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1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木塔灵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4 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戊子鼠年的正月十五的月亮真圆,圆得叫人不忍心多看一眼。在这天上圆月倒悬,地上彩灯万盏,观灯的人如海潮般涌动的夜晚,地处张掖中心广场的木塔霓虹彩灯流光溢彩,在圆月中更显一种凝重,宛如那神密的佛光再观。柔柔的祥云佛光映天照地,把古城甘州装扮成人间的仙境一样。熙熙攘攘的人群,连天的爆竹,夜空不时飞爆的烟花时而“天女撒花”,时而“万鸟朝凤”,金张掖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惟有千年木塔无语,它像一个修成正觉的智者,静坐在古城的中央,历经雪雨风霜,慈颜永驻,矗立在金张掖充满希望的大地上。

  关于甘州木塔最有趣的是民间一则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冬天,有一个张掖人,一个武威人,一个酒泉人三人一起驻到一个店里的一间房里,而这个房里的炕只热一方方。于是这三个人突发奇想说比高低论输赢,赢的睡热处。

  武威人抢着说:“我们武威有个柳墩,离天还有九分。”张掖人接着说:“张掖有个木塔寺,离天还有七八尺”。这时店里又来了一位客人,是永昌人,听别人比高,也掺和着说:“永昌有个钟鼓楼,半截子钻在云里头”。这酒泉人一听,顺口便说:“我们酒泉没有啥,这方方热炕我睡下”。在说的当儿已经脱鞋上了炕,剩下的人大眼瞪小眼,你望我,我望你,愣在哪儿什么也没说。聪明的张掖人想以河西第一塔的高占住热炕,被机灵的酒泉人捷足先登,武威人、永昌人本想镇住张掖人,却事与愿违,热炕也没有睡成。

  座落在张掖城区的甘州木塔,原为隋代万寿寺旧址。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木塔是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为安置释迦牟尼的舍利子而建。相传,当年释迦牟尼佛涅磐时,得舍利子84000粒,阿育王置瓶造塔,每粒各建一塔,中华震旦有塔十六座,张掖木塔便是其中之一。

  神奇壮观的木塔,在建造过程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建塔初期,因甘州地处潮湿水洼之地,地基较软,塔怎么也无法竖起。这事可难坏了负责修塔的师傅屠龙。一天屠龙师傅为造塔竖塔之事烦恼不已,便一个人唱起闷酒来,这时,走来一个年轻人,对屠龙师傅说:“师傅,我给你做个下酒菜来”。这屠龙师傅以为是找活干的小工,也就没有留意,等年轻人端上菜来,白白的豆腐上撒了须些韭菜,白豆腐恰似截截木料,那韭菜分明就是铆样,屠龙一看恍然大悟,于是紧追而问,年轻人道出姓氏,它就是木匠的开山鼻祖——鲁班。经鲁班点化,屠龙师傅照样套铆,木塔果然稳稳地竖了起来。木塔中心有一铁柱,站在塔底一用劲,三十三米高的塔就会旋转起来,这样遇到大风平衡塔身,这都是“铆”的作用。

  甘州木塔以其宏大的壮观的建筑工和高超精湛的造型艺术称决于世。本塔原有15层,塔身木构件处表贴金,富丽堂皇。尤其是塔基有一地下室,中心竖一铁柱,下承铁座,上接塔顶。游人站在铁座上,用力启动铁柱,可使整个塔身旋转。这一精湛的绝技令中外游人赞不绝口,当时波斯国使者曾观此木塔,惊叹地说“此塔制作之工,可为世界木工、铁工、画师取法”。另有西域沙哈鲁王使者途径张掖,在游记中写到:“每层内有房屋门户,施以油漆,全以术料建筑,外贴以金,全塔严然金制”。到了清代,木塔虽降为九层,仍气势不凡,雄姿不减。当时,整个寺院(万寿寺)是张掖有史记载中最古老的寺院。塔后的藏经楼是一座两层三重檐山顶建筑,顶层四周有木构回栏,以其端庄浑厚与木塔挺拨俊秀相得益彰。除木塔外还有殿楼、廊庑、厨库、山门等建筑,塑有五百罗汉,二十尊护法神等。特别是塔顶悬有古钟一口,造形玲珑,发音宏亮,撞击之声可达数里。旧时称为甘州八景之一的“木塔疏钟”,专指此钟。这座矗立了一千多年的古塔在清未遭遇“黑风”侵袭而毁。

  目前,映入游人眼帘的木塔是公元1926年重新修建的,现有木塔高三十二米,共有九层, 为砖木结构的阁楼建筑。塔形为正八面体,塔的外面是一个完整的木架,塔内空心,不能登临,内径约三点三米。塔体不用钉铆,全由斗拱,大梁、立柱纵横交错,相互拉结。塔基高为一米,面积约二十平方米的土台,四周用花岗岩石栏护围,上雕龙凤、孔雀、祥云等吉祥图案,给人以庄重厚实之感。塔底由二十根粗大圆柱支撑着,一至七层为砖砌塔壁,外檐为木构,每层周围均匀地竖立着八根木柱,每层有八根横梁,分别指向八个不同的方向,每层的八个角上都有木料刻成的龙头,口含宝珠,下系风铃,微风吹来,铃声叮咚,与飞燕争鸣斗曲,悦耳动听。塔顶成伞形,由下而上逐层缩小,每层门窗各异。古人曾赋诗盛赞:“无龙何处鸟鸣习飞,一塔依然云翠微,画栋凌空齐雪岭,残钟断续入柴扉。”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3-14 10:5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酒泉没有啥,这方方热炕我睡下”。这酒泉人实在太聪明了。作者以宏阔的视野,细腻的笔触描写出了木塔的神奇壮观,极有气势,从细处入手更富神韵、语言生动厚实,视角多变。
3#
发表于 2008-3-14 11:3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引证丰满,具象细腻,读文让人生发不少情趣,史料的价值很强,值得借鉴欣赏。问好朋友!
4#
发表于 2008-3-14 15:18 | 只看该作者
文化积淀丰厚,欣赏!
5#
发表于 2008-3-14 16:03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很实在,把木塔介绍得十分清楚。欣赏!
6#
发表于 2008-3-14 16: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文化积淀丰厚,欣赏!

      欣赏,学习!
7#
发表于 2008-3-14 18:45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木塔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典故呢!翔实的资料,妙趣横生的传说,使表述厚重扎实,学习,问好刘主席!
8#
发表于 2008-3-14 19:39 | 只看该作者
引经据典,情景交融,把木塔写神了。
9#
发表于 2008-3-14 22:51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木塔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典故呢!翔实的资料,妙趣横生的传说,使表述厚重扎实,学习,问好刘主席!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10:13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杜老师荣诗升版主!谢谢第一时间的点评!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10:15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敬版的提携和指导!
12#
发表于 2008-3-16 10:1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并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10:17 | 只看该作者
请高版多指导!致谢!敬礼!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10:19 | 只看该作者
问昙花版主好!多谢关心和指导1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10:21 | 只看该作者
多谢于文华老师的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7:51 , Processed in 0.14288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