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8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女上学记:那个夏天的26个小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22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5 编辑 <br /><br />  一
  过天桥的时候,看到街对面的人行道上挤满了伞。虽然夏天的雨时常连绵不断,如此壮观的伞流也还是少见。心更紧了。很快,我的黄色底起大朵绿花的伞也溶入了这道不逼仄却拥挤的伞流,却无法走得更快。虽然焦急万分,还是看清了与我擦伞而过伞下人的面容,有的带着笑意,有的紧锁眉头。我感觉到自己越发慌乱了。分明通知三点到,却不知这些人何时就来,并已得到了答案。加快了脚步,匆匆往目的地赶去,终于到了台阶下,只听得人声喧嚷。拾阶而上,心似已要跳出胸腔,不敢再看人面,低着头,把每一级石阶都看清楚。终于爬到最高处,台阶的另一面,已是人多为患,院子里、黑板前,都是人。再一步步往下走,头开始晕,刚才还砰砰跳得要窜出胸腔的心脏,此时竟已微弱得好似不再跳动,连呼吸都困难了,因而每下一级台阶都担心,只怕会一个跟头栽了下去,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倘若挤到了前面的人群中,没有找到自己渴望的答案,我不知道是会失望得落泪,还是干脆昏迷。
  黑板前,人头拥动,数百人在那里挤来挤去,我在外围绕来绕去,不知要怎么才能挤进去。当我停住脚步,却发现自己正在往前挤:身后的人推着我往前挤。五、六分钟后,我已被推到了黑板前。顺着黑板上的名单一一往下找,没有!没有!一连串的没有后,突然发现了规律:按拼音顺序,以毕业学校划分。让我再挤出人群却是无能为力,只能低下头,从黑板下钻过去。然后再绕过来,远远地默念着拼音,走到猜测中的位置前站住,很快,身后的人又把我往里挤。这一次,离黑板还有六、七个人头的距离时,我看到了那个名字,我女儿的名字。我拿出手机来,对着那张纸按下快门。在被挤到黑板前时,再次从下面钻了出去。
  走出人群,往台阶上走的时候,心里又打起鼓:刚才看到的真是女儿小莹的名字吗?会不会心里太过渴望,而把字看错了?何况没有对考号,会不会是同名同姓的另一个人?回头看了看台阶下,人流汹涌,要再次挤进去真有些胆怯。拿出手机,把刚刚拍下的照片翻出来,却花得不成样,我全不知在举起手机的时候,手抖成了这样。
  只得再次走下去,挤到人流中。毕业学校、姓名、性别、考号,一一查看,全都符合,这才又走出人群。有一个女孩,此时正在痛哭,她的父亲抱着她,慢慢拍打她的背,一如对待婴孩的轻柔。一个女子铁青着脸冲出人群,身后一个男孩,无措地跟着她小跑。有人就站在院里打电话:“考取了考取了!”也有的人在说:“没找到名字,可能没考取。赶快问你哥有没有什么关系。”还有人在追问:“全部就这些了?别的地方还有没有?”维持秩序的保安,已满头大汗,一群人则在另外几块黑板前忙碌:把上榜名单再贴一次。校园内,同样的名单已贴了三份,还是不够——来看榜的人太多,大约远远多出了学校当初的估算。又或者,榜还没贴完,家长们就蜂拥而至了。
  二
  其实考试和放榜并没有等待多久。就在昨天中午,吃饭时我似无意地说:“今天夏至,太阳直射到了地球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最长。这天过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向南移。墨江县就在北回归线上,所以叫作‘太阳转身的地方’,据说那里在夏至这一天‘立竿不见影’。”
  小莹似乎有些好奇,但没有说什么。
  我接着说:“今天还是父亲节。这个节日从美国传入,有了母亲节后,有人认为父亲同样伟大,因而就把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定为父亲节。在中国民间,则认为八月八日是父亲节。”
  午餐快要结束时,又想起一事:“前段昆明举办的《前进颂》,全称是首届中国聂耳音乐纪念周。我们的国歌是聂耳作曲,田汉作词,名字是《义勇军进行曲》。”
  如此絮絮叨叨,小莹并没有反感,反而问:“田汉这两个字怎么写?”
  饭后,和木华一同送小莹出门。距目的地还有两公里时,道路已拥挤不堪。无奈之下,我和小莹下车来,自己走过去。木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认真一点。”
  小莹有几分奇怪:“我都考过很多次试了,怎么你们还紧张成这个样子。”
  我想了想才开口:“这个你要理解,你是考过很多次试了,我们却是第一次送孩子来考试。”小莹听了,不再说什么。
  考试,是为了选择一所无论是我们还是小莹向往去就读的中学。
  小莹读小学时没有择校,图的是个方便。最初也没什么,直到五年级才发现不同,同事说,有的小学从一年级就开始上英语课,并强调课外阅读。小莹却是到了三年级才开始上英语,而且要求不严格,一个学期过去,许多单词还不会读。这才慌忙为她找课外补习班。到了六年级,有的小学寒假就发了整个小升初考试的复习材料,小莹就读的学校,却是临到考试前一个月才发,于是那一个月里,一天要背三、四页的内容,苦不堪言……
  后来,总是看到一个词组:师资力量,如发达城市和落后地区的区别,如学校与学校间的差异。小莹上的古筝班有个女孩,勤奋好学、认真细致又聪明伶俐,几乎每次弹琴,小莹都无法和她相比,偶有一次比她好,都会非常开心。她的学习成绩自然也非常好,个个学期奖状不断。一个学期结束,偶然问起,说她数学考得七十五分,却是班上第三名。我大为惊讶,小莹的班上,七十五分已是非常差的成绩。女孩的母亲也无奈,说换了数学老师后,有大半班人都没有考及格。小莹的平时成绩是班上前三名,横向比较时会发现,这个成绩在有的学校仅是中等略略偏上。
  直到这时,我才知道选择一所好学校的重要性。于是一眼就看中了全省最好的一所中学,小莹也表示,要考这所学校。有朋友得知这事,问了小莹就读的小学,说道:这所小学属中等,一年也只能考取十来个,都是班上的前一、二名。如果小莹要考,得好好努力了。一听这话,我更想让小莹去这所学校就读。
  三

