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标准统一的老子《道德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8 2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7:04 编辑

标准统一的老子《道德经》
(1) 第一章:道变道恒,有无之道——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道——是产生物质、物质本体与物质的存在形式;道是文化之根,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道的灵魂是变,道的成分是物质与力,道象为龙,道根是易;道物一体,道包括大道与大道以下所有物道(器道)。
可——是。
常道——恒道,永恒的大道。
无——无形之物。
有——有形之物。
始、母——例如:铁器之母是铁,之始是石。
徼——边界。
玄——深奥,不容易理解的。
译文:
道是道,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名是名,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是指天地的开始;
有,是指万物的根源。
常常要从无观悟道的奥妙,
常常要从有观察道的分界。
有无同出于道,异名同谓,
奥妙又奥妙,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提示:
本章“首启统论大辨证,大道永恒。”道,首先是“有物混成”,动变不止。道是变的,道之永恒就在于她变易不易,即:永远变化。
——经文里道不当说!!无,首先是无形之物。道的内容是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有无之道,是一切一切的来源,即:大本大原的大道。
(4)第二章:大道深远,先于上帝——
原文: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
道——指“有物混成”的大道。
冲——盅空。
盈——充满。
译文:
大道空空,但又是用不尽的。
如深深(的大海)啊,
是万物的根源!(里面)
锋芒的锉掉,缠绕的解开,
光耀的调和,与尘世相同。
湛蓝(的高天)啊,似有若无!
我不知谁之子,显象(产生)于上帝之前!!
提示:
同其尘——不搞特殊的意思。
“谁”比道大;道在帝上并代表“谁”,可“众神归一”!!!
——众神归一,是人类最最根本上的和平统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当前--- ---
(25)第三章:有物混成,起名大道——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未知其名,
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
寂、寥——寂静寥廓。
域——大道空间。
法——效法。
逝——逝去。
自然——自然而然自己的样子。
译文:
有(一个阴阳未分有无相间)
混合而成的大物质,
她生在天地之前,寂静远大,
独立永恒,周行不止,
是天地万物的母亲。
我不知她的名,她的字叫做:道!
勉强为她起个名叫做:大!
大是说消失了,
消失了是说远去了,
远去了是说返回她的始原了。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
大道空间里有四大,而王居其中一大。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而然。
提示:
“有物混成”的天母大道,是一切一切的源头!——“有物混成”,英明伟大,是唯物的原始出发地,是不迷信的科学始原!!
——王,是天人合一,“生而弗有”的王者圣人,按现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领袖。
老子点道——起了“大道”名字,给大道空间内的天地万物一字概括——道!道——大道与器道!!
(有感而发:真正神的发明者——
您真真是天下的第一
您是真正神的发明者
您是缔造了真正的神
此神不是从没有里产生
此神不是自我上帝的人
此神是拥有内容的物有!
——先天地生,象帝之先,有物混成!!
(42)第四章:物生公式,道根阴阳——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中气以为和。
天下之所恶,
唯孤、寡、不榖,
而王公以自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
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注释:
道——“有物混成”的大道。
榖——善,好。
梁——横木。
父——父与母,源与始,先的意思。
译文:
有物混成的大道产生出第“一”个阴阳鱼,一便生二,二又生三,三产生了万物!
(所以)万物都是阴阳对应统一,中和阴阳精气(而为一个个具体事物)。
天下所厌恶的惟有“孤、寡、不好”,但王公以此为自己的称呼。
所以,财物减少了便会增加,增加了便会减少。
人们所教的(大道理),我也去教。
——强横的人死无葬身之地!
我将以此为第一要教的。
提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指物质产生的(公式)演化过程;大道混成,阴阳不分,有无相间;“一”是第一个阴阳鱼,前道后物,可代表道;道一二三万,是龙体结构,也是数哲原理!也是中国文化文明先进科学第一所在——关于“物质的产生”至今无人比此更科学的言论。物质绝对不是从“没有”里产生,从“没有”里产生,那就神啦!!
万物负阴而抱阳——这是阴阳鱼的来源和最明白的解释,易核阴阳,所以,道根是易!!
中气以为和——中五天体君位,张显天道中国以和为贵的灿烂文化!
吾将以为教父——教育首先不是知识教学,而是道德教学。“德育第一”是人类共同遵守的教育方针。
(14)第五章:研究之始,无形之物——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曒,其下不昧。
寻寻呵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
夷、希、微——指大道空间内的恍惚现象:无色无声无形(却物有)这也是道本身的一大奥妙,其实就是无形之物的变幻状况!(另一概括就是阴阳。)
致诘——追问(研究)。
曒——清晰。
昧——幽暗。
寻寻——寻找寻找。
御——驾御
译文:
平光得看不着,
音大得听不着,
精微得摸不着。
此三者究说不透,所以,混合为道一。
一的上面混沌不明,一的下面清楚不暗。
追究追究吧不可名状,复原回归于无形之物!!!
这可谓无形状的形状,无形之物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恍惚。
迎着它不见其首,随着它不见其尾。
用远古的大道,可以掌握今天的事物,
可以得知远古天地的开始,这是(研究)道的一个新纪元。
提示:
致诘,寻寻——最早的研究之意。
“一”——即道一,第一个阴阳鱼。
——本章主要是阐明:无形之物(道)的情形。
恍惚,是无形之物(道)的种种奇妙的现象,而不是老子对道不清楚。
无色、无形、无声(甚至无质量)都是“无形之物”的现象,可万万不是没有!
