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9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南泉河两个村庄的少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26 1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泉河边村庄的少年
       我小学六年级是在本乡本土长沟镇完小上的。我们是1948年冬天入学,1949年冬天毕业。我们是解放后长沟完小第一届毕业的少年,毕业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我们是战乱结束后从四面八方招揽起来的一个六年级,仅有27人。清一色男生,无一女生。长沟本镇的学生占三分之一,他们都是在北泉河边的孩子;其它三分之二来自长沟四野的十里八乡,皆是南泉河边的孩子。
   
      笔者来自东良,位于长沟东南,相距三华里,有羊肠小道与大道相通。与我一起上六年级的东良人还有1人,名字叫王文韬。长我1岁,很文静,近乎少年老成。慢性子,走路慢,写字慢,吃东西慢。说话语速也慢,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吐,字与字之间要停顿,有间歇。小时候都说他是个女孩,长大了才承认他是男孩。知道用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但外出考学却出人意料地落第。究其原因还是出在一个“慢”字,每门考试都是监考老师去收卷,他总是答不完。
        毛笔字写得好,端庄玉润工整。每当春节临近,给四邻八舍乡亲们写对子,不辞辛苦通宵达旦(那时候市场没有现成的对联出售)。每一幅春联写罢,濡湿的墨迹都须晾干,八仙桌条案炕上地下摆放的无处不是。此时此刻你去造访,推门而入,须得高台贵“脚”,否则将会发生踩踏事件,后果将会一片狼藉,你本人也会狼狈不堪。小小年纪就担当大任,家喻户晓,有口皆碑。
       打一手好算盘。后来成了大队会计,每家每户有多少粮食,瓶子里有没有香油,有多少香油,他知道。大跃进大炼钢铁,每家每户砸锅卖铁,欠钱多少,几毛几分,都包在纸包里,写上姓之名谁。去长沟开会,村支书大队长和他,吃了个西瓜,一毛五分钱,到半夜去敲两个人的门,不要钱不下账睡不着觉。后来是大饥饿,屋堂子戳着半口袋绿豆,老婆孩子都不动,因为那是队里的种子。
      比王文韬聪颖的是高维琦。他是半壁店人,长沟正西五华里。有一条光滑的柏油路相通其间。在27个人当中,他个子是最矮的,年龄是最小的,两个酒窝是最深的,肤色是最黑的——好像是从非洲来的小兄弟。我们叫他小黑奴。敦敦实实,胖胖乎乎,性情沉稳而又机敏。他有个秘密:梦乡里背下《长恨歌》《琵琶行》。老师喜欢他,我们也喜欢他。他爱笑,悦耳如银铃;笑出来的酒窝,有酒香。
       小黑奴的眼睛也着人喜欢,黑亮黑亮的,睫毛也长。那是一双充满智思的眼睛,也是一双充溢着灵犀的眼睛。单看那双眼睛,他不像是男孩,而是女生。高尔基写过一篇小说:《二十六个和一个》。我们是小说中那二十六个男工,小黑奴该是那唯一的女工。
       与高维琦同村来长沟上学的,还有鞠德隆鞠德裕。德隆个子高大,眼睛也大,少言寡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英年才俊,品学兼优。德裕中等个子,爱扯着破锣嗓子,于某个角落大声疾呼地唱歌——和哭差不多。他的风琴按得好,演白毛女,唱北风那个吹,他伴奏。他的画画得好,铅笔淡彩,画远山,画近树,画秧苗,画溪水,画白鹭。他对故乡充溢着浓浓的爱,他在写生。
       上面所述的诸多少年同窗仅只一载,距今已七十年有余耳!然而我依旧清晰记得并准确无误地道出,相比同窗六载的中学学子同窗五载的大学学友反倒模而糊之,甚至从记忆中完全淡出——足以诠释出人生最为弥足珍贵的时光是那永不再复返当初不曾珍惜的少年韶光。
       小学毕业后考学,有两种选择,一个是中学,一个是师范(犹如当下的小中专)。我们是冬季毕业,唯有(房山)师范招生,中学不招生。投考者趋之若鹜,鞠德隆鞠德裕王文韬和笔者都去报考了,唯独不见小黑奴高维琦的身影。
        一个冬日,我去小黑奴故里一探究竟。半壁店,顾名思义,只见那“店”座落在山麓断崖之上!而那“店”之下角,一条清流下跌成瀑布,汩汩流淌作响。仰俯之间,"半壁"河山——映入眼帘!使风华少年的我不尽念千古之悠悠,潸然泪下!

