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9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中 国 狗 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7 1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说说狗的起源。

  关于狗的起源,科学界的说法不一,但是在由狼或野狗驯化演变而成这一点上,很少有异议。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认为,狗是世界上最早的家畜。研究还表明,人类在距今约1.4万年前就有了驯养猎狗的活动。而羊和马等其他动物是在此后才为人们驯养的。

  现今俗称犬即为狗,但在古代,犬与狗却有所区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犬字说:“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辞源》释狗字为:“犬之小者也”。在古籍里,狗的异名也不少,大狗叫“犭兆”,小狗叫“犹”,爱吠的狗叫“犭兼”,善斗的狗叫“猁”,勇猛力大的称“龙”,身高4尺则称“獒”,等等。

  在我国古代,狗起初被用做祭祀。《说文解字》解释“献”字说:“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古人以狗为祭祀宗庙的头等供品。据查,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随葬品中,就有多种用狗肉制成的名肴。我国汉代,还设有管理狗的专职官员,称为“狗监”。给汉武帝推荐司马相如的杨得意和音乐家李延年就曾做过“狗监”。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再入龙楼称绮李,应缘狗监说相如”的诗句,记述的便是此事。


  再说说狗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狗的解释是:“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狗的一个最重要的习性,就是一个“忠”字,它忠于职守,忠于饲养它的人。人们利用狗的忠性,让它看门护院,于是汉语词中早早有了“看门狗”一词的传承。狗的忠义还往往和勇敢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狗又被用来看田、牧羊、狩猎等等。有感于狗的忠义,人给了狗一些褒奖之词,其中,“狗不嫌家贫”,是人们对狗之忠性的最温情的褒奖。

  狗的聪明也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尤其是狗的听觉和嗅觉非常灵敏,远远超过了人。人们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和机智勇敢、忠实可靠的特征,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侦破案件等方面,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在《国语·晋语》、《五代史·张敬达传》的古籍书中就有狗在战争中立功的记载。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军犬的国家之一。如今,狗的才赋更被运用在方方面面,狗的忠诚、勇敢、机智一次又一次见诸媒体,感动人们。

  当然,狗还有其奴性和低贱的一面。“狗摇尾巴”,在显出亲热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一种奴性。“狗咬破衣”,一句俗语说出的是狗看陌生人时的势利。“狗改不了吃屎”,就算曾吃过好饭好菜,它仍然不能忘记吃屎的本性,这是狗性难改。

  与狗的忠义、勇敢、机智相比,长久以来,中国人对狗的奴性与低贱有着更多的理解与运用,可以说是对狗性了如指掌,且运用得淋漓尽致。骂人胆大妄为,说“狗胆包天”。喻人仗势欺人,说“狗仗人势”。骂人不说好话,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不愿听人说瞎话,说“你放狗屁”。说人怯懦无用,说“你这狗熊”。更有蝇营狗苟,人模狗样,狗急跳墙,狗皮膏药,狗头军师,狗腿子,狗尾续貂,狗屁不通,狗咬狗,狗杂种,狗娘养的,如此等等,都是汉语词中最不堪的骂人之词。即便是狗的好的方面,照样拿来用在骂人中。有人想去探访某位大人,手下不让进去,恨恨地骂“这只看门狗!”有人骂别人忘恩负义,说“丢给狗一块骨头,见了你还知道摇摇尾巴呢。这种人,连狗都不如。”都是不堪的骂人话。以上种种,再加上一句“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几乎完整地道出了狗与人的关系之深切。狗真正是无处不在,只要你愿意,什么事说出来都可以与狗挂上钩。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语言、文化、风俗南腔北调,大相径庭,可是唯有对狗的低贱的指认及“狗之骂”,以及以狗为人名,全国各地却惊人地一致。当然,以狗为人名的,常是那些地位低下的人----他自己并不见得乐意,最常见的当数二狗,几乎全国各地都有。至于大狗或三狗四狗却不常听到,想来是叫起来不太顺的缘故。

  对于狗,不止中国人认为低贱,外国人好像也有相同的认知。在近代中国积弱受辱的年代,竟有洋人在上海的租界门口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成为国人的奇耻大辱,激起国人的强烈愤慨,也激起了国人强国驱掳的高昂斗志。这一个狗字,大到国之兴衰,竟也还与它牵扯上了关系。


  再说说狗的今天。

  玩宠物,是人们在生活富足之后的一种消遣和情趣。在中国历史上,养鸟、斗鸡、斗蛐蛐,将这些小动物当宝贝来宠爱的比比皆是,偶尔也有人将猫作宠物的。然而,再富贵的人家,似乎也少有将狗当宠物的情况。当然,小孩子喜欢某只狗是常有的,可是这却不能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宠物之列。至于大人对某只忠实勇敢的狗亲热和爱护,这不在消遣之列,亦不能视为专门的宠物饲养。