  把小莹送到校园,学校保安拉了一条线,让考生独自进去,家长被拦在线外。等在外面的家长就随意坐在石阶上、走道中,无地可坐的就站在烈阳下,举着伞。那情景非常可观,五颜六色的伞挤得密密麻麻,平日里矜持的女子,此时坐在石阶上,心神不宁地与同伴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什么。夹着公文包,油肚挺得高高的男子有几分困难地坐在走道中,一脸焦急。我穿过人群,想走到一个地势略高的地方,把这难得一见的景象拍下来以资留念。但走了几步,又停住,此情此景,我并非身在其外,哪里还能够有这样的闲心呢。
  校园内已无处可坐,也无处可站,于是走出校园,去找被堵在路上的木华。校园外有无数发传单的人,多是宣传家教、课外学习的。如今的课外学习班多不胜数,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昂贵的一节课数百元,便宜的也要四、五十元。

  最初,我并没有考虑让小莹上这些学习班,一来所有的课程在学校已学过,二来学习的时间太多,会大大减少玩乐的时间,兴趣爱好也会被剥夺,如此一来,人生乐趣少之又少,偶有什么诱惑,很容易就行偏走差。让功课在学校里解决,我一直是这样认定的,但渐渐不能坚持初衷。据说学外语越早越好,很多学生因为小学时没有打好基础,进了中学,无论怎样刻苦,听力和口语都非常吃力。无奈之下,送小莹上了英语班。后来又听说,考初中,奥数是必须要会的,而学校里不教这个,于是,又把她送去上奥数。加上古筝班,每个周末,小莹就得拿出一天半的时间来,奔波在这三个学习班中,余下的半个周日,她要做作业。为此,只得放弃了一直想学的跆拳道。
  有时会想,是多学知识重要,还是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更重要?是努力学习必要,还是强身健体更必要?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学时吃力,要牢记也困难重重,花费许多的时间去学习这样的东西,究竟有无必要?


