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14|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75【执手杯】(童年)旧时光帖(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18 1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6-5-23 09:40 编辑

                                                                  旧时光帖(散文)

                                                         ■文/于文华

                                                                                     一
   
    和乡村生活骨肉相连、相濡以沫,对我来说是没办法的事。
  人的出生地由不得自个儿。决定权在其父母。父母想把你降落于城市还是乡村,直接导致了你的命运走向和人生起点,也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一辈子的人生轨迹、精神向度和命运格局。

  我的整个童年,一步也没有离开乡村半步。贫穷、单调、寂寥的影子,像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一直萦绕在我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的天空。幼小的心灵里,曾经莫名其妙的多次产生过憎恨和反感的念头:不幸降生于一个穷困的农民家庭,让我打小就学会吃苦、挨饿、受罪……是一件多么无奈和痛苦之事。要是降生于城市的干部家庭,既令人自豪和骄傲,也可使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有别于土雀雀的乡村——最不济,至少当一个工人后代,至少可穿的衣服稍微像样些、吃的饭稍微稠些。这是儿童时我的真实想法和心理状态。可我知道,这一切是多么的枉然和空想……

  也不能怪我生不逢时。老天爷虽然有时候有些偏心眼。可他老人家绝大多数时候是公平公正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自然也不会有绝对的坏事。就像我的出生乡村一样。他给予我的,绝对要比我预想的丰富和多样。

  一位作家说过:“童年的乡村生活,使人一直向往着热闹的城市,但当我身处热闹喧哗的城市中时,童年的时光又总是让我留恋和怀想。”有着包裹于广袤天空和宽广田地的深厚亲情,因此,我毫不怀疑这样的成长的确是踏实的、稳妥的、坚定的。事实上,如今有多少人在其童年最关键的生长期,缺乏大自然的庇荫与亲情的关注,缺乏童心和人性光辉的映照,因之其人格中就有了许多的残缺、失落和惶然。即或如今生长在乡村的孩童们,也大多沉浸于电脑游戏和网络,不少还成为留守儿童——这种环境中长大人,自然是衬着阴影的、残缺不全的,缺乏亲情和乡村生活关照滋润的。而这种阴影极有可能会追随人的一生,导致人无法真正意义上的长大。

  我的母亲怀胎十月把我生下来,除了给家里增添一张似乎永远不能餍足的嘴巴之外,并没有给当时9口之家的大家庭里带来多大的快乐和喜悦。相反,是添丁后的无奈和多了一张吃饭嘴的无奈。母亲常常反复给我回忆说:要不是外爷听说我降临人世且第一胎还是小子的消息后,赶紧赶毛驴给我母亲驮来三升小米催奶,我肯定熬不过那个青黄不接的饥荒年月。我的童年记忆不算美好。饥饿、孤独、单调和寂寞——这也是我们那个时期大多数同龄乡村孩子的共同记忆之一。

  在西北所有的乡村,父母和长辈们被苦日子所拖累,为了度日月和讨生活,一年四季忙的四脚朝天不得闲,忙完集体忙家里,自从我生下来、断奶并学会走路之后,就变成了和许许多多的孩童一样的命运,变成了一条可以四处游荡、玩耍、打闹的野狗,一只可以在村子里随意走动、蹦跳的野猫,处于一种自由散漫养的散养状态。这种无拘无束、随意自在,可以到处溜达、玩耍的日子,是活在蜜罐的孩童们上了幼儿园就开始了无尽学业征程所无法想象的。我在不知不觉中自由自在逐步成长。幼时平日里吃一顿白面馒头和白面面条,如同山珍海味一样,是一件遥远和不可多得之事,偶尔感冒生病了,才有机会吃到。家里稀罕少见的几个白面馒头是被奶奶锁住并严加保管的。大多数的日子里,少盐寡醋是家常便饭,筷子头上偷偷粘点清油吃饭,还得避开大人。没有亲身经历和品尝过的人,决然想不到那种滋味。

