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挺郭德纲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7-1-5 2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我挺郭德纲

  郭德纲的相声没听过几个,但爱听,而且,有年头没这么“爱听”过了。

  年前在电视里看到德云社成立十周年的专场演出,在民族宫表演,返场到夜里3点。到最后已经没段子可说,郭德纲索性站在台上侃大山。他说相声就是俗,就为给人逗个乐儿,没必要拿相声教育人,自己就是个说相声的,注定成不了什么艺术家,也没想过要当艺术家。这番话,说的人痛快,听的人也痛快。

  痛快什么?因为他给相声卸掉了沉重的包袱。俗,原本是相声的本来面目,有什么不好呢?这个“俗”应为“大众的、通俗的”之解,但在日常语言中,粗俗、庸俗、恶俗,所有与俗有关的贬义词潜移默化中全简化为一个“俗”字了;而与之相对的“雅”怎么组词都是好的,以至于被广泛应用到人名中。“雅”永远那么阳春白雪高高在上,“俗”却已经灰头土脸猥琐不堪,所以,某种文艺门类一旦戴上“艺术”的冠冕,就再也俗不起了。

  本来只为逗个乐子的相声在解放后经过改造,被赋予了歌颂、讽刺、劝喻等功能,形成了新传统,追求所谓雅俗共赏。这种被收编的相声在一定时期内确实红火过,其原因一是受到了官方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广,普及面宽了,不仅京津地区的人说相声听相声,全国都开始说相声听相声,从业人员的知名度高了地位高了,热情自然也就高了;二是建国后的40年,中国社会娱乐元素始终匮乏,前二十几年的主流意识是革命、斗争、赶英超美、又红又专,后十几年的流行词汇是经济、生产、振兴中华、为国争光,在这样一个气氛凝固、紧张甚至压抑的社会里,大多数被迫做严肃状的老百姓其实是向往娱乐的,他们愿意笑,也容易被逗笑,也正因为中国人对娱乐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即使在“为什么而笑”的问题上被操控和诱导也浑然无觉,只要能笑上一笑就满足了。上世纪90年代后相声明显衰落,也是这个原因。社会气氛宽松了,娱乐元素增多了,人的幽默品位自然也就提升了。这种情况下,相声演员再不拓宽视野翻新花样,显然就不能再触动人们的笑肌,势必要被冷落。

  另外,过多的社会功能也是相声的负担和束缚。本来嘛,笑是开心、惊讶等等情绪的外在表露,是对反常言行的自然反应,这样的情感行为当然没有任何目的性,如果非要让人在笑过之后受点教益、发点感慨,那么,那个“笑源体”(使人发笑的对象)必定不是单纯的,而是隐含着其它意义的,有着较复杂的社会定义的。这样的搞笑既矫情造作,又达不到效果。我们在小品中也可以找到相应的例证,比如春晚上那些以亲情、奉献、和谐为主题的承载着教育功能的小品,既不能也不想让观众纯粹地发笑,不过赚一些应景的掌声而已。这实际上不是演员愉悦观众,而是观众满足演员。这种深具中国特色的舞台现象本身倒是很搞笑。

  话说回来,假若相声真能不受限制地歌颂、讽刺或劝喻,即便不能使人由衷发笑,还有可能成为像样的文艺作品,可是相声连这个自由也渐渐失去了,或者说被剥夺了。歌颂型的相声不受欢迎,近于谄媚,这个不说;讽刺和劝喻呢,都难免针砭时弊,而受制于独特的演出形式,又不好放开手脚。相比之下,小品就较易处理。比如《打扑克》,整个小品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揭露阴暗面,但最后靠几个动作几句口号就能转移观众的注意力,调动起昂扬奋进的情绪。相声则不然,就两三个人站在那儿白话,这种更近于聊天的表演形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加之较少音响、道具和肢体动作等辅助,观众对演员语言内容的感受也就更直接更深刻,相声说起“坏话”来自然显得格外刺耳。另一个原因是,讽刺、鞭挞人的陋习或私念,实际上很难把握,说浅了吧小儿科,谁都能看到的东西你也捡起来议论,还有劲吗?说深了吧,那高高在上的说教立场又有失亲和力。说“好话”不卖座,说“坏话”又不可爱,相声有几年就处于这种缩手缩脚、不尴不尬的窘境。第三条道路该怎么走?有人吃老本,要么学说传统相声,要么扒下老段子的皮填点新瓤子进去,这样的相声绝对不可乐,再大的幽默,每重复一次,其“笑果”就要打一回折扣,幽默最忌讳的就是重复;也有人还试图讽刺点什么,但也同样不可乐,而且越来越让人觉得有距离感——这个社会里,谁没有点私欲,谁没有点不能见光的东西,你们说相声的就没有吗?他们的问题是没有突破既有范式,而那种范式实践证明已经不合时宜不受欢迎了;还有人借鉴小品,以肢体表演为主,干脆把相声变成了马戏团的小丑串场表演。

  这些都说明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不够,没有塌下心来认真琢磨相声的奥妙所在。相声表演是语言的技巧,郭德纲的相声之所以能逗笑,受欢迎,是因为他在语言上下了功夫。幽默(或者说搞笑)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错位、违常、谬误、夸张、出人意料、张冠李戴等等,把这些特殊效果应用到指代关系上、意象名物的象征性上,就能产生新奇感因而爆笑,郭德纲在这些方面已经驾轻就熟。另外,郭德纲的表演也有独到之处,那就是贫而不闹,逗而不躁。看得出,他在尽力避免那种“表演腔”,同样是耍嘴皮子,他却能够不温不火不急不徐地娓娓道来,好像不经意地就逗了你一下;他也不会为自己设置的那些机关和包袱而兴奋和得意,拿得住劲儿,不“嚣张”,有时还会和听众一起笑一笑,无形中化解了一些尖刻感。听这样的相声自然让人感觉亲切、舒泰,不闹心。

  在我看来,郭德纲的可爱之处在于他没有以文艺工作者或者相声艺术家自诩,只把自己当成一个给大家提供娱乐的人,说白了,就是一卖艺的。因为他没有背景,不被国家养着,为了能在这条道儿上走下去,他就必须真心诚意地从听众的角度出发为听众着想。听众是他真正的衣食父母,他不敢也不会去试图教育和引导他的衣食父母,心心念念只在怎么能把他们伺候好,让他们听着开心、舒心,乐意不止一次地为他掏钱。我没有把郭德纲想得多崇高,也许他考虑的就是挣钱、生存,从没想过振兴相声事业什么的,可他确实让相声重新回归了草根阶层,恢复了相声本该有的活力。就算是歪打正着,也不可否认是他的一大贡献。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1-5 23:1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背景,不被国家养着恰恰是一个艺术家的幸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8 01:13 , Processed in 0.08878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