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0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屹立中的巨人——看《钢琴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19 2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被世人与希区柯克相提并论,有着“罪恶大师”之称的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1999年推出的作品《第九道门》又一次遭遇残败之后沉寂了三年,终于重整旗鼓在2002年凭借执导《钢琴家》而力挽狂澜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电影《钢琴家》不仅帮助罗曼•波兰斯基一举拿下美国影评人协会、波士顿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还获得第56届“英国学院奖(BAFTA)”的“最佳影片”及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提名;最后不负众望的于2002年5月27日在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一举夺走最高荣誉——“金棕榈”大奖。

  谈及罗曼•波兰斯基除了他那能够与希区柯克一较高低的乖张风格(如:苦涩乖戾的幽默、强烈的戏剧张力、惊悚元素等)之外,还有来自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及其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辛德勒名单》方面的种种传闻,因几次拒绝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邀请没有参与《辛德勒名单》拍摄工作的波兰斯基在影片获奖之后,一时间几乎调动了全世界人们的好奇之心,引得人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洞悉他那在纳粹份子追捕之下的残缺童年;由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差不多花了十年的时间来谈论这位大师级的导演,话题从1969年怀孕八个月的妻子美国女演员莎郎•塔特被臭名昭著的邪教徒查尔斯•曼森杀害事件到1978年被指控强暴十三岁的少女一案再到逃离美国定居法国巴黎……罗曼•波兰斯基似乎一直都是一个倍受瞩目的“话题人物”。

  “话题人物”、“罪恶大师”以及因涉及题材之广泛而自诩为“电影界的花花公子”的罗曼•波兰斯基依靠拍摄于1979年的影片《苔丝》获得法国“恺撒奖最佳导演”、获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第38届“金球奖”的最佳导演提名、及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之后一直走着下坡路,甚至多次被众多影评人口诛笔伐,推出的影片也经常是恶评如潮,直到2002年,重磅出击的《钢琴家》才将他带回当初的鼎盛时期,而长达148分钟的《钢琴家》作为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参赛作品中最长的一部,足见罗波兰斯基注的精力及寄托的希望是多么的厚重和强烈……

  电影《钢琴家》以二战中的波兰华沙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天才钢琴家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阿德里安•布劳迪饰)因着犹太人的出身而受尽各种凌辱与死亡的威胁,终日东躲西藏,依靠朋友们的救助惶恐渡日,最后在一名德国军官的帮助下逃过了疯狂的虐杀,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影片根据由曾编剧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戏剧人生》的英国剧作家、编剧罗纳德•哈伍德撰写的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自传《死亡的城市》改编。斯皮尔曼生于1911年,从小就显露出钢琴天赋,几年后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奏会在欧洲音乐界得到高度评价。回国后成为波兰最年轻的钢琴家之一;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斯皮尔曼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被他的钢琴曲所打动,决定冒险保护这位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斯皮尔曼苦撑到二战结束。战后,他将这段经历写成自传体小说《死亡的城市》,于1946年出版。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90年代,这本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一举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因为对华沙犹太区的描述,本片理所当然的被人们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联系到一起,对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两者在题材的涉及上确实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叙述风格的差异,使得人们丝毫不会感觉有重复之处,相对于斯皮尔伯格的黑白叙事主调、加之以红色来彰显的影像,波兰斯基则在斑斓的彩色间着重刻画一种冷到骨子里的黯淡冷色调。在1993年几次三番拒绝执导《辛德勒名单》之后十年,波兰斯基终于还是鼓起了勇气来叙述这一段沉痛的历史,并且完完全全是以他个人的人生历程及生之感悟来直面这段历史:“这是我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情感上,它不能与我过去的任何作品相比较,因为它把我带回了那个我仍然铭记的时代。”而他的领悟及才情也丝毫不逊色于斯皮尔伯格,在对纳粹疯狂行为的痛苦讲述中他始终维持着一种看似平和的客观态度,只是将纳粹份子的种种恶行通过胶片来平直表述。这种直白的手法诱惑着我们不由自主的贴紧画面影像,一次次胆战心惊地去感受那无法淡忘的残忍及恐惧,我们看见了弥漫着的恐怖,同时也深觉历史的巍然,忽然之间,仿佛身临其境般就领会了无望、绝望……

