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号危机
文/程学武
写下这个耸人听闻的词儿,我绝不是为了抢人眼球,绝不是制造恐怖的气氛。它不是地震,但有时比地震更恐怖。他实实在在的令我们恐慌。他是什么?他是我们这个浮躁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诚信--这个天下第一号危机。
有一则故事,说一位中国人在国外写生,一位貌美的女郎微笑着跪在他背后看他画画。然后,女郎给中国画家倒了一杯水,喝不喝呢?画家首先想到她会不会在水里下蒙汗药,待女郎微笑着走了,画家又马上摸摸后裤袋的钱包还时不时在了。画家进而感慨道,我们心底不信任的基础太深了。又一次,画家到另外一个国家一家艺术品商店购物。当时商店里仅有一名店员竟放心地上楼取货,店里就剩他一人,柜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伸手可及。他当时就想,难道她不怕我把柜台上的东西装进包里?她为什么信任我?想想在异国他乡,被别人信任,画家竟不好意思起来。他事后说,被人信任的感觉真好!
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却充满了太多的不信任。“诚信”这个词,可能是时下中国人最稀缺的一种道德资源了,有人戏称:当代中国最大的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信用危机。面对着时下无所不在、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的假话、假数、假案、假证、假货、假学位、假政绩、假合同的泛滥,我们的社会和公众已经变得有些麻木了。人们对造假行为不再一概排斥,而是“区别对待”,有所取舍了。例如,对造假酒毒死人命的恨之入骨,对用假种子坑农的仅止于查,对报假成绩骗取升迁的无可奈何,对盗版光盘半推半就,而对假名牌服装则喜笑颜开了———其区别的标准,大约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危害程度,而精神和道义层面上的危害往往被轻视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这就是问题的可怕之处。
诚信这个最宝贵的人类资源,如今在年轻一代愈发稀缺了。有一组数字显示: “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近亿元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国家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如今校门外墙上随处可见的“办证”广告,布告栏里堂而皇之的“请枪手”,考场上明里暗里的作弊,还有网上名目繁多的“论文售卖”……面对这些,我们不免要学朱自清的语气感叹一番:“是谁?让我们的诚信一去不复返呢?”
我们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不立”、“君子养心莫于诚 ”、“巧伪不如拙诚”、“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之”,还有“尾生抱柱”,等等,祖先们的这些优良传统我们继承了一代又一代。然而,当人的心灵的天平上一端放着“诚信”,另一端放着“名利钱财”之时,诚信,往往不幸地成为高高翘起的那一端。
诚信尚失的我们,越来越隔着墙打量对方。习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习惯假话、假笑、假哭以及各种各样的装腔作势、装聋作哑、装摸作样、装疯卖傻,等等。心与心之间,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有远了。
其实,一个社会要树立良好的诚信美德也不难,假如高端或官员做伪证会遭弹劾,公司做伪账要受处罚,公众人物说假话招谴责,何愁大众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何愁社会的运转不能有序进行?然而,在营造和实际之间,我们要走的路太艰难了,尤其是对上层建筑和精神领域的作假,我们似乎还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对官员和公众人物说假话、办假事、报假成绩的,我们还缺少处罚、降级、解职等方面的规定,以至于“吹牛不上税”,吹牛成风,“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吹吹拍拍进步快”等民间之音很多,诚信成了一个美丽的躯壳,亦或一个肥皂泡的影子。如果仅仅低级的造假行为有所受限,而“高级”的造假行为却往往得逞,其导向和示范效应是什么样的呢?这就是问题的危险之处。
在这个诚信悲哀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作为一个人,我们自己必须有一把诚信的尺子,这把尺子是属于自己的,是用来衡量做人的标准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诚信给我们带来踏实的感觉。
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如果人们丢失了诚信---这个天下第一大的危机,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奢谈情操、襟怀、气节、禀赋等品格和修养,还有什么可能真正心诚的去贡献社会服务于他人呢?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邮箱:nqchengxuewu@163.com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