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6-4-20 12:31 编辑
《地藏菩萨本愿经》批判之四——文化留痕无处藏 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释迦牟尼佛的父母见了他是否也要顶礼?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问题似乎根本不用回答:哪有父母给儿子礼拜的道理呢?可是释迦牟尼毕竟生活在印度,绝不可以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来衡量。在经典中,并没有佛陀的父母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礼拜佛的记载,但我们知道,据经典记载,佛的生母摩耶夫人在生完乔达摩太子七天后即过世,转生忉利天,之后由其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梵文Mahaprajapati,又译作摩诃钵剌阇钵底、摩诃卑耶和题。或略称波阇波提,意译作大爱道、大胜生主、大生主、大世主。故又称之为大爱道夫人,波提夫人。)抚养长大,摩诃波阇波提既是佛的姨母,又是他的养母,所以可以视为与生母无异。但我们却分明可以看到她对佛礼拜的记载:“一时,佛在释翅瘦迦毘罗越尼拘留园中,与大比丘五百人俱。尔时,大爱道瞿昙弥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佛……”(《增一阿含经》卷第九第八经)由此推断,佛之父母也是要向他礼拜的,原因很简单,佛者,有一称号为“世尊”,是世间最为尊贵的,包括天上的大梵天王和人间的帝王都要向他礼拜,何况是他的亲生父母了。 可是,这个本不算问题的问题,若放到中国人这里,却成了真正的难题。所以在涉及该问题的伪经中,也都极力避免,生怕有违佛法,更怕叫认为“夫孝,德之本也”的国人看了不舒服。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就很明显存在着这个问题。 《本愿经》的缘起,是说佛上忉利天为母说法。照理说,佛是专门上天为母说法的,无论如何也会和母亲摩耶夫人有一些交集,可是有意思的是,这部被称为“佛门孝经”的《本愿经》,自始至终,佛和摩耶夫人连一句话都没有说。佛没有问候一下母亲在天上生活可好,母亲也没有向成佛的儿子顶礼,更没有供养佛及该经的主人公——地藏菩萨。整部经中,似乎摩耶夫人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完全被地藏抢了风头。何以竟会有这种情况?其原因便是该伪经的编造者要面临佛母是否该向佛礼拜的难题,拜也不是,不拜也不是,所以只好有意忽略了。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的推测,没有任何的经律依据。不过有依据的是,编经者尽管小心翼翼,想以伪充真,但由于其骨子里所受的汉文化熏陶,自觉不自觉地也在其经中掺入了诸多颇具汉文化色彩的内容。 且看《本愿经》原文:“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本愿经》是一部专门讲地狱的伪经,其中“十八层地狱”等的描绘就来源于此经。本节是地藏菩萨对“无间地狱”的讲解,引自第三品《观众生业缘品》,这也是整部经中摩耶夫人唯一的出场亮相。而她出场问的不是该修哪些佛法,以便早得正果,而是只问了一句:“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且愿闻于阎浮罪报所感恶趣。”于是,地藏便“粗说”了一通罪报之事,尤其重点提到了“五无间地狱”,结果说得“摩耶夫人闻已,忧愁拿掌,顶礼而退。”(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由此可见,摩耶夫人见地藏还是要“顶礼”的,可是经中却偏偏不言对佛“顶礼”,可见编者的用心所在。此外,佛专门上天为母说法,不但没有说得母亲“劝发渴仰,成就欢喜” (中阿含卷九郁伽长者经大一·四七九下,类似语句在《阿含经》中比比皆是。),反而弄来个地藏菩萨,讲了一通可怕的无间地狱,把母亲说得“忧愁”起来,很难说,这样的做法是孝还是不孝。 且不论这一点,只看其中明显的汉文化特征:“羌胡夷狄” 。我们知道,所谓羌胡夷狄,是中国古时汉民族蔑指周围边疆民族的一种称呼,一般来说,南方人称蛮,北方人称狄,东方人称夷,西方人称戎。尤其是“胡”,更是对西域一带民族的泛指,在古人心目中,甚至连佛所在的古印度也被称为“胡”,如唐傅奕便有“当此之时,共遵李、孔之教,而无胡佛故也”的说法。韩愈更是提出“呵诋释迦,申明夷夏之大防”,将西来的佛教斥为“夷”。显见的是,只有中国人,才会用“羌胡夷狄”这四个字来蔑称其他边疆民族,别的国家绝对不会用这四个字。其时,印度雅利安人的地理智识还只限于印度本国,释迦佛走过的地方也只是中部恒河流域一带。因此,印度人绝对不会用“羌胡夷狄”来称呼周边的少数民族。即使要称呼,也绝不会用这样有着歧视色彩的词汇。 这个还是比较明显的,再看不太明显的,“碓磨锯凿,剉斫镬汤,”我们知道,“刀锯鼎镬”如今已是一个成语,其中刀锯代指割刑和刖刑,鼎镬代指烹刑。这些刑法,所以这个成语代指古代各种刑具,亦泛指各种酷刑。《汉书·刑法志》载:“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又,《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赞》载:“丽生自匿监门,待主然后出,犹不免鼎镬。”在《本愿经》中,尽管作者很高明地将“刀锯”换为“锯凿”,将“鼎镬”换为“镬汤”,但仍然隐约可以看出其中隐藏着的汉文化色彩。 