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情感驿站】古渡轶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28 13: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丹水河”畔古渡,那便是“老水昌”。
    六七十年代时期,这个古渡正处在“丹水河”与“流溪河”交汇之处。两岸夹春水,野渡舟自横。南来北往的人群,都必须从这个必经之路的古渡通行。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时候,鹅黄隐约,新绿悄绽,昭示着生命的勃勃,那是旭日般的青春;阳春三月,杏花春雨时节,桃红柳绿,柔风拂雨,飘扬着自然的伟力,那是如火的年代,晚春四月,芳菲渐尽之际,远山幽径,柳暗花明,辉煌着黄昏的执着。
    而正是这个时候,送山货出山的,采购日常用品进山的,走亲戚,逛大街的,络绎不绝,人来人往。在我曾经过往的日子里,它总是充满生机和喧哗,如同古渡的丹水流水一样。
    古渡舟船管理人员是个四十多岁年纪中年汉子,他无疑是最有人缘的,候船的人远远叫着他的小名,催他撑得快些。
   “您儿们莫慌也莫急。来罗——来罗——”那汉子撑着篙,打出的水花掀起圈圈涟漪。
    那粗狂的声音,回旋在丹水河水面,惊得野鸭子扑楞楞的拍打着翅膀,一只只脚趾划过清楞楞的河水,在不远处浮落在了另一处的水中,嬉戏、玩耍。
    古渡脚下的卵石,总是被那些肩头沉沉负重的过渡行人的草鞋磨得光亮。当船还未过来时,他们就坐在卵石上,抽着旱烟,聊着桑麻,或者说些七荤八素的话题,激起阵阵笑声。古渡是这些劳作者短暂的栖泊处,在这里他们可以坦然地放下重负,等待着对岸木船犁开涟漪,桨声欸乃缓缓而来。
    要是遇到镇上集市贸易赶集那天,大姑娘小媳妇多,满满地坐上一船,红红绿绿,总会让他心绪舒畅,撑得又快又稳,赢得阵阵惊叹和好评。这个时候,会让人感到生活的平和与灿烂,所有的劳累和苦涩,都似流水一般远去了。
    尤其是那次在古渡处,闹药鱼的情景叫我至今也没忘记。
    使我时不时记起了家乡的美好,家乡人们的率真、质朴、善良深深地隽刻在了我童年的心房。
    记得那次,闹药鱼各家各户几乎是“麻子打哈欠——全体动员”。上山挖黄姜的、沿河两岸采柳叶的,把采回得黄姜用石磨磨成浆,把柳叶用碓窝捣成汁,大盆小缸都盛满了,然后运到丹水河边,在老水昌上游地段,将黄姜汁、柳叶水拌匀后,一股老儿全部倾泻到丹水河中,顿时整个河面上,大鱼小虾都闹腾起来,有的鱼横冲直撞、有的鱼跃出水面、有的鱼相互撕咬,不一会儿这些闹腾的鱼都沉潭底了。
    于是,不少人跃跃欲试,跳入水中
    广大中、青、少年人一齐上阵闹鱼,你抓我抢,水花四溅,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河边成了狂欢的海洋。
    你看那边,两个人合作捉一条鱼,想尽了一切办法还镇不住那条鱼呢!滑溜溜的这个人捞住了鱼头,鱼尾上的人又被鱼一阵乱板,从手中滑落了。
    哈哈,鱼那是人的对手,最终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擒住那条大鱼。
    我有些惊奇,小小“丹水河”怎会有如此大得鱼呢!后来我曾经问过不少人,但各说各话,答案不一。
    一说是“老水昌”四周围群山岩石是空的,洞洞相连,鱼源源不断的从空山底部游出;一说是“丹水河”沿线那个时候没修什么水电站、拦河堤坝,这些鱼都是从长江、清江逆水上行,游到我们这儿的。到现在我也难得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家家户户带来的网兜、大盆小钵、提水桶都是满载而归。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还有几个人用木背架背着鱼,鱼头、鱼尾随着人走路时的动作,一上一下来回波动,那鱼鳞在太阳的照射下泛起片片金光,直灼人眼。
    大家说着、笑着,嘻来嚷去,话说喜悦,话说来年丰收。
    那掷地有声的自信,那山里人的质朴性格永远定格在了丹水河岸。
    许多年以后途经这里,古渡犹在,人迹杳无,往日那些声响都已沉入岁月深处。肆无忌惮的葛藤遮盖了光滑的卵石,离这不远有一座彩虹般的高架桥飞架。涨水时节,有不少闲人站在桥上,看着洪波涌起惊涛拍岸。那指指点点的从容神情,全然是欣赏的样子。
    古渡苍老,河水悠悠,连同过去的生活悄悄流逝。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中心学校】


古渡.jpg (257.12 KB, 下载次数: 980)

古渡.jpg
2#
发表于 2016-6-28 15:47 | 只看该作者
对六十七年代一个古渡场景的叙述与描写,凸显了人们当时的生活状态,远去的生活总是令人缅怀的,岁月流走人内心许多美好的记忆。问好。
欣赏朋友的交流文字。

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5: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房子”老师。握手并问好!

4#
发表于 2016-6-28 16:26 | 只看该作者
朴素的笔法叙说悠长的记忆,古渡的一席之地就具有了原乡的精神指向。

5#
发表于 2016-6-28 17:34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很鲜活,把捉鱼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读来生动有味。图片也很美。欣赏并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8: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剑鸿”老师对丹水拙作的点评。问好老师!

7#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8: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雨夜昙花”老师的鼓励。丹水问好!

8#
发表于 2016-6-28 20:26 | 只看该作者
用朴实的文字将一段岁月深处的往事,蘸满情感的汁水,一一浸泡复活。那其具象的元素——古渡(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渡河上两岸人们来往的繁华场景一如一朵重新绽放在我们面前的春花,芳香袭人,温暖如初。
这不仅仅是一段岁月的怀念,其中也不乏对当今人们情感淡泊,道德沦陷,人与人疏远的鄙视,呼唤曾经那温暖的日子,美好的日子!
欣赏并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21: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日尧月”老师对丹水拙作的点评。远握、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5 14:48 , Processed in 0.48913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