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0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解词:千钧一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24 0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钧,古时重量单位,一钧30斤,千钧就是3万斤。3万斤东西,系在一根头发上,字典说,形容极其危险。想想也真够危险。可是再想,一根头发,怎能承负3万斤重量?或者,在这世间,又有哪样的头发,值得系上那么重的东西?因此我以为,与其说这是形容情形危急,倒不如说,是在肯定头发重要。就像用“头儿”来指代领导,那似乎才够般配。

??说不清人为什么要长头发,而且是那样细弱的物什。人常说“心细如发”。头发当然是纤细的,也脆弱。轻轻一掐,即会断折。如此不堪的东西,照理,该是可有可无的。但人对它的看重,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把形而下的头发,与形而上的孝联系,这样厚重的寄寓,使纤弱的青丝,负载起了难堪的重任。古人说,“孝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而“孝”与“忠”,又有紧密瓜葛,这或许正是所有与头发有关的故事和象征的渊薮。

??头发与其他人体器官一样,伴随着我们的成长。甚至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头发的一生。人在孩童时,大约是蒙昧的,对头发并不看重,无论男女,“披披妹”还是“锅铲子”,甚至葫芦似的光脑壳,都无所谓的。再大些,有羞耻、懂虚荣了,知道梳妆打扮了,自不免精心收拾。当然也包括头发。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把头弄得奇形怪状、五颜六色,那正是有闲、扮酷的象征。到忙于事业,头发往往不被关注,像被打入冷宫的妃子。直到事业小有成就,头发才又被看重,随时被精心呵护。若不小心在镜中发现白发,会毅然拔掉,然后考虑着如何染发。而到知天命或近古稀,对着满头秋霜,又会极其安详,如孩童时一般,听任两鬓稀疏的银丝,一根根继续白着,掉着。那样的年龄,也许已经明白这样的道理:没有破损的古书是假的,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生畏的。

??或许正因如此,古人常拿头发代指年龄。黄发。垂髫。青丝。白雪。束发。弱冠。及笄。现在还有人研究,说正常人的头发,大约在10万根左右,而其数量的多寡,与年龄成反比。这或许是有道理的。年轻时,生命力旺盛,头发也便茂盛,葱茏,如夏日深山;而年龄大了,再葱茂的头发,也可能萎谢,脱落,像秋天经霜后的树林,一片沧桑复苍凉。头发掉了,人也就老了,接近生命的尾声。一旦身体归土,那头发,也会被埋进泥里。只是,头发不易被“降解”,比人的寿命还长。所以,出土的古墓,少见尸骨,而多有头发。

??头发当然也与心情和生活状态有关。每根都梳得一丝不苟,蚂蚁爬上去也得拄拐杖的,那心情一定愉快,悠闲。倘使头发如乱草,或鸟窝,则必然寓示着生活的窘迫、困顿,或心思的迷茫、愁郁。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生白发,人所共知。伍子胥过昭关,一夜尽白发。京剧《过昭关》里,有三段唱词。每唱一段,那老生就伏案换须。从墨黑到花白,到最后亮相,成了如雪的长须,触目又惊心。每次看到这里,都会想起“朝如青丝暮成雪”。显然,这是与“愁”,与忧伤、悲愤、激切的心绪有关。

??鲁迅先生写人,特别强调“画眼睛”,因为省俭。他说:“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祥林嫂的“间或一轮”,虽是随意写来,却又动魄惊心。正所谓“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但也不尽然。司马迁写蔺相如、写荆轲,都用了“怒发上冲冠”五字,相如是要完譬归赵,荆轲则是赴秦刺赢,一者怒,一者悲,但都从“怒发”中,得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而施耐庵写李逵,只一句“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其凶猛、勇悍,也便从那铁刷般的怒发上得了彰显。难怪岳飞临刑前,望着栏外“潇潇雨歇”,想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也不禁要“怒发冲冠”了。

??区区头发,剪与不剪,也有讲究。蓄须明志,蓄发也可明志。明志者,表达感情或志向。比如,爱或恨,比如,想达到某种目的,中状元或作大官。说过去的读书人用功,往往是“头悬梁,锥刺骨”,其实,被悬的哪里是头,分明是把头发缚在梁上。戏文或传奇里,常见痴情女人,剪发赠别心上人。发在,如人在,身不能相伴,发香却代替自己,陪伴、温暖着心上人。要是痴情女遇了负心汉,到爱熄情灭,便会再次剪发。非常彻底,甚至剃成光头。电影里常有这镜头。所谓剪掉三千烦恼丝,接下来,就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便是到现代,女权运动了百余年,一头飘袅青丝,剪与不剪,在女人那里,都关风月。有为心爱的人,精心积蓄以便长发飘飘的,也有为心爱的人,剪掉秀发而“青汤挂面”的。当然,也就会有失恋或失意者,剪掉头发,以忘记或开始一段感情历程。

