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6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孔子对饮食的态度来看对克己复礼的理解 (修改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17 1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于六十年代及其以前的人大约都还记得七十年代的批林批孔,在那场运动中,砸烂孔家庙的一个重要指向就是批判“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仁”,这“仁”是什么?听听孔老夫子自己的解释:
  《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麽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可见,“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过去有人这样理解:“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要尽量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传统的思想道德规范,一切按照传统的行为规范行事。从某种意义上讲,“仁”带有某种墨守成规、委曲求全的含义。这或许就是在那场七十年代批林批孔运动中,断章取义批判“克己复礼”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吧。
  但是孔子“克己复礼”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可以撷取夫子对待饮食的两段文字,从中或许可以管中窥豹,见其一斑。
  其一:《吕氏春秋·孝行览》载:“文王嗜昌蒲瞭。孔子闻而服之,缩瞮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
  瞭是什么东西?据说是一种腌菜。昌蒲瞭,就是把昌蒲做成腌菜。瞮,指的是鼻梁。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便是:周文王很喜欢吃用菖蒲做成的腌菜,成了一种嗜好。孔夫子听说周文王有这个嗜好,也就吃它。吃的时候缩着鼻梁,直到三年以后才适应,才习惯了。
  缩鼻梁,其实就是皱鼻子,为什么要皱?想必是昌蒲瞭这个东西并不可口。不可口却还要捏着鼻子去吃它,何故?是因为周文王喜爱。周文王是孔子心中少数的几个偶像之一——还有一个是周公旦,夫子一心想恢复周公、文王时代的礼制,自然就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好的,包括他们的个人嗜好。夫子是个亲历亲为的人,认为凡事从我做起,这样才好有说服力。所以他才皱着鼻子吃了三年的昌蒲瞭,直到习惯为止。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克己复礼”还真有“要求人们要尽量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传统的思想道德规范,一切按照传统的行为规范行事”的意思——在夫子的眼里,文王就是传统的思想道德规范的代表。
  然,“克己复礼”真的就要“墨守成规、委曲求全”吗?也不尽然,再来看看另外一个关于夫子对待饮食态度的事件的记载。
  其二:《墨子·非儒》说:“孔丘穷于陈蔡之间,菜羹不瞯七日。子路为享豚,孔丘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号人衣以酤酒,孔丘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丘,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进请曰:‘何其与陈蔡反也?’孔丘曰:‘来,吾语汝。曩与女为苟生,今与女为苟义。’”
  这段话说:孔子被困在陈国蔡国之间,吃了七天没有米粒的菜汤。子路给他弄了一只小猪,孔子不问肉是哪里来的就吃了;子路剥下别人的衣服去换了一点酒,他也什么都不问就只管喝了。后来鲁哀公请他吃饭,他却座位不放端正不坐,肉切偏了不吃。对照先前的态度,夫子判若两人,子路很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就向先生请教,孔子说:“来,我告诉你,当初我和你那样是为了活命,现在我们这样是为了坚持礼义。”
  同样是对待饮食,孔子前后的态度却大相径庭,何故?只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取的重点也就各异了。
  可见,圣人也是要食人间烟火的,“克己复礼”并不是刻板一块,也要讲究灵活运用,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讲“礼”是有条件的,当连生存都要受到威胁的时候,礼义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只有到了衣食无虞的时候,礼义才会被摆到重要的位置。
  那么,我们从这两则关于夫子对待饮食态度事件的记载,是不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它强调的是,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战胜自我”——“克己”,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当然,孔子强调随时注意不失礼的同时,也并不要求墨守成规、委曲求全,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并不是他教育弟子的本意,适当的时候可以见机行事、灵活机动。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7-18 11: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10:00 编辑

感悟和探讨很有见地,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3#
发表于 2006-7-18 1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10:00 编辑

辨证,有说服力。
无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都应该是“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当然,孔子强调随时注意不失礼的同时,也并不要求墨守成规、委曲求全,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并不是他教育弟子的本意,适当的时候可以见机行事、灵活机动。

很受益。欣赏好文了。

4#
发表于 2006-7-22 07: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10:00 编辑

韩兄的学识让我佩服呀,佩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19:46 , Processed in 0.09917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