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76|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再谈文艺创作与生活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5 1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谈文艺创作与生活的问题

                      

  关于文艺创作与生活的问题,我曾撰文阐述过我的观点。最近,我又在太虚版与文友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只是跟帖只言半语说明不了问题,所以就再写这篇文章进行深入论述。       
  
   对于文艺创作“必须深入生活”一类说教,我历来持有反对的意见。去年十月,《十月》杂志主编王占君与其助理、著名小说家赵兰振来我市开笔会,赵兰振就小说创作问题讲了一个下午。在“深入生活”这个问题上,赵兰振的观点出奇地与我的相同。我受到了鼓舞,以后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发挥起自己的“谬论”来。
  
   我认为,在文艺创作上,“必须深入生活”,“必须要有生活积累”等说法,听起来很正确,其实,它似是而非。表面上看,口号的提出者要作家深入到“生活”中去,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上是要作家“为政治服务”,为“主旋律”服务,编造“高大全”式的“工农兵形象”。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的作品几乎都是这样,“工农兵”形象、“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三大革命运动”的内容与情节充斥着每一篇作品,但那全是虚假的,根本不是从“生活”中来的。那个时候的社会真实根本没有在文艺作品中得到反映。所以,解放后的三十年间,偌大个中国没有产生过一部伟大的作品,没有产生过一个能在世界上提起来的文学大家。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所谓的“深入生活”的误导只是其中原因之一。
  
  “深入生活”的提法为什么是似是而非的呢?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一般的人,特别是作家,都是具备着生活常识的。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是在“生活”中生活着,每时每刻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积累”着生活。过去,我们的理解是挥大锤是工人的生活,挥镰刀是农民的生活;工人有工人的性格与形象,农民有农民的性格与形象,其实这都是错误的。人世间的人物因人而异,形象与性格没有职业方面的差别。文学作品塑造的是人物形象,而不是职业。职业只是衬托。人物形象是相通的。根据作品的需要,你可以将某一类人物形象安插到工人身上,也可以安插到农民身上,也可以安插到无职业人身上。只要你写得合乎情理,形象鲜明,读者都是会认帐的。

  当然,作家对自己要写的生活熟悉一点更好,但就是不熟悉,有才能的作家在生活常识的基础之上通过想象也是能够写好故事情节的。在上篇文章中,我列举过很多作家写自己不熟悉的生活但很成功的事例。这就说明文学作品重点是塑造人物形象或渲染情绪氛围而不是写环境与职业的重要特点。

  我自己的写作经验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前些天,我写了两篇小说。一篇是写农村人物的,一篇是写古代战争的,两篇小说都被加了精华或计了酬,跟帖者也都给予好评。说实话,我离开农村已经几十年了,近来也很少接触农民,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情况知之甚少,但大家都说我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很活。对古代战争,我更是无从知晓。我看过一些历史战争小说,但我的小说的内容与风格与之全然不同。这两篇小说全是“编”出来的。我主要是写人物,农村和古代的背景是我作品的需要与衬托,这个背景是我根据作品的需要,在生活常识的基础之上想象出来的。只要编得好,没有人说其情节和细节不真实。
   
  当然,就创作来说,生活常识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经历与创作素材越丰富越好,但生活常识是最根本的。小学生能写出作品,再聪明的婴幼儿却不行。因为婴幼儿不具备生活常识。有了生活常识,再加上创作才能与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创作文学作品了。人的一生本身就是“积累生活”的一生,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留点心,作家的“库存”就会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写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创作的成果会越来越大。  
  
  也有人说,缺少生活积累,作品就会缺乏真实的情节与细节,人物形象就会干巴巴的没血没肉。其实,这也似是而非。在有能力的作家笔下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现实中的细节哪有作家头脑中想象出来的丰富?与文学作品中的世界相比较,现实是枯燥无味的。现实中的零碎事件都是经过作家大脑进行发挥而用到作品中去的。
  
  退一步说,一件作品就是某些细节上不太真实,这也不要紧。我从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还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情节只要能引起读者思维与想象,细节可以不真实,有些作品甚至需要细节不真实、不合理。只要你写得有意思,读者一样饶有兴趣地欣赏。
  
  有一位画家画了一串葡萄,逼真得引来猴子抓破了画,但此画却受到批评家的批评。批评家说这画只是“生活的真实”,不是“艺术的真实”;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都没有“生活的真实”,但却令人赞叹不已;李白没有到过天姥山,可还是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就小说来说,魔幻类与现代派的一些小说情节与细节是很不真实的。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情节与细节,这根本不真实。孙悟空一个斤斗十万八千里,人们也不会质疑其动力从何而来;贾平凹有一篇小说,通篇写一个人从悬崖上往下掉的过程及中途看到的情况,完全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看后感觉到很好。
  
  浪漫主义的作品是这样,就是对现实主义的作品,人们也不太计较细节的真实性。我对《三国演义》中两军交战的场面描写很感兴趣。其实这些细节也是不真实的。很难想象,两军对垒,只是两员主将在前面几十几百回合地打着,而士兵们则傻愣愣地站着观看。难道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古人就傻到这种程度了?关羽带着妇女车辆和三几个人就能夺关斩将,一路畅行?守关的主将即使被杀,难道就再没有其它曹兵了?那么多曹兵就连一个车子、两个妇人都扣留不下?