  每当我困惑的时候,同事就会说:“人人都这样,你不这样怎么行?孩子是生活在社会中,以后她要去和掌握了这些知识的人竞争,不先打好基础,一起跑就败下来,那时再后悔都来不及。”
  于是又坚持下来。至于学了这些,于将来有没有帮助,却是不得而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我自身经历而言的。小学时的鸡兔同笼,初中的时差,还有实习时为羊打针,为猪去势,以及工作后的英语学习,于我而言都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那时硬着头皮一一弄明白,并在把针插入羊动脉时任血喷溅四射。这些都不是我的兴趣所在,甚至我见了血还会全身发软,腿发麻。当初以为,所有的这些,是为了日后在工作中能够轻松,又或者能够在竞争中不败下阵来,因而一一忍了下来,甚至还担心哪一项没学好而耽误了自己。但在此后多年的工作中,鸡兔同笼也好,时差也好,为羊打针也好,统统没有碰上。就是英语,因与工作无关,与日常生活也无关,学成后三年,即忘得干干净净。倘若,当初我这些苦不堪言的努力、大把大把的时间均用在了某一项我所喜爱的事物上,于我的人生而言,会不会更好一些?
  对于小莹,我更希望她能够学到一些“信是立身之本,恕是接物之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之类的文字。然而无论怎样安排,却都无法——已不忍心再剥夺她玩乐的时间。
  四
  在校外流浪到小莹交卷的时间,再走进学校。校园内的人黑压压一片,就是举伞都有些困难,因无法行走,还会被那些挤来挤去的家长撞过来又撞过去:人人都想走到线前,看自家的孩子从考场走出来。
  快到交卷时间时,保安来了,要求家长留出一条道来,让考生们通过。家长的伞都收了起来,手里则拿着矿泉水、牛奶、糕点,还有烤鸡腿。这情景,倒有些似迎接英雄凯旋的场面。我甚至怀疑,当有考生走出来时,会不会有掌声响起。
  有个小男孩出来了,一见围了这么多人,有些茫然,抬着头东张西望找自己的父母。有家长忍不住问他:好考吗?他一脸沮丧:不好考。接着又一个男生出来了,见有这么多人,就活泼地大叫:太难考了,简直不是人做的题,听到这样的话,本已异常焦虑的家长们更加难耐了,恨不能立即见到孩子,问问他考得怎样。
  走出考场的孩子越来越多,每走到家长们留出的道上,很快就会被一只手抓住,也有人远远就高高举起手来叫着孩子的名字:这里,在这里。经过这场考试的孩子们,大多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没有哪个孩子出来说好考,听到的总是时间太紧了,作文都没写完,又或数学有好几题都没做出来,很快,孩子们一群一群地走了出来,但校园中的人好似并没有减少,依然人挤人。
  小莹走出来时,我并没有看到她,她也没有看到我。在四处张望找不到我的情况下拨了手机,而我一回头,就发现其实她离我只有三、四人之遥。
  小莹一路就问我哪一题要怎么做,另一题又要怎么做,说自己没有考好,估计是不会被录取的了。我立即说:不要去想试卷的事,来参加考试,就是想让你开开眼,看看这样的考试是个什么状况。我牵着她穿过人群,同她说:你看看,真不知是孩子考试,还是家长考试。小莹问:考大学也是这样的吗?我想了一下才说:差不多吧。而我感到幸运的是,考到了国歌的词作者。
  隔天下起了大雨,小莹又到另一所学校去参加考试。我本想同她说,今天与昨天相比,真是冰火两重天,昨天酷热难耐,今天暴雨倾盆,然而一想,这并不是个贴切的形容词,无论烈阳暴雨,孩子们都要上考场,家长们也都举着伞等在门外,心内受着一样的煎熬。
  我已是整整一夜没有入睡,就是打个盹,梦中所见也是接到了小莹的录取通知书。但此时站在雨中,竟也不觉疲乏。小莹走入校园后,我也没有等在校园外。考完一科后再去校门口,发现有家长站在门外,问已走出考场的孩子要吃什么,一得知答案就立即去买了来递进去。我举着伞,怎么也挤不到门口。雨哗哗而下,落在地上很快就汇成条条水流。无论伞有多大,裤腿也很快就被淋湿。但家长们并不散去,依然挤在校门口,也有的就沿街而坐,商家对此都持理解态度,并不抱怨家长们遮掩了门面影响了生意。直到预备铃声响起,孩子们跑回考场,家长们才从校门口散开,有一位家长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喊着自己孩子的名字:好好考!那孩子在雨中回过头来,清脆地答了一声,又接着往前跑。众家长都笑了,笑容中全是理解。
  五
  从考试到得知是否录取,其实就是26个小时的事——1点开考,翌日3点看榜,并不漫长,但那26个小时里的煎熬却弄得人身心疲惫。
  小莹考完第二个学校就和同学们相约了出去放松,得知我要去看榜,有几分犹豫,我说:没关系,你可以不去。过一会,她拨电话来:如果出现奇迹,我被录取了,你要告诉我。
  得知小莹被录取了,匆忙打电话一一告知亲友。告诉木华时,他大为惊喜,也要赶了来看。等他时,看到了校内的青桐正在开花,而且有几株树枝丫低低,可以很近很近地看到花,于是又让他把相机带来——本来随身不离的相机,因昨天的认知而被我从包里拿出来,此时又有了心情,看看树,看看花。但我依然在人群中,在因孩子升学而备受煎熬的家长中。

