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3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文的现实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1 1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杂文的现实性
             文/程学武
   
  因爱好杂文,时常就读杂文,写杂文。所以谈起杂文来就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不管这些点滴体会正确与否,思虑再三,还是当成一种交流,帖上来,与朋友们一起学习、探讨。
   
  杂文,应该是现实与批判的。鲁迅说:文学应当成为社会生活“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也应如此。那种无病呻吟,纯粹的心情文字游戏,不是杂文。那些缺乏现代意识和现代关注的纯粹历史研究、历史展示,也不是纯粹的杂文。那些大量的历史资料钩沉、历史现象罗列、历史人物描绘的现象,也是对杂文现实精神的一种冲击和消减。

  窃以为,相比其他文学形式,杂文更多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土壤里才能够茁壮生长的文学,离开了社会对人生的现实关注和积极能动的参与,杂文就会丧失特性,力量减退,变得可有可无了。现实性的批判,是杂文最重要的品性之一。

  但是,杂文的现实性,不能等同于新闻的现场性,不同于时评。杂文是在不脱离现实社会大的思考问题、矛盾及关键事件人物的基础上的现实参与和关注,不需要像新闻那样,事事都到场,将社会的任何微细变化都快速地表现出来。

  杂文是写家用现实的眼光独立选择和理性文学表达的活动。 杂文的现实精神,更多地表现在写家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深层接触和思考,应当在思潮动向、变革矛盾、新旧斗争等内在层面上多多用心。

  始终觉得,今天的杂文应属于当代,但又不该仅仅局限于当代。可以电光火石一触,也可以如红日喷薄而出。作为写者,不要无病呻吟,不要为显示才学而写一些雾里看花的东西。不求为谁喝彩,不为识文断字,不为舞文弄墨。只为一份责任,一份良知,一份生活的热情。

  杂文还应体现平民化。只有坚持平民化的立场,才会对大小世事始终保持正义感,不至于对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或新闻事件感到麻木。关注现实、大众、民生,应是杂文的根本。人们常说,此地无声胜有声,杂文有时就要这个境界。对于现实的积极“攻击”,是杂文的一大特点,杂文不敢说有“兼济天下”的气慨,但要有对现实,对弱势群体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感应。
  
  杂文对现实对象的表达是有选择的。只有那些具有对社会人生的进步改变有所影响的对象才能被选择。写家不进行严格的题材分析,遇到什么写什么,叫写什么写什么,谁给钱就写谁的话,杂文写作就失去了独立性,而变成了社会生活的简单附庸,变成生活、权力和金钱的奴隶了!杂文的现实性要求,不排除非现实生活题材的进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现实感觉和审视之后,会对现实社会人生提出积极的参照。对现实的社会发展缺乏使命精神、责任感、忧患意识的人,只把杂文当成邀功的手段,当成换钱的工具、当成求名的方式的做法,无法获得杂文创作的成功。
   
  杂文有时要“硬。”直面现实、感怀历史。应敢讲真话、实话、自己的话,有卓见,有立论。或金刚怒目、或入木三分,或深入骨髓,集中较好地体现挥笔纵横,作为时代匕首的特点。
   
  杂文有时要“软”。不一定一刀封喉,不一定非要刺刀见红。可以绵里藏针,可以温文尔雅,一切以抒发个性为要旨。和风细雨胜于长枪大戟,因为其像春雨,润物无声。和风细雨之作,从美学风格上说,具有佛教的“定加慧”的美。不应图超高音贝的一时之快,而应以娓娓道来的声音,构成一个“气场”,让读者得到一些感悟,从而约束自己,提示他人,产生恒久的生命力。
   
  总之,杂文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虽不像小说那样可以挥洒自如,描绘广阔的社会画卷,但却如鲁迅先生所言:“(我的杂文)所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或形象的全体。”杂文这面镜子可以助人识美丑,知善恶,可以照出某些人脸上的粉刺、脓疮,乃至梅毒,使良知未泯者积极疗病祛疾。至于有些人讳疾忌医,甚至认为那脓疮与梅毒“美如奶酪”,那是他自己的事,杂文也奈何他不得。
  
  最后,我想用一句鲁迅先生的话结束此文:“杂文当然不敢说是史诗,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绝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我只有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丁,几个瓦片,但也希望,并且相信会有人从中寻找出合于他的用处的东西。”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4:4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对杂文的一点小体会,对错与否,请朋友们砸砖!
3#
发表于 2007-10-11 15:1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杂文艺术谈,主题是呼唤杂文的现实性。现实性,确实是江天目前应该注意的问题。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应时而生。
“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噙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们华夏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明,但现在于世界之林并不强大。于此大的前提下,做为书生,如何用文字来做一点工作,确实值得思考。
“对于现实的积极“攻击”,是杂文的一大特点”总结得很好。古代贤王悬鼓设木;杂文便是鼓与木,目的便是让国家、民族好起来。
此文还有许多闪光之处,我就不一一指出了。
4#
发表于 2007-10-12 08:43 | 只看该作者
  对杂文作了深入的思考,言之成理,很有启发性。
5#
发表于 2007-10-12 10:11 | 只看该作者
对杂文很好的思考。在上篇文章的基础之上又有着发挥。
6#
发表于 2007-10-12 14:19 | 只看该作者
杂文的锋芒,永远不能钝!
7#
发表于 2007-10-14 13:44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10-15 08:2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程学武 发表
这是我对杂文的一点小体会,对错与否,请朋友们砸砖!
9#
发表于 2007-10-15 22:1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武好文!

问好。
10#
发表于 2007-10-16 09:30 | 只看该作者
张驰有度,“软”“硬”兼施,学武这篇对杂文的思考很给人启发,拜读好文!
11#
发表于 2007-10-18 10:1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张驰有度,“软”“硬”兼施,学武这篇对杂文的思考很给人启发,拜读好文!

说得不错.
12#
发表于 2007-10-18 11:28 | 只看该作者
  杂文作者应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

  杂文有为现实服务的功能,时评也是杂文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不应将时评排除在杂文之外。
13#
发表于 2007-10-21 11:07 | 只看该作者
窃以为,相比其他文学形式,杂文更多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土壤里才能够茁壮生长的文学,离开了社会对人生的现实关注和积极能动的参与,杂文就会丧失特性,力量减退,变得可有可无了。现实性的批判,是杂文最重要的品性之一。

--------------------------------------------------------------------
见解独到,读之开茅,问候学武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1 22:08 , Processed in 0.18762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