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5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征文《粗读郭庆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5 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粗读郭庆晨


  经常在报纸上看到郭庆晨的杂文,心中很喜欢他的文风,像《“混儿”》以及《“跑”的褒贬》这样的文章看着不由自主地就产生痛快解气的阅读快感。

  为什么会使读者产生这样痛快淋漓的强烈感受呢?说白了,还是因为作者将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种种丑陋现象,稍加提炼,用幽默的手法又展示给读者。许多司空见惯的事情经过作者的这一幽默,自然会引发读者的大笑,笑过之后,使读者愉快地接受了作者传达的善意,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郭庆晨的杂文,很有些泼辣的味道。这大概是杂文本身就是匕首、投枪的原因吧!中国的杂文始终是以鲁迅先生为先师、为榜样的,杂文写得好的作者,文章中自然会有鲁迅杂文的影子和味道。

  郭庆晨“动真情,吐真言,随心所欲自由谈,”的杂文理念,贯穿着做人的标准和作文的规矩,所谓人品即文品!一个杂文家只有敢于为人民动真情,为人民吐真言,不怕风吹雨打,发表自己的声音,为人民呐喊,才是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人。

  现在,网上有人说杂文家都写时评了,其实,鲁迅先生的有些杂文就是时评。一个杂文作者如果不了解现实社会,在那里闭门造车即使写出文章也没有什么生命力,是不会得到群众欢呼的掌声的。

  细读郭庆晨的杂文,可以了解到杂文家那独到的眼光与丰富的各类知识,这也许是杂文家杂文作品过硬的又一绝招吧!敏锐的思想、丰富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泼辣大胆的笔锋,再加上勤奋,就构成了郭庆晨杂文时时出新的基础。

  我觉得新时期的杂文依然是匕首、投枪,是与时政分不开的,不是研究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良现象,就是深挖残存于人们头脑中各种腐败思想,如果勉强绕开去,那就不知道是什么文体了。

  杂文只有走在时代前头,用锐利的眼光像CT一样逐层解剖一切隐藏在社会生活中的丑陋,歌颂人民喜欢的事物,杂文才能永远有鲜活的生命力。

  杂文如果写成了歌功颂德的工作总结,或无病呻吟的爱情小语,那才是时代的悲哀!

  纵观杂文界,像郭庆晨这样优秀的杂文家还有许多,就不一一道来,正是他们在艰难地扛着杂文的大旗,使杂文多年来红旗不倒,都是可亲可敬的师长。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8-5 23:05 | 只看该作者
郭是文场得,官场失,这就是写杂文的结果。
3#
发表于 2007-8-6 07:18 | 只看该作者
杂文必然要贴近时世,,这是杂文的本质和杂文家本性使然。
4#
发表于 2007-8-6 08:32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
文章不错!
最好能附一篇郭的杂文。
5#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09:02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一手提拔”




  中国青年报消息:近年来,报刊上关于职务犯罪的案例很多。读得多了,就会摸出一点规律,或者叫共性。比如说,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犯事,常常把他身边的人也牵扯进去,什么原因呢?原来,那些跟着犯事的干部是主要领导“一手提拔起来的”。为了说得明白一点儿,不妨先举两个例子。

  


    担任湖北省枝城港务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兼局长的陈珞生很爱财,也很贪财。因为既爱又贪,便忍不住张口跟人要。他选择的要钱对象很有讲究:他那些在公司、企业掌握实权的下属。报纸上介绍说,陈珞生为把自己并非正道来的住宅装修得如同豪华宾馆一般,光是装修费就花了不下30万元。哪来这么多钱?多是向下属明索暗要来的。陈珞生每次去买装修材料,总要带一个或几个下属,而这些下属就成了他的“钱袋子”。跟别人要钱,怎么这么心安理得呢?原因很简单,那些付钱的都是陈珞生“一手提拔起来的”。而那些下属对“自己是陈局长一手提拔起来的”也很认账,算做知恩图报吧,也就甘愿为陈珞生当“钱袋子”。什么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就是!

