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27|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风云舒卷 众流交汇----高迎春散文印象 方涵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31 1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风云舒卷   众流交汇
                                                                           -----高迎春散文赏析    方涵宇
     
  走进高迎春的博客,他的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尽收眼底。读高先生散文,处处可见其诚挚、美好之襟怀,严谨认真之作风,以及由于执着人生而产生的对真善美的追求。他不论是抒情,是叙事,是写景,或是咏物言志,都使人感到是那么实在、平易、纯正、透彻,而没有丝毫的虚、浮、燥、厉之气。颇有一些“温、柔、敦、厚”之风。
     
  他的散文,大都写得很有意境。他的描写,也仿佛是在以文字作画,他总是蘸着清丽的颜色和真挚的感情,一丝不苟地、细致地写,务必写出真情、画意;写出情韵、滋味。使你读之,有身临其境、心入其情之感。
     
  他的散文的线索、脉络是清晰的,结构是较为严谨、缜密的。他围绕文章的中心,款款地写;有曲折,有波澜,但很少陡起陡落、大开大阖。因此,常常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
     
  以下就高迎春散文的特点,发表一些浅见。
                                         
   一、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散文写作时,能将物象与心象融和为一体的,堪称散文行家。高迎春的散文中,这种情形处处可见。如《飘举入云蜀葵花》中,作者写道:
      
  古代文人,吟咏蜀葵的诗作有很多。有人赞誉它“能共牡丹争几许”,有人颂扬它“自不同凡卉”,有人形容它“新染鹅黄色未干”,有人描述它“翠干抽筠直,朱华剪彩重”。但在众多诗作中,我最喜欢陆游的那首《秋光》:“小圃秋光泼眼来,老人隐儿兴愁哉。翩翩蝴蝶成双过,两两蜀葵相背开”。诗句通俗、浅近、自然、流畅,虽然着眼点并不是蜀葵,但在蜀葵怒放、蝶飞翩翩环境中,爷孙俩尽情游戏,谁说不是一幅尽享天伦的淳美画面呢?另外,我欣赏苏轼的那首《黄葵》:“晨妆与午醉,其态含阴阳,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凝练的诗句,生动表现出蜀葵初放时芳菲娇妍、盛开时香风流韵。
     
  在这里作者借用呤咏蜀葵的诗句,将蜀葵的风姿极尽渲染,同时也表达了对蜀葵的钟爱。在旨在写情的散文里,作者不论是在写景,还是在状物,总是首先要将自己的情绪、趣味“投射”到上面去,从而把事物写真,写活,写出滋味和情韵。在高迎春的《碧叶风来别有情中》,作者通过对樱桃树具体的描写,寄托了对岳父的敬爱之情。试看:
   
  人生如四季:春天温馨,夏天炽热,秋天成熟,冬天寒峻。生命的每一个季节,都章显出弥足珍贵。生为过客,逝为归人,岁月匆匆,四季短暂,当预知生命的年轮难以久画时,岳父把博爱的信念,寄托给了樱桃树。碧叶风来别有情,我知道,内存了老人意愿的樱桃树,已经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樱桃树!
     
  在他的许多篇散文中,他所描写的一切,无不渲染着他自己的个性和感情色彩,从而把事物写得形神兼备,气氛逼人。同是描写花树,然而我们从他的《朱实垂盆赏枸杞》和《天下风流是此花》笔下所看到的,却各秉异趣。“丰彩奕奕,婀娜多姿的月季”,与“朱实垂盆,若缀玛瑙”的枸杞,便都是那样的优美、神妙,各抒灵趣,而不同凡响了。在这里,我们所读到的,已不仅仅是自然中的花木了,而是融和着作者自身的情怀和心声。
     
  可以说在高迎春的散文作品里,不带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纯景物的描写是没有的。在作者笔下,由于做到了将物象与心象融和为一体,一切景物都是那样的鲜活灵动,意味隽永:
     
  “ 桂花疏疏密密装点繁枝,虽朵小似米,却清姿淡雅,香风吹远,令人扑面心醉。香,为花之魂;香,为桂花之魂。”(《幽香轻漏桂花秋》),“紫荆花开,宛若紫气东来。心愿更多的人,了解紫荆承载的寓意,体悟紫荆云蒸霞蔚中孕含的艺术力量。和谐驾同舟,互助渡难关,用爱心和良知,去构筑和风细雨好岁月。”(《千蕊缘干扶紫萼》)
                       
   二、精鹜八极   心游万仞
     
  我曾这样设想:假如我作为一个旅游者,来到一处风景胜地,我一定希望得到这样一条游览路线,:首先它是新颖的,不是我们走惯了的旧路,不会使人厌倦;其次,它是便捷的,尽管它曲折或艰难,然而它曲径通幽,前面自有它的胜景。再者,它是自然的,它的起伏曲折,都是自自然然,顺势而成的,当我们沿着它信步而行的时候,便会有一种无拘无束的适意感。
   