无物,可不是没有物,而是没有形状的物质,即:无形之物。这是道的主要形状特征特性。
——佛家说来说去说至空,道家说来说去说至无,以前说不下去;现在我们往下说:例如阳光空气水、电、温度、场、量、能、及夸克以下待属物,都是无形之物;沿着这条道就能走到当今科学的最前沿!!
(34)第六章:道大到小,不大而大——
原文:
大道沨兮其可左右。
成功遂事而弗名有,
万物恃之生而不辞,
爱养万物而不为主。
恒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之而不为主,
可名于大。
是以圣人能成大之,
以其不为大,
故能成大。
注释:
爱养万物——根据《唐陕西周至县楼观台道德经碑》通行版本。
沨——指大道气魄,如风如雨,铺天盖地。
恃——仗恃。
大——大道之大,大王主宰之大。
译文:
大道呵,如风如雨(铺天盖地)谁能左右?!
成功了所有也没有名称,
万物依仗她生命并永不分离,
喜欢养育了万物也不为主宰,
永远也没有贪欲,可谓最小;
万物归顺也不为领导,可谓最大。
所以,圣人能学道成大,就是以这不为大,因此才能成大!
提示:
圣人领袖——太阳之人,(天人合一,自然而然,不为大而大),有灿烂的光芒,而没有灿烂光芒之思想。然而,圣人领袖也拥有大道天威不可左右的一面。而那乐于骄傲的大人物往往就忽视了这一面--- ---
(32) 第七章:道常无名,而万万名
原文:
道恒无名,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人莫之令,而天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注释:
恒——永恒。
朴——原木,代指大道之始原。
宾——宾服。
守——遵守(始原之道,自然而然不妄为)。
甘露——指雨水。
始制——开始制度。
译文:
道永无(一个具体)名字,
朴(器始之道)虽然很小,
天下也不敢(将其)称臣,
侯王若能遵守她,万物将自然臣服。
天地(也将)相互配合降下甘露(雨水)
人们(也不用什么)行令而自然都能得到(甘露的降临)。
(以器始之道)有了“开始制度”的名称,名称已经有了,
那也要适可而止,知止所以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就像大道贯穿于天下,犹如川谷江河连归大海一样!
提示:
——道包括大道器道,道注万物,贯穿物质的始末,一道一物,一物一道,道物一体,大道以下万物器道。所以,道常无名而万万名!大道与器道,大海与江河,原木与器具--- ---
——本章讲了社会制度(理论)的开始形成。——老子真真哲学之父!社会制度如朴统器,“纲举目张”,但要适可而止!!
“形而之上谓之道,形而之下谓之器。”器之始(原木)朴,一器道!割朴而散谓之器,朴统器,统一大制=原朴之道。(——音乐家讲:音乐的哲学理论起源于“大音希声”!)“始制”金贵!!
(6)第八章:谷神天源,玄牝大道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注释:
谷神——观天如海,天源之底即谷神——大道。
玄牝——天母大道。
门——比喻天地生出之地。
不堇——不尽。
译文:
天源大道永恒,这大道可谓天母。
天母之门,可谓(系)天地之根。
连绵无际啊,如(在眼前恍惚)存在,其功能无穷无尽。
提示:
——这是老子对天道深深的感悟思索,也是普通人成神的一个根由。相比,还是老子科学先进一筹!
——海谷有底,天谷也有底,人人向往想知道就是知道不了所以也就有了“神”,而老子感悟出了“谷神”!!“神”是没有内容的,是求知不得加迷信,而“谷神”是有内容有底的,是“有物混成”,是最大的不知——道。这就有了第一科学,例如这会很能让人感悟出:宇宙是个有限之物!!!——“谷神”其内是宇宙,其外就是宇宙的载体大道。
(35)第九章:道招天下,往而不害——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注释:
执——举。
大——大道。
象——现象,形象。
既——尽。
译文:
打出道的旗帜,天下纷纷向往,
向往道就不会有害处,天下就吉祥太平。
声乐美餐,过客们(纷纷)停在这里。
(可是)一讲道就觉得她淡无味也!
看她也不能够看见,听她也不能够听到,
(但)用起来,可是无穷无尽。
提示:
——本章让我看到:道招天下,一幅大道帝国“安平太”的盛世景象!
顺道归道学道,难于用道——视闻不及,用之不尽。“道在不可见,用道不可知”,“用道不说道,并反其道而用之”——非一般伟人之所能!!
——人类走至今天,恰恰又是一轮道莅天下之时,谁先打出道的文化旗帜,谁先得天下向往!!大道包容,阴阳和谐。例如“两个主义”客观地共处一个国度,一个地球村,想彼此一个消灭另一个事实证明不行,也更道不通!——道是变的,矛盾不矛盾!!
(40) 第十章:道动正反,有无互变——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反——反向反面,返回。
弱——由强到弱的弱。
有——物有: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大道之物与道生之物,具体空位(没)的对应。
译文:
(事物也)反向发展,是道的运动规律!
