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9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谈谈孝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 0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嘉峪关有个迎宾湖,不知是何人的创意,湖的四周被做成了一个文化长廊,尽收古今中外名人故事、诗词歌赋和历史知识,在这里游览你既可以欣赏到波光潋滟的湖面,又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年前,朋友来酒泉看我,我便陪他们去了迎宾湖。一进正门,便看到了这个长廊。来到长廊前,我一边作着介绍,一边和他们顺着长廊看过去,没想到,这长廊的开始便绘有我国古代二十四行孝图,我们一幅一幅认真看过后,不约而同的感叹,现代社会,知道二十四孝的人恐怕不多了,知道二十四孝的年轻人,可能少之又少,“孝”在今日社会,似乎已是一个过时的词语,应该把这样的故事收入学生的课本,作为阅读材料,让他们有所了解并受到教育。年后,从老家回来的一个休息日,山东卫视播放由中国社科院中华慈孝组委会、中华慈孝网和山东电视台发起的“演艺界十大孝子”评选颁奖活动,我和妻子专心致志的看了一个下午,刘德华、刘金山、姜昆、黄红、汪洋、魏积安、小陶红、腾格尔等明星都赫赫在列,听着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我们不禁热泪盈眶,感慨万端。

  “孝”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由上面一个“老”字和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形象的描绘了老人呵护子女,子女承奉老人的和谐情景。孝与忠是中华民族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道视为人的天性,甚至作为人区别于禽兽的标志。父母之于孩子的,不仅是躯体,而且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为了儿女,他们甘受千辛万苦,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让孩子吃饱穿暖,接受好的教育,有一个好的前途,“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广为传诵;正是因为父母对儿女有这样一种牵肠挂肚的爱,所以儿女才会从小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之情,才会在长大懂事后想着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二十四孝的故事才得以流传下来。 

  古今往来,父母疼爱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就象那静静流动的春水,一路走来,默默无闻,就象那细密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爱,有时候会使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确确实实存在着,而且无处不在。“慈乌反哺”、“羔羊跪乳”,动物尚且如此,而况人乎?所以子女对于父母亲情的回馈也应是天经地义的。如果说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一种单向的血缘和情感的流动,那么儿女对于父母的孝敬与回报就像回溯血脉源头时拂起的小小浪花,春水静静流动,悄无声息,浪花涌起,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个社会,缺失什么,才倡导什么。孝道的式微在今天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孝道意识却越来越淡漠。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在一个家庭,下一代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如众星捧月,而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却无足轻重,农村尤其如此。2005年,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对全国农村孝道情况进行了普查,对10401名农村60岁以上老人调查的结果显示,5%三餐不保,93%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服,67%吃不起药,86%得了大病住不起院,85%自己干农活,97%自己做家务,在农村,吃的最差的是老人,穿的最破的是老人,小、矮、偏、旧房子里住的是老人,在田里干活和照看孙子一辈的多是老人。多么令人忧心的数据啊!从一些媒体的报道上我们也不难发现,对老人感情冷漠的儿女不在少数,遗弃老人的大有人在,虐待老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干涉老人婚姻的随处可见,争夺老人财产的更是打的头破血流,甚至不惜告上法庭。

  国人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在过去谁家儿女多,那是要被称之为有富之人的。现在实行计划生育,在农村,许多人为了生个儿子,不惜东躲西藏,不惜倾家荡产,为什么,“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我们先不说这样的观念有没有他的现实意义,是否正确,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社会现实吧。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生前,兄弟姐妹你比我、我靠你,没有人能够多为父母做点事情,老人们过着可怜的日子,死后,他们却大把大把的花钱,把丧事办得既排场又热闹,以此来显示儿女们的孝心。许多老人,生前一刻也不闲着,孙子要带,三餐要做,牲口要照看,儿女们外出后家要照顾,身体好点的还要在田地里干活,没享一天福就离开了人世;有的老人一年到头无法到外面去逛逛,就是女儿家也去的很少;有的老人常年穿一件衣服,几十年如一日的老摸样;有的老人有了病也无法的到及时医治,既使去了医院也是略有好转便不再去,落下了病根。老家有一位老人,算起来还是个伯父,育有四儿两女。想当年他也是个老共产党员,队里的保管,家里老伴漂亮又利索,儿女也个个精干,日子过得很是滋润,没想到人到中年老伴死了,他一人辛辛苦苦,陆续出嫁了一个姑娘,娶了两个儿媳妇。照说这样的情况,儿女门应该好好报答的,但现在七十多岁的人了,却是独身一人过日子。我回家的时候常看到他衣着褴褛似乞丐一样,蹲在街门前晒太阳。听母亲说,每年过年,他都没有好日子过,曾经连续两年在年前被他最疼爱的小儿子暴打,三十日晚上被迫到村上去告状。在可怜他、气愤儿女们不孝的同时,母亲也向我们说,他过去就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对自己的母亲很不孝顺,现在前院的水流到后院里,糟罪受气或许是冥冥之中老天对他的报应吧!听妹妹说,她所在的社里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个都很有钱。老大老二是包工头,在城里有自己的事业,也买了楼房,老三在乡下开了一个个体医疗门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小康住房也亮亮堂堂,按说养活母亲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却很少看到两个儿子来乡里看望母亲,母亲呢,既没有住在儿子城里的楼房上,也没有住在乡里儿子的小康住宅里,而是住在后院一个低矮的似草棚的房子里,孤苦伶仃。母亲病了,到儿子药铺要点药吃,儿子很不高兴也很不耐烦,楞是不给。去年,去年听说这个母亲死了,三个儿子出手一个比一个大方,亲戚友朋满座,道士吹吹打打,花圈摆了满街,一派热闹的景象,那可真叫排场。不知道的都说老人养了值钱的儿女,活成了,知道的呢,谁不说是儿子们在借机敛财呢?似这样的老人、这样的事情,现在已是比比皆是,司空见惯,人们都见怪不怪了。