  有人说童年好似一杯鸡尾酒,是由各种有趣的事调和而成的。而这种趣事的的内容和色彩随季节和节气的变化而变化。我的童年生活中和谁玩,玩什么,如何玩,到那儿玩,是捉迷藏还是打澡儿(旱鸭子们的游泳方式),是堆雪人还是滑冰车(自己或央求父亲做的可在冰上滑动的玩具),是偷杏子还是摸鱼儿,是查路条还是练匍匐前进,是撵着看黑白电影还是看古戏……诸如此类的事儿,父母基本不大过问,也无暇顾及,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判断,很多都是从自己的直观感觉中、从实践逐步摸索中获得的。

  童年最让我脸红心跳的莫过于过家家了。懵懵懂懂的我由于经常毫无选择的阅读成人小说,对少年少女之情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有天,对我心事心知肚明的一个同伴,联络了几个左邻右舍,把我平日里单相思的大眼睛、圆脸盘姑娘抓住,虚张声势、打着骂着按住让我俩拜天地,并且用我奶奶的长绑腿把俩人双手捆绑在一起,扔在炕上算是入洞房“成亲”。而他们则反扣了房门,到外面偷听动静。当日思夜想少女清新而醉人的气息,若有若无、时浓时淡的顺着我的鼻孔毛毛虫般钻入我的胸腔的时候,迷醉了的除了我的身,还有我的心。我不失时机且恰到好处的,握住了对我也同样有些意思、但一直羞于开口、无法表述的邻居家腊梅汗津津却有十分冰凉的小手。腊梅绵软的小手似要挣脱我的抚摸,但近在咫尺,又被绑扎了,只是轻微的颤抖了一下,就被我妥妥帖帖的降俘在手掌中。我们背靠背,我微微颤抖身体紧紧贴住那个红色汗褂儿的躯体,听得见她小心脏里的快速心跳声。我们彼此都没有说一句话。我小小的脑海里,好似回旋着这样几句诗词:“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尽管对意思当时还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但渴盼着和朝思暮想的少女交往却是一件多么喜悦和高兴的事儿。事实上木纳、愚笨的我,对说什么话、该如何讨女孩子欢心毫无准备,况且他们这么毫不提防的突然袭击,弄得我们俩个脸红耳赤,羞得真想有个老鼠洞钻进去。巨大的幸福感和莫名其妙的快感,瞬间像潮水一样包裹了我,竟然使我的心花怒放,躯体也情不自禁的左右摇晃起来。要不是奶奶及时出现,成功解救了我,真不知道如何打破那种僵局……

  后来,一次看戏时,我发现肩膀上不知何时,被腊梅的头轻轻挨上,巨大的幸福感立时袭击了我。仅仅几秒钟过后,她含情脉脉的望了我一眼,就钻出了人群。我当时一边被戏中的情节所吸引,也许一边在思考、判断她的那一番举动究竟是何种用意,我该如何做……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啥好的对策。

  再后来,我的脚步逐渐渐走出了乡村,一直在学校读书、教书、工作并成家立业,除了小学几年的寒暑假见过几面,她19岁被其父母出嫁到遥远的新疆,再也没有和青梅竹马的腊梅碰面,成了我的一大憾事……

  如今过了不惑之年的我,庆幸父母把我降生在乡村,给了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而贫穷的家庭则磨砺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才干,丰厚了我的人生阅历。

                                   二

  童年给我的感觉是夏天和冬天日子过得最快。忍饥挨饿的春天和割麦子、打场的秋天日子最为漫长和遥远。

  在夏天,麦浪翻滚,油菜金黄,蝴蝶与蜜蜂飞舞,蚂蚱和蜻蜓跳跃。生产队的牛呀马呀骡子们,星期六会交给一些半大小子,跟着饲养员去野外放牧。几个孩童骑在驴背上像电影里的骑兵一样驰骋,偷些籽粒饱满的粮食,在荒郊野外烧青粮食吃。