(事物也)弱小发展,是道的运用过程!
天下万物必从物有产生,有形之物生于无形之物!
提示:
本章字少义大,可谓“中轴”章——大都说“正”,本章讲到了“反”。
弱者道之用——(天远道神,地近人明)隐约拟人的手法,不是讲“由弱到强”,而是讲“由强到弱”,进入“失”的轨道!
一大物质规律——任何一个事物都在同时正反双向发展!例如:吃的多剩的就少,火箭升空上下力,人活的岁数越大能活的岁数就越少,等等;事物向强大与弱小发展就是阴阳一体这同一定律。只是人们都知道由弱小向强大发展的正一面,而忽视了由强大向弱小的反一面!例如:一个朝代的盛衰,头发脱落,大火渐渐熄灭,等等。——知道这个,掌握这一大定律,才能掌握大事小事乃至天下;
——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相互依赖相互转变是宇宙间经文里的第一大物质规律!例如:太空与天体,生长的万物与阳光、气、水,等等。有无即道,也是抽象的概念,有是绝对的,无是相对的,无也是一种有,是有的另一种形式,(也是空位没有之概念)。——在物质的宇宙里永远也没有没有!!
(41)第十一章:视道三人,绝对相对——
原文:
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
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类,
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成。
注释:
辱、偷、渝——(等)不能按今天的意思解释,那时就那么几个象形字,很难表达真实的意思,我们只能按着整体的内容意义尽量作出正确的解释。
道隐——道注入(物里)。
译文:
上士听了道,赶紧去做;
中士听了道,像有又像没有;
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
不笑,不足以证明有道!
所以,著书立言里有:
(道)明如暗,进如退,平如凸,
上德广蓄如天谷,极其清白像玷污,
广德不止像不足,总是建德像有缺,
永保质真像改变。(心理状态,总保持总怕变。)
方大到底圆无角,(如地球。)
大器皿要比小器皿晚作成,
自然的大声音听不到,(如:地球的脚步太阳的火声。)
大样子没有形状,(其实是看不到,如:宇宙、大道的样子。)
道,注入在万物之中,没有名字。惟有这道呵,善始善终,成就一切!
提示:
——理解老子要从大处实处着想,既唯物又辨证,既相对又绝对。视道三人,至今还能对号入座!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一听就做,“实践第一”!毛主席说:“万即一,变即常。”他在二十四岁就捉住了道的灵魂是“变”。但他没有坐下来成为什么预言大师,而是成了革命的实践家(老子所讲的圣人(领袖),将老子的道德文化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全方位的成功实践!!
(5)第十二章:大爱无亲,守中为妙——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不仁——没有仁爱远近。
刍狗——用来祭天的草狗。
橐龠——风箱。
屈——亏少。
中——中(五)天体君位,中国中庸中道之中,恰到好处,守中为妙,居中俱进!
译文:
天地大爱不知,把万物当草扎的狗;
圣人大爱不知,把百姓当草扎的狗。
天地之间,这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
空虚不尽,越鼓动风越出。
(但你)听响声越多就停下没风了,
还不如把握均匀中道为好。
提示:
——刍狗祭完天,天道视而不见,不会亲近宠爱它;圣人学天道天人合一,一视同仁,不会产生宠辱远近,也就天下公正公道了。天道无亲,大爱不知,如天道运载养育万物众生。现在,“大爱”一词已被社会广泛应用!
——拉过风箱的对本章很好理解,以此喻道,中道公道,施无为之政。
多闻数穷——听那“咕哒咕哒”声太快也就拉不动没风了。所以,不要强拉硬拽地妄为,要按拉风箱的规则(中道)拉!
(67)第十三章:道大不肖,道有三宝——
原文:
天下皆谓我大,而不肖。
夫唯不肖,故能大。
若肖,久矣其细也!
我恒有三宝,保而持之:
一曰慈,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
舍其后且先,则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建之,如以慈卫之。
注释:
我——(老子)大道!
肖——像。
恒——一直。
慈——慈悲正义。
天建——天下建立,即:国家成立。
如——汝,你。
译文:
天下都说我(道)大,但不像。
只因不像,所以,才能成为大。
若像,她早就是那些细小的了!
我有三件法宝,一直保持着:
第一个叫做:慈,第二个叫做:俭,第三个叫做:不敢为天下先。
慈悲为怀(坚持正义),就能勇往直前;珍惜万物(勤俭节约),就能丰广;
不敢(一下)做天下第一个,就能成为天下最大的器皿。
现在舍去慈就勇,舍去俭就广,舍去后就先,这只有灭亡。
这慈悲正义呵,以此战而则胜,守而则固。国家要建立,你们要以此来保卫她。
提示:
“我大”——我代表大道,老子非常自信!
