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74|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有关网名的种种简称及其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8 2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末的早晨,一向睡眠不好的我依然是早早就醒来了,懒懒地赖在床上回味昨夜的梦。

  短信的提示音响起,打开来一看,是远在河西的云儿发来的:“亲爱的小兰姐姐,早上好!周末好!天天好!愿我的问候带给你春天般的温暖!”

  前几天就从网上知道,河西已遭遇今年的第一场沙尘暴的侵袭,云儿所在的地方,应该是沙尘较为肆虐的,我没有想起问候她一声,反倒是她来问候我,一时间,暖意和愧意同时从心底升了起来。

  回了云儿的短信,又翻看近期收到的短信,发现对于我的同一个网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称呼,再想想从开始上网到现在所用过的几个网名,在朋友中间都有不同版本的叫法,还都挺有意思,于是便想写下来。

  从小城的聊天室,我接触了网络。记得当时注册时,想用的第一个名字是“一棵草”,却被系统拒绝了,理由是:“不能有非法字符。”大概是“草”字算非法字符吧。于是就注册了“二月兰”这个一直到今天还在用的名字。很多人和我聊天的时候问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我回答他们说因为喜欢这种花草,他们又会接问:“有叫二月兰的花吗?你见过它吗?它究竟这是花还是草?”对于友善者的提问,我回答说它是花,对于不大友好的人,我回答说是草。我在签名里写下这样一句话:“不过是,墙角下,一株寂寞的兰草。”

  那时候,许多人叫我“二月兰”,也有人叫我“兰花”,有几个较亲近的朋友则叫我“二月”。对于后面这个叫法,初次听到时,我心底竟有潮湿的感觉在弥漫,也许是触动了我心深处某个敏感的区域吧。因为我的生日恰好是在农历二月,这是个乍暖还寒的季节……

  在朋友们的推荐下,我开始接触了一些文学论坛,由于当时的所处的环境和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不想以“二月兰”这个名字出现在BBS,没有多想其它就注册了“缥缈孤鸿”这个ID,因为一直喜欢苏轼的那一首《卜算子》中所呈现的幽静苍凉、孤傲寂寞的意境,也许是与自己的身世和心境有一定的映衬关系的缘故吧。以这个名字发的第一个帖子是《我是谁》,很明确地说明自己是一个女性,可还是有很多人都觉得起这个名字的人一定是个男性。对这个名字的简称应该是最有意思的,有的人叫我“缥缈”,有的叫我“孤鸿”,还有的简称中打出来的是“孤魂”,叫的时候也是带着强调意味的,生怕我听不明白他是在叫我“孤魂”而不是“孤鸿”,有的更干脆,直接叫我“野鬼”——呵呵,“缥缈孤鸿”当然是“孤魂野鬼”了!

  与“二月兰”同期还有一个名字,叫“寒烟”。是个备用的名字,在不想做管理员的时候用这个名字现身,知道的人只有两三个关系好的朋友。

  也曾在“榕树下”和个别几个论坛用过“寒依疏影”这个ID,取自明朝高启写的《梅花》九首之一中的几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后来没怎么用,一是有人说不要总起些很悲凉的名字,二是也习惯了用这两个网名,所以这个名字就慢慢地被忽略了。

  “兰叶子”是后来在纸刊上发表作品时用的名字。有外地的一位在报社做编辑的朋友在网上看中我一篇散文想刊发,但又觉得作者用“缥缈孤鸿”这个名字不大好,就建议我另起一个笔名。我原来用过的笔名是“叶子”,而现在用这个名字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想再用,他说那就综合一下,叫“兰叶子”吧,很富于诗意的一个名字,于是这个笔名就算正式启用了。

  “兰叶子”这个名字在后来的叫法上花样是最多的了。决定用这个名字的时候就顾及会不会有人给喊成“烂叶子”?果然不出所料,总会有人故意叫成“烂叶子”,就算我在意也没办法,越是在意、越是抗议他们叫的越凶,还不如不理会。所以,也就任由他们以玩笑的口吻叫成“烂叶子”了。

  叫我“兰姐”的人应该是最多的,这是因为“二月兰”和“兰叶子”这两个名字中都有个“兰”字。也有些人叫我“叶子”或者“叶子姐姐”,有两三个人则简化为“叶姐”,却显得更亲切。而对于“兰老师”这个称呼,我却是一直觉得别扭,本来嘛,我也不是老师,也做不了任何人的老师。所以,还是别叫我老师的好。

  也有人故意简称我“篮子”,言外之意不言而喻,我也乐意接受,其实叫什么都不是太重要,只要朋友之间能开心、融洽比什么都好。再说了,“篮子”是用来盛放东西的,有容,也挺好!

