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7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支 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9 1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先 于 2016-5-9 16:05 编辑

                                                                               支    书                  
      支书姓周,是村庄的居民,又是我们相邻八个村子的支书。八个村子以前是一个大队,后来什么时候,名称改了,唤作村委会。没改的是他的称谓,支书,支书。

     从记事起,我总见他的外衣披在肩上,夏天披中山装,冬天披黄军大衣。我纳闷的是,大头家杏皮家的狗一见我就狂吠着追,以至于我的短跑成绩出众,为何支书擦着它们的嘴巴经过,它们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后来,我弄清楚了,原来他是支书,有架子。人有了架子,披了衣服风掀不去,恶狗见了不一路追着咬。架子可真是好东西啊。


     让我羡慕的不仅仅是支书的架子,还有他家的吃吃喝喝。他儿子迎春的书包里装的白面馍比书本还多,谁帮他做作业,他就慷慨地给谁掰半个馍,似乎他家的白面馍比我家地窖里的洋芋还贱。再如他家院子里飘出的烙葱油饼的香味。那个香啊,荡漾在整个村子的上空,引逗得我辘辘饥肠里的馋虫总随着口水往外溜。土地承包后,我家能随意吃白面馒头,闻见葱油饼也不流口水了,可我又嗅到他家卤肉爆炒鸡的味……我家总是比他家落后一拍甚至几拍。当然,别人家也是如此。


      这种差距使得他在村庄里更具优越感。


     事实上,他在村子里还是颇收敛的。到别的村子里去,他的声音就格外大起来,尤其浇苗水的时候,他的兜里揣着一两个小时的机动时间,这使得他牛B得不行。有人因麦田缺几分钟的水来找他,他的目光总是滑过别人陪上的小心翼翼的笑脸,向天边瞅,好像天边佛光闪闪。


      他不拿正眼瞧人是有甜头的,最显而易见的是,每年夏收打场时,别人家套一对牲口拉着石头磙子,单调乏味恹恹欲睡;他家的打麦场上则集中了各村的四轮、手扶拖拉机,人喊车喧热火朝天。


      好在村庄已经习惯了支书的这种生活方式,他想成龙就成龙,他想变狗就变狗,那是他自己的事。


      一个人一旦把架子抖起来的话,就很容易成为一种习惯。支书虽然是支书,但也免不了俗。我们这儿的村里,埋葬亡人有一种乡俗,就是招待村里人一顿酒席后,由村里人将棺材抬到坟地下葬。村里有老人去世安葬,支书也去。只是他吃过酒席后,借口公事忙,转两个圈圈,披着衣服就离开了,抬埋亡人就是其他人的事。


     我对老天的不公颇有微词,但在一件事上,老天确实做得让我心服口服,那就是家家都会亡人。这次,轮到支书家。像我收割庄稼一样,支书的老父亲被老天割倒了。下葬那天,因为支书是支书,招待众人的酒宴丰厚无比,村里人稀罕吃的王八鱼子小红虾一齐上,啤酒白酒红酒黄酒尽管喝。众人像是吃大户一样,甩开腮帮子,吃饱喝足,彼此再猜几拳,斗一下酒上功夫,加深一下感情,然后,学支书的样,在灵堂周围转一转,拍着鼓鼓的肚皮忙事去了。在农村里,只要你想忙,出粪、垫圈、喂牛、放羊、薅草、修修补补,多的是事。有时闲着,那不是撒懒,就是假装看不见活儿。


     于是,人们就看到这样一幕:支书披麻戴孝整齐,弓腰弯背,亦步亦趋地跟在一位东家的屁股后,在村子里挨家挨户请人去抬埋他的父亲。到张三家的门口,东家叫一声,张三叔,孝子给你磕头了!不管张三出来没有,咚咚咚,他磕三个响头;到李四家的门口,东家叫一声,李四哥,孝子给你磕头了!也不论李四出来没有,咚咚咚,他又是三个响头。





2#
发表于 2016-5-9 16:15 | 只看该作者
几乎完全是叙述,这是故事梗概的写法。小小说最好还是通过细节来展现情节。问好杨老师!
3#
发表于 2016-5-9 17: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拜读。
建议调整一下各个小故事的叙述顺序,把“悬念”抖起来,就更精彩了。
4#
发表于 2016-5-9 19:00 | 只看该作者
我相信,头顶三尺有报应,不信不行。
我们村子里有个母老虎,和全村人几乎吵架完了,等老公被她欺负死后,连抬棺的人都不找不到,成了典型。
5#
发表于 2016-5-9 19:45 | 只看该作者
感觉的出来,朋友文章叙述功夫不错,人物传记式的描绘很是到位,讥讽针砭效果很好,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是写好一篇小说甚至文学作品必备的素养!
可老师恕我直言,此作作为小说,情节、对话、反转、寓意等方面还须进一步斟酌和完善。
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09:02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6-5-9 19:45
感觉的出来,朋友文章叙述功夫不错,人物传记式的描绘很是到位,讥讽针砭效果很好,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是 ...

多谢您的点评。我试用史记的笔法写小说,想是有所粗疏。过几天会陆续呈上一组短篇,请您指教
7#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09:05 | 只看该作者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5-9 16:15
几乎完全是叙述,这是故事梗概的写法。小小说最好还是通过细节来展现情节。问好杨老师!

多谢熊版指教!
8#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09:06 | 只看该作者
半两金 发表于 2016-5-9 17:39
学习,拜读。
建议调整一下各个小故事的叙述顺序,把“悬念”抖起来,就更精彩了。

这建议好——多谢朋友!
9#
发表于 2016-5-10 10:08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老师是高手高笔,语言有山药蛋派赵树理的味道.土得掉渣,实似身受,不褒不贬,淡淡的叙述中,爱恨情仇毕显,读者自然心领神会,这叫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唯一缺点是,内容不够正能量,投稿录取率不会很高.
10#
发表于 2016-5-10 10:40 | 只看该作者
支书这个人物立起来了,他的人品他的个性,他的一举一动及拜门求助的细节刻画描写得生动逼真。
欢迎朋友来太虚交流。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22:30 | 只看该作者
孙憨憨 发表于 2016-5-10 10:08
我认为,老师是高手高笔,语言有山药蛋派赵树理的味道.土得掉渣,实似身受,不褒不贬,淡淡的叙述中,爱恨情仇毕 ...

谢朋友来访及精彩点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22:36 | 只看该作者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16-5-10 10:40
支书这个人物立起来了,他的人品他的个性,他的一举一动及拜门求助的细节刻画描写得生动逼真。
欢迎朋友来 ...

谢版主的精彩点评。另:八九年前,咱就在这栏目当过几个月的版主,后来工作变动,忙,就辞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唏嘘……
13#
发表于 2016-5-11 00:17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还经常说:人在做天在看。文友把支书这个人立起来了。问好!
14#
发表于 2016-5-11 04:58 | 只看该作者
杨先 发表于 2016-5-10 22:36
谢版主的精彩点评。另:八九年前,咱就在这栏目当过几个月的版主,后来工作变动,忙,就辞了。物是人非事 ...

哇,老版主了。失敬失敬!望多指导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09:14 | 只看该作者
刘晓斌 发表于 2016-5-11 00:17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还经常说:人在做天在看。文友把支书这个人立起来了。问好!

多谢朋友的精彩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08:21 , Processed in 0.12224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