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2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解词:得意忘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19 0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伯乐以相马闻名,相人也很了得。年迈时,曾应秦穆公之求,推荐相马候选人。伯乐未推荐后辈或门徒,而推荐了九方皋。九方皋不过挑担捡柴的,但伯乐认为他对马的研究,不在自己之下。九方皋拜见穆公后,奉命相马,三个月后回来说,找到了匹黄色母马。取来后,却是匹黑色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对伯乐说:“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他怀疑九方皋,连马的颜色不辩、公母不分,又怎么可能相马呢?

??伯乐却说:“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意思是说,九方皋看到的,是马的精神。他只看马的特征而不着皮毛,注重本质而忽略表象。他只看那应该看的,而不注意那不该注意的;他只注意那应该审视的,而抛弃了那不必考察的。伯乐以为,九方皋相马,已出神入化。其相马价值,远高于千里马本身,也远高于自己。

??结果,“马至,果天下之马也。”果然是名不虚传、天下少有的好马。

??这是《列子》里的故事。以前读时,只觉得颇有机趣和深意。现在看,竟觉得充满了辩证法。九方皋相马,他所相的,及所不相的,让人想到“得意忘形”这个词语。

??学到这词语很早。大概在小学四五年级。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先解词:形即形态。然后释义:因为得意,高兴得过了头,而失去常态。所以老师告诉我们,不要乱用,这词是贬义。老师分析说:这让他“得意”的,不可能是什么好事,不是阴谋诡计得逞,就是大撞狗屎运。事隔多年,我还记得,老师举例说:一两次考试得第一,没什么了不起的,要虚心。又说,人不能轻浮浅薄,不能得意忘形,控制不住自己,更不能得志便猖狂,那是小人。

??老师的名字,有一个“渊”字。现在想,他没有对不起那个字。感觉里,他是那学校里学识最渊博的。所以,一直敬佩他。当然也信服他。口服,而且心服。

??对这词语的概念和印象,也便由此建立,并牢牢记住。人年轻时总这样,很容易记住某些深刻的话,有意思的观点,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自己的人生。这以后,凡使用这个词,必是批评或讽刺别人。偶尔用自己头上,则往往是检讨。那情形,也多半是在骄傲,或由骄傲而使自己落后时。当然,自己也就一直努力谦虚谨慎,不敢得意忘形。

??现在看,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了。

??“得意忘形”,源出《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即是说,阮籍喜欢喝酒、长啸,擅长弹琴。这是我所知道的。他是竹林七贤,我极远慕的名士。穷途而哭,青眼白眼,“时无英雄, 使竖子成名”,多次辞官不就,却为三百斛酒而担任步兵校尉,与邻家女并不熟悉,却为之痛哭抚吊,母亲去世,哭至吐血,几乎死去,如此等等。那情怀、那风致、那作派、那境界,洒脱飘逸,放浪无羁。当他得意,便“忽忘形骸”,应该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他是那样独特的一个人啊。

??其实,还有一个人,独特得更早,或者说,醒悟得更早,那就是庄周。他的鲲鹏、逍遥、梦蝶、濠梁之辩、涸澈之鲋、鼓盆而歌,影响着着我们的精神和思想。谈到“得”与“忘”,“言”与“意”,他在《庄子·外物》结末时说:“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荃亦作筌,捕鱼的工具,蹄则是捕兔的工具。使用它们,目的在鱼和兔,得到了,就没必要再放心上。同样的道理,语言也只是工具,表达意识、传播思想的工具。所以庄子说“得意而忘言”,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尽管庄子是顺天自在,阮籍乃不得不为,其指向,却是殊途同归。只不过,有这样认识的人,并不多,所以庄子最后的感叹是:“我怎么能寻找到忘掉言语的人而跟他谈一谈呢?”牟宗三先生以为,道家的智慧,就是“忘”的智慧。而庄子尤其强调“忘”。除上文所及,他还说过:“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忘足,屦之适也;忘要(腰),带之适也”。因为,“忘”,才能去掉人为造作,才能“与物无对”,达到超越。

??这样,再看,再想,就觉得,得意忘形这词语,其实大有深意和智慧藏焉。得形忘意也好,忘形得意也罢,其实质在于:得其本意,便忘其外形。无论治学,生活,还是为人,处世,这都算是很难得的高妙境界。

??庄子讲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在庄子的叙述中,庖丁的解剖过程,是很能让人意兴飞扬的。只见他手里拿刀,配合着身体动作,三五几下就把牛解好了。那动作,还合乎音律和节奏。既是劳作,也是艺术,所以叫“游刃有余”。问原因,他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就是说,他琢磨的东西,已超越技术层面。他还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就是说,随着技术精进,他眼中不再是完整的牛,到最后,干脆连牛都没了,而只有肌理、脉络、骨骼、关节、罅隙。这就是“进乎技”,也就是“得意忘形”:得其意而忘其形。