  《三国演义》在情节上细节上不真实;《水浒传》与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也很不相同;《西游记》纯粹是“编”出来的;写《红楼梦》的曹雪芹究竟有没有“大观园”里的生活经历,也只有鬼知道。这四部书都没有拘泥于生活的真实与细节的真实,而凭着作者的创作才能与丰富的想象力写得很好。
  
  武侠小说都很吸引人,飞檐走壁、百步锁喉、发功击物、特异功能,其细节一点也经不住生活的考验,但读它的人却津津有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作者与读者都知道这是文学作品,其功能主要是娱乐,是激发人们思维想象的艺术品,是不能以现实生活来对照的。
  
  只要蹩脚的作家或不能正确理解艺术特点的人,才会“真实”地描述现实生活,纠缠于个别细节,并以此来批评文学作品。

  杜甫诗“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受到了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批评。沈括说:四十围及是径七尺,无乃太细乎?他认为直径七尺,高二千尺,树就太细了,不符合情理。还有一个叫黄朝英的说:沈括性机警,善九章算术,独于此为误,何也?古制以围三径一,四十围即百二十尺。围有百二十尺,即径四十尺矣;安得云七尺?这更是可笑!

  王维应考诗中有句子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主考官在审阅时说:“见如今只得九州,你数还我万国来!”于是把王维的考卷放在下面了。

  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句遭到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反驳: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何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看这些“注重生活细节描写”的老头子可笑不可笑?
  
  总之,我的观点是:文艺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文艺创作是观念与思维的活动,它的本体存在性质是建筑在反映论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这种存在性质的具体含义,却只在于文艺活动的第二性,即它的主观性。文艺创作既不是模仿自然,也不是再现现实,它表现为人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的一种主观要求。文艺活动所处理的对象,根本就不是第一性的客观物质,而是第二性的观念活动本身。当文艺家“化合”了多种观念意识从而确定了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存在位置时,文艺作品的产生就成了自为的和独立的存在。文艺作品的存在意义并不在于它物质外观的构成,而在于这些物质外观所承载的含义,即观念意识。所以,从事文艺创作最重要的因素是创作能力、艺术的想象力、知识拥有量、勤奋程度等等,而生活倒是一个次要问题。在创作中,除了描写特殊的故事背景需要熟悉一些情况外,一般不需要刻意地“深入生活”。优秀作家的头脑是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精彩情节与细节的。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2-5 14:17 | 只看该作者
穷形尽相,是407这篇文章的特点。
没说的,我完全赞同。
五六十年代,不足论矣。
生活之于创作,只要作者有一双慧眼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学做工做农打枪。
文学与生活不可分,但与生活不是一回事。
3#
发表于 2007-2-5 16:11 | 只看该作者
谈出了自己的独见。
4#
发表于 2007-2-5 21:38 | 只看该作者
  有观点,有见解。这个,稍后我会另写一篇支持。

  问好先生。
5#
发表于 2007-2-5 21:42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
6#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7:4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穷形尽相,是407这篇文章的特点。
没说的,我完全赞同。
五六十年代,不足论矣。
生活之于创作,只要作者有一双慧眼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学做工做农打枪。
文学与生活不可分,但与生活不是一回事。


谢谢武版主评价。
7#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7:4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许也 发表
谈出了自己的独见。


一家之言,请多批评!
8#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7:4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马克 发表
  有观点,有见解。这个,稍后我会另写一篇支持。

  问好先生。


问候马克先生。期待着你的文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7:4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若水流 发表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


谢谢新朋友。
10#
发表于 2007-2-6 22:00 | 只看该作者
恭喜407先生荣任版主!希望看到一叶一凡两人的故事继续下去!
关于文艺与生活,想举两个例子:
一是有位当老师的作家说过,他写不了老师的生活,因为没有距离感,所以写不出来。
二是细节的问题。西方作家写到月相的问题,常常会出现常识性错误。(凡尔纳可要除外)但中国作家就绝对没有。哪怕是无名的作家,因为中国是始终在用农历的。
11#
发表于 2007-2-7 09:05 | 只看该作者
407先生治学严谨,所书心得大家共鸣已实属难得.

个人以为艺术创作(包括写作)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本身就有伸缩性,而终究它浓缩的是个人的思想跟灵魂.亦即先生所说的:文艺创作是观念与思维的活动
12#
发表于 2007-2-7 10:26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李老师。
13#
发表于 2007-2-7 10:29 | 只看该作者
深入生活后,还有个如何看待和处理的问题,这才是主要的。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11:2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恭喜407先生荣任版主!希望看到一叶一凡两人的故事继续下去!
关于文艺与生活,想举两个例子:
一是有位当老师的作家说过,他写不了老师的生活,因为没有距离感,所以写不出来。
二是细节的问题。西方作家写到月?..


谢谢水先生支持。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11:2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一水 发表
407先生治学严谨,所书心得大家共鸣已实属难得.

个人以为艺术创作(包括写作)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本身就有伸缩性,而终究它浓缩的是个人的思想跟灵魂.亦即先生所说的:文艺创作是观念与思维的活动


欢迎新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8 23:04 , Processed in 0.29004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