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9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诸葛军垒论诸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7 1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lqm407
  
  这些天,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品”《三国》的节目正在中央电视台上热播,惹得一凡这个《三国》迷热情空前高涨。一凡一来劲儿,就拉起一叶去陇右一带的三国遗址处乱跑起来。他们跑过了祁山,跑过了街亭,跑过了天水关,跑过了木门道,跑过姜维墓……跑得气喘吁吁,又跑得兴致勃勃。
  
  现在,他们终于歇下脚,在离渭水河不远的一个名叫“诸葛军垒”的地方从容地喝起茶来。诸葛军垒是个高高的土台。据景点人员说:诸葛亮北伐,蜀国将士们长年奔波,为了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每人身上都带有一包家乡的泥土,想家乡想得紧时就打开土包看看或闻闻。这天,诸葛亮要对将士们讲话,但苦于没有个台子,就命令大家将身上的泥土倒下来弄个台子。大家遵命将泥土解了下来,果然一个高高大大的土台子就形成了……
  
  一凡望着高台感慨万分:杜甫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未完成统一中原的理想,真令人遗憾万分啊!
  
  一叶笑了笑:然而我认为:出师未捷必然事,空使后人泪满襟……
  
  一凡很惊愕:你这是什么意思?
  
  一叶:我的意思是说:诸葛亮的失败是必然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他遗憾与叹息。
  
  一凡:你这个人就是喜欢标新立异。你看古往今来那么多人,景点上那么多游客,都是赞颂和叹惜诸葛先生的,哪个象你一样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一叶:你说得有点过份了,一凡先生。我并没有诚心讽刺挖苦孔明先生,我只不过表达我的一些认识与看法罢了。其实,对孔明先生,我还是挺推崇的。特别是老先生的人品、作风、修养、才学、智慧等我还是很景仰的。
  
  一凡笑着说:你当然不敢不这样说。你如果明目张胆地反对孔明先生,那全中国人民都是不会答应的。
  
  一叶:呵呵!你说话怎么象外交部发言人一样,动不动就是全中国人民如何如何?不要总是将“正统”或一些人的观点说成是广大人民的。我认为,作为一个政治家或国家领导人,人们看重的不是人品方面,而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方面。如果你人品再好,可领导国家几十年,人民还是少吃没穿,那你就是个不合格的政治家。就象我们现在总是赞颂一些领导人,说他如何如何清廉,如何如何有人格魅力,如何如何机智答对,这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制定正确的大政方针与建设国家、使国家富强的能力。

  一凡:孔明先生除了他的人品智慧等方面外,他的政治与军事方面的才能也很了不起,这有目共睹。他是没有成功,失败了,但是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正因为失败,他才成为我们心中不屈不挠的悲剧英雄形象。
  
  一叶:可我认为:在政治和军事上,诸葛亮是个屡犯错误的领导人。
  
  一凡:诸葛亮屡犯错误?在下这还是头一次听说哩。
  
  一叶:可以说,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重大的失误总是一个接一个。首先是关羽的错误,刚愎自用失了荆州;其次是刘备的错误,彝陵之战使蜀国元气大伤。再后来是诸葛亮的错误……诸葛亮的错误可大了,是战略错误,是全局性的错误。刘备死后,蜀国已经是三国中实力最差的一个。蜀国地处闭塞、偏远、弱小,经过多年战争的消耗已经气息奄奄。在这样的情况下,执掌蜀国政权的诸葛亮怎么办才算正确呢?一般来说,就是努力创造比较好的“国际环境”,尽量不与大国搞对抗,不搞什么理论方面的“争论”,尽快地发展国民经济,最大限度地增强自己的实力,千方百计地使自己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强盛起来。这是硬道理。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是实力的较量。再说四川是天府之国,是有发展前途的……
  
  一凡:呵呵,不搞理论方面的“争论”?说得多可笑呀,诸葛亮搞什么理论“争论”来着?
  
  一叶:诸葛亮是争“正统”啊。为了正统不正统的问题,他长年与魏国搞争论。其实,汉朝的皇帝就在魏国,你能“正统”过人家吗?不能,却还是要争论,说蜀国姓刘,刘备是皇孙,是正统;汉家皇帝被废之后,人家更是不管什么正统不正统了。你说人家是修正主义也好,帝国主义也罢,人家理都不理。但老是这样唠叨,刺激魏国或后来的晋国,造成的后果对谁好呢?
  
  一凡:哈哈!有趣有趣……
  
  一叶:更严重的是,诸葛亮不顾自己国家的弱小,主动地进行鸡蛋碰石头的游戏。诸葛亮执政后连年伐魏,劳民伤财。伐魏是没有前途的事儿。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倾全国兵力进行的。对此,魏国大都没当回事儿,只用一支偏师或据守险要就使诸葛亮失败而回。
  
  一凡:其实,有些时候,诸葛亮是有胜利希望的,比如说街亭之战……
  
  一叶:我看是没有希望的。街亭之战即使马谡不失误,即使诸葛亮会师后进入了陕西,那情况又会怎么样呢?诸葛亮只有几万人马,而魏国兵马几十万,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又以逸待劳。诸葛亮长征而来,孤军深入,供应困难。前方大军截堵,后面粮草不济,魏国不战只困就将你困死在陕西了。这时的魏国,与军阀混战时的情况又大不相同,民众经过多年的战乱之后盼望安定,反对战争,根本不会出现百姓“箪食壶浆”迎接的场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有胜利的把握吗?没有,等待他的只能是的失败。
  
  一凡:但是,在好多时候,历史的进程往往是偶然因素决定的。
  
  一叶:是的,你这话不错,好多历史进程确实是这样的。真的,如果诸葛亮到陕西后能遇到一个曹魏内部的“西安事变”,或者遇到匈奴或倭寇侵犯中华,那么诸葛亮可以用“民族大义”迫使曹魏停止内战,一致抗战,从而获得机会发展自己的力量,达到消灭曹魏的目的。可这样的事情是千载难逢的,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无法预料啊!
  
