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道教人文思想与天水神农山的保护与开发
一、炎帝神农文化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炎帝神农氏是继伏羲氏之后的又一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大约生活在距今5500年至5000年之间.几千年来,炎帝受到华夏子孙的崇拜和敬仰,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目前学术界对炎帝生活的年代及主要活动区域还有许多分岐,但根据专家学者们多方考证,多数认为,山西高平、陕西宝鸡、湖北随州、湖南炎陵县是全国四大炎帝活动的重要遗迹区。但也有专家指出,全国四大炎帝活动的遗迹区是在炎帝部族漫长的2000年迁徙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布局。关于炎帝发展的源流问题、出生地和归葬地等问题上,史学界尚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但关于炎帝神农文化的定位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农业之祖和医药之祖。这两方面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家道教颇有关联。
炎帝神农氏……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汉书?律历志》)
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周易?系辞下传》)
炎帝神农氏磨唇鞭芨,察色胜,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味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活命。(《路史》)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炎帝神农氏发明了农业和最初的生产工具耒耜,是原始先民从采集狩猎的野蛮时代过渡到农业定居的文明时代,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开端。第二,炎帝神农氏亲尝百草发明了中草药,用以医治人民的疾病,从而结束了原始人类得病不知病,得病无医的时代,成为中国中草药的发明者和中华医药的始祖。
农耕文化奠定了农耕文明,在这种文明系统中形成了人们务实、温和的特性,中国人民生活的目的是“长命富贵”,极其重视现世生命,使自已祖祖辈辈在自已生活的那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老子》中就有许多这种贵生思想。把“宠”、“辱”视为身外物,真要做到贵生就是漠视外在的宠辱毁誉。这样的人,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才能担当大任,才能托付天下。《老子》中还有许多这样养生思想理论。
道家的贵生思想发展到道教,就成了追求“长生不死”和“肉体成仙”,这也是道教不同于世界其他宗教比如佛教重来世思想的原因。
神农的“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卫”与道教“无为而治”同出一辙,一脉相承。
另一方面,我们再从“医道同源”、“十道九医”方面来看看炎帝神农文化和道教关系。炎帝神农氏采集百草,发明中草药,我国最古一部药物学经典叫做《神农本草》(后人整理而成),具载上中下三品的药共三百六十五种,在中医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样道教在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中医理论方面具有很大贡献。如南北朝时期多才多艺的道教学者陶弘景(出家人),在药物学和医学方面就有很大的成就。曾整理《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发展颇有影响。另著有《补阙肘后百一方》等医学经典。
道教的另一位学者葛洪(出家人)的《抱朴子?内篇》也曾引用了《神农四经》,虽无法断定《神农四经》即是中医界盛称《神农本草经》,但该书也是将“丹砂”作为上品之药。葛洪在中医学上的重大贡献还撰有《肘后备急方》八卷。
陶弘景和葛洪在道教史上都是做出重大贡献的集大成者,他们都在中医学上有突出贡献,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正是“医道同源”、“十道九医”的有力例证。
由此可见,炎帝神农为华夏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至尊,神农文化是道教文化的母体,道教文化是神农文化的延续。
二、从炎帝神农文化在天水的载体之一神农山看神农文化与道教文化的关系。
1、从考古、典籍、神话及民间传说来印证神农山一带可能是炎帝神农生活过的地方。神农山上发现了许多原始人类生活的遗迹:经考察街子镇神农山,地下出土大量的动物化石、新石器时代劳动工具如石刀、石斧、石锛以及粗绳纹陶罐等实物和炭灰土层。可以初步判断这里曾是古代先民们生活栖息过的地方,有仰绍文化、齐家文化遗址的复射痕迹,神农山不远处的柴家坪遗址(伯阳柴家坪)马跑泉遗址(马跑泉)以及藉河流域两岸许多古遗址证实,神农山一带是古代先民们活动的区域。
天水街子镇神农山周围以神农命名的山川河流名称众多,神农沟、神农谷、神农峡、神农饮马坡、神农马蹄石,这些山川河谷地名也从一个侧面映证着神农氏留下的印迹。郦道元《水经注》云:“南山,轩辕氏溪出自白城,流经轩辕谷,过董亭东入渭水。”《甘肃省志》载:“轩辕谷在上邽城东”,这些山水名称都可以证明炎皇二帝早期生活在街子温泉轩辕谷一带。