  由此,我联想到了高迎春散文的艺术构思。
   
  散文,既然视为“情种”的艺术,它旨在抒写作者对人生、宇宙的主观感受----思想和情绪。
   
  品读高迎春的《却将密绿护深红》与《一树红绒落马缨》和《碎剪梨花飞琼英》等散文,其精巧的构思,如理水,如开河,如导流。作者的思想情绪清晰而又井然,总是顺着一定的线路,自然有致地流动开去,流来流去,最后流入大海。我们分明地感到:作者在写作这些散文时,当灵感闪现之顷,被唤醒了的经验,便纷至沓来,常常是古今贯通、旁征博引,大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状。  这些优美的散文,都具有它自己独特的流动形式,绝无构思上的雷同、因袭。作者往往从独特的感受出发,寻找独特的表现角度。我们从他的散文中发现,同一件事物,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见也就会各自不同。我们且从高迎春一些描写花木的散文之构思为例来加以比较说明。  他的《幽香轻漏桂花秋》,其构思的独特角度在于以所“闻”、所“见”桂花不同凡响之风姿,衬托桂花“天香月染、幽香轻漏”之美质,虚实结合。开篇即引用李清照的《鹧鸪天》盛赞桂的超凡脱俗的美: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正是缘于这首词,促使作者“购回家一盆半米高的四季桂”,从此与桂花结缘至今。
   
   然后笔锋一转,描写游桂林,赏桂树的情景:
     
  八月初,我跟随旅行团,从张家界乘一夜火车抵柳州,尔后换乘大巴于黎明时分到达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市区的七星岩公园、漓江公园、虞山公园游览,随处可见高大的桂花树。特别是在榕湖和杉湖,绕湖而植的桂花树叶茂枝繁。导游小谢说到桂花树,不禁眉飞色舞:广西桂林,就因桂树成林而获此名。早在唐朝时期,这儿就开始植桂,目前桂林市区的桂花树,已超过10万株。以桂花为名的地名自然很多,如桂花街、八桂斋、桂花园、桂花林等等。1984年3月16日,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公告,定桂花为市花。桂花品种比较多,但常见的有月桂、金桂、丹桂、银桂、四季桂、砍砂桂、秋桂、檀香桂8种,可惜你们来早了,待到仲秋,金风送爽,桂花盛开,湖边上碎金铺地,树上脚下都生香,定会让你们流连忘返。听谢导一番介绍,我真懊悔不如迟来两月呢。
   
  作者由此生发开来,引经据典把桂花之美,交代得明明白白,淋漓尽致。桂花之美,不在其“色”,而在其“香”;不在其“形”,而在其“神”。
     
  再看他的《丛丛婷婷萱草花》:
     
  宁津职业学校院内,有个小花园。含烟茏雾的垂柳,分列在花园的四周。沿曲径内行,只见西南侧有处假山,浓浓的凌霄遮盖了山石,象极了一架绿色屏风。中间圆形栏杆内,盛开的金银花,拱围着一尊少女捧书而读的白色大理石雕塑。东北侧有高矮相连的两个蘑菇状亭子,下有石凳供人作息。花园中雪松、丁香、冬青、月季、紫薇……在匠心安置下茂盛着。而让我一瞥神清气爽,再瞥心悦欢畅的,却是那片足有半亩地的萱草。它们丛列成行,橘黄色的花朵形似百合。正者六出四垂如凤舞,倒者光彩晃曜似翻锦。远望,灼若丹霞;近观,丽赛芙蓉,姿态万千在花葶上。因为喜欢这片绿叶扶持的萱草花,我特意带母亲来花中照相,母亲欣喜地说头一回见这么连片的花。
     
  这篇散文,作者在“雪松、丁香、冬青、月季、紫薇”等众多的群芳中,独赏萱草花的“四垂如凤舞,倒者光彩晃曜似翻锦”,对萱草花的赞美,朴素简洁,信笔而书。由萱草的美,而至萱草的药用效果,再谈及“种植于庭院梨树下的那墩萱草,年年新旧相代,鹿葱茂盛。抽茎开花时,叶濯露翠,黄盘朝日,华而不艳,雅而不质,成为我悦目赏心的花卉之一。今年春天,83岁的母亲在住了14天院之后,于4月4日离别儿女们远去。料理母亲入土为安,家中的那墩萱草花,也随着母亲的离去而枯萎了。萱草花,萱草花,莫非你真有灵性,不忍让我睹物思亲,双泪长流么?”读到这里,令人不禁为作者之悲而悲,真有些感同身受了。
   
  散文家李广田对于散文曾有这样的比喻:“我以为它很象一条河流,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处它都流到,而流来流去却还是归入大海,就象一个人随意散步,散步完了,于是回到家里去”。读高迎春散文,也就如一条小河那样自自然然、蜿蜒曲折地流淌。在《丛丛婷婷萱草花》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在触景生情的情况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直入心灵深处,其情思有起伏、有曲折、有开阖、有抑扬。
     
  高迎春在散文创作中,视野十分开阔,神思十分活跃,选材十分翔实。状物,仿佛伸手可触,抒情,引人心弦共鸣;说理,让人心悦诚服。可谓切实具体,浮想联翩,跌宕多次,步步入胜,如臻妙境。
     