       “店”之前行可至太行,“店”之后走是大平原。“店”之本身可以饮水歇脚打尖。次日清晨,你西行再折北,入深山峡谷,逆拒马河而上,弯转处须涉水,称一渡,须十渡,美不胜收。
       小黑奴正站在一块河边一巨石上。地冻天寒,河边结了许多晶莹剔透的冰碴,阳光下十分刺眼。手持网焯子的小黑奴,倾尽全力逮鱼摸虾,脑门上出现两道汗渍,衣领间还冒出来几丝热气。此刻的小黑奴,不再是女孩,宛如一头小牛犊。
       小黑奴告诉我眼下的汩汩流动的河水就是地图上所标示的南泉河。如果逆流而上则可以至我班王宏举故里石门村——石墙石阶石屋,顺山势而建,临水而居,错落有致,流云与飞鸟皆可入画。如果在河水中放进去一只小船,不肖一个时辰顺流而下,就会飘到我东良。看着清澈透明的河水,我顿然有悟,南泉河少年之所以具有心智上的灵性,只因为是喝了南泉河水吃了南泉河稻米之故。
       他让我跟他回家,为我煮鱼炸虾吃。来时父亲有所嘱咐,不可吃人家饭食(解放初期农家清苦),被我婉言谢绝。途中问及才知晓他之所以不去房山报考,是由于父亲的阻拦,认为上师范,毕业后当孩子王没出息。父亲了解在南泉河边长大的儿子,本是大鹏须展翅,才能前途无量。
       果不其然来年夏天,就进京考进一所重点中学,高中毕业留学波兰。假期归来,手腕上多了一样东西——手表,真是让人们惊羡不已!(笔者于大学毕业工作数年后,才买了一块二手苏联手表)。他还带回来一则信息,波兰大学伙食不好,大学生立马在饭厅里集结敲盆子敲碗抗议示威游行!
       真是国情不同,党情不同!我们说话都治罪,岂能有动态!不管那些!还是关注我们家乡的南泉河,早就听老人说,那南泉河于石门于半壁店于东良一路唱歌之后,最后是流入已经从深山峡谷跑出来走进河北大平原的拒马河。我们结伴高蹈,志洁行芳,一探究竟。高维琦的皮肤依旧黑,眉眼依旧亮,只是个子高大粗壮起来,但我们依旧叫他小黑奴,而不叫大黑奴!
      清风骀荡, 水天之间有一群白色的鸟儿,向我们飞来随即又折回去,消失在远方……南泉河与拒马河交汇处波光粼粼,天边航行一只大船……令人抱憾的是那天鞠德裕没有去,否则将会有一幅天美云美水美物美人美的写生画面世……


2#
发表于 2016-6-26 20:43 | 只看该作者
不管过去多少年,年少时的同学情感最真挚
抢到了朱老师的沙发

3#
发表于 2016-6-27 16:08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质朴简短,但滋味十足,把年少时的往事写得生动有趣。欣赏并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0:50 | 只看该作者
不管过去多少年,年少时的同学情感最真挚
抢到了朱老师的沙发[/quote]
谢谢你的阅读与点评!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0:5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质朴简短,但滋味十足,把年少时的往事写得生动有趣。欣赏并问好![/quote]
谢谢斑竹的支持与鼓励!

6#
发表于 2016-6-28 11:06 | 只看该作者
朱先生的记忆力真好,那么多年的往事,那么清晰的细节,一个个眉目清晰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个性特征,都写得神形毕现。拨开时间跨度里的烟尘,那个年代的人和事,都是每一个细节支撑起来的个人史,自然也彰显了时代特征也它的风云变幻。欣赏,问好。

7#
发表于 2016-6-28 11:17 | 只看该作者
深入岁月深处,紧紧勾住少年时段,让文字为其定格成永恒的人生一副素描。
以质朴情真的书写,勾勒出一张张熟悉的深埋岁月深处的几个伙伴,让其重新逼真再现,也让那个特殊的时代一一复活。
远去的岁月风烟在作者的笔下再次袅袅升起,我不仅仅这是不仅仅是一次人生的回首和回味,它还暗含着什么呢?其中人与现实的交融、抗衡、握手到底告诉我们什么呢?等等的内涵正是本文的看好点。
欣赏并问好老师!

8#
发表于 2016-6-28 11:42 | 只看该作者
朱竹的这篇散文人物描述栩栩如生,就连颜色和姿态都有了呼吸的景象和血肉的丰腴之感。人物写活了,潜伏在人物身上的神韵和气质自然也就跟着活络起来了,作者内心的一幅精神地理图画随之也就活色生香跃然而出。背景不同了,人物出场的景象和神态也就不同了,轻松惬意是我读这篇文章获得的最大感受。最近我在外面开会采风,很少回帖,还望谅解。问好!

9#
发表于 2016-6-28 11:43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关于施占军的事情,我已经在我上一篇文章的后面跟帖回复你了。

10#
发表于 2016-6-28 17:09 | 只看该作者
少年轶事,勾连起诸多的时代风烟和人物命运,文字质朴有清润之感。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7:57 | 只看该作者
朱先生的记忆力真好,那么多年的往事,那么清晰的细节,一个个眉目清晰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个性特征,都写得神 ...[/quote]
谢谢斑竹的点评!正如文中所说那一段韶光印象太深了,不是笔者记忆里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7:59 | 只看该作者
日尧月 发表于 2016-6-28 11:17
深入岁月深处,紧紧勾住少年时段,让文字为其定格成永恒的人生一副素描。
以质朴情真的书写,勾勒出一张张 ...

谢谢文友细致认真的点评!问好先生!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8:04 | 只看该作者
敬一兵 发表于 2016-6-28 11:42
朱竹的这篇散文人物描述栩栩如生,就连颜色和姿态都有了呼吸的景象和血肉的丰腴之感。人物写活了,潜伏在人 ...

谢谢敬斑竹细致到位的点评!还是多提不足之处为好,以利于文本的打造!好为施君子准备底稿!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8:06 | 只看该作者
敬一兵 发表于 2016-6-28 11:43
另外,关于施占军的事情,我已经在我上一篇文章的后面跟帖回复你了。

我看到了,谢谢先生的提醒!我将会注意我的写作视角!谢谢谢谢!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8:07 | 只看该作者
剑鸿 发表于 2016-6-28 17:09
少年轶事,勾连起诸多的时代风烟和人物命运,文字质朴有清润之感。

谢谢先生精到的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5 14:44 , Processed in 0.39863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