——道大不像,因大道的整体外貌是在宇宙之上谁也看不到;只要能看到的就是道下之小。
三宝——慈勇就成正义之师,为何“勇而不敢”?就怕是不慈而勇成了强盗侵略者;俭,(爱护生命)爱惜天下万物,环保节能,勤俭节约的出处;不敢为天下先,其实是:不敢成不了天下第一!!!原因有二。一、先成的是最小的器皿,大器(才)晚成;二、一下就占到先上,不按由后再到前的自然发展顺序,舍去后就先必是妄为,这只有灭亡,怎么还能成为第一?!这也恰恰是人们之所好的,而成不了第一的原因!!这也是老子教诲人们,不要不劳而获,不要一下就当圣人,而是要先走完圣人之前的苦难路程。首先要学习居下居后真诚为天下百姓做出成功大事业而自然成为圣人领袖!(——不是这样走正道的人,总想一下得到,往往就成土匪头子了。)
以慈卫之——就不会是虎狼国家,而是捍为主权反对侵略的正义国家。
(11)第十四章:有无对应,有利有用——
原文:
三十辐同一毂,
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毂——车轮子。
埏——用水和土。
埴——土直,指陶器。
户牖——门窗。
译文:
三十根辐条拱合一个车毂轮,
当中空无便有了车的用途;
和泥作成陶器,
当中空无便有了陶器的用途;
挖凿出门窗,
当中空无便有了屋室的用途。
所以,用有得到了利益,用无起到了作用。
提示:
——眼看车轮子的空挡,想到没有的作用。——道向思维,阴柔下意识!总是提醒无的作用,善于在熟视无睹中发掘出惊人的哲理、道理。老子——智者,将有无之道服务于现实生活。阴阳有无辨证统一,相互利用,缺一不可。
——原先用泥土垒房子,最后挖凿出门窗。
(52)第十五章:守根袭常,终身受益——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得其子,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注释:
始、母——天下万物的根源大道。
子——大道所生的天下万物。
殆——危害。
兑——指触觉,和本能的探取意识。
小——指事物的开始。
袭——继承。
常——恒(道),指传统,始道以来的正确积累。
译文:
天下一开始,有其根源大道。
既然得知了这个根源大道,
也就知道了以下万物。
既然知道了以下万物,
就要复归坚守天母大道(的始原道性。)
(这样,)一生就没有祸害。
阻止妄为的行动,关闭贪欲的闸门,一生不用愁劳;
放开妄为的行动,投身于争抢当中,一生不可救要。
看清事物的出处可谓明白,坚守柔弱可谓刚强。
用道的光芒复照,明白事物的始原道性,自己就不会留下祸殃。这就是继承道的传统。
提示:
天下万物从哪里来的?有一个开始根源,这就是大道!谁曾想过“天的母亲”??这是老子经常的思维,因此他悟出了“大道”,也形成了始原同源的基因道根文化。从小始原,道的本性,自然而然,无欲无为,没有妄为贪欲,无意识地全部正确,不会犯意识错误!!
(62)第十六章:道注万物,天下贵道——
原文:
道者,万物之注。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虽有拱壁以先驷马,
不如坐而进此。
古之所以贵此何?
不谓以求得,有罪以免?
故为天下贵。
注释:
注——注入。
市——指饰。
贺——嘉贺。
拱壁——指双手捧着贵重的玉。
驷马——四匹马拉一辆的马车。
译文:
道,注入万物之中!!
她是擅长人的法宝,也保护不擅长的人。
美的语言可以装饰别人,好的行为可以鼓励别人。
人没有擅长,哪有就抛弃的道理?
所以,立位天子置封公爵时,虽有捧玉在前驷马其后,
也不如坐下来进听此道。古时候之所以贵此道,为何?
不就是为求得保佑以免有罪吗?所以道成为天下最尊贵的。
提示:
本章一个“注”字,千金难得!!进一步证明“道”在老子的脑海里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概念,可不是什么恍惚,只是非常抽象。——道生万物,又注入万物,道物一体,贯穿物质的始末。例如:小狗小猫的四肢头尾是“龙体结构”,雷电“枯枝倒生”、树根树枝树叶,等等都是这一道象。(道象为龙,道根是易)。又如以石为道:石的产生与消失、石的纹理、石的原子运动等,都为道。
有罪以免——倒壮句——以免有罪。
(18)第十七章:震惊思考,辨证文化——
原文:
故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释:
废——废掉。
大——很多。
孝慈——指孝顺的子女和慈爱的父母。
译文:
------所以,大道荒废了,便出现了仁义;
智慧出来了,就有了很多假冒伪劣;
六亲不和了,谁慈谁孝也就显示出来了;
国家有难了,报国的忠臣也就涌现出来了。
提示:
——震惊思考,大道还能废?!
该“大道”不是“有物混成”的大道,而是(用道范畴)文化之道,特指:治理国家的公正之道。当社会变革,上一个“政治文明”(大道)已经无法治理(统治)下一个现实社会与实践时(甚至后队变先队),也就出现了“大道废”的情况!——道,分“有物混成”的大道和产生以下的器道。具体物道、物力与物力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无形的规律轨道、政道、诡道、志向、礼仪、计划、方法------都是器道!!理解“道”——马,是祖始马和产生以下所有的马!!!
——道、德、礼、仁--- ---都是治理国家的文化(脚步)。例如:毛泽东思想过后就有了三个代表。(“三个代表”的意义还内涵两个代表:一个是毛泽东思想里有的要继续做真理政策指导,再一个就是有的已不做政策指导。例如:阶级斗争!)