  还有一个小人物,名叫陶立辉,原系吉林省辉南县某局液化气站站长。别看只是一个区区液化气站的站长,竟然也有被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一次,陶立辉去大庆联系业务,发现柴油的价格比辉南地区便宜不少。他脑筋一转,便生出了一个“借鸡生蛋”的主意:如果能贷一笔款做柴油生意,挣了,自己留下;赔了,算做公家的,岂不妙哉!但这件事光他一个人干不了,还需要副站长郭海云帮忙。副站长能干吗?能!原因嘛,用陶立辉的话说:“他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对我绝对言听计从。”果不其然,两人一拍即合,以“液化气站无钱购气”为由,从信用社一次贷款35万元,然后连生意也不做,干脆俩人分一分花掉了。细想想,若是没有“一手提拔”和被“一手提拔”这层关系,他们或许还不至于犯罪。

  这是两个比较有“故事情节”的例子。其实,无论是在胡长清、成克杰、李嘉廷等大官的受贿案中,还是在肖作新、李铁成等小官的受贿案中,几乎都有“一手提拔起来的”下属的行贿,当然也有“一手提拔起来的”下属跟着犯罪的领导“沾光”。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后人。”这是历史规律。老干部发现培养提拔年轻干部,年轻干部被老干部提拔,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提拔者和被提拔者从此就建立起一种人身依附关系:提拔者对被提拔者从此就能颐指气使、为所欲为了;被提拔者对提拔者就应该惟命是从、有求必应了。再说了,你那个“一手提拔”是不是也太霸道了点儿?哪个规定上写着领导干部可以独自提拔干部?又有哪个条例上标明一个干部的提拔之功应该记在他的顶头上司的账上?那个所谓的“一手提拔”是不是太武断了些,太霸道了些?

  不过,因为领导者“一手提拔”了干部而理直气壮地向被提拔者要“感谢”,因为被“一手提拔”而感激涕零地送“孝敬”,倒是越来越多了。“一手提拔起来”的存在,表明在干部使用上这“一手”的重要性;说明干部任用由“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还挺普遍。正是这一现象的存在,有些人获得“成长进步”,要感激的并不是组织和群众,而是提拔他的领导。从被“一手提拔起来”之后,不是阻止和反对提拔他的领导走歪道,而是跟着犯罪、帮着犯罪现象的发生来看,提拔错了的干部委实不少。

  看来,监督领导干部,特别是监督对提拔干部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一手”,非提上议事日程不可了。 (郭庆晨)
6#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09:07 | 只看该作者
             杜绝“炫富”
                   郭庆晨
  从北京传来的消息说,经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凡违反“精神文明建设”,涉及“奢侈”、“至尊”、“顶级享受”等不切实际的炫富广告,将一律“下马”。这是北京市工商局近日发出的通知。
  
  就在北京市工商局发出通知的前几天,北京市市长就严肃地批评了时下流行的“炫富”广告。他认为:一些广告用词中反复出现的“至尊”、“豪宅”、“奢侈”、“顶级享受”等字眼严重影响了首都的和谐氛围,“有些人恨不得在自己脸上都刻一‘阔’字”。此语生动、形象,对“炫富”广告是当头一击。

  “至尊”、“顶级享受”、“皇家规格”之类的广告,助长了社会浮嚣、奢华风气,有悖于我们的时代精神,不切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中华民族崇尚俭朴的传统美德,不利于社会和谐。让这类广告下马,实在是人心所向,也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

