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8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苦难岁月里的温馨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6-8-18 08: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苦难岁月里的温馨

  1996至1999,是我在单位上最不得志、经济上最为窘近的几年。其间,心情之灰败、生趣之暗淡,现在回忆着,还有阵阵寒意袭来。

  所幸,这几年当中,我的文章发表得却是较为顺利。

  有五、六家报纸吧,只要我的稿子写得不是很差,他们差不多就能接纳。其中,特别是广东的一家和本地的一家,对我真是太好了。

  广东那家报纸一周有两个版面发表文学类文章:一为“读书随笔”,一为“海内文萃”。那时,我因为看了两本周作人的《知堂书话》,着迷地写起读书类文章来。看了白居易的《秦中吟》,便发一通感慨,写成一篇文章。看了汪曾祺的小说,就来篇《汪曾祺的叙述语言》。孙犁晚年之作,数他的批评文字最好了,就向别人介绍一下……稿子过去,二十天左右,就可收到样报。一个月左右,稿费也就来了,40至80不等。

  本地报纸,创刊多少年了,一直没去投稿。因为接触一两次编者后,或远于其牛,或怜于其乏,干脆就不去投稿了。到了1995年,在一大衙门门口,遇见一位相交多年的朋友。他问我看他的散文了吗?我说在哪里。他说在本地报纸上。进而,他说某某当编辑了,你也可以投稿的。

  于是,我就投了。有一个月的样子吧,在报纸上看见了我的文章。不只我,许多朋友也都看到了。我很高兴。文章发表后一个多月,我去拜访这位先生。先生当时四十露头,差不多长我十岁。他待我十分热情。探讨写作时,虚心地问我一些问题。并且,还把我称为写作散文的行家里手。我什么时候有过这种的待遇啊!那一会儿,我感到很幸福。

  他读书很多,文章写得也不少。文章大多平实,一如他的为人。但是,有时他也会弄出几篇空幻迷离之作,让我只有羡慕的份儿。

  他为人极为谦和,属于那种做了再说,或做了还不说的人物。他说,副刊必须向本地作者敞开大门,因为这是本地唯一的园地。你不给他们发,就在他们起步走的时候把路堵死了。后来证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我有数几次的拜见中,他的明理达识,让我极为佩服。现在忆起的,有一点,那就是他说起战争。他说战争从人道的角度,从文学家的角度,反战,一点没错。但是,你却不能说政治家没有他们政治上的考虑。现在想想,这话还是很辩证法的。

  我们之间的交往,可说是其清如水。我没有请他喝过一次酒,吃过一次饭。一次,是六月份,天刚刚有点热;我去找他谈天,抱去了两个西瓜。坐下,我们一边吃瓜一边畅谈,不知时光之飞逝。最后,我一看表,快十点了,便告辞。这时,他变得少有的严肃起来,说以后再来,不能带一点东西。话很硬,很突然,一下子把我僵在了那里。半天,我才唯唯而退。

  他组织了两次活动:一次是1997年3月8日的副刊笔会。一次是香港回归征文。笔会开得很成功。大家畅所欲言,气氛很是融洽。他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现在,我能忆起的是他反对晦涩的写法。他说含蓄很好,含蓄就像一个美女披上了面纱。而晦涩呢,就是披上麻袋片了(以后我把这比喻用于我的文章,效果还不错。去年与一友人谈起此喻,友人失笑,进而另外弄出一句“藏在铁皮桶里弄动静”——天性就是天性,不能不服)。

  我的散文投过去,他是每篇必编。他基本上不改我的文章。不只我的,别人的,他也少改。他说改别人的东西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改,必须是很明显的错误,才能改。稿费,虽然不是那么及时,但却是每篇都有。少则20,多则40,早晚都能收到。