(23) 第十八章:道德规律,道也德失——
原文:
希言自然。
瓢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
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于人乎?故,
从事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
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注释:
瓢风——指旋风、狂风。
道——抽象概念,所有道的总称;本章还指:按道律办事的道者和道之时。
德——指按德律办事的德者和德之时。
失——指按失律办事的失者和失之时。
译文:
希言,自然之声——
狂风骤雨持续不了整整一天。
谁这样?(天地。)
天地尚且都不能长久,
何况这(伟大渺小的)人?
所以,从事在道上的,
成道者与道相同(按道之规律办事),
成德者与德相同(按德之规律办事),
成失者与失相同(按失之规律办事)。
与德相同,道也与德相同;
与失相同,道也与失相同。
提示:
希言——自然之声贵为真理,因为不加任何修饰。“大音希言”即:大自然的声音。这是听不见的,例如地球的脚步之声!
——本章关键是理解:道、德、失、三者。根据“道生之德畜之”(时)的道德出处和客观实际,即:事物(道)出生之时,(德)成长之时,(失)转化之时(消失为它种事物)。一解百解:按道德规律办事的人,在事物的“头、身、尾”(产生、发展、灭亡)的三大段律的每一段时,就按那段的规律办!亦即:道德失同,道也同。
(21)第十九章:道之为物,唯道是从——
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以顺众父。
吾何以知众父之然哉?以此。
注释:
容——内容,(全部)。
孔——孔道,门径。
窈——深远。
冥——昏暗,深奥。
精——精气、精灵。(精与微,微观世界的无与有,道与物。)
信——信息。
众父——万物之始。
译文:
德之全部,只从道径遵入。
道是物质,只是非常恍惚。
惚呵恍呵,道里有现象;
恍呵惚呵,道里有实物;
深奥幽幽呵,道里有精气;
精气很真实,道里有信息。
从古至今,一直如此,以至万物开始。
我怎么知道万物开始是这样的呢?从以上得知。(万物之母,众父之始)
提示:
道之为物——道,首先是大道物质,然后才是总括的文化概念。老子好伟大呵!知物知——道,有些人还在以道唯心,可怜呵!!道之为物,才有大本大原,才有信仰的根据,才有唯物的开始!!!
古时的阴阳“精气”,其实就是温差所产生的无形变化现象。从本章可得一名言:透过现象看实质!
——非常加注:恍惚,是万物千变万化之物象,绝对不是老子对“道”模糊不清。
德——道生德养,事物的成长全过程;民得为德,道施德天下得;道德一体,奉献得奉献完成道德一事物--- ---
(51)第二十章:道德出处,生而弗有——
原文:
道生之,而德畜之,
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爵,而恒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
遂之、成之、亭之、毒之、复之。
生而弗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畜——畜养,蓄养,(养育)。
形——形成,形式,形势。
器——器具器皿(成之果)。
爵——封爵位。
亭——亭亭之样,(停止)。
毒——指:日晒熟烂。例如农民爷爷说:“今儿,这爷爷可真毒!”
玄德——(玄深玄色)天德。
译文:
道生出,德养育,
有了物的形与势,果子长成了。
所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这尊贵不是加封的,而是永恒的自然这样。
所以,道生出万物,德养育(如下):使其成长、如愿、成果、停止、熟烂、复命还原。
生养了而不为己有,成为了也不仗恃,首长了也不主宰,这就是物性天德!!
提示:
物成定律——道生德养物形势成。应用这一定律,看清楚事物是处在哪个环节时段上——是“道生之”时、“德畜之”时,还是“物形之”时、“势成之”时,以便作出自己正确的行动。---青桃子捂两天熟了——形势所迫!
生而弗有——与“实事求是”组成中国文化的八字辉煌。“生而弗有”物性天德,例如:太阳哺育万物生长而不为己有。“生而不有”,以社会名词就叫做:奉献!奉献是客观的,以此破译的人生的真谛也只能是奉献,毫无另外的选择!“生而弗有”再三出现,点明经文的一个重大主题思想。
道生之,而德畜之——道德的出处!!!道德首先是客观的,是事物被生养的全过程;是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互为原料的相互转变;是奉献与得奉献的相互转变,对应统一;道德规律包括客观规律和人的行为规则;道德的标准是“损有余而益不足”;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结构,没有道德人类社会将不复存在。所以,“《道德经》,救世书也”!!
(38)第二十一章:道德分类,文化脚步——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上德——指天德,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无意识地一给一得。
下德——指人学天德之德。
上仁——自然的天爱。
无以为——不以为,无意识。
攘臂而扔——指强拉硬撤。
译文:
天上道之德不知什么是德,因为这是天德。
地下人之德总以为没离开德,因这不是天德。
天德自然,没有意识作为。
人德是学的,是有意识作为。
上仁的作为,也是没有意识的。
上义的作为,是有意识作为的。
上礼有作为却没有人响应,就捋胳膊挽袖子强拽人家。
所以,离去了道而后就有了德,离去了德而后有了仁,
离去了仁而后有了义,离去了义而后有了礼。
——这执礼的人呵,是忠信淡薄,首先胡乱!
(那所谓)先知先见者,将“道”打扮得虚华绚丽,其实是最愚蠢的!
