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29|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二月二,龙抬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2 2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完春节,闹罢元宵,在农家人的心里就盼着过“二月二”了。虽然这个节日远比不上春节、中秋隆重,却也可与清明、端午节等同。

  “二月二”在北方称为“春龙节”,在南方称为“踏青节”。据说,在周代本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到了唐代已演变成一个民俗节日。这一天龙王要升天,人们为之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期盼龙王及时行运布雨,帮助人们及时耕耘播种。“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用愁”,应是人们的最好希冀吧?

  关于二月二,各地都有着属于自己不同风格的民俗习惯。在我年少微薄的记忆里,只记得有打囤、祈丰收和炒料豆等活动。

  祈丰收,在二月初一午后时分,把磨房打扫干净,把磨的上扇支起来,禁止使用。石磨有上下两扇,上扇有两个石眼,磨一转动粮食从磨眼里漏出来。磨眼的下面凿有一条弯曲而突出的龙形图案,所以人们都视磨为龙头,到了二月二这一天要把它抬起来。现代的农村,机器电磨早取代了笨重的石磨,不知道在“二月二”这天,也和过去一样,停工一天吗?也不知道,那样的石磨还有吗?
 
  打囤,也有的叫“打灰囤”、“围仓”,就是在这一天清晨用草木灰在场院和庭院里撒成若干廪状的图案。先用簸箕盛上草木灰,用一木棒轻敲边沿,灰徐徐落下,成一寸多宽的线,边打边走,围成一个个圆圈,好似一个个粮仓,在圈正中挖一个坑,中间再放上些许的五谷杂粮。在我幼时的记忆里,我所居住的地方,有的还在围囤的外沿撒下一个类似梯子的形状,寓意为囤很高,粮食也自然满满的,预兆一个丰收年。每年一到“二月二”,我就会不自觉地想起一个人,想起我的邻居张宝申大爷来,虽然时隔二、三十年,还是有着太多的感动。七一年,因父亲工作的需要,我们举家全迁去了外地,把家安在了农村,那时的我才一岁大。住的是土坯房子,半人多高的土墙相围,一个篱笆算作是大门了,七十年代的农村大多是这样的院落。其实,在那个年代,我们在那里被称为“外来户”,凭着父母亲的诚实和一番作为,与那里的乡亲关系处得非常融洽。张宝申大爷和我们是前后院邻居,他是个热心的人,因父母工作都很忙,平时种个瓜果蔬菜的,没有少帮我们的忙。每年的二月二,当早起上学的我推开了房门,都会看见院子里打的灰囤。没有人知道他几时来几时去,他也从没有声张过。那时的我虽然年龄小,看到这些,心里却也充满了感动和对他的敬重。随着条件的逐渐好转,他的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我们盖了砖瓦房子,有了自己真正的大门为止。俗话说,叶落终究要归根,八六年父亲又回到了故乡,我也慢慢长大。至此,微山县欢城镇翁楼村成为了我第二个故乡。有好多次,梦回故乡,梦到昔日的伙伴,梦到曾经的同学,时隔这么多年,不知道他(她)们还好吗?

  说起炒料豆,在七十年代孩子的眼里是一件非常期待的事。那时的食品远没有现在的丰富,能吃上黄灿灿、香喷喷、脆生生的料豆也算是改善生活的了。糖酥的、油炸的、茴香煮的,花样繁多。二月二的学校,看谁的口袋里装的鼓鼓囊囊,课间,你给我,我送你,互相交换。有调皮的伙伴,捏起一颗料豆,远远地扔到嘴里,更有甚者抛在空中,抬头仰脖用嘴“叭”一下接住,“咯嘣”一声,好脆好香,好神气,阵阵的清香,阵阵的嬉笑声不时地从教室里飘出来。二月二,还记得三尺讲台上的那张讲桌吗?报纸上你一捧我一把堆成了圆圆尖尖的“小山”,我们用微笑迎来老师,走上讲台的老师往往伫立凝视良久,然后把一个微笑传递给大家,郑重地品尝上一颗,然后宣告一句“上课”,快乐的一天就此开始。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往日的期盼如今早成为了现实,满口生香的料豆成为童年美好的回忆。如今的二月二,一头是农家苦难的往昔,一头是今天幸福的生活;一头是故乡和故乡的童年,一头是眷恋和怀念。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2:4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换了新的工作单位,要适应新的环境和业务,好些天没有来过,问好朋友们!
3#
发表于 2008-3-12 23:05 | 只看该作者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往日的期盼如今早成为了现实,满口生香的料豆成为童年美好的回忆。如今的二月二,一头是农家苦难的往昔,一头是今天幸福的生活;一头是故乡和故乡的童年,一头是眷恋和怀念。
    亲切自然随意的乡土气息浓厚的文字!学习!
   祝贺调入新的工作单位,预祝在新的环境如遇似水,人气旺盛!取得更棒的成绩!
4#
发表于 2008-3-13 01:5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对于“二月二”的情愫与现实环境自然融合,风格清婉淡雅,读时须细细体味,久而方知其味。问好!
5#
发表于 2008-3-13 08:27 | 只看该作者
浓郁的民俗节日,读之受益!
6#
发表于 2008-3-13 08:51 | 只看该作者
大约我们这里不过这个节吧,我竟不知道有个二月二。
读来很有趣味。问好!
7#
发表于 2008-3-13 08:59 | 只看该作者
本文用流畅的白描手法,叙述了民俗中浓郁的人文风情,让怀旧的情愫上升到了对淳朴典雅崇尚的意境,好文章。问好老朋友!
8#
发表于 2008-3-13 09:1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是洗头,理发。
吃猪头肉,啃猪蹄啊。
从文章及跟贴中了解到了各地风俗。
只是说,中国真大啊:)
9#
发表于 2008-3-13 10:04 | 只看该作者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往日的期盼如今早成为了现实,满口生香的料豆成为童年美好的回忆。如今的二月二,一头是农家苦难的往昔,一头是今天幸福的生活;一头是故乡和故乡的童年,一头是眷恋和怀念。
10#
发表于 2008-3-13 18:42 | 只看该作者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往日的期盼如今早成为了现实,满口生香的料豆成为童年美好的回忆。如今的二月二,一头是农家苦难的往昔,一头是今天幸福的生活;一头是故乡和故乡的童年,一头是眷恋和怀念。
11#
发表于 2008-3-13 22:36 | 只看该作者
二月二,荡秋千。小时候的记忆很清晰,这种古老的节日,现在已经渐次消失了。
淡淡的依恋牵挂还有惆怅。学习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22:5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往日的期盼如今早成为了现实,满口生香的料豆成为童年美好的回忆。如今的二月二,一头是农家苦难的往昔,一头是今天幸福的生活;一头是故乡和故乡的童年,一头是眷恋和怀念。
    ...

谢谢你的祝福,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23:0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作者对于“二月二”的情愫与现实环境自然融合,风格清婉淡雅,读时须细细体味,久而方知其味。问好!

谢您的支持,请多指教为盼.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23:0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浓郁的民俗节日,读之受益!

各个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呵~问好高版~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23:0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大约我们这里不过这个节吧,我竟不知道有个二月二。
读来很有趣味。问好!

你们那里竟没有这个节呀,我有点吃惊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 10:12 , Processed in 0.1388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