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99|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们村都是活雷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7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村都是活雷锋



  1


  起初,村里的鸡都是散养的。


  乌乌秧秧的满地跑,挠粪堆,挠房顶,挠柴禾垛……总之没有它们不挠的,吃足挠够了,就满地儿找着下蛋。这是极隐秘的活儿,通常是找自家鸡窝,倘若是一只或两只鸡同时占了窝,那么第三、第四只鸡在憋不住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就会另找地方解决,比如稍显安静的柴禾垛,或伙房旮旯里,或索性钻进邻家尚空闲着的鸡窝……


  总之蛋终究是要下的,没谁去关注一只鸡终究把蛋产到了哪里。当然偶尔也会看到一只鸡的腿上被辍上一只鞋底子,但那并不意味就拴住了一个鸡蛋,往往事与愿违,主人会气急败坏骂道:这鸡贼终不知又把蛋下到了哪里!


  我家之前也养鸡,只是很不幸,那年闹鸡瘟,只剩下一只公鸡,每天哦哦哦地打鸣,舍不得宰的,竟也招来不少活泼的小母鸡,终日打闹成一团。然后就是下蛋,空落的鸡窝竟然也隔三差五就能捡到一个或两个蛋,乐得我们时不时地再给它们撒把米,于是鸡们可乐意来我们家玩了。


  不得不说,我们与鸡是有着极深厚的感情的,并不只是为了吃它们的蛋。想想看,一个农家,连鸡狗都不愿来,那将意味着这不是一个好人家——即便是淘气的小孩子来窜门,也是要拿一块馍片哄的呀,更何况是一两只前来下蛋的鸡。


  当然,小农家家的养鸡,也不只为产蛋,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吃肉。


  比如家里难得来了客人,离城十余里来不及赶集割肉买菜的话,那就只能杀鸡。


  能拿一只鸡来招待的客人,不是贵客也定是稀客,除此之外,平常人是没有资格享用一只鸡的。


  然而我那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的姐姐竟然也想到了吃鸡。


  可能是在外吃刁了,隔三差五的鸡蛋也不咋当一回子事,青菜萝卜也吃得厌厌的。我们当然是不同意杀那唯一的公鸡的,后来她竟然趁我们下地干活儿的机会,宰了一只前来下蛋的黄母鸡。


  她动作极快,烧水拨毛,直到饨熟,竟然用了不到两刻钟。我们回来的时候,白的鸡块正在锅里翻滚。没油也没盐,你几乎闻不到肉香。我想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白切鸡,吃这种鸡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不让人知道这是在吃鸡,以免引起怀疑。母亲当然是指天骂地,她抓起一把鸡毛很是痛心疾首:这只可怜的鸡每天都来家下蛋的,你这哪里是吃鸡,你这根本就是在与人为敌呀……


  只是说来奇怪,正当我们同仇敌忾打算共同声讨的时候,那只每天都来下蛋的黄母鸡竟然伸头缩颈地,然后小心翼翼地一下挤进门来,满地儿找着产蛋呢。


  到底宰的是哪只鸡,我们最终也没搞清楚。总之没有人家吵吵着说丢鸡,而且每天该来的鸡也还是照样来。我姐无不感叹地说咱村的人真是好呀,咱村的鸡也都是活雷锋。


  2


  我儿时体弱,每年春季母亲都会多捉几只鸡仔,慢慢养着,直养到公鸡未开叫、母鸡也还未下蛋,就依了不知从哪里听来的土方:把鸡宰了,剥几头大蒜满满地塞进鸡肚里,放开水锅里煮了,然后连鸡带汤一起吃了,别人不得分享的。她说这叫温补,益气。


  我被温补、益气了许多年,直到出嫁,就再没福气吃到这种鸡。


  后来据说哥哥也开始吃这种滋补鸡,应该是过度劳累的缘故。


  再后来据说新娶的嫂子有很大意见,吵吵着说她也身子虚,需要补。


  虽然嫂子身强体壮,但她既然这么说了,母亲也就依了她。于是每次煮两只鸡,让他们敞开了吃。而母亲自己大约是不觉得虚弱的……忽然觉得那个土方太缺德,而且颇具残忍。


  只是那时村里大多人家都拿这个土方来调养身体的,一说身子虚就忙着找大蒜饨鸡,吃完鸡后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就连干起架来也彼此谁也不让谁,因为有的是力气。