  在未按广播要求配戴袖章的老人街头遭遇纳粹军官的打骂与侮辱之时,他那苍老容颜下卑躬屈膝般的沉默带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冷清的街道、冷漠的行人,萧然氛围中的冷是否曾袭击你的神经,使你的感官细胞如被置入冰窟;当一名瘫痪的老人仅仅因为无法站立起来行礼就被连轮椅带人一起扔下楼之时,寒冬之夜的寒流是不是也趁机钻进了你的体内,使你不寒而栗;而阳光普照之下的广场上,妇女声嘶力竭的哭喊沉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当她说:“我闷死了自己的孩子…我为什么要那么做……”的时候,黑压压的人群竟视若无睹,阳光之下他们冷峻的面孔会不会令你产生隔阂之感——他们将阳光遮蔽了,虏走了温暖,只留下你一人在一个寒冷的深渊面对妇女的悲痛,孤独而无助……如果继续说下去,我将被一次空前巨大强烈的寒流包围,迅速冰冻,动弹不得。

  而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就是这股“寒流”的中流砥柱,他的本身被巨大的阴霾笼罩着,被卷入这场毁天灭地的浩劫,他所到之处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他的本身就在传递着寒冷的威力。然而,他对命运的抗拒却带给我们以希望,他生存下去的意念鼓动我们产生积极的信念,观摩着他多舛的命运我们感受到硝烟之外的芬芳,正是由于这种情景的交织使我们恍惚间似乎看见了幸福的彼岸,那是一个自由的国度,阳光和煦温暖、鸟语花香,欢乐在他的指间流淌——黑白相间的天地间绽放出一朵又一朵美妙的花儿,我们的钢琴家弹指若飞地奏响了行云和流水,令黑白相间的世界缭绕多姿。

  虽然性命的威胁从未被消除,炮火也一如既往的吵闹着世人的安宁,但从斯皮尔曼逃出集中营的那个夜晚开始,我们得知了即便鹅毛大雪的降临也不再能够冻结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在一次次遭受冰刀的零切细剐之后被这位坚强不屈的巨人拯救出冰窟,一点点的温暖起来了。

  瘦长的个子、黑色的头发、略显柔弱的外形,阿德里安•布劳迪在饰演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的时候将这种形体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没有粗犷的轮廓、没有刚硬的面孔,温文尔雅的阿德里安把一个落魄艺术家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无须多过的表情和复杂的动作,举手投足间一种艺术的内蕴、艺术的修养就喷薄而出,仿佛浑然天成;而对艺术家的精神面貌则是通过那一双略显羞涩和呆滞的眼睛来传达,通过那双眼睛,我们不但如斯真实的看见了战火中的恐慌和失望,还有成熟艺术家的隐忍。至今难以忘却斯皮尔曼看着身边的人倒下时迅速上翻又迅速落下的黯然眼神,这其中包涵着的远远不止于通过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那双眼睛仿佛被神赋予了特殊的定义一样,诠释着飘忽灵动的繁杂内心活动,将所有的罪恶过滤、把所有哀怨收留、令人怀揣神往的憧憬。

  一个落魄如狗的流亡者,被饥饿和死亡狠狠地攫住,他有着一双化解一切纷扰的眼,他是艺术的化身,在整个世界都惨遭掠杀的时刻兀自维护着自己的完整。阿德里安丰富的表演生涯造就了他对艺术的特殊体会也喂养了他的从容不迫,在塑造钢琴家斯皮尔曼的途中,他的一举一动看起来都像极了是来自本能的驱动,不紧不慢不急不缓,更不存在表演之说,除了那双随着节奏迅速翻飞的手之外,无须任何其他的激烈动作。他,阿德里安•布劳迪就是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

  罗曼•波兰斯基在炮火与硝烟中构建出一个别样精致的舞台,阿德里安•布劳迪在台上犹如一只自由自在的鱼在遨游,灯光与背景由死亡和鲜血来渲染,舞者在四射的光芒中跨过荒芜,挥尽芳华,纵情于自我。电影《钢琴家》的神奇之处不在于主角的传奇际遇更在于此种叙述上的精妙搭配,在表述一个私人生活的同时也隽永了艺术的光泽。

  通过对影片的解析我们不难了解到波兰斯基对于表现派的特殊把握能力,那么这部《钢琴家》所有表现的到底是什么呢?