所以,大丈夫立根于厚道上,而不立在轻薄上;立根于实在上,而不立在虚华上。
所以,去掉那边不好的,而采取这边的好的。
提示:
道,德,仁,义,礼--- ----也都是文化的脚步,也是当时的政治旗帜。例如现代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谐社会。
上德——生而弗有,物性天德。例如:太阳无意识地哺育万物!提倡奉献,做好人好事——这是学天德的人德,即:下德。
礼者——理解为执礼的攘臂者,而不要理解为孔子的礼教之礼。道与礼不矛盾!道讲道理,礼讲怎么做,礼是道下各行其道,上礼也是天然的,例如父父子子是混淆不了的!!
(39) 第二十二章:一始为道,守原得道——
原文:
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以恐蹶。
故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

此其以贱为本欤?非也。故至数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硌硌如石。
注释:
一 ——道一,绝对的第一。
不穀——是不好的意思。
琭琭——指美玉的样子。
硌硌——指石头的样子。
译文:
以往得“一”的情况是:
天得一以此晴朗,地得一以此安宁,
神得一以此灵验,谷得一以此盈满,
万物得一以此生长,侯王得一以此天下正规。
这是至关重要的,天没有了晴朗恐怕要断裂,
地没有了安宁恐怕要发生火山地震,神没有了灵验恐怕要歇息,
谷没有了盈满恐怕要干枯,万物不生长恐怕就要灭亡了,
侯王没有了高贵恐怕就要垮台了。所以,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
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好。这是根本的贱吗?不是。(这是谦称,根本的贵。)
所以,都全美誉也就不美誉了,不要以为美丽的就是玉,硬楞的就是石。(翠石里!)
提示:
一是道一,可代表道,是第一个阴阳鱼,前道后物几于道,是“始原同源”的全权代表。例如:始、母、婴、朴、谷,等等。以始为道,道注万物,每个即一。守原得道,守住一始之道,进入“无欲无为”的开始无意识的完全自然而然的大物境界,不贪欲不妄为!!
贵以贱为本——高贵光荣,是在底下吃苦受罪积累而成--- ---
盈满——老子并不反对,人人都知都抢的他往往不说。盈满如何而来呢???——谦虚为谷!!!道向思维,阴柔下意识,老子智慧大无边--- ---
(49) 第二十三章:以百姓之心为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原文:
圣人恒无心,
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
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注释:
圣人——发明发展文化,创始创造文化,天人合一,王者风范,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人。
心——心灵意识。
歙歙——鸟抖翅的样子。
译文:
圣人一贯没有自私心,
以百姓心为自己的心。
对善者我善待,
对不善者我也善待,因为德是善的;
对讲信义的我讲信义,
对不讲信义的我也讲信义,因为德讲信义。
圣人处在天下小心翼翼(如雏鸟试飞,翅膀抖抖又合上),
使天下人的心脑浑然如初(合道)。
百姓都注视着倾听着(像好奇不知的孩子),圣人也完全像个孩子。(——天真始原。)
提示:
“对于《老子》,主席领会最深刻。”——以百姓之心为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是人类社会至高无上的文化理论思想旗帜!以下都是如何实践。例如:民主,人权,等等。
吾亦善之,吾亦信之——说明老子慈爱之心,说明老子的思想观点非常准确。百姓是伟大的,具体到一个人又是渺小的,其中也什么人都有!
(54)第二十四章:道德修养,建德守道——
原文: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
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身,其德乃真;
修之家,其德乃余;
修之乡,其德乃长;
修之国,其德乃丰;
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以国观国,
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注释:
修——修理,整治。
不拔——拔不出。
不脱——不脱离。
不辍——不止断。
译文:
善于建德立业的坚忍不拔,
善于守道有望者矢志不渝,
子孙以建德守道祭祀不断。
修理身心,便真正有德;
修理家庭,便道德增多;
修理家乡,便道德长久;
修理国家,便道德丰厚;
修理天下,便道德普及;
所以,以身之道观其身,以家之道观其家,
以乡之道观其乡,以国之道观其国,
以天下之道观其天下。
我以什么知道天下是这样呢?是以道知此。
提示:
修之观之——都得以道德标准,不然就看不出个对错,也就无法修理;人有人的道德标准,家有家的道德标准,--- ---并且是客观的。要求人们以此去做,改正不符合的。
——道德修养,修身、安家、治国、平定天下,原自本章!!
——人,能够自觉地修理自己,是人间一切美好的开始!!
《老子》乃万源大综合,面对浩瀚的书籍,人的一生首先要读的应该就是这本书!
(55)第二十五章:赤子厚德,始原守道——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
猛兽不据,
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味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
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
攫鸟——指老鹰之类的凶鸟。
朘怒——指男孩的生殖器勃起。
嗄——嘶哑。
常——恒道常规、规律。
强——指犟。
译文:
包含深厚(道)之德,就如同赤子,
毒虫不蜇,猛兽不攻击,凶鸟不抓。
骨弱筋柔而握得牢固,
未知阴阳交会小鸡子却怒发勃起,
阴阳精气所致;
终日号哭嗓子却不沙哑,阴阳和气所致。
知道了阴阳和气可谓知道了(婴儿的特点)规律,
知道了这个规律可谓明白,益于生命生长可谓吉祥。
心里怄气可谓强犟,强犟物壮马上就变老,这是不按道德规律(办事),
不按道德规律办事,(事物就会早)早地(灭亡)结束。
提示:
本章以赤子喻道,一是道之德,二是道之规。赤子,人之初始,无欲无为!!
