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6-6-3 20:39 编辑
“教育均衡发展”纵横谈之二——学区房
如果你要买一套新房,尤其是准备结婚的新房,是否会只考虑地理位置、整体设计、面积大小、价钱高低……等因素呢?当然不会的,因为你既然是要买婚房,那么就一定会考虑到婚后生子的问题,所以这套房子的周边环境就非考虑不可,尤其是附近是否有教育质量不错的中小学校。这样的房子,即所谓的“学区房”。学区房有多重要,单看街上散发的卖房传单便可略知一二,因为但凡此类传单,无不把“学区房”作为吸引买家的重要条件。所以同等条件下,学区房不但更容易卖出去,而且价钱也要稍高一些。 学区房受重视的程度,无疑体现了民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同时,也体现了少年儿童的入学难度。当然,这么说多么有些不够严谨,因为“入学”本身其实是没有难度的。因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所以无论哪一个适龄儿童,都没有入不了学的道理。难的是要进入一所离居所较近接送孩子方便的学校,难的还是要进入一所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好学校”。 难道各中小学校创建之初,不是考虑到学生们的分布范围,而有计划的设置的吗?难道各中小学校创建之初,不是考虑到老百姓的普遍需要,而较为均衡的设置的吗?当然是的。或者说想当然可能是的。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直至本世纪初,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惨遭撤并。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种:其一是生源减少。这其中原因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是因为计划生育造成的适龄儿童数量锐减,也有的可能是因为国家教育投资只偏向于“名校”和“重点学校”,而他们没有被惠及,所以造成生源流失……总而言之,是因为学生太少而实在办不下去了。其二便是因为城市规划,要扩建马路了,要旧城区改造了,要兴建公共设施了……诸如以上都是“正当”至极的理由,为了以上理由,连环境都可以破坏,连文物都可以破坏,至于一所学校,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了。其三便是因为要搞房地产开发,如果某所学校恰在“黄金地段”,地皮很值银子,那么便如“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将其撤并也就势在必然了。 当然,一所学校之所以被撤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只是择其要者而言之。而且,各个原因之间也不是独立的,更不可能量化。就如一片庄稼的丰收,可能由于品种优良,也可能由于肥水足足,更可能由于年景好,甚至因为侍弄得精心……我们无法判断出某一原因在其中所占的百分比。 但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同样都是学校,同样都是地方政府或集体筹钱修建的学校,为什么有的就彻底成为历史,而有的却蓬勃发展,成为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眼里的宠儿。被撤并的学校自可不论,而那些“名校”或“重点学校”却人满为患,以致于催生了诸如高达十万元的天价择校费、当一年班主任收受的礼金可以买一辆车之类的伴生问题呢?这个并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但就现有的学校“名校”或“重点学校”本身而言,最主要也最突出的问题则是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和超大班额的普遍存在。而对于家长,则面临着入学难、接送难、陪读难等一系列问题。因为孩子要上学,这个问题无论哪个家庭都躲不掉(那些丁克家庭除外),所以就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现象,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学区房”只是其中之一。 这还只是在城里。在农村,由于民办教师的最终解决(所谓“最终解决”就是给所有省发证的民办教师考取公办教师的机会。而没有省发证的那些,无论你在这岗位上干了十年二十年,都叫“代课教师”,名称的差别则意味着他们永远都没有转正的机会。所以尽管在农村还有大量代课教师,但民办教师的问题是早已“最终解决”了。),大量代课教师被辞退,也由于计划生育导致的适龄儿童数量锐减,以及部分家长选择把孩子送进城里读书以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甚至由于学校、乡、村各部门领导惦记着村办小学校舍以及校田地财产,也有大量村办小学被撤并,学生们纷纷涌入乡镇中心小学,同样造成了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学生上学难、学校存在超大班额、因学生住校额外增加负担等问题。 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整个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前进的。有人注意到了诸如以上问题的存在,便考虑到原来教育不“均衡”是其罪魁祸首。试想,如果教育均衡了,所有的学校都一样,就不会有家长择校,也不会产生有的学校人满为患,而有的学校冷冷清清的现象,更不会有农村孩子向城里疯拥的现象。所以,就一定要搞“教育均衡”。 可是说起来说简单,要做起来是谈何容易。就比如社会收入的不“均衡”,依国际通行的基尼指数看,如今已经到了一个极为危险的边缘。可是要将这一失衡打破,向均衡前进一步都势比登天,更何况要达到彻底均衡了。 有识之士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首先要搞“基本均衡”。关于这一点,有一大堆数字作为评分标准,至少要达到85以上才算合格,具体细则繁琐复杂,非数千字都难以说得清楚,在此暂且从略。 那么就算要“基本均衡”吧,已经在城里或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就读的学生总不能把人家赶回去,更何况但凡进城的都有相关的手续,诸如“务工证明”或“暂住证”之类的,人家属于“随迁子女”,按政策是有权在居住地而不是户口所在地就读的。 可是原来的学校已经难以承受如此庞大的数字之重(其实还是可以承受的,大不了实验不做、图书不读、微机不用、体育课在小操场挤巴挤巴对付着上……把七八十人挤在一间教室里只上基本文化课,过去几十年,我们都是这么干的。),可怎么为诸如此类的“名校”或“重点学校”“减肥”呢?除了严格限制学生流动,“划片”就读外,另一对策便是在相关区域再建几所新学校,配以最先进的教育资源和较为优秀的教师队伍。并且结合“划片”,将一部分学生分流出去。 在不考虑十数年来我们把好好的学校夷为平地搞房地产开发之类混蛋行径的前提下,今天在废墟上重建新学校的方法不失为一个好举措,尤其是那些人口相对密集可是附近却连一所可供孩子们入学的中小学校也没有的城区。 然而我们发现,在人口虽然密集却相对比较老旧的城区,是已经腾不出可供建一所学校的地方了,只有那些新开发的城区更适合修新学校,虽然楼房林立,住户却并不很多,更主要的是地皮便宜,买下来盖学校可以节省许多费用。这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至于住户少、人口少的问题则基本不用考虑,因为如果一所全新的、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现代化学校建在这里,周围的楼群就也成了“学区房”,不但会立刻被住满,而且售价也会水涨船高的。 所以有人说,所谓的为“教育均衡”分流学生而新建学校根本就是开发商和当地教育局互相勾结的阴谋,其目的只是为了在房地产不景气的大形势下把那些闲置的楼房卖出去。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楼盘都恰好成为“学区房”并且价格昂贵呢? 唉!谁知道呢?那位曾直言“如果还有择校的现象发生,就说明了我们的教育不够“均衡”。”的领导,是否也会暴出一句类似的话:如果学区房的价格同比更高,就说明了我们的教育不够“均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