  这时有朋友来电话:“你有了好消息也不告诉一声。”匆忙解释:“我打了,办公室没人。”“我出去办事了,就不会打手机呀?”我还真没有想到还有手机可打,于是傻笑。“找时间请我们吃饭。”“当然当然,这个客我高兴请。”“看看你,那时还担心成那样,可见你有福气,不用操这么多心。”“哪里,我还正在想,还要考高中,考大学,参加工作,折腾许多年,不知这些折腾中我要怎么熬过来。”
  那26个小时,确实让我再次想起都胆寒。

  晚上,小莹回到家,她已知自己和三个好朋友被录取了,但还有两个没有被录取。其中一个,学习成绩和能力与小莹不相上下,两人时常自发地在班上组织教师节庆祝活动,元旦迎新庆祝会。另一个,下午她们在一起玩,已猜到自己没有被录取,因而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们考取了,我没有考取,那我要怎么办?”
  听小莹转述这句话时,我感觉到了一种残酷,这么小的孩子来承担来面对这样的事实,真让人不忍。可是,诚如朋友们所说:人人都这样,你不这样,只有在竞争中被淘汰。生存的残忍就这样在考试中显露在了孩子们的面前。
  这一次,小莹顺利过关,也许是运气,也许确实是努力学习的结果,可是,下一次呢?她还有没有这样的运气?