  一个关于求生的写实性故事?或者一个杀人狂魔转变成救世主,关于人性复苏的浪漫故事?都是,或者都不是。

  在简明扼要的剧情简介中最容易吸引人的恐怕还是那句“在一名德国军官的帮助下逃过了疯狂的虐杀……”吧?可是长达148分钟的影片,那位伟大的德国军官直到第120分钟左右才得以登场,他与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之间没有惺惺相惜的柔情蜜意、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也没有任何承诺,只有几个简单问题和几句简明的问答,然后便是转身离开,没有英雄气概、没有勇士牺牲,有的只是自身处于安全情况下才伸出来的援手。

  可是,为什么一个德国军官会对一个犹太人动恻隐之心呢?缓和这种绝对敌对状态的仅仅只是一曲钢琴曲而已,那是萧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在里面你听到了什么?深远、悠长的叹息,失去亲人、祖国的控诉,废墟上的哭声,痛苦、耻辱、恐惧……这些音符飞入战场,溶解硝烟,最后化成眼泪落在了废墟上……

  ——这样的安排非但没有削弱主题在叙述上的力量,还体现了在艺术的熏陶之下逐渐升华的人性。在最危险的时刻,音乐战胜了邪恶,唤醒了良知!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处理音乐这一影片主题之外的元素之时,运用“欲擒故纵”的手法,在整部影片之中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被赋予艺术家、钢琴家的称号,但是却没有一个镜头、一句对白来体现他对艺术的态度和认知,甚至于肩负波兰最年轻的天才钢琴家这一盛誉的斯皮尔曼连弹奏的权利和机会都被剥夺了似的——那是战争对人们的践踏,寄居在朋友的寓所里,隔壁传来悠扬的钢琴声,我们的钢琴家却独自坐在窗前,抚摩着琴键,而这一台钢琴却仿佛被毒哑了一样,发不出任何声音;地毯式的搜索裹挟了太多的危险,横扫整个波兰,逃亡中的斯皮尔曼失去了演奏的权利,他轻抚着琴键,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那双忧郁的眼睛在默默的表达着;做为观者我们在没有波光流转的眼睛里看见的却是隐忍着的悲痛、无言的哀伤……在这里,在硝烟的笼罩之下、在炮火的轰鸣之中,钢琴哑了,音乐哑了,艺术被抛弃了。

  时常会忍不住猜测:波兰斯基选择一个音乐家的传记来做电影的蓝本,然而却背弃般没有遵照文本来发展故事,将一个看似至关重要的情节轻描淡写就匆匆带过,这样安排到底是何用心呢?

  战火连天,没有艺术的经典对白,没有肝胆相照的侠骨柔情,波兰斯基摈弃了一个又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闪亮题材,像一头倔强的牛一样埋首于平直的叙述潮流,舍去金光闪闪的传奇色彩,心无旁骛的走一条平凡的道路。这么想来,不免使人失望。然而,正是这种失望之时的落差提醒着我们去关注另一个层面:这里面隐藏着最圣洁的艺术及最虔诚的膜拜——犹太钢琴家用音乐感化了德国军官!仔细一想: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无数人浮躁地抱着一颗猎奇的心来寻求简单且同样浮躁的满足感,对真正的艺术嗤之以鼻,就如同影片中战争对艺术的凌辱一样——这同样甚至更加使人心寒、使人悲哀……

  波兰斯基不惜耗费巨大的精力仅仅只为烘托乱世中的萧然,废墟一样的城市将艺术拒绝在外。可是,在最关键、最危急的关头,我们的导演带着音乐从天而降,拯救了一颗绝望的心。反思之:当今社会的多元化最大限度的刺激了人们,使之陷入疯狂,我们该拿什么来拯救自己这一颗歇斯底里的心?!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9-20 10:02 | 只看该作者
电影《钢琴家》的神奇之处不在于主角的传奇际遇更在于此种叙述上的精妙搭配,在表述一个私人生活的同时也隽永了艺术的光泽。
没看过,但在1度版跌宕精彩的描述中领略.
3#
发表于 2006-9-20 10:18 | 只看该作者
赞同作者"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无数人浮躁地抱着一颗猎奇的心来寻求简单且同样浮躁的满足感,对真正的艺术嗤之以鼻,就如同影片中战争对艺术的凌辱一样——这同样甚至更加使人心寒、使人悲哀……"的观点,确实,该观点是作者评论和解读《钢琴家》而挖掘出来的一个亮点,同时凭借该亮点的延伸,我们还可以看见音乐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性的符号.这样的文章有厚度,不错.
4#
发表于 2006-9-20 12:16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电影。更喜欢这样透彻的评论

初来乍到,中财真的是高手如云啊。。。。
5#
发表于 2006-9-20 12:41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影评,欣赏并学习
6#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9:5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大家的支持
7#
发表于 2006-9-21 17:0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看过,顺着斑斑的解说和评论,领略一次《钢琴家》的风采。
问好1度斑竹!
8#
发表于 2006-9-21 22:09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9#
发表于 2006-9-21 22:47 | 只看该作者
听说过此人
可是不太了解这个人的作品
看到您的介绍
我决定应该看看
肯定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4 08:07 , Processed in 0.05550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