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7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教育的恶习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7-1-25 2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教育的恶习

  我的这些话主要是说给那些已做了父母,孩子还尚小的人和将来要做父母的人的,以免由于自己的不当而贻害了下一代。鲁迅先生曾说过“因为将来的命运,早在现在决定,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至于对孩子已长大但在成人时失败了的,追悔也莫及了,只好靠现实的教训去雕磨。
  
  人人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天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生活幸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本无可厚非,但由于爱得太心切,往往只看得见眼前的宝贝,而不自觉地犯了种种对待孩子的恶习,这些恶习中主要的莫过于对孩子给予过分的厚望,让孩子成为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的工具;过分溺爱孩子,实则害了孩子。
  
  对孩子寄予非常厚望,是指对孩子期望值太高以至于有些不切实际,这些人大都是些“三是不发四十不望”的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已感到希望不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面临“年轻化、知识型”的人才时代,他们倍感“腹中空”,此生壮志难酬,因此寄希望于下一代,完全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延续,凭着自己的主观意识给孩子设计了成长的道路,甚至有时候错觉地把孩子视为自己,往往把自己成人的观点、思想强加于孩子,把自己失败得失的经验用来要求孩子,岂不知孩子有孩子的天性,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和成人是大大的不一样的,这样的做法给孩子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张扬与天赋的发展。
  
  可以说这些人是失败的人生,“革命尚未成功,孩子仍需努力”。也可以说这些人是极端自私的人生,他们无视孩子独立的人生,而极想把自己“克隆”于未来的人世,让孩子成为“光父耀母”的工具,好让“自己”也有扬眉吐气的时刻。

  遍观这些人,一般都没受过多少高等教育,这不但形成了他们前进道路上的致命缺陷,同时给他们虚伪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从而导致他们在思想认识水平上还是同时代落下了一大截。对孩子的驾驭问题上存在着偏执的观念,即不惜重金让孩子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惜的却是事与愿违,孩子从小就未显示出什么“栋梁”之端倪,倒是歪歪斜斜的,不知道将来树大了会不会自直,这无疑给望儿女成龙凤的父母很大的伤心。
  
  中国人对孩子的投资向来慷慨,包括生活投资(怕营养不良,变着法儿赶时髦,吃最好的,喝最好的;怕自信心不足,穿名牌,戴名牌,玩时尚;怕累着困着,以车代步,不让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精心地伺候着,以至于长大了还不知道一双袜子怎么洗,最终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教育投资(让孩子上最好的,最贵的学校,给孩子购买大量的辅导读物,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额外开各种小灶,聘请家庭教师,真乃穷奢极欲,无以复加),成才投资(跑后门,拉关系,化金钱为孩子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哪怕是低三下四也是心甘情愿,一切为了孩子嘛,这些本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也让父母给做了,做中国的孩子真幸福。或者是利用职务之便轻而易举地为后代谋得一个高贵的位置,要么聚敛钱财,要么执掌生杀大权,最差劲也是作威作福,真乃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可变更的法则),一切中心就是孩子。孩子是真正的现在主人翁,粱实秋曾戏称以前的“孝子”是孝顺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孝子孝子,孝顺孩子,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得孝顺他!一家人都得围着孩子转,最好的东西都要呈献给孩子,否则,做父母的心里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般。孩子的健康及舒适,成为家庭一切设施的主要先决问题。这种风气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这种情况多见于暴富或官宦之家庭,最起码也是富足殷实之户,穷人的孩子是享受不起的,他们还在为常常辍学而发愁呢,可现在也有许多平民家庭也渐渐地与之看起了,这不能不令人担忧。都是独苗苗,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就是孩子要天上的星星,都要想办法满足,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欲望与诱惑就像两条毒蛇交相在孩子身上极度膨胀,那还管得了那么多的伦理道德传统,罪不在孩子,孩子是无辜的,就像一张白纸,任其父母在上面涂画,是否是杰作,罪在其父母,为人父母者不得不慎重。

  父母宁愿做牛做马累死累活也要儿女有出息,这一方面使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更铁了塌地的死心,同时节衣缩食,放弃了自己生活的情趣。这对于那些贫困的父母,是为了改变现实窘迫的生存状况,达到“鲤鱼跳龙门”的目的,是可歌可泣,可敬可重的,但对于那些热衷于开发孩子并不存在的所谓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天赋而不断地让孩子上各种艺术培训班,请家庭教师,甚至挥金如土让孩子上贵族学校的父母来说,其实是在束缚孩子的同时也束缚了自己。强迫孩子弹钢琴,学唱歌,练跳舞,学画画等这种方法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就被证明了是失败的,而这些不幸的父母还乐此不疲,结果是忙忙碌碌毫无所惑,钱财却散去了不少,给孩子也落下了个“邯郸学步”,除了无奈还是无奈,实在是可叹可悲。
  