  “子不孝,父之过。”孝道的式微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原因呢?答案是肯定的。现代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儿女,人们自然疼爱有加,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都给了儿女,溺爱、娇惯、放纵,由此养成了任性、自私和麻木的习惯,他们心中想的更多的是自己,感觉父母给予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感恩、报恩之心很是淡漠。孝道的式微仅仅是这样一个原因吗?答案是否定的。我想至少还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们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极端利己主义思想膨胀,见利忘义、金钱至上、实用主义的思想也自然而然的渗透到了家庭生活当中,“利”字当头,情自然就退其次了。二是社会转型和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社会,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就业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子女往往忙于工作,便无暇或很少顾及到了老人。另一方面,子女结婚后大多和父母分开生活,日常的联络少了许多,长期以往,现实的距离就造成了感情距离越来越远。三是老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发生了动摇。过去生活经验主要依赖上辈人的传授,而现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父母的观念大多陈旧,经验也无足轻重,在一些事情上少了许多的发言权。大多父母为儿女结婚已经花光自己的积蓄,现在老了,经济上却不能独立,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又不健全,大多父母要靠儿女来生活,这也就使他们的生活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四是整个社会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严重缺位。年轻一代接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比较多,而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减弱,特别是忠于国家、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教育跟不上,甚至被有些人所排斥。

   “百善孝为先”。爱人,首先要从爱自己的父母做起,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我们还能指望他会去爱别人吗?一个只知道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子女,却对父母不管不顾的人,子女又能从你身上学到多少好的做法呢?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一首歌是写给大熊猫的,其中有这样两句歌词,“请让我来关心你,就象关心我们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是啊,关心父母,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爱父母,就是爱我们自己,家庭就是在这样的关心与被关心中使亲情更加密切,社会就是在这样一种爱与被爱中关系更加和谐。

  “行孝当及时”。世界上很多事都可以事后弥补,而行孝却无法弥补。“常回家看看”是风靡南北多年的一首歌曲,“抽点时间,抽点空闲,常回家看看。”说的多好啊!而现实是,我们常常把与父母的交流和关爱放在了与领导、与同事、与朋友、与利益相关者之后,总是感觉太忙太忙,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也许等你有了时间,有了条件后,一切都晚了,到那时,你也许才能真正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在”遗憾与内疚。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孝顺是儿女应尽的义务,孝顺是儿女的天职,孝顺是一种品质,孝顺是不需要表扬的。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我们的父母吧,让我们抽出更多的时间陪陪我们的父母吧,那样,他们才有可能度过一个幸福、安详的晚年。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4-2 10:33 | 只看该作者
西风好!怎么不来太虚版逛逛啊?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11:39 | 只看该作者

问好田主席

主席好,小说啊,我只有看的份,小时候就是看你的小说长大的,写嘛我是不会,也就是在这儿胡凑个热闹.虽然不能够见你的面,看看你的文章也不错.你的文章我是每篇都看,只是没有留言,因为我只能是学习,不敢枉加评论啊!
4#
发表于 2007-4-2 22:42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到重新提倡孝道的时候了。文章写得扎实认真。
请注意排版要求。每段要空上一行。
5#
发表于 2007-4-3 08:36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努力追寻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贵!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文章已经重新排版,谢谢二位斑竹的提醒和鼓励!
7#
发表于 2007-4-7 08:4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问候楼主西风。
8#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0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谢谢一水鼓励!同样问好!
9#
发表于 2007-4-7 09:1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国家,丧失孝顺的国家,教育中很少有孝顺教育,有那么一点,也是做做样子。
10#
发表于 2007-4-7 09:3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孝子是真的父母在孝子女,很多孩子都不懂孝顺父母了,有时忍不住会说“教育失败”。提倡孝顺教育说容易做很难,中国的有些教育政策真得好好想想了。那不仅仅是一代人的问题呢。问好西风!
11#
发表于 2007-4-7 20:48 | 只看该作者

世风日下,孝而顺者,今已鲜矣。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1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莫明

只有“顺”才能体现“孝”,不然为什么把不孝者称为“逆子”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8 23:41 , Processed in 0.09632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