  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大群狗族却正大光明、大摇大摆地走进宠物之列,登堂入室,上了主人家的沙发,有了自己专门的房间,吃面包,喝牛奶,穿上了狗服,还有了狗医,若偶染狗恙,便请狗医前来诊治,还嘱咐主人要让其安心养好狗神。这些狗族的地位是大大地变了。

  在所有这些被豢养的宠物狗中,绝大多数是外国来的洋狗,且大多数声称是名贵狗种,这些宠物狗个子娇小,毛色锃亮。往往,一个女人,牵了一条所谓名贵狗到街上溜达,就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甚至常有文字将贵妇人牵着甚或抱着一只所谓名贵狗溜街描写成一种高贵、浪漫、优雅。应该说,从生命平等的角度说,人与狗和谐相处,无可非议;再从狗作为人的朋友的角度来说,人对狗给予关心爱护,亦合情合理。然而,做作地将一条狗视为人的身份的象征,这却是真正的本末倒置,让人谑然而后哑然了。至于中国土狗,则少有能进入宠物之列从而受到精心呵护的。同样是狗,狗与狗的境界却实不可同日而语。


  狗之为狗

  资料说,科学家们还把狗送上浩瀚的宇宙,使狗成了第一个遨游太空的动物。又有医药书籍说狗全身是宝,可益气宜肾壮气力补血脉。狗数千年——不,是过万年与人相伴,大大有功于人类,亦得到了人们对狗的一份特殊的情感,古今文学家、艺术家们常把狗写进作品当中。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多部作品都是感人的写狗名篇。我国古代诗文中也有不少写狗的佳句,宋代文人孔平仲曾写过:“昨日至城东,摇尾喜若赴;衔衣复抱膝,屡叱不肯去;一跃数尺高,其强乃如故”,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狗和主人依依不舍的情景。历代画家中画狗者亦颇多。唐代阎立本的《獒犬职贡图》,成为画苑中之珍品。宋代画家李迪,更是以画狗而闻名
  
  古代阴阳学家说狗在二十八宿里属金,叫娄金狗,喻示吉祥富贵。

  然而,忠勇也罢,机智也罢,低贱也罢,高贵也罢,狗还是狗。这是狗之悲哀,亦为狗之荣幸。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3-28 08:24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写狗之文,比较丰富.
3#
发表于 2007-3-28 09:58 | 只看该作者
狗患横行,根源在人。斗鸡走狗,终非正业,赏玩中渐生摇尾的优越和可怕冷漠。
4#
发表于 2007-3-28 11:4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问好朋友!
5#
发表于 2007-3-28 12:22 | 只看该作者
知识性强,很有趣味性与哲理性。
6#
发表于 2007-3-28 13:06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从容,也纷繁有趣,对于我们认识这个人类的老朋友有新的认识和解读。
7#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17:5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这篇写狗之文,比较丰富.

谢谢武版主阅评。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17:5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黑雪 发表
狗患横行,根源在人。斗鸡走狗,终非正业,赏玩中渐生摇尾的优越和可怕冷漠。

谢黑雪版主点评。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17:5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风雨同舟~ 发表
不错,问好朋友!

谢谢点阅。握手!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17:5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lqm407 发表
知识性强,很有趣味性与哲理性。

谢谢407版主鼓励。向你致意!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17:5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马克 发表
  文章写得从容,也纷繁有趣,对于我们认识这个人类的老朋友有新的认识和解读。

谢谢马克老师抬爱。握手致意!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20:1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马克 发表
  文章写得从容,也纷繁有趣,对于我们认识这个人类的老朋友有新的认识和解读。

刚才忘了告诉马克老师,之所以有这篇《中国狗考》,是因为那天马克老师在对我那篇小说《举报信》的点评中,调侃中国到处都有“二狗”,开怀之余,遂有了说说中国狗的想法,并于昨天上午完稿,昨天晚上便贴上去了。文章粗陋,是个人对中国“狗文化”的一点浅见。见笑了。
13#
发表于 2007-3-29 22: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左中美 发表
刚才忘了告诉马克老师,之所以有这篇《中国狗考》,是因为那天马克老师在对我那...


  哦,我也是。大约我们都是这样,许多人都能从阅读中得到某种启示,引发创作冲动。这是很好的,说明我们还年轻,还有思想与激情。喜欢读你的文章,这篇,又读了一遍,有收益。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9:2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马克 发表
  哦,我也是。大约我们都是这样,许多人都能从阅读中得到某种启示,引?..

再次谢谢马克老师!你诚挚的点评给我鼓励也给我启迪。我很肯定,要是没有你那天留给我的那一翻话,绝不会有这一篇小文。谢谢你给我的每篇拙文都给予那样认真的点评,我想我会有进步的。
15#
发表于 2007-4-1 10:46 | 只看该作者
你这篇杂文很不错。我来江天不多,看见你的名字,因关心你的创作,就读了此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8 23:05 , Processed in 0.20806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