  叫我“老兰”的好象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乡下穆晓禾,一个是古柳。乡下是从最初结识就这样称呼我,我也习惯了,并没觉得什么。而当高大英俊的古柳先生郑重其事地叫我“老兰”时,我竟一时没回过神来,还以为他是在叫哪个姓蓝或者姓兰的人呢,当我看着他伸到我面前的手时,我才明白他是在叫我,那一瞬间,我曾有一丝恍惚:“我有那么老嘛?”

  最有意思的要数那个豪爽泼辣、美丽可爱的新疆女子晚亭对我的称呼了!那是在河北邢台民间诗刊《新诗大观》召开的年会上,比我小好几岁的她起初时而喊我“叶子”,时而喊我“兰子”,这倒了也罢了,可喊着喊着,她就喊我“兰妹子”,在我忍无可忍地抗议之后,她居然开始喊我“老婆子”,“兰老婆子”,让我哭笑不得,可她还嘟嚷着“不就比人家大几岁嘛,有什么啊!”并且再不改口,一直叫到现在。她在一首诗里是这样注解的:我们是“左手碰到右手/我们以这种熟悉的程度/打开相见的篇章”,左手与右手,这是怎样的一种亲密关系啊!于是,“兰老婆子”就成了她对我独有的称呼了!

  而那个网络上著名的“花大爷”花语,则又是别出心裁独一味地叫我“兰兰”,我回应叫她“花花”,她便说“兰兰和花花,合在一起就是兰花花。多好啊!”哈!还真有创意呢!我曾在那张和她在天河山平顶草原的合影下题曰:绝代双娇兰花花!

  还有“兰丫头”、“小叶儿”、“兰叶儿”、“兰儿”、“叶片儿”等等,每个不同的称呼都包含着深深的、让人回味无穷的情谊。

  又是一个早晨开始了,手机短信中闪烁着这样的字眼:“亲爱的兰子,早上好!愿你的今天比昨天更快乐、更有收获!”多么亲切的称呼,多么温馨的问候啊。我相信,在新的一天,有亲爱的朋友的祝福陪伴,一定会是充实、快乐和幸福的!

                 2008/03/08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3-8 21:30 | 只看该作者
一堆名字以及对于它们本身的乐观态度,读出了趣味和了解。
3#
发表于 2008-3-8 22: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斑斑的善于思考的文章,问好!
4#
发表于 2008-3-9 06:14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生活趣味,看着亲切。常上网,跑论坛的人,谁没有几个ID呢!
5#
发表于 2008-3-9 08:11 | 只看该作者
不同的网名有着不同的故事,读来感觉很亲切.问好叶子!
6#
发表于 2008-3-9 09:0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洋溢着浓厚的情谊,读后令人感到亲切和温馨。十分感谢你对散文版的支持,问好三月草!呵呵~~
7#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9:1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万里山水 发表
一堆名字以及对于它们本身的乐观态度,读出了趣味和了解。


谢谢山水来读!周末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9:1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
很有生活趣味,看着亲切。常上网,跑论坛的人,谁没有几个ID呢!


说的极是。呵呵!
9#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9:1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文章洋溢着浓厚的情谊,读后令人感到亲切和温馨。十分感谢你对散文版的支持,问好三月草!呵呵~~


感谢敬版!咋就忘了你对俺的这个称呼呢?也是独一份的,呵呵。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9:22 | 只看该作者
奇怪!为什么我看不到我的回复?显示是发布信息成功啊!
11#
发表于 2008-3-9 11:5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
很有生活趣味,看着亲切。常上网,跑论坛的人,谁没有几个ID呢!
读着亲切而风趣.龙女,我就一个本名呢.
12#
发表于 2008-3-9 12:12 | 只看该作者
活活,名字衍生出来这么多趣事和意义。想来因为网络,一个人可以自由地拥有那么多名字,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13#
发表于 2008-3-9 19:1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不同的网名有着不同的故事,读来感觉很亲切.问好叶子!
14#
发表于 2008-3-9 21:27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个早晨开始了,手机短信中闪烁着这样的字眼:“亲爱的兰子,早上好!愿你的今天比昨天更快乐、更有收获!”多么亲切的称呼,多么温馨的问候啊。我相信,在新的一天,有亲爱的朋友的祝福陪伴,一定会是充实、快乐和幸福的!
    问好兰子女士啊!
15#
发表于 2008-3-10 03:05 | 只看该作者
富有生活情趣。语言精巧,妙得语境。看来这网名的背后确实有许多值得回味的美好!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7 17:30 , Processed in 0.40443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