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9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道德的失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28 2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我终于读完《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万历是明朝一个皇帝的年号,万历十五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就是1587年。

  1587年的大明帝国已千疮百孔,量变的各种矛盾正积累成质变。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倡导修身、齐家、平天下。但此时明朝的国运像西天落日,国家机器的运转像锈住的轴承,力不从心又找不到润滑剂,士人坚持的道德理想实施起来举步维艰。

  本书列举出这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上的代表人物,他们在1587年前后的遭遇和迷惘,预示着大厦将倾,摧枯拉朽的变故即将降临。

  张居正的政绩,除了改革赋税,实行“一条鞭法”外,他的另一重要身份,是万历皇帝的首辅。显赫一时,一言九鼎,过问皇帝的生活、朝政事无巨细。比如,不让皇帝练字,免得走宋徽宗的老路,犬马般的小技,不是帝王的必修课;他劝皇帝节俭,而自己穷奢极欲……他辅佐下的大明帝国依然矛盾像一团乱麻,全国经济临近崩溃,大臣中党派林立。年轻的万历皇帝像提线木偶,他的逆反心理,恐怕是导致长达20多年罢朝的根源。

  张居正死于1582年,身后被清算、削爵、抄家,家人被充军。他的经历与清朝顺治帝的摄政王多尔衮类似,遭遇也有几分相象。政治上全身而退是圣人般的品格与放弃,古今谁如范蠡潇潇洒洒成了陶朱公?他们自诩为神射手,弓拉的太满,如满月。不由自主或者无力回天,弓断时,悲剧也就来了。

  申时行是继任张居正的首辅,一丝不苟地督促皇帝练习着祖法礼制,像一个尽职的礼部总管,摆足的花架子,掩饰不了他的平庸,像庄子《逍遥游》提到的一棵老树,不能做家具,不能做房檩,甚至做烧柴也不爱起火苗。像武帝朝的平庸丞相石庆般幸运,都说伴君如伴虎,但看他们的作为,像宠物饲养员,哄得皇帝宠物优哉、乐哉。他们得以保全自己,享受荣华富贵,自身价值、社会贡献另当别论,但在明哲保身方面,不能不说是胜利者,实现了真正的“逍遥游”。

  卒于1587年的海瑞是个古怪的清官,执法如山,刚正不恶,同时注重道德的感化。能够安贫乐道,但他的一些主张推行起来却连连碰壁,他曾闲居15年,东山再起之后,依然如此。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戚继光卒于1588年,戚继光属张居正派系。张居正死后被清算,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他的孤独是意料之中,寿终正寝则是幸运。当年,他的戚家军战无不胜,他是聪明的,在大明帝国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他比俞大猷务实。理想主义是一种向往与激励,但现实缺少它存在的条件,唯有失败。

  李贽是一个裂变中的人物。矛盾的交织,使得他的哲学走向两个极端,不给当时的各派所容,他放浪形骸,做派像晋朝的竹林七贤,在乖张的行为下,是另一种绝望?本人最终在锦衣卫的狱中自杀。

  这些士大夫们的治国理想,最终先后失败。老庄的无为而治,是以德治国的始作俑者。但从这本书的记述中,从历史的发展中,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更不能代替法律。

  十几年后,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将在关外兴起,接过历史的大任。满洲的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政权建设沿袭几千年的老路,看出些许进步的,只是皇帝的专制和中央的集权,“人治”的更为完善。1840年,西方殖民者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距离1587年已经253年,放到作者美籍华人黄仁宇所提倡的大历史观中,这个时间不算长。

  大历史观,可以把500年画成一个类似股票的走势图,站在居高临下的高度,像观察河外星系,眼界、心境思考都开阔成一片海。这样的审视是冷静的,年代久远,能更为客观。撇开如烟的功名利禄,成功、失败无关紧要,只是灰烬中的符号。比如杜甫的诗歌,在唐朝当时的文坛,李白名满天下,杜甫默默无闻地不被文坛的主流所接受,却终于能在明朝以后,声名鹊起,最终被后世誉为“诗圣”。此时,他本人已经离世几百年,后代衰微。他是寂寞的,大历史观中的人和事,更是浪花沙尽的英雄,幸耶?不幸耶?道德的提升、法律的适用失去当时情境下的悲喜,它们只是历史的存在。

  道德和法律,从来都是对立统一,能互相补充却不能割裂。发展的社会不是理想国,自身也不完美,主观、客观存在方方面面的不足,使得失望、怨恨、愤懑的情绪应运而生。我不是怀疑道德的力量,只是具体到每一个普通人,道德观往往屈从于人性中的丑恶。

  古人实践是后人最好的教训和经验,读史令人明智。当前社会,正呼唤和谐,加强与提高道德修养成为必需,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社会,也是我们的建设理想。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7-29 08:55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样的历史读法,我特别喜欢黄仁宇的历史,不枯燥,有自己的见解。这与我们上学时的课本很不一样。
3#
发表于 2007-7-29 10:42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小龙女来江天贴文章!
这篇读后,言之有物,叹喟独特。
李贽,应该是。
道德在专制集权下的作用下,就得极小。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0:59 | 只看该作者
江耶好,我第一次读他的书,很受启发。
武版:我是网上天涯书库看的,见是这个字,就随手写上。谢谢武版细心批阅,我已经改过来了。
5#
发表于 2007-7-29 15:4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
江耶好,我第一次读他的书,很受启发。
武版:我是网上天涯书库看的,见是这个字,就随手写上。谢谢武版细心批阅,我已经改过来了。

网上的书,错字多。
还是看纸版书。
我虽然上网,但从不在网上读小说之类大部头书。
6#
发表于 2007-7-29 20:39 | 只看该作者
龙女读书,总有引人深思的地方。
史家曰:,明之亡,不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
其实,还是夸大了个人的力量,历史有其大趋势,个人其实也不过是历史进程的一环。
个人的品质和道德是靠不住的,关键在于制度架构是否顺应历史的逻辑。
问好。
7#
发表于 2007-7-30 15:03 | 只看该作者
娴熟的笔法,厚实的知识面!
好文学习!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30 15:3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武版的关注,龙女出于经济考虑,现在在网上看的书,越来越多了。
感谢若水1的认真解读。
感谢程学武的鼓励。
9#
发表于 2007-7-30 15:36 | 只看该作者
据说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惜我还未看。看了小龙女的文章,引发了我的阅读欲望。
10#
发表于 2007-7-30 21:23 | 只看该作者
问好龙女妹妹,

学习并欣赏你的文章.
11#
发表于 2007-7-31 09:00 | 只看该作者
提。
12#
发表于 2007-7-31 11:31 | 只看该作者
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更不能代替法律。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14:4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武俊岭斑斑,LMP407斑斑、黑雪斑斑、一水的鼓励和支持。
14#
发表于 2007-8-1 15:03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学习。
15#
发表于 2007-8-2 11:0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道德的力量有时真是微乎其微的,在历史规则面前不堪一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2 05:09 , Processed in 0.15123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