  我想说的是,“炫富”的广告不仅北京有,全国各地都有。也许“炫富”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都在那里肆无忌惮地、赤裸裸地张扬着“富”的个性。如果单看广告,中国人现在似乎已经到了“富得流油”,人们都争相(至少是在追求)过上“帝王至尊”、“皇家享受”、“总统待遇”的生活。实际上,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尽管比改革开放之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总体水平还停留在“发展中”的阶段,与真正的“富裕”尚相差甚远。一些企业为了商业利益,不顾客观情况,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不切实际的广告宣传,不但是对“富”的浮夸,也是对奢侈之风的助长。所以说,北京的“炫富”广告要下马,其他地方的“炫富”广告也不能在马上待着看热闹。

  “炫富”不但要从广告上下马,还要从工程上下马。现在的有些豪宅,真的像广告上所宣传的那么豪华、那么至尊,而某些地方的办公楼甚至比“炫富”的广告宣传还要华美。这就不光是广告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工程本身的问题了。建楼的标准就是要体现出“豪宅”两字;政府办公大楼设计的标准就是“全国第一”、“全省第一”、“全市第一”,想不让它“炫富”都不行。豪华奢侈的别墅、大楼往那儿一戳,就是一副活生生的“炫富”标本。这形象,是不是比“炫富”广告更具宣传效果?所以说,不先让“炫富”的工程下马,“炫富”的广告是很难下马的,即便是下了马,也还会再上马。

  “炫富”的广告更要从人的思想观念中下马。“炫富”广告上马的过程,实际上是“炫富”思想在人们的观念中上马的过程。当然,这里说的“人们”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一些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而阔、华而美在某些领导者的心目中是“政绩”的代名词、“形象”的同义语。既然如此,拍板“豪华大道”、“豪华办公楼”的建设规划,审批“皇家酒楼”、“帝王别墅”的项目投资,便成了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情。再加上他们又大都处于“顶级享受”的范围之内,制造“炫富”的标本也就有了更加充分的理由。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其批评“炫富”广告惹祸,不如谴责批准制造“炫富”标本更直接、更准确。当然了,现在重要的问题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如何防止和杜绝奢侈和“炫富”的再生。如果某些领导者头脑中“炫富”的观念不除,还是习惯地把“炫富”的标本当作“政绩”来制造,一个个“炫富”项目、工程的上马会比“炫富”的广告更有声色、更具危害性。

  故而,我赞同“炫富”从广告上下马,更主张“炫富”从工程中、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中下马,从领导者的观念中下马。


注:本来想找文章中提到的那两篇,但是有的网站对文章做了保护,复制不下来,只好找了这两篇,也很好。
7#
发表于 2007-8-6 09:10 | 只看该作者
新时期的杂文依然是匕首、投枪

这个提法好!
8#
发表于 2007-8-6 18:11 | 只看该作者
  郭庆晨“动真情,吐真言,随心所欲自由谈,”的杂文理念,贯穿着做人的标准和作文的规矩,所谓人品即文品!一个杂文家只有敢于为人民动真情,为人民吐真言,不怕风吹雨打,发表自己的声音,为人民呐喊,才是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人。

  很好的观点!
9#
发表于 2007-8-6 18:31 | 只看该作者
  这两篇的确是有分量的杂文!
10#
发表于 2007-8-6 22:52 | 只看该作者
郭庆晨的杂文看得不多。这两篇写得是好。
欢迎新朋友。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08:5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最看好的像《“混儿”》以及《“跑”的褒贬》这两篇杂文,因那个网站做了保护复制不下来,只好另选了。

  好象以前我看网上有通过改变一些电脑设置将网站保护的文字可以下载的文章,可惜没认真看,就造成了这次的遗憾。不过,用白度一搜索,想看的文章就可以找到。

  每个可以称为杂文家的都会有多篇精彩的杂文,对于想写杂文的朋友,读得好杂文越多,越有益处。
12#
发表于 2007-8-10 09:0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之同意:

杂文如果写成了歌功颂德的工作总结,或无病呻吟的爱情小语,那才是时代的悲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3-31 11:22 , Processed in 0.17296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