——婴儿赤子全权自然生动生长,(莫要违犯其规律)得全天下的爱护,这是道施德而婴儿赤子得!在此说婴儿赤子恶(不劳而获),是没有人性,还不跟野兽!因此说“人之初,性本善”是对的,而不是“性本恶”!!理解老子,方知真理!!!
——婴儿的特点规律,1、是有祥云笼罩益于生命生长而天之道也;2、是阴阳精气的冷热温度内在地冲突交换使其产生精力而握得牢固;3、是阴阳和气的冷热温度内在地统一为恒定的“阴阳鱼”状态,天然地防欲内外一切,也就(不沙哑)触及了灵魂--- ---
引深一下应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何立于世界之林?!形成“婴儿”纳入赤子的轨道,得全天下的爱护而茁壮生长;形成“虎王”纳入野兽的轨道,必得全天下的敌对而濒临灭绝。例如:小日本“虎王”之时,要不是中国与其他亚洲人民“以德报怨”非灭绝不解其恨!之后“婴儿”状态,没有什么军事武力,却是幸福发展发达。也没有得到一枪一炮的攻击,更没有得到原子弹的轰炸!--- ---此时此刻呐与呼:有所抬头的小日本军国主义,以及盗夸家伙,你知道“赤子之道”吗???
(79)第二十六章:天道无亲,不责于人——
原文:
和大怨,
必有余怨。
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注释:
左契——指借据。
司契——指借贷的。
司彻——指收税的。
译文:
和解大的怨恨,
必然遗留一些小的怨恨。
怎样才可以很好地解决它呢?
对此以(圣人为例)圣人拿着借据也不给人讨债。
所以,有德的人掌管借贷,无德的人掌管赋税。
天道没有亲近疏远,永远与善良的人同在。
提示:
执左契而不责于人——那当时借债的都是些贫苦百姓,因此,圣人拿着借据也不给人讨债。对今天的“借了钱就成爷”,就得反其道而用之了!——解决怨恨,只要不把利益看的太近也就好办了!!
无德司彻——在老子眼里:给贫苦百姓上税是非常残酷的,道德善良的人是上不了的,上税的人都是些无德心硬的人。
天道无亲——天道无亲,一视同仁,天人合一的文化。——人学天道,轻松公正!!
(10)第二十七章:载体大道,生而弗有——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毋疵乎?
爱民治国,能毋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载——载体,承载,大道是绝对第一载体!!
玄鉴——古时的大铜镜子。
玄德——指(玄色深天)物性天德。
译文:
载体人身和魂魄相抱一体,能不分离吗?
专门用气调和至柔,能像婴儿那样自然柔和吗?
用水石磨擦洗除大铜镜上的锈垢,能无疵点吗?
爱民治国,能不作为吗?
天门启开合闭,能成为雌牝吗?
明白通达,能什么也不知道吗?
生了再养育,生养了而不为己有,
成了首领而不主宰,这就是物性天德。
提示:
——本章先是讲了相对真理,相对论,自然和学自然,绝对是达不到的!“爱民治国”,要施无为之政,但能不作为吗??绝对不是。老子阴阳一体,是明白到家的超智慧者!!---有的版本去掉了“载”,这是万万不可的,离开了载体(层次范围),什么也不会说清楚;“载体”应是哲学上的重大课题!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人的生命体是意识灵魂的载体,死了要分离,活着也能分离出来,例如书的内容!!一般动植物的意识灵魂在活着时不能分离,只是为其载体的生存服务,绝对在道德之内;而人就不同了,意识灵魂可以跑出来瞎指挥,例如让其自焚,去掠夺载体生命体需要不了的财富,等等。所以,我说:要把意识灵魂永远关进物质的大门!!
生而不有——物性天德,天人合一的文化,道德奉献是客观的!“道德是奉献与得奉献对应统一,相互转变。”——“生而弗有”与“实事求是”组成中国文化八字辉煌!!
(28) 第二十八章:对立统一,德性种种——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
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
为天下式,恒德不贷,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不割。
注释:
恒德——指“德”是客观永恒的。
贷——推卸(责任)。
无极——虚空之底。
朴——原木。
译文:
要知其雄刚,就守住其雌柔。
成为天下的溪流,(大海之初)永恒的德不离去,便复归于婴儿之始原。
要知其光荣,就要坚持住吃苦屈辱,(光荣一定会到来)。
成为天下的大谷,永恒的德盈满充足,便复归于朴原,(万器之母)。
要知其(明日的)光明,就在黑夜里坚持着,(光明一定会到来)。
成为天下的榜样,永恒的德责不推卸,便复归于大道。(虚无到底是大道。)
散割原木可成为各种器具,圣人以朴为道则成为统领,便统一大制,不朴为割。
提示:
本章主要讲:始原同源的哲学原理。——婴、朴、母、溪、谷、一,等等均体现本原大道的始原同源之道性,以此生成了人们的美德!
——雌雄、荣辱、黑白---阴阳辨证,阴阳鱼是旋转动态的,直指阴阳却是阳阴!!
