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65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孔子:给读书人一面整容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30 2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想写写孔子,总是不敢动笔。一来,孔子太高大完美了,自古圣人第一人,想看明白却总看不透。二来,孔子的影响也太深太广,以至于平俗说话处事,动辄便牵涉到《论语》,诸如:“男女授受不亲”、“和为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之为之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德不孤,必有邻”、“三思而后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怪不得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简直就是咱读书人的一面镜子,既能让你照出自豪,也能让你照出自卑;既能放大你的快乐,也能放大你的忧伤。在中国,没有一个读书人不读孔子,也没有一个读书人不在这面镜子前“三省吾身”。
  这面镜子高悬于读书人的头顶已经两千五百多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他那思想的光芒,始终像清凉的月光一样徐徐流泻着,穿过历史深长的时空,渗透在现实的空气里,读书人呼吸之间无不吐纳些微话语分子。
  因此,做为一个读书人,一直罩在这面镜子下,呼吸着远古的话语空气,是有些无奈的憋屈,也有些不敢亵渎圣贤的慎审。
  但是,当你从神像崇拜的迷信中走出,仔细思考孔子何以有这么久远这的影响力时,不得不承认,孔子思考的、说出的,其实不过是来自民间的生活经验,是做人处事的人生格言,那些片言只语的语录,也许没有今天的人们编织的那样华丽美妙,但思想的光芒却深植于汉语的土壤中,抽枝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一代代读书人活筋壮骨的灵丹妙药。
  孔子“语录”的核心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字。但《论语》告诉我们的又远非这么简单。中国的读书人往往喜欢把简单的复杂化,复杂的简单化,久而久之,便简化了许多细腻温和的“小道理”,只留下了通用的大道理。于丹讲《论语》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正是抓住了直通人们内心的“小道理”,为听众送上“心灵的鸡汤”,才赢得声声喝采。
  细腻温和的“小道理”需要个体内心去感受,我在这里还是得大而化之地谈谈我所感受到的孔子的哲理。
  做为一个读书人,首先是读书这个终身的必修课。孔子论道,似乎也是针对读书人讲的,《论语》第一章便是“学而”。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开头就循循善诱地开讲“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与友相磋的学习态度、诲人不倦的教学方式,后来多次讲到学习与实践、学习与生活等:“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朝闻道,夕死可矣。”等等,这些关于学习的观点,现在看来,依然是经得住检验的真理性经验。作为现代教育者,也常常不得不借用这些古老的格言来律己律人。
  其次是做人处事,这是孔子与他的弟子谈论最多的话题。孔子提出做人的最起码准则是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行,行必果。”同时,还提出一系列做人处事的规范,如行事要敏捷,说话要慎重,“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要有爱心,具备“仁”的品格,“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不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知者乐,仁者寿。”人与人相处,讲求“和为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在平常相处中,人与人难免发生矛盾,有恩有怨,作为知书达理的人,怎么办?弟子子贡曾问到过这一问题:“有一言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要善于宽恕别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峭计较别人的过错,自己所不希望得到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对待自己的不足,应持“不怨天,不尤人”的态度,平和自处。做人方面,孔子特别推崇“中庸”之道,今天人们对这个词的解说是圆滑、世故,而在孔子眼里,“中庸”是一种至美至善的极高境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也就是孔子说的人到了知天命之年,方可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除此,孔子还多次讲到过家庭伦理道德、君子的修养、君子的行为等,可以说,为读书人设计了一个完美的日常行为规范,成为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圣经”。可想而知,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仕子们,经过《论语》的淘漉,能不成为“正统思想”的卫道者吗?能有几个敢离经叛道?当然,这里面合理的东西渐渐内化为民众礼仪的一部分,奠定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核。
  “学而优则仕”,读书人通过读书然后为政是封建时代的必由之路。读书人从政后怎么做?有一次孔子跟学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座谈理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这段话可以看到是孔子对弟子的一种考验和期待。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是治理一个小国,达到“足民”,公西华有志于礼乐教化,曾晳则向往恬然自适的生活,四个人的人生理想中,孔子只肯定了公西华,赞同了曾晳。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在意弟子为政的礼仪和对待民众、对待自己的态度。子路虽然志向远大,但不谦和,自以为是;冉有治理小国的志向中还缺少一些东西;公西华想做礼乐教化的事,符合孔子教化民众的愿望;曾晳看似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却是一种修身养性、自我完善的理想。
  职场也是人际关系最复杂的一面。孔子以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讲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说君子与小人团结而不去搞互相勾结,小人是互相勾结、结党营私,而不讲团结。有次听一位领导讲职场三种人际关系,对此理解更深。这位领导讲行政单位人际关系不外乎君子与君子、君子与小人,小人与小人三种,君子与君子是和谐共事,君子与小人是团结从事,小人与小人则是结党营私。此言已是深悟《论语》中的为政精髓。
  读书人做了官怎么从政,孔子深有体会。《论语》讲到叶公求教孔子怎样治理政事时,孔子说:“近者说,远者来。”意为使近处的人高兴愉快,那么远方的贤才就会投靠你。他的弟子子夏做了一个地方的长官,求教管理政事时,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个“欲速则不达”的准则怎么把握,是一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问题。
   
