然,贴出来一玩。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作者在当时的毕业论文,故现在来看,必定有片面之见。  :))

  谢谢楼上的各位 
8#
发表于 2003-6-13 13:27 | 只看该作者

赶明咱也帖张毕业论文出来
俺大学的毕业论文是“亚洲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可预测影响瞻望”
9#
 楼主| 发表于 2003-6-13 13:3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圆月弯刀 发表

赶明咱也帖张毕业论文出来
俺大学的毕业论文是“亚洲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可预测影响瞻望”


  这里阳春白雪,不和你说“金属”,你贴出来,我立即给你转走  呵呵  怎么样?

  哦  我贴一张相片可以吗?
10#
发表于 2003-6-13 14:09 | 只看该作者

威胁我?

最初由 巴陵 发表
  哦  我贴一张相片可以吗
委实可恶
11#
发表于 2003-6-13 1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原创] “颓废/激进”二重奏——透视“亚文化群”现象

最初由 巴陵 发表
  内容提要:
  90年代末的中国文坛活跃着70年代以后的作家群,他们以全新的异类写作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笔下真实的表现了“亚文化群”的生存状态。“亚文化群”在文学中的出现,对整个文化?..

开始写论文了啊!
厉害
不敢写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4 23:44 , Processed in 0.0598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