统一大制(原朴之道)——以此确立社会制度。
(2) 第二十九章:阴阳辨证,生而弗有——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其不善已。
有无之相生,
难易之相成,
长短之相形,
高下之相呈,
音声之相和,
前后之相随。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释:
恶——指丑。
善——指好的。
呈——呈现。(楚简字是三点水一个呈)。
始——指(胎始之)父母。
弗——不。
译文:
天下都知道了美是好的,这美也就有不好了;
天下都知道了善是好的,这善也就有不好了。
所以,有无相互生成,难易相比形成,长短相比形成,
高下相互呈现,音声相应和谐,先后相互跟随。
所以,圣人在(自然)无为中做事,行不言之教(身教)。
生养万物不为主宰,生养万物不为己有,作为了也不仗恃,成功了也不居功。只有不居功,才与成功长在。
提示:
——本章讲了相对而言,相对真理。“恶已善已”,不是说有阴必有阳,而是讲辨证道理。假如金子比土还多,那么金子比土还贱!!
生而不有——是物性天德,按社会名词就是“奉献”!这是经文里三次出现的一面鲜红的旗帜!!
例如:太阳撒满阳光哺育万物生长而不为己有,有灿烂的光芒而没有灿烂光芒的思想意识。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圣人领袖王者的本性---老子言道的一片苦心!!!“生”是有,“弗有”是不有、没有(有就是有,怎么会成没有呢?!)——辨证之辨证大辨证。
有无之相生——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相互转化生成,是经文里宇宙间最最基本的物质规律!
行不言之教——身教胜于言教,教育学上的经典名言!!
——以本章可得一名言:东是东,也是西,根本没东西!!
(24) 第三十章:养生之道,有欲者何——
原文: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曰:
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
故有欲者不居。
注释:
企——踮起脚望。
见——现。
伐——自大。
矜——自夸。
余食——多吃食物。
赘行——指赘瘤。
物或——指物物全都。
译文:
踮起脚尖的立不住,跨大步的走不成,
自我显示的不明智,自以为是的没什么可张扬的,
骄傲自大的没有什么功绩,自我夸耀的不能当首领。
这些都是在道的,(所以)说:多食肥胖赘疣,大概没有不讨厌的。
所以,有欲望理想的不这样!
提示:
本章劝大志理想者不要妄为瞎贪,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望远不登高,赶超跨大步是不行的。
余食赘行,物或恶之——现代养生学,治贪欲,治肥胖病,治富贵病;要更新概念,“吃饱蹲”不再是幸福!!
有欲者——也反衬证明“无欲无为”可不是什么不吃不喝不娶媳妇的意思!!
(22)第三十一章:辨证执一,诚全归之——
原文:
曲则全,枉则正;
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
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衿,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归之。
注释:
曲——委曲。
枉——弯曲。
敝——破旧。
是以——所以。
执一 ——执守始原道一。
长——首长。
译文:
委屈就全,矫枉就正;
低洼能盈满,旧了才更新;
少则多得,多了就生惑。
所以,
圣人坚持始原之道成为天下的榜样。
不自我表现,所以就明智;
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发扬;
不自我夸耀,所以能成功;
不自满自大,所以能成为首领。
只有不争,所以天下不能与其相争。
古时所谓委屈就能保全,哪能是空话?真能够保全呀!
提示:
委曲求全,大道胸怀要在原则之内,矫枉不要过正,学低谷是为了蓄得盈满,小少就大多是规律,多了再向哪里发展?因此而惑。
执一为天下式——以原理无向发展。
天下莫能与之争——高智慧,大辨证。通过努力,找到必然,必然是争不了的!!
本章讲辨证大道之理;是讲修身美德,修养之道。——这也让人很容易想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5)三十二章:大不可视,清静安正——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盈若盅,其用不穷;
大巧若拙,大直若屈,
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注释:
敝——破旧。
盈——满器
盅——虚器。
躁——指活动蹦跳。
译文:
大物形成像缺陷,其功能不会破旧;(如地球上沟沟坎坎。)
大谷盈满如空虚,其功用不尽;(如大海-----)
大的灵巧像笨拙;(如地日行像不动。)
长长笔直似弯曲;(如长长的铁轨。)
大辩家显得很木;(事实讲话。)
蹦蹦跳跳能战胜寒冷,
心静能战胜躁热,
清静使天下归正。
提示:
躁胜寒——科学理念,科学原理。运动能产生(火)高的温度,
与冷温相互吸引交换而产生力(精力)补充生命之力!所以,才“生命在于运动”。而“静”是“德畜之”时的生长状态,需外部的安定环境!“天人合一”的文化,以此推出经济发展时期的和谐安定的政策!!
清静为天下正——与少私寡欲、施无为之政相通。
五大——与大不可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相通。
大、牝、始、一 ——“母性哲学,道~作为事物的始源,纯然是造物之母!!”

2#
发表于 2007-12-19 14: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7:04 编辑

  “常常要从无观悟道的奥妙,
常常要从有观察道的分界。
有无同出于道,异名同谓,
奥妙又奥妙,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样说,等于不说。不说还多少明白一点,越说越糊涂。欢迎光临!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1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7:04 编辑

无——无形之物。
有——有形之物。

4#
发表于 2007-12-22 1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7:04 编辑

真见解,大手笔!拜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05:54 , Processed in 0.07189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