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3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死:诗人与诗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5 1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死:诗人与诗歌

  余地死了,很多人出来说话,不停地追问:余地何以能抛下三个月大小的一对双胞胎儿子、病重的妻子?有人以“自杀的病人,请勿借“诗人”之名”也来说,文字倾向于讥讽诗人和诗歌。有更多的人痛惜,还有更多的文字,给予了精神的升华和赞美。有一些诗歌圈子外的人问:是不是诗人容易自杀?

  诗歌因为其精神而获得一种更真实地穿透世相的能量,但是一个人的死到底和诗歌有多大关系呢?这个问题是值得警醒的。如果说诗歌是一种更彻底的关于现实的承担和穿透,那么诗歌肯定背负了它关于生活的艰辛,背负了由于生活的艰辛而在精神上造成的压力,但这不是诗歌本身的错误。如果说这些应该由诗歌去承受,诗歌应该有足够的力量承担这些苦难的。事实上,一个写诗歌的人死了,来自生存的问题,余地的死也说明了这样的问题。

  死,是人作为一种个体的权利,与诗歌无关,与人们的说三道四无关。我为余地的死亡悲痛,但我更尊敬作为一个人所应该有的活着的尊严。试想:一个写诗的人死了,不是因为诗歌让他去死。相信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他是作为一个活不下去的人的死,是生存遇到的问题。顾城也是这样。我不了解中国诗人到底有谁纯粹是为诗歌去死的?因为余地是写诗歌的,所以才被赋予了诗人之死。余地之死完全说成诗人之死,这样的说法是非常可疑的。我们从个体的人的死亡,去看余地,定然有他承受不了的关于生命尊严的脆弱一面。但是,我们真得能从他的死亡这个表面现象看到内里什么?想来有隔皮猜瓜的意味吧。通过指责余地,去指责诗人,显然是对诗歌本身的歧视,违背诗歌艺术本身纯正存在的事实,更混淆了人们的视听。

  我以为个体有选择死亡的自由,这出自于个体在生存当中心灵和精神的自由,如果还有关于死的信仰的话,关于死能够获得人存在的尊严的话,关于死能够有一种救赎和力量的话……指责“死亡”是活着人的事,也不关死亡本身。死亡,对于死亡本身而言没有对错。只是,死亡仍然可以以一个黑色的惊叹号,以一双犀利的眼睛,给诗人和诗歌一道警觉的光芒,死亡可以像一束强烈的探照灯光照彻落脚在人内心的诗歌和有关诗歌的一切。

  想起人说过的,关于一个写诗歌的人的死,要拒绝悲悼。他死了,不再有第二次的活着。有人这样说:他(余地)没有杀死自己,杀死的是我们。我想说他杀死的不过是肉身,杀活的是他身后的自由和精神,还有我们身体里灵魂里的惊醒和疼痛……

                2007年10月14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10-15 17:38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余地之死的消息和相关评论,有了许多感慨和压抑。房子老师以精细而敏锐的视角,从人们常见的习惯性的思维中清晰出来自己的思考和见地,无疑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看待生死和诗歌创作以及作者本身的关系和有关于道德以及精神层面诸个问题的窗口。
3#
发表于 2007-10-15 19:37 | 只看该作者
众人对余地死的议论,使我想起了英国玄学诗人约翰。多恩的一段布道:“每个人的死等于减去我的一部分,因为我是包括在人类之中。因此,不必费心打听丧钟为谁而敲,它就是为你敲的。”

唯望孩子和未亡人安康。
4#
发表于 2007-10-15 20:19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天才挥霍生命,不知是不是这样的。无论什么人,不珍惜生命总是可惜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20:4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万里山水 发表
  看到余地之死的消息和相关评论,有了许多感慨和压抑。房子老师以精细而敏锐的视角,从人们常见的习惯性的思维中清晰出来自己的思考和见地,无疑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看待生死和诗歌创作以及作者本身的关系和有关于道...


        感谢山水朋友细致的点评。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20:4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简然 发表
众人对余地死的议论,使我想起了英国玄学诗人约翰。多恩的一段布道:“每个人的死等于减去我的一部分,因为我是包括在人类之中。因此,不必费心打听丧钟为谁而敲,它就是为你敲的。”

唯望孩子和未亡人安康。


这段话说的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20:4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有人说,天才挥霍生命,不知是不是这样的。无论什么人,不珍惜生命总是可惜的。


问好水如空朋友。
8#
发表于 2007-10-15 21:18 | 只看该作者
  生命可贵,应倍加珍惜!
9#
发表于 2007-10-16 08:34 | 只看该作者
对诗人死亡的理性分析。
10#
发表于 2007-10-16 09:35 | 只看该作者
死亡,对于死亡本身而言没有对错。只是,死亡仍然可以以一个黑色的惊叹号,以一双犀利的眼睛,给诗人和诗歌一道警觉的光芒,死亡可以像一束强烈的探照灯光照彻落脚在人内心的诗歌和有关诗歌的一切。

为余地的死而悲痛!问好房斑斑。
11#
发表于 2007-10-16 22:05 | 只看该作者
艺术家自杀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尼采将艺术家称为“患病动物。”
蓝格。艾喜鲍恩调查了782位著名人物,这些人中精神极端失学者占83%,健康者仅占6.5%,波德莱尔、龚古尔、莫伯桑、尼采、莫奈、舒曼等皆患进行性麻痹症;牛顿、赫尔德、凡高、舒曼、迦尔旬、果戈理等皆发疯;克莱斯特、克魏格、海明威、凡高、芥川、太宰、三岛、川端、有岛武郎、舒曼、杰克·伦敦、叶赛宁、茨威格、法捷耶夫、马雅可夫斯基皆自杀身亡。有疯狂、痴颠等严重精神病现象的艺术家还有艾米内斯库、波德莱尔、哥德、托尔斯泰、莱蒙托夫、爱伦.·波等。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7:1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跃农 发表
  生命可贵,应倍加珍惜!


问好跃农朋友,说的是。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7:1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对诗人死亡的理性分析。


问好武兄。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7:1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死亡,对于死亡本身而言没有对错。只是,死亡仍然可以以一个黑色的惊叹号,以一双犀利的眼睛,给诗人和诗歌一道警觉的光芒,死亡可以像一束强烈的探照灯光照彻落脚在人内心的诗歌和有关诗歌的一切。

为余地的死而...


谢谢朋友。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7:1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lqm407 发表
艺术家自杀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尼采将艺术家称为“患病动物。”
蓝格。艾喜鲍恩调查了782位著名人物,这些人中精神极端失学者占83%,健康者仅占6.5%,波德莱尔、龚古尔、莫伯桑、尼采、莫奈、舒曼等皆患进行性麻痹...


         艺术的彻底性,和死亡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1 22:15 , Processed in 0.15714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