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79|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袁隆平事迹读后的联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29 0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袁隆平事迹读后的联想……
               
                                                  lqm407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内心一直在这么思考:在中国,甚至在整个世界,千万年来最牵动人心问题是什么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食物,是粮食。“民以食为天”,但自有人类以来,人类却无时无刻不在被食物问题所困挠着。食物的缺少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就在我自己来说,印象最深的是挨饿。四十多年前的那场天灾人祸,一下子就夺去了几千万人的生命。所以,多少年来,我最关心的是农业,是粮食。最大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们都有饭吃,不要再使路边有饿死骨了……
  
  为了生存,为了粮食,我们可怜的农民不知流了多少血和汗,受了多少苦和累。记得还是在那个时代,国家一天到晚老是强调“以粮为纲”,大喊大叫着“农业学大寨”,“过黄河跨长江”,促使农民垦荒种地见缝插针种瓜种豆,以求获得更多的粮食。但是,农民的粮食始终不多,面包始终没有,饥饿的幽灵却始终徘徊不去,人们始终在怪圈里苦苦挣扎。
  
  然而大概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始吧,中国农业方面的情况似乎有些变化了。国家好象不怎么大张旗鼓地抓粮食生产了,农民种地也种得少了。粮食种得少了,栽种的水果和蔬菜却多了;农村的耕地越来越少,很多土地变成了“工业开发区”或居民居住区。另外,国家还号召“退耕还林”,“退地还湖”,耕地的减少更是迅速;而且以后国家还宣布免除农业税,不再征收公粮。更有甚者,政府还宣布中国的粮食问题已经解决,不仅粮食自己够吃够用,而且还能出口国外。2005年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从2006年起停止对华粮食援助……
  
  这是怎么回事呢?好多人都说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出台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此我不大相信,认为这是政治套话。我是担心中国人吹牛说谎打肿脸充胖子的老毛病又犯了,可能又快到饿死人的时候……
  
  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多年来,社会上没有显现出一点人们要挨饿了的迹象;粮店里粮食还是很多,敞开卖着,而且还卖不动,陈陈相因;农民家家都积存着能吃上一两年的粮食……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看了袁隆平院士的事迹,我才算彻底相信了:这回中国真的没有说假话。中国确实是有粮食的,确实解决了粮食问题。而彻底破解这个千古难题的人就是中国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

  袁隆平,现年77岁,中国科学院院士。他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袁隆平自己说:第一个阶段,亩产700公斤,我们在2000年就实现了。第二个阶段到2005年亩产800公斤,这个我们提前一年实现了。现在我们要2006年到2010年实现900公斤,这就是攻关,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离我的梦想还差得远,再下一个就是1000公斤了。水稻到底有多少产量?有好大的潜力。根据光能来计算,一季稻的产量是1500公斤。
  
  袁隆平用一个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经过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曲折,终于将水稻的产量从原来的亩产二百来公斤提高到了九百公斤。这不是吹牛,也不是“放卫星”,这是实实在在的数字,没有添斤没有加两。
  
  超级杂交水稻全国大面积推广后,不仅使中国人吃饱了肚皮了,而且走出国门,已在包括美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为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网页上,我凝望着袁隆平出神:这个人完全是个“普通农民”的样儿:在烈日下的田野里躬着腰杆,手捧着稻穗;脸上皱纹纵横,汗水纵横……
  
  然而,我从内心在呼喊:袁隆平,你真伟大!袁隆平,你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袁隆平,你是所有农民的大恩人!
  
  着袁隆平,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望着袁隆平,我还感到了科学与科学精神的可贵。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五·四运动”时期,为中国前途奋斗的仁人志士将“民主”与“科学”作为奋斗的目标与治国的根本措施,那是因为民主是迄今为止治理国家的最好办法,而科学则是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最好力量和精神。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5-29 07:56 | 只看该作者
袁值得受赞歌!
如果一边粮食高产,一边粮食污染,就是出更多的袁,也不项事。
3#
发表于 2007-5-29 08:51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4#
发表于 2007-5-29 14:36 | 只看该作者
深刻地见解中,我和407先生感受彼此:袁隆平,你真伟大!袁隆平,你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袁隆平,你是所有农民的大恩人!
5#
发表于 2007-5-29 14:36 | 只看该作者
深刻地见解中,我和407先生感受彼此:袁隆平,你真伟大!袁隆平,你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袁隆平,你是所有农民的大恩人!
6#
 楼主| 发表于 2007-5-29 18:5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袁值得受赞歌!
如果一边粮食高产,一边粮食污染,就是出更多的袁,也不项事。


谢谢武版阅读。
7#
 楼主| 发表于 2007-5-29 18:5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廖昌胤 发表
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谢谢新朋友。
8#
 楼主| 发表于 2007-5-29 18:5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程学武 发表
深刻地见解中,我和407先生感受彼此:袁隆平,你真伟大!袁隆平,你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袁隆平,你是所有农民的大恩人!


中国农民确实应该感谢袁隆平。谢谢程先生。
9#
 楼主| 发表于 2007-5-29 18:5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李明 发表
同感握手


握手。谢谢本家。
10#
发表于 2007-5-29 21:33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为什么“五·四运动”时期,为中国前途奋斗的仁人志士将“民主”与“科学”作为奋斗的目标与治国的根本措施,那是因为民主是迄今为止治理国家的最好办法,而科学则是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最好力量和精神。”精彩!


  尊重科学!不尊重科学,它是要打我们的耳光和屁股的。可惜“以粮为纲”的岁月,把粮食强调得那么重要,却饿死几千万人,至今还不敢说,好可怜啊!

  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注意的是,现在动不动就这科学那科学的,这本身就不科学,世界哪有那么多科学?嘴上说科学它就科学了?太简单了吧!

  说一万个科学,还不如伟大的敬爱的袁隆平先生的走向田间的行动科学!!!

  向伟大的人学习!向虚伪的人吐口水!
11#
发表于 2007-5-30 08:11 | 只看该作者
粮食是要紧的,过去每年在抓粮食,各级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都抓粮食,可就是没有粮食,农民在奋斗,全国人民都在奋斗,还是没有粮食。我出生之后全国物资供应逐渐丰富,当然没有亲历,但耳闻的关于粮食的悲剧很多。据说,三年困难时期,自然气候和作物长势其实很好,但还是饿死了人。
有人说,吃饭,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没有邓小平,再多的袁隆平也能饿死人。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5-30 09:5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照直说 发表
  精彩!

  “为什么“五·四运动”时期,为中国前途奋斗的仁人志士将“民主”与“科学”作为奋斗的目标与治国的根本措施,那是因为民主是迄今为止治理国家的最好办法,而科学则是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最好力...


与照先生的观点总是相同的。谢谢你的评说。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5-30 09:5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黑雪 发表
粮食是要紧的,过去每年在抓粮食,各级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都抓粮食,可就是没有粮食,农民在奋斗,全国人民都在奋斗,还是没有粮食。我出生之后全国物资供应逐渐丰富,当然没有亲历,但耳闻的关于粮食的悲剧很多。据说,三...


谢谢黑版阅读。
东南亚一些原来缺粮的国家引进此项成果后,也解决的吃粮问题。看来还是不能小看科学的力量。
14#
发表于 2007-5-31 19:26 | 只看该作者
先前我有朋友写过袁的文字,就科学家的称谓而言,袁是本土当之无愧的大家!他的贡献远非我们可以感谢过来,很敬佩他....

问好斑竹.
15#
发表于 2007-5-31 21:09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了袁的一些事迹后,觉得他确实伟大。值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9 15:52 , Processed in 0.05849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