  他的散文涉猎的题材较广,虽有一些作品涉及家庭细故,书籍刻画,个人情怀,故人旧事……然许是高迎春生性热爱自然和一切属于自然的生命体,故他的作品中写得最多的却是花鸟鱼虫,山川风物……凡有感有思,皆可托之于“即兴之笔”,真象林语堂所言:“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文”。但无论选取何种题材,迎春先生仿佛掌握了“点金术”似的,他或许选取的是“铁”,是“石”,从他笔底流出的,却是闪光的“黄金”,晶莹的“宝玉”,这种“点金术”,便是作者对生活的沦肌浃髓的感受,以及深刻独到的思想高迎春《念想》的写作,就是个突出的例子。他在文章中说:“那年母亲去看生病的姥姥,捎回来一个高梁莛杆编的船形“筢联”,在鲁北,农家多用此盛干粮。选好高梁莛杆,用线绳把交叉的莛杆逐渐向上勒,最后用荆条沿边,一只白生生小巧美观的“筢联”就作成了。母亲说,这是你姥姥留给咱的“念想儿”。还用红绳拴个吊扣挂起来,一直舍不得用。”。我觉得这篇散文的“画龙点睛”之处就在这里。有一双“残脚”(小脚)的母亲,常回娘家探看同样有一双“残脚”的姥姥,“捎回来一个高梁莛杆编的船形“筢联”,“ 姥姥去世后,常见母亲默默的擦拭“筢联”,就知道她又在思念姥姥”。这便是作者开篇所说的“念想儿”。这船形的“筢联”,是用来“盛干粮”用的,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这“念想儿”,寄托了“姥姥”对“母亲”一家人将来的生活最原始的期望。在“母亲”已知自己的生命快走到尽头时,“忙个不停地为我们姐弟五人、孙儿孙女,每人都缝了一双鞋垫。针脚虽已不整齐,那千针万线分明缝进了母亲对后辈的疼爱与寄托。甭看母亲没明说,其实我心中明白,这就是母亲留给我们的“念想儿”了。两代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那令人肃然起敬的形象,很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因为作者对“姥姥”与“母亲”的人生道路深刻的体察,亲感至诚,才会有这种感人至深的描写。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
   
  自然法则使我们的先辈象流水那样逝去,而年富力强的后辈也会从而立到不惑到知天命,慢慢老去。面对不可抗拒的时间老人,当我们告别这个曾经养育了我们的星球时,又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念想儿”呢?
     
  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要认真思考的人生课题。

本文首发于火鸟文学论坛(未完待续)
2#
发表于 2007-10-31 17:28 | 只看该作者
先占沙发欣赏。
3#
发表于 2007-10-31 17:51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读迎春的散文

又看见了你的点评文章,真是有点菜饭皆可入目,入口。一兵斑主在你的有一篇里评的就特到位。方先生也是。等待再续
4#
发表于 2007-10-31 18:18 | 只看该作者
评得很细致,也很到位,一并学习借鉴!
5#
发表于 2007-10-31 18:1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高版散文的总纲,一个文字爱好者,如果能让自己的作品走入更多的心中,走入更多人的笔下,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祝贺高版作品节节升台阶!
6#
发表于 2007-10-31 21:08 | 只看该作者
高班严谨做文的风范,值得学习。
7#
发表于 2007-10-31 21:2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零落如雨 发表
欣赏高版散文的总纲,一个文字爱好者,如果能让自己的作品走入更多的心中,走入更多人的笔下,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祝贺高版作品节节升台阶!

一并学习,祝高版佳作迭出!
8#
发表于 2007-10-31 22:24 | 只看该作者
高兄文章精美,方先生的点评也见精彩。
9#
发表于 2007-11-1 1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转贴] 风云舒卷 众流交汇----高迎春散文印象 方涵宇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风云舒卷   众流交汇
                                                                           -----高迎春散文赏析    方涵宇
     
  走进高迎春的博客,他的许多优?..


评论有深度!
10#
发表于 2007-11-1 12:17 | 只看该作者
是的,好的散文是有情的,物化与人化的
11#
发表于 2007-11-1 13:51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在散文创作中,视野十分开阔,神思十分活跃,选材十分翔实。状物,仿佛伸手可触,抒情,引人心弦共鸣;说理,让人心悦诚服。可谓切实具体,浮想联翩,跌宕多次,步步入胜,如臻妙境。

妙不可言。十分佩服高版的散文成就,川媚以为有的篇幅只合击节赞叹!
12#
发表于 2007-11-1 14:47 | 只看该作者
高版文章写得好,这篇评论也评得好,受益了!
13#
发表于 2007-11-1 22:1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迎春兄的文章,彰显出丰厚的学养。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11: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文友留言鼓励.
15#
发表于 2007-11-2 19:3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零落如雨 发表
欣赏高版散文的总纲,一个文字爱好者,如果能让自己的作品走入更多的心中,走入更多人的笔下,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祝贺高版作品节节升台阶!



期待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5 19:39 , Processed in 0.10835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