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性 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7 0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性”就是“生”,也就是“刚生下来”的“生”,赤子状态的“生”,是尚未受到后天影响的“生”。数千年来,“人性是什么”一直是哲学家、文学家感兴趣的课题。“生之为性,”告子又说,“食、色,性也。”[1]“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2]“夫欲恶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 [3]在这里,庄子对性的本然状况和“性之动”( 即内外、动静)作了初步区别,使他的观点既与孟子所反对的告子一派有了发展,也与《礼记?乐记》等既对性作内外、动静的分析,又作善恶价值判断的作法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都在谈性,如:孔子曰性相近,孟子曰性善,荀子曰性恶,杨子曰性善恶混,韩愈说人性有善恶,及可以善、可以恶三者,乃至漆雕开、世硕、公孙丑、王充,曰善恶以人殊、上中下三品,皆为性上之差别义,而于性之本义尚未谈及。诉之事实,那么“性”就是天然的本质,就是人自然禀得的一种本性,这种本性在人禀得它时,就具备了一定的内容,这种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谓仁义等等,就是这样的一种内容,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它也是人性的构成重要部分之一。若把仁义与人性相对立,其实并没有真正认识人性的本质。基于此,向秀和郭象反对“学”而倡导“习”,因为学正是一种试图通过外部的知识学习而养成德性的行为。
  首先,随着对人性与人的发展问题探讨的深化,这一时期的儒学者提出了“性三品”、“性善恶混”、“性阳情阴”、“性阴情阳”以及“才性”说等等对人性本质的界定。其中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性三品”、“性善恶混”和“才性”论。
  汉代大儒董仲舒从人分等级的思维逻辑出发,第一次提出了“性分三品”的人性理论。他认为人性分为三种:一是情欲很少,不教自善的“圣人之性”;二是情欲很多,教而难以为善的“斗筲(下愚)之性”,即下等平民之性;三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可以为善亦可为恶的“中民之性”。“性三品”说的提出者通常认为是董仲舒。其实,“性三品”将人性划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纯善,下品纯恶,中品善恶。
  混或无善恶。三品的形成,是由于人所禀受的“气”有清浊、厚薄、偏正之不同:纯清而厚正为圣人,纯浊而薄偏为愚夫,有清有浊、有厚有薄、有偏有正的为众人。由于“气”本身具有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所以禀气也就意味着同时禀得了道德本质。董仲舒与各家更重要的区别在于,此前各家所论之性覆盖一切人,是普遍的人的规定性。董仲舒则在孔子对人作“上智”、“下愚”的区分的诱发下,持论“性分三品”,把圣人、斗筲(下愚)排除开来,性的范围缩小到特指“中民之性”,未将一切人涵括于所论之性中。进而董仲舒以气言性,人禀气而生,气出自天,是构成人的生命材质。气有仁贪,决定了人兼有“贪仁之性”,这是一种自然决定论。既然仁贪之性“两在于身”,那么,性善、性恶之说均未当于理。显然,董仲舒以一种把人性问题具体化、分层次的方式,回避性善或性恶的绝对化认定,他既是对性善论、性恶论各自的扬弃,却又将二家综合于自己的观点之中。董仲舒的观点同周人世硕之“人性有善有恶”的思想极为接近,只是董仲舒以气作为性的构成材质,以阴阳论性之善恶,将性分为三品,凡此均为世硕所无。

  董仲舒对性的层次这种划分,在宋明理学产生以前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而韩侍郎(韩愈)作性原(性原,似当作“原性”),他对“性三品”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从而使我们得之性与情之间也存在着微妙玄机,曰: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性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五,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道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学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4]
东汉的王充、荀悦和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唐代的韩愈,都是推崇此说的有名人物。