  后来鸡就不再散养了,而是采用圈养。


  因为每家也就那么几只鸡,而人口又那么多。据说那土方的作用不止仅限于一只鸡,也不仅限于是否开叫或产蛋——如果持续食用的话,效果会更好。


  因此每家的鸡就再也不似往日那般随处溜达,也不再无故去别人家里下蛋,而是被圈养起来,为的是防止被别人捉了吃,即便不被捉,至少提防着也还是有必要的。


  再后来不知谁出来辟谣说那个土方根本就是瞎扯淡,人家城里人吃鸡,都用的高压锅,把鸡剁碎,饨熟了全家吃,而且还都是乌鸡。


  于是家养的土鸡们就又解放了。


  于是各家再也不去想那大蒜饨鸡的土方食疗。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第一个站出来辟谣的,为了鸡们的活路,也为邻人与家人的小心维护,连同那些听信辟谣的村人,都是村里的活雷锋。







2#
发表于 2016-4-7 16:39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字写得过瘾。有一种泥沙俱下的人间烟火气。总会被版面上的某篇文字触动内心,然后心里下狠劲儿的说,嗯,我也写去。往往就这样关于乡村的记忆被打捞上来了。某一时刻瞬间复活还原,这样多好,当珍惜。
3#
发表于 2016-4-7 17:0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文革”时期流行的“打鸡血”,据说打了鸡血的人个个精神抖擞。因为开批斗会比较累人,要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又没有大补丸,只好用土方“打鸡血”。不知道是抽一管子血,还是杀鸡取血。反正那时城里的鸡也都是活雷锋。
4#
发表于 2016-4-8 08:23 | 只看该作者
急着上班,晚上再来品咱安版的妙趣,哈哈
5#
发表于 2016-4-8 10:01 | 只看该作者
奶奶和四奶是妯娌,那时候住一个院,甚至住一所房,甚至住一个屋南北炕,养的鸡自然也在一块儿,鸡蛋都下在一个“鸡轱辘”里,每次捡蛋时,都是四奶去挑:这个是我家鸡下的,那个是你家鸡下的……十几年不曾有过矛盾……
6#
发表于 2016-4-8 10:56 | 只看该作者
妙趣横生,生动有趣。想笑·····
7#
发表于 2016-4-8 13:51 | 只看该作者
从文字里感受妙趣,感受写下这些文字时候的从容,挺好。入心的文字总是有着特别的气场。
8#
发表于 2016-4-8 18:2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咱村的鸡都是活雷锋,第二章,咱村的人都是活雷锋。观点新颖,生活气息浓郁,关于鸡的趣事,在作者笔下活灵活现,趣味盎然。
9#
发表于 2016-4-8 22:0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雷锋做得好。提精神。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9 20:19 | 只看该作者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6-4-7 16:39
这篇字写得过瘾。有一种泥沙俱下的人间烟火气。总会被版面上的某篇文字触动内心,然后心里下狠劲儿的说,嗯 ...

简能触动,我就幸福。
儿时记忆,不定什么时候就蹦出来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4-9 20:22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4-7 17:00
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文革”时期流行的“打鸡血”,据说打了鸡血的人个个精神抖擞。因为开批斗会比较累人,要 ...

我见过七老八十的不打血就一蹦三尺高,18兄信否?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9 20:22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16-4-8 08:23
急着上班,晚上再来品咱安版的妙趣,哈哈

生日快乐哦!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4-9 20:24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4-8 10:01
奶奶和四奶是妯娌,那时候住一个院,甚至住一所房,甚至住一个屋南北炕,养的鸡自然也在一块儿,鸡蛋都下在 ...

这个大奶奶做得好,要想好大让小嘛。何况四奶奶记性好眼力神也好,知道哪个蛋是哪只鸡下的,这样的活儿总该有个人干不是。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4-9 20:25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6-4-8 10:56
妙趣横生,生动有趣。想笑·····

谢谢文字来读,喜欢你的文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4-9 20:26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6-4-8 13:51
从文字里感受妙趣,感受写下这些文字时候的从容,挺好。入心的文字总是有着特别的气场。

我这是从乡村里挖掘,费了老鼻子劲了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21:40 , Processed in 0.05376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