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1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民族文化改编之我见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6-12-6 2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民族文化改编之我见

  说起民族文化,它是几千来,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有的早已辉煌灿烂地闪耀在历史舞台上;有的还被深埋地下,有的业已显露给世人,但即使是文化瑰宝也还未被众人所认识而被冷落了。
                                 
  不管怎么说,是瑰宝总是会闪光的,闪乐就会有光环,就会吸引人,有了光环,也好,也不好,有光环不仅让那些不法之徒心怀叵测,垂涎不轨,也让那么些喜欢它的人起了不良之心。

  其实,他们一不会盗卖发财,也不会把这些文化据为己有,只是想改编改编,或把它珍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今后,他要传子不传女。

  改编改编,要“给它以新的生命”,要“给它以新的价值”。其实他们也是想借助这些民族文化瑰宝的生命力,让自己的名字永垂青史罢了。

  民族文化需要发展,需要创新是无可非议的,那是要本着对民族文化的真心热爱,充分认识和了解之后,遵循其原始的意义,按照本身存在的规律性和历史价值,让其沿着本身的轨迹作点创新,但要“留住它的根”,也是可以的,能被历史接受;历史接受了它,它就有生命力,否则只是一时“搞笑”,或一时“受宠”,只能落得昙花一谢,也破坏了原有民族文化的真实面目价值。

  现在有少数文化人对民族文化的实质内涵还没有深入了解,也谈不上热爱,却毫无顾忌地起手中的工具,“大刀阔斧”地削砍了起来,很快就弄出了一个东西,还要把“民族文化”的光环紧紧地箍上去,弄了个面目全非的“四不像”。有的媒体却说那是一条龙!就炒了起来。

  因为龙也是“四不像”,它的头像麋鹿,它的胡须像鱼须、尾也像鱼,身子像蛇,爪像鹰爪。

 如果是制作“卡通”,那也还说得过去,可还邀了一大帮子的名人齐上阵,搞出了一些中不中,西不西的东西来,花了人们的眼,呛了人们的鼻子,只好啼笑皆非。

龙混杂 改编,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的许多传世名作,也是从民间音乐改编来的,至今,人们为什么还知道它们是由民间音乐改编的呢?因为它们仍然还保留着那些民间音乐的风格和风味,倘若是面目全非了,谁还知道它们来自哪里?人们还承认它的价值吗?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改编了个钢琴协奏曲《黄河》,不管怎么听,我们都有不会听不懂那是《黄河大合唱》改的。

  能在世界当代乐坛上有一席之地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怎么成的?是用地方戏的主题曲《化蝶》改编的,《化蝶》也是用民歌改编的。

  只要《梁祝》的音乐响起,熟悉《化蝶》的人就知道,那是讲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就连会唱民歌的老太太也在想,那有点像咱唱的民歌呀!这就因为保住了那个“味”。

  《小河淌水》是我们云南的弥渡山歌,是一个弥渡的小伙子到昆明读书,在云南大学,老师要他们写支歌,他就把小时候跟爷爷上山时,常听到人们唱的山歌写出来了;那是36年的事吧。后来唱到了北京,传遍了全国,还传出了国门;西方人认它为“东方小夜曲”。听说后来还有了“二版”“三版”的,但西方人只认那原版的。

  我们华人的世界级的音乐指挥大师彭佳鹏先生,曾五次执棒维也纳金色大厅。就他,用那根小小的指挥棒,把中国的民族音曲――江南丝竹乐、阿炳的《良宵》等,原汁原味地扛到了金色大厅的乐坛上;让一流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得那么投入,维也纳的那些高素养的听众们都听得那么入迷,掌声那么热烈。在电视里,我们听着,也是那么亲切,因为它是多么的“原汁原味”啊!

  彭先生不会改编改编吗?

  不!

  山溪边,流水声、山村老太婆洗衣棒子的捶衣声、水车声、摇橹声,捣米声……。那些人们听惯了,不以为然的声音,他却让它们变成了动人的交响曲,变成他自己的得意之作,让它震憾着金色大厅里听众的心灵。

   我国的民族管弦乐团几次出访欧洲,让西方人倾服的,还是那些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老调”。就连“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那些老太太也伸出大拇指不断地“OK!”。

  原始的……民族的……世界的!

  怎样才是世界的,永恒的?

  可我们自己的一些人却看不起那些老掉牙的“老调”、“老东西”,认为它们“太土”,不够“洋气”,决心要让它们洋起来。可惜它们的底气不足,也因为他们嫌它们“老”,“不洋”,从根子里没有热爱它们,就只好弄出个四不像来。

  虽然“四不像”的龙,被我们作为“图腾”崇拜了起来。还因为它的本事大得很,后来就变成了皇帝了。时代变了,现代人弄出的“四不像”,我们却会认它是龙,不愿它们也变成我们现代人的“图腾”!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12-7 09:49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来江天:)
3#
发表于 2006-12-7 14:48 | 只看该作者
民族文化,只有去热爱并熟悉。才能继承。
4#
发表于 2006-12-7 16:1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民族文化有精华也有其糟粕,所要做的就是留其精华,剔除糟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5 03:56 , Processed in 0.04397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