  “性善恶混”的主张者是汉代的扬雄。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性本身即具有“善”与“恶”两种资质,二者共同构成对“性”的本质规定。“性”的这种特性,为人的道德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方向,即发展其“善”一面的人则成为善人,发展其“恶”一面的人则成为恶人。这一观点,也对后代的人性论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此说与“人性空白”说机杼同工,感慨同一。“人性空白”之见,概述了《三字经》开头两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之初的本性,都是相近的,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后天在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使得人的道德品质上的差别愈来愈大、愈来愈远。人的本性,起初如同一张白纸,随着外界环境的熏陶而染造成或善或恶的不同特性。
  殊不知,中国自古就有人性善恶之争。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双方各有一定的事实根据,数千年来相持不下。有人认为人性本无所谓善恶,犹如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然而如果人的本性果真一白如纸,那么人世间的种种苍黄又从何而来?可见这一观点于事实无据,难以立足。实际上,性是双重的,既有善的倾向,也有恶的倾向;有美好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在佛经中,一切有情皆有“佛性”,是指一种可以导人成佛的品性,即说凡属有情皆有心灵知觉(庄子名灵台,后人或名灵觉,亦名灵知)。如言火定有热性,无热则不得名火,言水定有湿性,无湿不得名水;言心定有觉性,亦复如是。今此论性当先定性之为义,即必如何乃谓之性,非此即不得谓之性。此性义有三:一者本现成义。谓凡言性,必是从本以来现成如此,此简由积集后起不得言性也。二者不变坏义。谓凡言性,又必常住不变永存不坏,此遮随缘改转有变有坏者不得言性也。三者遍一切义。谓凡言性,复须遍一切法无所偏缺,此遮各有体用义相不得言性也。这是佛家观点。其实,佛家对“性”作了最究竟的阐释:性,(术语)体之义,因之义,不改之义也。《大乘义章一》曰:“性释有四义:一者种子因本之义。二体义名性。三不改名性。四性别为性。”《智度论三十一》曰:
  “性名自有,不待因缘。”《传心法要上》曰:“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相,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能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同下曰:“天真自性,本无迷悟。尽十方虚空界,元来是我一心体。”[5]
竺道生认为,所有的人都具有佛性,只是由于人的世俗之念遮盖了它,所以才不能显现出来。如果得到佛的开导,把这世俗之念清除掉,就能够成佛。由此,他提出,即使是罪大恶极之人,因为他也有佛性,所以也能够成佛。这种观点,客观上承认了人在本质上的平等,对儒学的三品人性论产生了巨大冲击。
  性情关系是儒家心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主张性情皆恶,性善情恶,也有主张性体情用。不外乎两种角度:一是主张性情分离的,性是仁义礼智,情是喜怒哀乐;一是主张性情一如的,性是体,情是用,性是不动,情是性的发动。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政治思想和哲学以儒为主,但又吸取了法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的王安石,他借用佛教的“无性”论,对儒家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的“性”作了新的解释:“性生乎情,有性然后知善精辟形焉,而性不以善恶言也。”“善恶者,情之成名而已矣。”(《原性》)他认为性无善恶,而情有善恶,所谓善恶,是指情而言,而情来自人的自性,即真实的本性。这样,他把性和情分开,也就是把道德行为的善恶与人的本质分开。孟子曰人之性善,言性也未及情而言之也。荀子曰人之性恶,言情也未及性而言之也。扬子曰人之性善恶混、韩子曰性有三品,杂性情而为言也。必若孔子之言而后备,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合性情言之也,而诸子之说在其中矣。孔子之论性,乃气质之性,孟子之论性,乃义理之性,力主孟子而阴若不足孔子者,非也。 那么,性是怎样产生呢?他说:“神生于性,性生于诚,诚生于心,心生于气,气生于形。形者,有生之本。”(《礼乐论》)把性归结于“形”。这种有“形”之性、人身之性,即是佛教所说的“非有非无”、“无所在”的“无性”。这种“无性”是超越道德的精神实体,不能以善恶来说,也不能用任何语言解说。他又认为“性性一也”,“性者情之本,性者性之用”,“盖君子养性之善,故情亦善;小人养性之恶,故情亦恶。”性与情有区别,但有一致性。人的本质,其道德行为亦善;人的本质,其道德本质亦恶;君子和小人修养本性不同,其结果也不同。因此要解决人的善恶问题在于人要修养好和回到人的自然本性。这种认识和程朱理学派不同,程朱理学把善恶对立,也是“天理”与“人欲”对立,即“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对立。