  童年生活在乡村,早晨的起床铃是此起彼伏的声声鸡叫,黄昏的晚饭铃是夕照中马嘶牛哞骡嗬羊咩的声音,守护村庄平安之夜的是大大小小毛色或黄或黑的土狗。毛毛虫、屎克朗、蛐蛐小蛇、蜥蜴……都曾经是我童年的好朋友。五六月里,倘若站在土崖上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我最熟悉的乡村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飞来飞去,曾引发我无限的暇想;跟着父亲到田野里看青时,星光闪闪,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我进入似醒似睡的仲夏夜之梦。清凌凌的家乡河是我从小玩大的地方,也是洒满我们笑声、烙刻了我们追逐打闹的地方。山洪暴发和河水陡涨,每每使我们“望河兴叹”而望而却步。但它更多的,则是让我们喜悦和激动。站在高高的石头坝顶,像跳水运动员一般,一个镚子跳入坝前的水坑,是我们那时争先恐后、竞相比试的最好游戏。是孬种还是好汉,敢不敢在几米高的坝顶跳下来是最好的检验标准。不怕会不会撞破头颅,跌破膝盖或是带来什么损伤,天真烂漫的我们毫不畏惧,谁都不甘示弱,唯恐被人讥笑和落下胆小鬼的骂名。而在浇完庄稼地的泥沟里打澡儿,浑身抹一层泥巴,在齐腰深的水中打闹一番,几个顽童赤条条排在热热的地皮上,沐浴日光,感觉那么惬意和自在。

  而偷东西是乡村儿童的天性和基本功课。爬树偷杏子,下河水里摸麻钱(有时会从上游冲来这种古董文物)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夜深人静时刻,趁队里看青的人不备,偷偷摸摸扯几颗麦穗儿,到家里的灶火里烧烤了,吃几粒青粮食,也是我童年开心和快乐之事。一次我和几个伙伴偷豆角,其他几个人发现看护的人,未打招呼溜得不见踪影,而我正乐滋滋的偷得起劲,猛然发现原来50多岁的宁大爷不知何时早就站在我身后,吓得我说不出话来。他没有我预想中的打骂,只是责怪我不该踏坏了豆秧,让我不要告诉他人,把偷来的鲜豆角装好赶紧回家,让我至今还时常想念他的好处。

  捡麦穗当时老师布置给我们的暑假作业之一。弯了腰,眼睛睁的大大的,就有遗落的麦穗儿跳入眼前,捡拾起来,麦杆儿弄折了,丢弃在地,一棵沉甸甸的穗头跳入竹筐里,感觉肚子里的饥饿感减少了一份。再弯腰,又有一棵麦穗儿跃入眼前……我被那么多的惊喜簇拥,这儿那儿全是金黄、饱满的麦穗儿,能不让人满心欢喜和愉悦嘛?而伙伴们则有的心不在焉的捉蚂蚱,有的被飞来舞去的蝴蝶吸引而追逐,一旁的一个长相清秀的女知识青年,看我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头上汗珠直流,心疼的给我递给一顶草帽儿,夸我真懂事、好样的。小小的人儿里听了谁不乐滋滋、甜蜜蜜。也认定了一个朴素道理:不投机取巧,不磨蹭耍滑,踏实认真了,就一定有所收获!作家迟子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深情的回味:“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可以受用一生。这经验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星一样,能照亮你未来的写作生活”。的确,乡村生活给了我终身受用无穷的人生财富,我的乡愁与麦子散文三部曲《永远的麦子》、《最乡村》和《麦语》……和许多“三农”及乡村生活散文,就完全得益于我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所赐。

                                               三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不幸的童年是作家的摇篮。”有了一定生活阅历的我却说:一个人的童年生活在乡村,是一件幸福而值得回味、咀嚼的事儿。味蕾里滋味咀嚼的情感记忆有多绵长,乡村民俗和与之相关吃食的记忆就有绵长;嘴巴里乡村生活的回味有多久远,长大成人后对生他养他故乡的怀恋和念想就有多久远。