  自从孩子出生以后,大多数的父母都要一直忍辱负重到小学,中学,大学,就业,甚至房子老婆,最好是帮助子女飞黄腾达,但若遇到“阿斗”,那是怎么扶也立不起来的,更不要说飞达了,那就最好给子女留下一别可观的遗产或者相当数量的存款,其也累哉!“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这些古训早已被舐犊情深所蒙蔽。况且孩子也未必能够理解父母拳拳的爱子之心,还说不定还嫌给他留得太少了呢,这也许就是你侍弄了大半辈子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子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你种下的难咽的苦果,临了你还不得醒悟,叹上一句“这是讨债来的”。到了幕幕之年,或许能有点成就感,那就是孩子的有出息,但也可能有害于社会和子孙后代,因为指望孩子成材心切,反而造成了无数的朽材。这或者是由于过分溺爱使孩子失去摸爬滚打的机会,或者是缺少经风雨,砺霜雪的磨练,只在父母的爱的温室中成长,最终由于在这种沉重的爱的压抑下扭曲了人生,成为社会的“豆芽菜”,经不起挫折,面临不了困难。我们能说什么呢,毕竟父母不能陪伴孩子走完整个人生,最终还得他们自己来走完,只是在父母的呵护下翅膀硬得太晚了些,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的困难。早知未来,何必现在,糊涂啊糊涂。

  娇生惯养者的人生在初生时,大家誉为珍珠宝贝,稍长都夸做玉树临风,长成则为非作歹,终至于陈尸绞架者比比皆是。但“幼有神童之誉,少怀大志,长而无闻,终乃与草木同朽也”——这确是个可以普遍应用的公式。“小时聪明,大时未必了了”者比比皆是,可为父母者多属乐观。孩子才能骑木马,父母便幻想他将来指挥十万貔貅时马上之雄姿;孩子才把一曲抗战小歌哼得上口,父母便幻想他将来喉声一啭彩声雷动的光景;孩子偶然拨动算盘,父母便暗中揣想他将来或能掌握财政大权,同时兼营投机买卖……,这种乐观往往形诸言表,成为炫耀,逢人便讲,遇人便夸,就像祥林嫂讲他们阿毛的故事一样,所不同的不是为了获得同情,而是想获得别人这样的赞美“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能考上名牌大学,能赚大钱,能做大官”,谁若这样说了,这孩子的父母肯定笑逐颜开,嘴都有点合不拢了,谁若不以为然,那肯定就要倒霉了,“什么东西,瞧那德行,才灌了那么丁点墨水就尾巴翘到天上去了……”,赶紧逃之夭夭吧,谁叫你不会皮笑肉不笑地跟着附合几句呢。他们沉醉在对孩子的幻想之中,有时候还分不着南北当真了,也就没有在孩子的继续教育上下功夫,没有让孩子的聪明才智更上层楼,于是孩子的天赋在各种赞美声中消失殆尽,这就让我们想起中学课本中的那篇《伤仲永》,当时觉得很好笑,可是现在一幕幕现代的《伤仲永》在不断地重复上演,可惜可怜。

  因此,对待孩子我们应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更要多一份理智,要把孩子的未来放到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去考虑。不是人们常说自己的孩子最心疼嘛,孩子是自己疼爱,便就宠爱有加,但不见得别人就疼爱,事事总得让着您的孩子,这是毫无道理的,若是长歪了,人人都嫌得讨厌,但这讨厌中也有父母您的“功劳”。到那时做父母的对为之付出的不得不汗颜,因为这也许是父母精心教养的结果,也许是父母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但不管怎样,这个结果中渗透着你的价值观念,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镜子,我们透过您的孩子也认识了真实的你。所以说,我们要教育好孩子,还要把我们自己改造好,端正好,然后才应有从小就得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教育孩子学会独立生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做人的原则,然后才能要求孩子学有所成,也有所立,且无本末倒置,陷入恶习的泥潭。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20:4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3#
发表于 2007-1-25 20:49 | 只看该作者
顶!!!!!!!!!!!!!
4#
发表于 2007-1-26 12:26 | 只看该作者
你有孩子吗?
你是怎样教育的?
5#
发表于 2007-1-26 12:29 | 只看该作者
鲁迅先生曾说过“因为将来的命运,早在现在决定,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
6#
发表于 2007-1-26 12:36 | 只看该作者
不简单.
7#
发表于 2007-2-1 18:01 | 只看该作者
“幼有神童之誉,少怀大志,长而无闻,终乃与草木同朽也”——这确是个可以普遍应用的公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8 01:38 , Processed in 0.08225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