人要行善,必须放弃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然本性、“人欲”,否则,就为恶。宋代理学创始人二程兄弟,即程颢与程颐,二程推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修身养善之道,成为中国思想史上扼杀人性的一把软刀子。“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 兽。”此话形象地道出了人性的二重特性。所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显然,王安石用佛教禅宗思想来解释性情,有其积极的意义。如是种种观察,可知世间圣教之谈性差别。周瑞金先生在《宁做痛苦的清醒》一书里言:人之为人,应有三性,即人性、理性、灵性。宋文京先生如此评点道——颇有发汗醒梦之药用效能。
  孟子是首位将仁、义、礼、智四项德行并举、且将四德的始源归根于内于人“心”的中国哲学家。对于“仁”,孟子言“仁,人心也。”[6]“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了”[7],基本上延续孔子学说仍将仁作为德行之首、德行之根,义、礼、智则透过“心”的共同理解提升至可与仁德并举之德。孟子明确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8],表明四德在“心”的思维基础上作为“心”的四种表现,呈现道德心的四个重要面向。人之所以为心,不外乎四者。孟子从哲学的观点,将人之有四心、四端视为人之有四肢般之本然(“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显示四心、四端是人本性的一部分。四心为四德之“端”(“端”是开始,是种子,是萌芽),四心的培育在伦理道德教育就显得重要与必要。其中“是非之心”作为“智德”之端,显示“知是知非”、“是是非非”进而“好是恶非”是儒家伦理学的重要面向,孟子将它明白提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性情者也。端,绪也。因其情之发,而性之本然可得而见,犹有物在中而绪见于物外也。所以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成其性,所以事天也。”[9]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格物”之谓,心心则“知至”之谓也。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于汝安乎?……汝安,则为之”;孟、荀都大讲人禽之辨,端在人性。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习相远,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因此不管是“性善”(人有先验的善端)“性恶”(自然动物性),都强调教育,致使人性复归(孟)或获得人性(荀)。而所谓的教育,也就是要求将理性渗入情感,使人的动物性情欲转换为“人性”情感。
  从以上事实论述看,分别性与情、意等似乎无必要,其实若离开情、意等实际就没有什么性可言了,除非把性作为一个本体。如朱子言∶“性无形容处”,“未发是性”,“性是太极浑然之体”。(参见钱穆《朱子新学案》第319页)宋明理学强调人人都具有成为圣贤的品性,并且经过修养都能成为圣贤,其实是对竺道生佛性说进行了改造的结果。
  如是种种观察,可知世间圣教之谈性差别。在通达诸法离言自相者,其谈性皆方便假施设言。要之,未悟一切法皆缘生如幻无自性,此缘生如幻无自性之诸法自相,终非比智假诠能及,则所谈性总不离遍计所执实我法性而已!
注释:
[1]宋?朱熹集注《四书集注》之《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岳麓书社出版社,1998年12月第2版,第466~467页
[2]崔大华《庄子歧解?杂篇》之《庚桑楚?第二十三》,中州古籍出版,1988年12月版,第647页。
[3]同[2],《盗跖?第二十九》,第647页。
[4]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下》荀子卷第十七??性恶篇第二十三,第444页,中华书局出版,1997年第4版。
[5]《佛学大辞典》卷中,第147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中华民国六七年一月版)
[6]同[1],第477页。
[7][8][11][16]同[1],《孟子集注?公孙丑章句上》,第341~343页。
[9]同[1],《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第499页。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1-31 14: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45 编辑

这样的治学态度可嘉.

3#
发表于 2007-4-1 0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45 编辑

好文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4:41 , Processed in 0.04957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