  我的乡村怀旧系列之所以洋洋洒洒数百篇,原因不在于我有多聪明和能储存往昔生活的大脑,而在于那些曾经贫穷、酸涩的生活留给了我太多太多的鲜活记忆。我就着煤油灯孜孜不倦、不知饥渴的阅读,喝着难以下咽的涝池水,啃吃着救济的干红薯片、玉米籽儿,身穿从供销社凭购布证扯来的蓝青两色料子衣服,津津有味、乐此不彼的追逐着观看重复而老掉牙的黑白电影,眼看着生产队的胶皮大车拉来小山样的麦捆子。尔后骡子和马拉上石头磙子一遍接一遍的打场,风里手执木掀扬场,毛线口袋抗入粮仓里,按社员劳动所得的工分和家庭人口分麦子,簸箕簸干净了,架子车拉到石磨上,小毛驴拉动磨盘,一圈圈转动(有时甚至要用人力抗动石磨来推磨),费时费力。推磨时感觉磨道像个陀螺一样,转动的那么漫长,好像永远走不到头。

  在风雨弥漫的乡村,毡匠、木匠、铁匠、泥水匠等各色匠人出没的乡村,许多河西民俗、西北美食,总是跟节气节令和历史传承一脉相传。比如正月初一日的出行,在乡村是一个隆重的庆典和庄重的仪式,也拉开了一个乡村农业社会的序幕。村子里的男人们,由德高望重、最年长的老者带领,到最吉利的方位鸣炮、上香、叩头、献上供品,并要祷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类的祝辞。出行仪式最主要的角色不是村子里的各色人等,而是那些养育人们的牲畜。

  这一天,人们将生产队和自家养的牛马羊们,像新娘一样打扮收拾一番。望着那些兴高采烈,被额外赏赐了饲料的牲畜活波可爱的样子,村子里的男女老少无不喜悦。每人纯朴的脸上都会露出最善良的笑容。待吃完出气饺子,后辈要给长辈叩头。而长辈要象征性的给些压岁钱(有些已在大年三十守岁时给了),更多的则是成群结队、相伴相随的到一个村庄沾亲带故的长者家里叩头——既是一种认亲仪式,更是皈依归属一个家族的鲜明标志。而如今的年轻人,除了亲身父母,五服之内的当家户族都陌生而不大认清。酒肉瓜子和好吃好喝自然不能幸免,压岁钱更是不可或缺。正月初七八,各村的锣鼓家什开始摩拳擦掌,由会长吆喝着操练起来——正月十三四开始,社火先村庄,后上街耍闹。戏台上秦腔、眉户等咿咿呀呀连唱几天,把春节热闹喜庆的序曲推向高潮。日子穷是穷,丝毫也不影响乡亲们向往、追逐、憧憬幸福美好生活的念头。

  再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河西风俗要蒸上车轱辘月饼献月神。这一天,果子、苹果、葡萄熟了,西瓜也上市了。在清贫的人家,也多多少少弄些供品,在院落外的空地上,放一个小炕桌,恭恭敬敬敬献出来。而村子里的孩童们会三五成群,乘机偷摸几个果子或是一瓤西瓜,大人们则会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饶过”我们。而我的心灵手巧的奶奶,总要用给几个孙子捏制好十来个小鸡、小鸟和孙猴子等小玩意儿,和月饼一块蒸熟了。凉凉了,染成五颜六色好看至极的东西。既是一种爱不释手的玩具,更是一种实惠方便的吃食。

  过完腊八,人们就要兴高采烈过年了。那年母亲给弟妹们缝制了新衣服,而我却没有。认为我懂事,不会闹腾。可过年没有新衣服穿,那是多么丢脸的一件事。我哭着、嚷着、闹着,气的父亲骂骂咧咧的找邻居家借来几尺布票,腊月三十早上到公社供销社扯来蓝布料子。那些天的大街上人来人往,平日再舍不得花的人家,也要多少添置些。“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个新毡帽”。母亲央求裁缝裁剪好后,连夜一针一线缝制好,赶初一早上出行前,我终于穿上了向往已久的衣服,感觉满满的幸福。晚上满村庄的去炫耀,和小伙伴们跑啊、跳啊、唱啊,自我感觉超级良好,幸福快乐无限!几粒花生显得奢侈,花糖是我们的最爱,咬上一口柿饼是多么的甜美,奶奶偷偷递给的一两块饼干吃起来那么过瘾……