2、从神农山的自然景观看它与道教文化的和谐统一。道教出于对生命的珍爱,对美好生存环境和生存意义的深刻追求,提出了关于理想人间仙境的建构,即营造“洞天福地”。这是将其信仰理想具体化,是道教理想仙境进入具体现实的宗教实践。道教的“洞天福地”,确是别有一番天地的人间仙境,是天地间最灵秀的地方,是沟通天地、沟通神凡两界的地方,也是体现道德、任物自然长育的地方。
神农山及周围一带自然景观很符合道教追求的“洞天福地”理想境地,其景观有三大特点:一是一峰独绝。海拔1800多米的神农山位于小陇山林区绵延带中,远看如一口倒扣的大钟,突兀而立,高耸入云,气势磅礴,与周围绵延起伏的群山形成鲜明的对比;近看,则陡峭绝壁,鬼斧神工,云雾缭绕,一墨如带。登之,则有了与天云高、与天齐,超凡脱俗的感觉,回望山下,炊烟袅袅,云遮雾罩;二是一洞独幽。神农山奇就奇在有一个从山顶垂直通往山下的风洞。入口在山脚下的石莲谷内,出口在神农山顶上,敞开的洞口往上直透冷风,冬天风往外吹,夏天风往内吸。这个洞最早叫凌霄洞,也有叫猿人洞或神农洞的。这是2004年永庆村村民在修建神农庙时意外发现的。关于神农洞也有许多说法,一说是原始人在此居住过,一说是神农修道悟道的地方。神农山属待开发区,由于没有文物考古学家专门探寻过这个洞,至今是一个谜,但据推测,应该是上万年地质地貌经过风化水蚀形成的喀斯特溶洞;三是一谷独秀。石莲谷也叫轩辕谷,位于神农山西南面山脚下,从仙人崖后川峡谷入口直通古镇街子。长达十余里,激流入谷,漱石成景,状如一朵朵盛开的石莲花,周围山形亦如巨型莲花,才有石莲谷之称。溪水湾湾(轩辕溪),深邃幽静,峡壁两岸苍松尤健,野藤倒挂,溪水多处跌落成瀑布,汇聚成潭,沿东北流入东柯河。陇上一代文宗,晚号为古莲谷人的冯国瑞先生,当年有感于石莲谷自然景观的优美,更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而在谷口巨石上亲刻“石莲谷”三个字,并撰有《石莲谷记》以志之,现存麦积山文研所。
3、天水神农山林木茂盛,风景秀丽,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民间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全国各地的许多药王庙内都供奉着十位中国名医,而唯独天水玉泉观的药王庙内却供奉着十三位中国名医,其中神农塑像居首位。神农山景区的神农峡一带,也盛产中草药,到目前发现的中草药包括千年灵芝、一支剑、鹿寿草、黄芪、三七等名贵中药材一百多种,占《神农本草经》记载药味的二分之一。当地村民中普遍流传着神农炎帝就是在这里尝百草的说法。附近一带的村民受神农文化的影响,道教信众占大多数,道观也比较多,有崇福寺、永庆寺等。从医治病的人也比较多,一般人都懂一点防病养生的常识。
三、保护与开发
1、生态保护。如果从保护自然生态角度来讲,道教所追求的“洞天福地”,就是人类最早的生态自然保护区。这是道教为人类自然保护而作的卓越贡献。今天面对神农山景区的生态保护,值得我们借鉴,要坚决阻止乱砍乱挖、乱建乱盖、乱炸石头的对自然生态进行人为破坏、饮鸩止渴的行为。
2、事实考证。每一处文化遗迹,起初都有许多民间传说,神农山也不例外。当然民间传说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但不排除有些民间传说带有乡民们的乡土情结。我们必须对神龙山目前发现的一些实物和遗迹进行彻底的考证,依成铁证。由政府协调组成专家型和经验型相结合的文物考古地质小组,对神农山发现的古石器、兽骨、炭灰层进行化验考证,确认其年代,对神农洞进行地质考证,确定认其地质地貌成因及年代,对包括神农山在内的十多个与神农山有关的地名演变过程进行历史的考证,这样才能去伪存真,揭开其神秘面纱,证实神农山曾经是神农氏炎帝生活过的地方。
3、资源开发。神农山目前还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都很丰富,又与麦积山、仙人崖、街子温泉景区紧紧相连,在将来旅游开发上,可将其划归麦积山景区整体考虑。突出神农文化内涵,树立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意识,对古遗迹不要做过多人为的添加,以其古朴苍茫而让人遐想。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准则,体现“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神农山景区成为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示范和典型基地,从而向世人展示神农文化和道教文化中所体现生态理论的现实性和可实践性。
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民俗文化。在天水神农山一带群众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有山歌、道情、民歌、小曲、舞蹈、社火、秦腔等,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关于神农文化方面的,我们可以进行专门的挖掘整理,并从新的时代意义上去进行总结阐释,在旅游开发时还可以增加一些这样的赛诗赛歌活动和地方特色项目,形成立体性的旅游感应。
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挖掘现代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健康潜力,主打“神农尝百草”这张品牌,在神农山周围建成一个中草药集散地,和天水制药厂联手,开发更多的中成药,注册天水神农山商标品牌,把旅游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拉动一方经济的发展。举办一些有关道教养生、修炼的知识讲座和体验活动,使游人在神农山游览中体验道教倡导的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心身兼治的治疗方法及阴阳和合养身术等,从而增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