  一凡:你这是“以今讽古”呀。
  
  一叶:以古讽今也好,以今讽古也好,我有时喜欢这样说话。有人说:诸葛亮是以攻为守保卫蜀国。我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之下,以攻为守其实是下策。为什么呢?因为以攻为守,这是需要付出更高昂代价的。首先,你要经常搞战备,将大笔的钱财花在军费开支上,将大量的人力投入军备方面,这势必会减缓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必使老百姓负担沉重。就象现在的朝鲜一样,只是为了争一口什么鸟气,为了一个什么鸟主义,就与大国搞对抗,就大大增加军费开支,弄得国家经济凋零,人民生活困难。
  
  一凡:呵呵……
  
  一叶:不顾政治经济条件而连年北伐,这纯粹是瞎胡闹。你看,诸葛亮和以后的姜维,尽在祁山、陇右这一带穷山恶水中兜圈子、打游击,除掠取一些民众的财物外,最终还能得到什么呢?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司马徽就已经看出了天下形势与发展的大局,说他不得其时,枉费心机。诸葛亮对自己的北伐,也没有多大的信心。他对后主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知道会失败,但他还是象完一个任务似的硬着头皮去干,这是聪明人干的事吗?
  
  一凡:知其不能而奋斗不息,这也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一叶: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好,但失败了,付出的代价就更为高昂。诸葛亮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中去,搞垮了蜀国本来就很弱小的经济。蜀国的情况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蜀国的徭役是很繁重的,老百姓的生活是很困难的。据史书记载,这期间蜀国的农民起义连年发生,都被诸葛亮与姜维镇压下去了。
  
  一凡:是吗?有这样的事吗?
  
  一叶:你查查史书就知道了。其实,在蜀国进攻的时候,魏国是不慌不忙的。他们知道诸葛亮是瞎胡闹。魏国不主动进攻的原因,大概就是等待着蜀国的自我消耗、自行弱小。自己折腾够了,去收拾它就不用吹灰之力了。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此。
  
  一凡:唉,千古事啊,谁都说不清……
  
  一叶:是啊,蜀国最后是失败了,亡国了。但是奇怪的是人们并不去责备诸葛亮,也不去责备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而是大肆地责怪后主刘阿斗这个老实人。其实,刘阿斗一直被诸葛亮或姜维掌握着,比汉献帝还汉献帝。他多次劝说诸葛亮、姜维不要北伐,但人家不听,他也没有办法……
  
  一凡:千古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说不清,道不明……不说了,不说了。来,喝茶,喝茶……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11-17 15:31 | 只看该作者
用了另外一种手法来进行表述,易中天让我关注的不是评三国,而是其写的一部宪法改变了美国。
3#
发表于 2006-11-17 19:37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种表述方式,一叶一凡两个名字在熟悉了,希望更加熟悉下去。
4#
发表于 2006-11-18 21:54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的论三国借一叶一凡之口说了出来,真是一篇另外的风味啊,让我对三国又有了一层新意啊。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09:2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牧文老树 发表
用了另外一种手法来进行表述,易中天让我关注的不是评三国,而是其写的一部宪法改变了美国。


谢谢老树阅读。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09:2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喜欢这种表述方式,一叶一凡两个名字在熟悉了,希望更加熟悉下去。


既然先生喜欢,那我就一直写下去。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09:3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渭水河 发表
李老师的论三国借一叶一凡之口说了出来,真是一篇另外的风味啊,让我对三国又有了一层新意啊。


三国,是个说不尽的话题。
近来可好?
8#
发表于 2006-11-20 09:01 | 只看该作者
很有见地。文章很有意思。采用的叙述方法也很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10:2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田瞳 发表
很有见地。文章很有意思。采用的叙述方法也很好。


感谢田老师阅读。很早的时候就拜读过老师的小说。很景仰啊!
10#
发表于 2006-11-20 15:57 | 只看该作者
早看了,一直没跟贴。
407的文章,基本上形成自己的文体意识了。这是很好的事。
11#
发表于 2006-11-21 13:27 | 只看该作者
另一种不错的解读,学习了。
12#
发表于 2006-11-21 16:20 | 只看该作者
以后出本对话录吧
13#
发表于 2006-11-21 16:28 | 只看该作者
407这文章写的“那可是相当的好啊”!
14#
发表于 2006-11-21 17:17 | 只看该作者
我前几天刚在散文版里传了一篇《抱恨武侯》,他在兵出祁山的过程中真的没对我们天水留下什么好果子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2 10:0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早看了,一直没跟贴。
407的文章,基本上形成自己的文体意识了。这是很好的事。


武版的好评使我很高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6 13:07 , Processed in 0.2910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