更有意思的是,“碓磨锯凿,剉斫镬汤……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一节,两两对仗,十分工整,若是从梵语译为汉语,在不失原意的前提下可能译出如此连续对仗的句子,简直是神来之笔。然而纵观《本愿经》全文,其文字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可见这样的句子分明是国人在编造伪经时所受本民族文化熏陶的留痕。类似的句子在该伪经中还有很多,比如,“转读经典,供养菩萨”“归依瞻礼,供养赞叹”“饮食酒肉,歌乐管弦”……如此等等。甚至连各种地狱的名号也都是对称的,可见此影响之深。如“飞刀”“火箭”“通枪”“烊铜”“流火”“抱柱”“剉首”“ 啖眼”“耕舌”…… 最可笑的是,该伪经的编者根本不识梵文,甚至于最基本的佛理也不精通,所以竟会闹出汉、梵并列,甚至同义并列的笑话。 且看伪经原文:“阎浮提东方有山,号曰铁围。其山黑邃,无日月光。有大地狱,号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地狱名号品第五)这是继前面“粗说”之后专门讲地狱名号的一品,可是就是这个“地狱名号品”,却开篇就闹了一个大笑话,把“无间”和“阿鼻”视为两个地狱。“阿鼻”,为梵语Avīci的译音,意即“没有间断”,也就是“无间”。倘若有人说在“阿鼻”前面还有个“大”字以示区别,那也是绝无可能的,因为没有一个译者会接连两个词一用音译,一用意译,更不要说是译经这样严肃的事情。 还有,“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此节中,“三途”即是“地狱、饿鬼、畜生”,即是 “三恶道”,也即“恶趣”,是佛教轮回论中“五道轮回”中的三个恶道。可是在本节中,却将“地狱”等和“三恶道”并称,哪一个译经者也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此外,就在《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开头,提到“转轮五道,暂无休息。”可见该伪经编造时间不会太晚,因为在佛教原始经典中,说的便是“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道轮回。而在后期,却把属于鬼道的“阿修罗”加入其中,凑成了“六道轮回”。《本愿经》中极力宣扬业报,虽一再提及“天龙八部”,却没有专门提及属于“天龙八部”之一的阿修罗,可见那时候,“六道轮回”的观点还没有被普遍接受。 还有:“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dī),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地藏经利益存亡品)注意,其中出现了“佛教”二字。我们知道现今世上已有的宗教,当初各教创立者在世时,都只是竭尽全力宣教,从未没有什么名字。每个宗教的名字都是在教主去世后,由信徒努力传道,信徒增多后,才开始用某某教的名称的。且有些宗教的教名是别人为他们代起的,如“回教”“喇嘛教”等,皆非该教自称的教名。佛,是佛陀的简称,而佛陀,则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佛陀在世时所讲的教理,被传到中国后,便音译为“浮屠教”, 称它的经典为“浮屠经”,称它的聚会场所为“浮屠祠”,但以后觉得“浮屠” 两字不雅,遂改为“佛陀”,相应词汇亦改为佛教、佛经、佛寺,而浮屠则转为专指佛塔了。至于在何时开始用“佛”字,学者们也意见不一,在此不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佛陀在世时,还没有“佛教”的名字。而且,此处的含义,也不像是“佛的教诲”义的简称,所以显见是后人所造的伪经。 尽管《本愿经》的编者十分高明,极力隐藏汉文化的痕迹。但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的猎人,只要你不被其中的神话描写所迷惑,也不被其中的神奇功效所诱惑,肯于本着客观的态度去仔细研读,便不难发现某些足以证明其伪的蛛丝马迹。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不要以为一部经中大量出现汉文化痕迹是因为翻译的缘故,因为古来高僧译经,都是有着基本的原则的。比如,著名的玄奘就有“五不翻”的原则。况且翻译佛经,涉及信仰问题,更没有哪一个译经的信徒会拿自己的信仰不当一回事而随意曲解。 整部《地藏菩萨本愿经》,明明是自欺欺人的胡说八道,明明充斥着大量明显的低级错误,明明用不着多么高深的佛学理论,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辨别真伪,可是却如此轻易地骗过万千信众,甚至骗过古往今来诸多所谓的“大德高僧”。如今的中华大地,不知有多少人在抄写、印送、讲解、传播着该经,真不知道他们信的究竟是佛,还是魔。《杂阿含经》中说:“邪见之业,必生二处,或在地狱,或堕畜生。”而《地藏菩萨本愿经》伪经,正是魔子魔孙所编,是要引更多的信众堕入恶趣,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想想都叫人毛骨悚然,更何况还要每天持诵,妄想借此祛灾消业,或是渡化已故的亲人了。而更可怕的还是《本愿经》中更多的打着佛法幌子所宣扬的那些似是而非的邪恶法门,其中无一不是在变着法子要使人远离正法,并把人引入魔道。笔者将在后续文章中继续揭批,献给有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