  他对于他的责任,很明确。他曾设想成立副刊散文协会,以便开展一些活动。并准备出一本副刊散文精选。但是,他在那位置上不到三年,就另有他任,编别的版面去了。这样,他的愿望就没有来得及实现。这是至为可惜的。不过,在他主持副刊期间,团结了本地的一批作者。作者们在漫长疲惫的文学之旅上,得到了鼓励与催动。这一点,意义重大,远胜于单纯地发表几篇文章。我想,这样的评价,不会只是我一个人的。

  1996年,我的工资只有200多元;到1999年,也不到600元。这样的话,一个月能够收到百儿八十的稿费,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和安慰。也真巧,稿费经常是在我的工资快花完的时候来到。因为是增加的金钱,我花起来就格外痛快。当时的本地公鸡,价格较高,我毫不犹豫地买来炖了让孩子吃。

  因为常来稿费,我在家中很受表扬。特别是我的儿子,只要放学回家后看见有饮料,就知道稿费来了。他高兴地喝,高兴地说些学习上的事情。无形之中,孩子慢慢地也好学起来。

  进入新的世纪,我一是在写作上进行调整,二是参加自考,短稿就写得不多了。另外,在园地方面,编辑改行的改行、让贤的让贤,版面改版的改版、撤消的撤消;总之,变化较大。这样的话,到了2003年自考基本结束、作了几篇文章后,我想了一想,竟然不知往哪里投稿才有可能发表了。

  一时,我怅然若失。

  但是,很快我就重整旗鼓。从去年开始,我在写作小说类较长的稿子的间隙,并没放弃短稿。写出后,或电子邮件或传统邮件,往外猛投。一年多下来,发表的情况还算可以吧。

  但是,类似于那几年的幸福感,这一年多来却是极少出现。我知道,还是发表的数量不多、稿费也不丰厚的原因造成的。因为,现在的胃口,比以前大多了啊。

  但我相信,有以前的温馨在胸,我就会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好的编辑在等着我的文章。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08:29 | 只看该作者
像鲁迅说得那样,做人做到了回忆的份儿,也真算是无聊了吧。
但文章中的编辑,却是少有的好编辑。
3#
发表于 2006-8-19 13:20 | 只看该作者
写作的辛酸经,发表的辛酸经,让人感慨万千。
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16:1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李明 发表
令人流泪


在中国,要成就点事,极难。但既然爱什么,也就不计较什么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16:1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安永红 发表
写作的辛酸经,发表的辛酸经,让人感慨万千。
问好!

如果报纸杂志都是同人的,情况会大变。
6#
发表于 2006-8-19 16:4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看武版回忆式的文章,很有感触。生活给与我们的那是公平的,有一得亦有一失,以平常心对之,就是至境了。
更喜欢这样的语言,叫我想起了巴金的《随想录》,不讲文法,出乎自然,无招胜有招,是多年历练的结果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16:5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第一次看武版回忆式的文章,很有感触。生活给与我们的那是公平的,有一得亦有一失,以平常心对之,就是至境了。
更喜欢这样的语言,叫我想起了巴金的《随想录》,不讲文法,出乎自然,无招胜有招,是多年历练的结果...


自然,《随想录》相对于作者自身而言,是突破与蜕变。
8#
发表于 2006-8-20 11:42 | 只看该作者
共鸣啊!
我也再找等我文字的编辑!:)
9#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09:4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
共鸣啊!
我也再找等我文字的编辑!:)

谢谢!
10#
发表于 2006-8-21 17:50 | 只看该作者
个中滋味几人知,都是情痴者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15:1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天行健 发表
个中滋味几人知,都是情痴者


写作者,有时是很可怜的。
12#
发表于 2006-8-22 21:28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中的编辑,真是少有的好编辑。我就在散文上没遇到这样的好编辑.本地很难发,我就在网上发,或者省报发.
13#
发表于 2006-8-23 06:55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14#
发表于 2006-8-23 07:36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对作者的鼓舞是最有效的,编辑对作者的打击也是最致命的。
15#
发表于 2006-8-23 21:52 | 只看该作者
武兄从文的资历不凡,态度真挚、执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9 14:16 , Processed in 0.05122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