??把头发看得过重,这就注定了它的多灾多难。好比过于贵重的宝物,总不免引起他人垂涎和觊觎。过去有种刑罚,叫“髡首”。就是剃去头发,在古代,算很重的惩处。屈原诗中,有“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之句记载。文革时,红卫兵们善剃“阴阳头”,渊源或在于此。而现代,犯人游街,或入狱,剃光头也是必然的仪式。据说是容易识别,防止逃跑。不过,我倒觉得,这事实上是一种意志的侮辱、摧残、征服和消解。

??这样的语境里,头发甚至是革命的宣言,战斗的旗帜。革命与反革命,压迫与反压迫,反抗与降顺,满汉间的几百年斗争史,庶几就是一部“发型史”。11世纪时,金政府就曾发布“剃发令”,要求为官汉人剃头梳辫,开了政治干预发型的先河。清军入关后,再下“剃发令”,而且全民皆剃。而且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不屈者纷纷餐刀饮剑后,男人的大辨子,成了大清王朝的象征。而到19世纪,汉人对官定的发型不满,再起反抗。太平天国的臣民,一律恢复大汉衣冠。只可惜这场“护发战争”,随天国覆灭而落败。直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成功,才把满清和辫子连根拔起,扔到博物馆里。但也还不够彻底,张勋就靠着“辫子军”,闹起了风波。所以鲁迅先生曾感叹:“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只因为这不痛不痒的头发而吃苦,受难,灭亡。”

??生活在现代,头发里的含义变得单薄了,至少没有政治,没有革命,没有谁会因为头发而吃苦,受难,牺牲。虽头发里也还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感情,不过,更多地只是关联着修饰和审美。没有头发的,老掉头发的,有“章光101”之类,为你催生。发质不好的,有五花八门的洗发水、液、香波,为你呵护。发型不好看的,有各种各样的烫染吹,为你打扮。不过,变化依然存在,无论男女,过去都叫理发。现在呢,男人往往是“洗头”,女人则是“做头”。别小看这两词语,颇有深意藏焉。现在的男人去发廊洗头,往往会引人误解,因为发廊的形式和内容,似乎有了质的改变。而“做头”这事,对很多女性来说,非同小可,那一个“做”字,在讲究的现代女性眼里,甚至事关身份、荣誉、尊严。香港电影《做头》里,关芝琳演的爱妮,便是例证之一。

??不过,洗也好,做也罢,修饰头发,都是美化自己。而人类生活的最终目的,我以为,正是归向美的。美是重要的,美是我们心中不变的追求。有个词语,叫从头开始,我的理解,就是从头发开始。尽管谁都知道,没有人能攥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却谁都不免要在头发上费尽心思,大做文章。因此,头发,成了人最重要的标志和风景,成了人行走世间,一面随风飘扬的旗帜。所以这个词语,也写作“一发千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12-24 18:07 | 只看该作者
别有自己的见解。
3#
发表于 2006-12-24 21:4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江湖也在头发上大作了一篇文章,学习了。
4#
发表于 2006-12-25 08:40 | 只看该作者
由千钧一发,到一发千钧,走了一个轮回。
5#
发表于 2006-12-25 12:43 | 只看该作者
一篇厚重的文章。拜读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14:5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许也 发表
别有自己的见解。


谢谢许兄肯定。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14:5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心静如水 发表
哈哈,江湖也在头发上大作了一篇文章,学习了。


是解词系列中的一篇,心静多多指教。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14:5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牧文老树 发表
由千钧一发,到一发千钧,走了一个轮回。


呵,问好牧文。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14:5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lqm407 发表
一篇厚重的文章。拜读了。


谢谢。望多赐教。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7 19:57 | 只看该作者
这里够冷清了。大家都写散文或诗歌去了?
11#
发表于 2006-12-28 15:50 | 只看该作者
由一个成语引出这么深厚的文章,佩服!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8 01:51 , Processed in 0.21681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