  不几天,报纸上登载一则新闻,一个幼儿园,六百人报名,只招收一百人,为此家长们排了两天两夜的队,领取报名表。竞争已到了这一步,真让人瞠目。可是在这同时也就发现,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平台,家长所要付出的努力。
  我的身边,有些朋友的孩子没有考取理想的学校,然而没有谁愿意按区域的划分到相应的学校就读,就算有的学校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找熟人、托关系弄得人精疲力竭才得以就读的。可以正常分进去的人却又要找熟人、托关系,去一所更好的学校就读。然而学校的好与不好又由什么来区别呢?升学率吗?考入好学校的人数吗?已有朋友打电话来说:“我女儿就读的小学考到云附十多人,今年肯定更了不得,要想进他们学校就更难了。”
    这样的现实,是不是说明提供给孩子们的平台不够广阔?
  在小莹打电话给老师报喜的时候,老师也非常高兴地告诉小莹,她参加某小学面向全国的教师招考,考取了该小学,下个学期就将过去教学。
  人走高,水流低,所以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想去一个好学校,可是,考试真的能代表什么吗?有的高考状元去读大学后无从适从,因在家时凡事有家长操心,时间有老师安排。学文科的大学毕业生不会写自我介绍信,女研究生被目不识丁的人卖去当媳妇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那么,这样的学习究竟有多少实际的意义?但这些问题只能是问题,我甚至不知道要问谁。而且这是微不足道的,可以忽视的,起码对于我而言,因为无论我,还是小莹,都生存在这个社会中。
  暑假刚刚开始,一群女人围着一位中学老师坐在一起,老师每说什么,都如玉律金科,大家只差拿出笔来记在本子上了,也有人立即就去网上把老师点过的书一一从网上订过来。这时,若想对哪个人好,只要拨个电话去:“刘老师说初一要看的书,我刚订了,要不要为你儿子订一本?”对方立即感激涕零,三生难忘。
  这天,我走进书店,发现放假前还堆得满满的初一教课书和教辅资料已所剩无几,还以为是个例,但连着去了几家书店均如此,才发现,竞争已到了这样的程度,说白热化,一点也不过份。而我来书店又是为何呢?也不过是打算为小莹买本初一的数学书。


2#
发表于 2016-5-22 1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5 编辑 <br /><br />看榜,其实看的就是家长早就为孩子预设好的一个夙愿,一个目标。此文书写自己为女儿看旁过称中的心里描述很到位,可谓逼真形象极其有味;这也是一次小升初的社会真实现象的一个侧面凸现,极力彰显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下的家长对孩子前程的强烈担忧之后的焦躁和不安,以及对其采取本不该承受的生命之重的再承受。
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目前正如昙版在此文中彰显的人们对教育选择问题,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问题,对孩子今后担忧的问题,对比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与人生之路上是否还会延续使用,发挥作用的问题和兴趣与知识的两难选择问题。昙版用一小为大的细腻叙述加上自己的观点论述,再次蕴含这对这个时代教育和社会的质疑。我认为这是当今普遍家长的心声。值得赞赏。
在26小时里,将诸多教育、家长、孩子的社会问题一一再现,可谓不易,为底层人群呐喊,就是本文最好的看点。我喜欢如此观点鲜明和低头查看事物本质的文章!
欣赏并问好!

3#
发表于 2016-5-22 1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5 编辑 <br /><br />        几乎每个家长都经历过或者将这样的入学考试。中国的特定国情和教育制度,决定了这样的场景。昙花从家长的行为、心理,到与孩子的交流,再到对过程的感受与认知,描述得逼真而形象。这样的亲历行为,反映的既是家长对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关爱,也由具体情节反映出家长与学生共同面对的教育问题,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以及那种为孩子有个好的前途的殷切付出。
     我自己也陪孩子一起经历过这样的不同阶段的升学考试,岂止一个关心所能表达。这确实我们的国情教育,对人生未来的一种期许与担当,内里虽有困惑,却也不得不面对现实。这些入心的感念,足够人刻骨铭心。

4#
发表于 2016-5-22 1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5 编辑 <br /><br />中国人多到人山人海,儿女的教育问题,从小学就有残酷的竞争,毕竟能考个好一点的学校,孩子的未来就似乎光明一些。

5#
发表于 2016-5-22 2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5 编辑 <br /><br />触及教育现实的一篇文字,贴近生活的的抒写。对看榜前的心理描写的传神、生动、细腻。对看榜中的场景抒写的现实,让人深思。当前教育现状中的一个缩影,被昙花全方位地呈现纸上,引起的不止是人们心中的共鸣,还有上升到社会层面上的一种思考。文章的后半部分抒写的更为深刻,自己内心的感悟和当前家长心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相互杂糅,是行文有了更深的看点。
拜读,问好昙花!