??这似乎也正是为他的得鱼忘荃、得兔忘蹄、得意忘言而作的注解。形象的注解。

??与庄子遥想呼应的,还有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他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甚”就是“过度”。从中庸之道看,过犹不及。超过了“度”,其“解”犹如“不解”。所以,不能过分研究,不能太求究原理。这也是辩证法:太求究原理,易钻入牛角尖,而难认识本性。陶渊明不求“过度”之解,反倒容易“会意”。在著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后面,他又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因得到真意,不仅“得意忘形”,甚至连“意”本身,也一并超脱,物我两忘,不辩不言,而以沉默表达。这与玄学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倚天屠龙记》,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太极剑,教了两次,但两次招数完全不同。张三丰教后问张无忌:你忘记了吗?张无忌说:忘记了一些。张三丰点头赞许。又问:忘记了吗?张无忌说还有三招没忘,张三丰很高兴。最后张无忌说:完全忘记了。张三丰笑道:你练成太极剑了。这正是“得意忘形”。因为张三丰所教,不是具体招式,而是“剑意”。招式是死的,有局限性,而战场瞬息万变,不允许依招就式、按部就班地摆弄,而必须灵活运用,剑从意出。而任何武功,只有得意忘形,才能“剑则心生,招由己出”。所以,《笑傲江湖》中,风清扬在好不容易教会令狐冲“独孤九剑”后,又郑重其事说,真到比武时,一定要把它们忘掉,忘得越干净越好。直到“无招”。无招,当然就不会有局限和破绽,其结果,自然是“无招胜有招”。

??无独有偶,古人常用“得心应手”、“心手两忘”之类,来说明书法创作。当其时也,书法家进入至境,物我两忘,手中笔管,也成了身体的一部分。而真正的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也只有忘掉自己的身体,达到“无我”状态;其举手投足才能自由、自然,而不是装腔作势地“表演”。“现代舞之母”邓肯就说过:表演的前提,就是演员忘掉自己的身体。

??其实,说到底,在古人心目中,做学问也好,为人处世也罢,最高目标就是境界;而最高境界,便是“意”。因此所谓“得意”,就是抓住精神本质;所谓“忘形”,便是放弃外在表象。好比饮酒,虽然每人酒量不同,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只要到醉意朦胧,有超然物外、飘飘欲仙的感觉,就是达到了饮酒的真境。这样的真境里,你只会感受到酒的美好。至于是什么品牌,什么瓶子,什么餐具,什么下酒菜,你可能一概不知。所以我常说:吃什么、喝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吃、怎么喝,与谁吃、与谁喝。有个词叫“陶醉”,我以为,就是“得意忘形”,得酒意而忘酒形是也。

??《词源》在解释此词时,引了欧阳修的一段话:“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见邕书,追求钟、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然邕书未必独然。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余。”即是说,他虽从李邕的字里学到了笔法,但写出的字,风格特点绝不同于李邕,原因在他得到了李邕字的意趣,而忘掉了它的形态。《辞源》由此解释“得意忘形”为“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显然,这是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只可惜,不知道“得意忘形”这词语,怎么就成了贬义。由“至境、真境”,而沦落为“轻浮、浅薄”,像原本美好尊贵的“小姐”,居然成了“娼妓”的代称。得意而不敢忘形,必然导致迷失和惶惑。很多人只看得见表面,而看不到实质,甚至被外表的华美欺骗、迷惑,以为那就是内核、是本质,因而误入歧途。

??所以,无论为人,还是处事,不妨来点“得意忘形”。“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真。”入境了,自当忘记形体的姿势。怎么舒适怎么放,怎么轻松怎么来,这也叫“顺其自然”。一个能够做到顺其自然的人,或许会更轻松,优雅,无论待人,还是接物,都会更游刃有余。

??就好比,当我解完这个词语,心里颇有所得,不禁临屏微笑。你可以当我胡言,我也不争,不辩。只是我不“得寸进尺”,更不“得陇望蜀”。因为我知道,人心无限,世界无限,期望太多,即便终有所得,也往往,“得不偿失”。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2-19 10:08 | 只看该作者
尽显国学渊源的解词,好!
3#
发表于 2007-2-19 19:2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博学,又学习了。
4#
发表于 2007-2-21 07:27 | 只看该作者
  有趣,有据,亦有得。
5#
发表于 2007-2-21 13:45 | 只看该作者
好!好!
不知我们普通人是否也能“得意忘形”一回了。
6#
发表于 2007-2-26 08:50 | 只看该作者
解得不错。
7#
发表于 2007-2-27 00:29 | 只看该作者
解词系列是精彩之作,学习了!
8#
发表于 2007-2-28 08:08 | 只看该作者
微言大义,见微知著。文字凝结着文化和哲理,识字即识人,读书便是读世界。
9#
发表于 2007-2-28 09:05 | 只看该作者

很厚重

学习.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21:0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尽显国学渊源的解词,好!


谢谢迎春版主的关注。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21:0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达亮 发表
楼主博学,又学习了。


问好达亮,也常读你的佳作。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21:0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马克 发表
  有趣,有据,亦有得。


感谢马克。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21:1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好!好!
不知我们普通人是否也能“得意忘形”一回了。


我想当然是可以的,问好水兄。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21:1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解得不错。


谢谢俊岭肯定。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21:1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黑衣人 发表
解词系列是精彩之作,学习了!


谢谢黑衣人鼓励。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8 23:21 , Processed in 0.31863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