  后来,我书读的越来越多,脚步离故乡越来越远了。虽则我从青年时代就住在了县城里,但故乡里熟悉的乡音、醇厚的乡情、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多年来积淀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以及人间不能忘怀的种种情谊等等,都是成了我灵魂中最深最沉的牵挂和依托。

  一山一水梦相连。一草一木总关情。

    我开启独立而艰难的人生旅途,走向一个广阔复杂、光怪陆离的陌生世界后。却发现无论我身处何方,走到那个地方,身处什么位置,故乡成了我一辈子魂牵梦绕的对象——我时不时的抽空回老家一趟,看看父母是一个美好的托词,更为主要的是,呼吸一下故乡的气息,感触一回家乡的人与事,勾起我无边思念的美丽乡愁,回味并咀嚼童年生活记忆……所有那些存留在心底和灵魂底片上的记忆、画面、声音、图景,像被谁在水中扔进一粒石头,一圈圈荡漾开来,划过时光的路径,清晰、逼真的显现出当年的色彩、感触和意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总能从生我养我的故乡,找到激发创作情感又能治愈情感创伤的神奇力量。

  我清楚的知道:这辈子,也许我永远走不出童年的故乡!



     


2#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8:02 | 只看该作者
    历时数日,八千余字的回忆童年往事的拙文算是结束,上交作业,请尊敬的木门长子版主、剑鸿版主、文秋版主多多指导与帮助,也请各位文友批评、帮助了!问好各位文友们,祝福各位:):):)快乐平安!
3#
发表于 2016-5-18 20:41 | 只看该作者
于老师此篇,洋洋洒洒,真诚、深情、动人。还有那些习俗,真是有趣。
4#
发表于 2016-5-18 22:34 | 只看该作者
把农村孩子的童年苦涩和快乐都写活了,学习啦。
5#
发表于 2016-5-19 00:20 | 只看该作者
洋洋洒洒的时光帖,越过了时光的隧道,那些童年里的往事一件件呈现,化不开的更是浓浓的故乡情。
6#
发表于 2016-5-19 07:23 | 只看该作者
童年的影像,如影随形,与我们相伴终生。这是我们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7#
发表于 2016-5-19 15:57 | 只看该作者
一幅幅童年的旧时光贴,像一幕幕老电影交替闪现,把读者带到那个遥远年代,重温了儿时的旧梦。
8#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8:23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5-18 20:41
于老师此篇,洋洋洒洒,真诚、深情、动人。还有那些习俗,真是有趣。

   谢谢雨夜昙花版主第一时间的点评及厚爱,祝福快乐!
9#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8:23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5-18 20:41
于老师此篇,洋洋洒洒,真诚、深情、动人。还有那些习俗,真是有趣。

   谢谢雨夜昙花版主第一时间的点评及厚爱,祝福快乐!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07:55 | 只看该作者
繁星点点 发表于 2016-5-18 22:34
把农村孩子的童年苦涩和快乐都写活了,学习啦。

  谢谢繁星点点文友的指导及关照,问好文友!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07:57 | 只看该作者
二哥哥 发表于 2016-5-19 00:20
洋洋洒洒的时光帖,越过了时光的隧道,那些童年里的往事一件件呈现,化不开的更是浓浓的故乡情。

    谢谢二哥哥文友的关照及欣赏,对于童年往事许多人都有切身感触和体会,所以说起来就格外话多些。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08:51 | 只看该作者
范廷伟 发表于 2016-5-19 07:23
童年的影像,如影随形,与我们相伴终生。这是我们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谢谢廷伟文友的厚爱及关照,问好文友!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08: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廷伟文友的厚爱及关照,问好文友!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08: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廷伟文友的厚爱及关照,问好文友!
15#
发表于 2016-5-20 11:03 | 只看该作者
真情,温暖。欣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21:05 , Processed in 0.17089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