6#
发表于 2016-5-23 0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5 编辑 <br /><br />家事入手,注焦当下,针砭时弊,着眼未来。读来情深意长,平静内敛,意味深远。问杨老师好

7#
发表于 2016-5-23 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5 编辑 <br /><br />有关考试的话题,说得不少看得也不少,但读完这篇文章,还是被吸引了。我被吸引的原因有三个:首先是层层递进犹如剥洋葱皮的质感叙述很是传神,情形婉如在看一场电影,生动活泼。其次是送孩子参加考试和看榜的细节,叙述详实跌宕起伏,似乎有一只手在揪人的心,从而感受到了紧张、刺激、激烈和激动的味道。能够把读者的心引进细节之中而不产生阅读疲劳,说明作者的叙述是成功的。再者,通篇看似在叙述26小时之内发生的考试等事宜,实则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够感受到应试教育带来的诸多问题和弊端,这种以叙述涵盖议论和抒发的写作,特别是意境上的留白所形成的韵致,既体现了文学创作曲笔的妙趣,更能够具体客观地揭示出俗常事物的内里核质。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本文体现了当下在中国盛行的叙述性散文写作的风格。叙述性写作,写好了就是一篇很有味道的文章,一如本文。写不好,就成了流水账。在这一点上,我是欣赏作者的把控能力的。问好!

8#
发表于 2016-5-23 19: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5 编辑 <br /><br />孩子考试,家长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作为家长,我深有体会。
小莹被录取了!------真好!相信以后也会录取!
”我的黄色起大朵绿花的伞“-------昙花,是黄色底的大朵绿花的伞吧?

9#
发表于 2016-5-24 0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5 编辑 <br /><br />现在家长学生都不容易,没有一天轻松。
我家孩子上高一,县一中,早上五点二十起床洗漱吃饭,六点骑车上学。从早六点半,要上到晚上十点放学。
家长早起晚眠做饭洗衣,孩子都困成狗了,怎么让他自己洗衣服收拾房间自理他的生活?真就是学习的机器人了。

10#
发表于 2016-5-24 2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5 编辑 <br /><br />享受阅读的快乐就是这样,能够从作者叙述的过程中,感受到那样一袭焦急与顾盼,感受到曾经有过的感受。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1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5 编辑 <br /><br />看榜,其实看的就是家长早就为孩子预设好的一个夙愿,一个目标。此文书写自己为女儿看旁过称中的心里描述很 ...[/quote]
非常感谢朋友的认真读文与悉心点评!远握!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16:25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6-5-22 17:53
几乎每个家长都经历过或者将这样的入学考试。中国的特定国情和教育制度,决定了这样的场景。昙花从 ...

多谢房版的专业精到点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16:25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5-22 18:46
中国人多到人山人海,儿女的教育问题,从小学就有残酷的竞争,毕竟能考个好一点的学校,孩子的未来就似乎光 ...

问好高版,多谢读文!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16:26 | 只看该作者
肖娴 发表于 2016-5-22 22:01
触及教育现实的一篇文字,贴近生活的的抒写。对看榜前的心理描写的传神、生动、细腻。对看榜中的场景抒写的 ...

多谢肖版的悉心精到点评,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16:26 | 只看该作者
李有旺 发表于 2016-5-23 07:56
家事入手,注焦当下,针砭时弊,着眼未来。读来情深意长,平静内敛,意味深远。问杨老师好

多谢,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18 15:02 , Processed in 0.13045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