   古代读书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的读书人则从《论语》中对接修身养德之道,一部片言只语的《论语》成为两千五百年来影响中国读书人最弥久深远的“圣经”。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3-31 1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8:54 编辑

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述孔子给读书人一面整容镜这样一个道理,文字轻松,资料翔实,理解全面。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09: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8:54 编辑

谢房子版主鼓励!

4#
发表于 2008-4-6 1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8:54 编辑

学习并体会圣人的修养。

5#
发表于 2008-4-7 19:1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柯版好文!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8:55 编辑

评论说不上,研究实在不多,就来叫个好,好好学习了。

6#
发表于 2008-5-8 14: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8:55 编辑

读此类文,为的就是长知识,我得到了,谢谢!
另:“在中国,没有一个读书人不得不读孔子,也没有一个读书人不得不在这面镜子前“三省吾身”。”“没有”“不”和“不”之三重否定后仍是否定,而你的意思是想说:“在中国,每一个读书人不得不读孔子,每一个读书人不得不在这面镜子前‘三省吾身’”您说是吗?

7#
发表于 2008-5-18 2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8:55 编辑

是的,孔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的一面镜子。

8#
发表于 2008-11-1 1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8:55 编辑

不太喜欢读古文,可甚是喜欢古文中蕴含的道理,慢慢读完版主的这篇文章,更是受益匪浅啊,谢谢了!

9#
发表于 2008-11-1 1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8:55 编辑

《论语》博大精深,品读使人受益。读书人真应该好好、常常照照这面镜子!

10#
发表于 2008-11-6 0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8:55 编辑

何止是一面镜子,还是一济精神上的良药!呵呵,学习了

11#
发表于 2008-11-11 1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8:55 编辑

以圣人为镜,更能品知人生。好文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飞儿 于 2008-4-7 19:17 发表
评论说不上,研究实在不多,就来叫个好,好好学习了。

过奖过奖。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暖玉 于 2008-5-8 14:43 发表
读此类文,为的就是长知识,我得到了,谢谢!
另:“在中国,没有一个读书人不得不读孔子,也没有一个读书人不得不在这面镜子前“三省吾身”。”“没有”“不”和“不”之三重否定后仍是否定,而你的意思是想说:“ ...

谢谢!你看的真仔细,感谢细心如你的读者朋友!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范公子 于 2008-5-18 23:16 发表
是的,孔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的一面镜子。

谢谢范公子赏读!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6: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谷 于 2008-11-1 12:24 发表
不太喜欢读古文,可甚是喜欢古文中蕴含的道理,慢慢读完版主的这篇文章,更是受益匪浅啊,谢谢了!

古文是基础,传统的东西搞明白才能祈求进一步的发展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21:04 , Processed in 0.15038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