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6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邓小平的语言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22 1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邓小平的语言艺术

1979年,邓小平访美,与美国总统卡特会晤。

  邓小平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也是具有成熟鲜明语言风格的伟大政治家。邓小平的语言风格,简练、幽默、平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简练是他语言艺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晚年,孩子们曾经问他长征是怎么过来的,他的回答三个字:“跟着走。”问起他在太行山时期都做了些什么事,他的回答两个字:“吃苦。”谈起他和刘伯承率领的第二野战军的历史,他的评价也是两个字:“合格。”1968年10月,邓小平被撤销了一切职务,保留党籍,次年被下放到江西。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这年2月,邓小平从江西下放地回到北京,时隔六年多,毛泽东第一次召见他,问他:“你在江西这么多年做了什么?”邓小平回答了两个字:“等待。”外宾问他第三次被打倒后的感受,他的回答还是两个字:“忍耐。”

  邓小平常常用最简练的语言,一语中的,讲清楚最重大、最关键的问题。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在谈到对于国际形势的态度时,邓小平说:“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这段话连用了三个四字格短语,高度概括了我们对国际局势的态度。

  邓小平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是幽默。邓小平一生既波澜壮阔,又历经磨难,他坦率地承认自己是“实事求是派”、“乐观主义者”。他说:“没有别的,就是乐观主义……如果天天发愁,日子怎么过?”乐观主义使邓小平养成了幽默的性格和语言风格。

  1957年1月12日,清华园里,万余师生冒着凛冽的寒风等待着邓小平来作报告。邓小平用缓慢而清晰的语调开始了他的报告:“过去,我们部队有的战士不爱听报告,屁股坐不住,讲怪话:‘不怕飞机加大炮,就怕政委作报告。’今天,我这个政委来给你们作报告,你们怕不怕呀?”邓小平这番诙谐幽默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他与听众的距离,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1979年访美时,到美国后的第一顿晚餐,是参加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总统助理布热津斯基的家宴。席间,布热津斯基提出了一个带刺的问题,他说,中国人和法国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自己的文明优于所有其他国家。面对这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邓小平微微一笑:“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东亚,中国的饭菜最好;在欧洲,法国的饭菜最好。”邓小平在卡特总统设的国宴上谈笑风生。当雪莉·麦克莱恩对他个人的经历表示兴趣时,邓小平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置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

  邓小平语言艺术又一个突出特点是平实。邓小平文如其人,已臻至境。他讲话、写文章,决不矫揉造作,决不装腔作势,决不哗众取宠,更没有半句套话空话。他有一次会见外宾时说:“中国方面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毛泽东主席是个军人,周恩来也是军人,我也一样。”从1926年回国到1989年退休,在长达63年的岁月里,邓小平没有军职的时间还不到10年。长期的军旅生涯,养成了邓小平果断、鲜明的语言风格。据部队的将领们回忆,战争年代,邓政委布置任务时的讲话,总是干脆利落,雷厉风行,就像打出的一颗子弹。

  邓小平简练、幽默、平实的语言风格,同他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乐观主义的精神气质一样,是他理论同实践结合、长期锤炼的结果。作为20世纪的伟人之一,邓小平以他的巨大智慧、崇高威望和伟大业绩,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整个世界的尊重。而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语言艺术,也继毛泽东之后,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政治语言,给后人留下无穷的回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23:51 , Processed in 0.05527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