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8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儿女是母亲的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3 14: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郭玉琴 于 2016-7-3 14:48 编辑

                                                                            儿女是母亲的债

                                                         ______________读虹影自传体小说《好儿女花》有感

                                                                                                                                                          /郭玉琴

       凤仙花是喜欢长在平民院子里的一种花,盛开时花层现桃红色,嫣然一笑在夏天的微风里,迷人娇俏,像撒娇的小女儿,有指甲那么大。我小的时候都叫它指甲花,听说因在宋朝有个皇后的闺名带有凤字而避讳,人们看花朵像母亲膝下的儿女,所以又都叫它好儿女花。然而世人都知道,儿女是父母的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为了讨债的,因此做母亲的注定要为自己膝下的儿女倾情一世的付出,无怨无悔。凤仙花也叫小桃红花,作家虹影的母亲乳名就叫小桃红,作家笔下的自传体小说《好儿女花》就是一部写自己母亲生活原型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她用极其细腻琐屑的笔触为我们书写了一个真实母亲的屈辱和苦难,坚强和内心因爱撑起的强大世界,从而让读者真切体悟到主人公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如此伟大,像泰山一样重。

       《好儿女花》是虹影继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又一部姐妹花小说问世。无论从故事情节上,还是人物背景上都有衔接续写的一个特点。但是不同的是,《饥饿的女儿》,主要是写虹影自己的一部小说,是以女儿的身份为主角进入情节的一个关于私生女的故事,而《好儿女花》主要是以母亲的身份为主体的一个故事情节,重点在写母亲一生遭遇的几段情感纠葛故事。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故事,却一样的精彩,而且不一样的人物身份却都让我读到这两个自传体背后生活本身比故事还要精彩的一面。

       作者在《好儿女花》中以回重庆参加母亲的葬礼为线索,一层层揭露母亲身上的谜团,也一步步解开自己婚姻的谜。母亲的情感有真实的一面叙述,且是正面叙述,也有间接的一面揣测,从侧面转述而来。通过两种平行并列的叙事方式,揭开母亲身上的谜一样的身世,和对母亲内心感情世界的解析,探索,从而试图构建一个全新的母亲世界,达到理解母亲,读懂母亲,与母亲的情感架起一座真挚相处的桥梁。母亲虽然是一个底层妇女,生活在灾荒年代,身世坎坷,从乡下为逃避包办婚姻而逃跑到贫民窟的城里重庆,但是她的内心一样是充满爱的,她与大姐的父亲婚姻,与我养父的婚姻,以及与我这个私生女的生父之间的一段露水姻缘,都是支撑她活下去的理由,足见她的生活虽然很苦,但是因为有爱并不完全是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依然有足以让人羡慕的爱和温暖。这是作者大胆对母亲世界的探索尝试,也是对女性世界的女性意识觉醒的一种全新式的解读。

        母亲过世,文中六妹返回重庆回家奔丧。在奔丧的三天,逐步解开了她和她的家族历史。六妹出身在重庆嘉陵江南岸的贫民农民家庭,从小就被排挤和孤立。在十八岁生日当天她知晓了自己私生女的身世,之后她开始浪迹四方。她先在北京一个文学院作家班学写作,1989年十月又转到上海一所大学中文系读书,之后跟着学者丈夫移居海外,勤奋写作终赢得国际文坛声名鹊起。但家庭遭变,自己的小姐姐插足二人婚姻,形成“二女共侍一夫”的尴尬局面。她身心破碎,也和他闹,也曾自杀过。她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提议她应该走出家,或许她可以重新找到自己。她听从医生的意见,给自己完全一次放松自己的度假,乘欧洲之星从伦敦到巴黎再到慕尼黑,与老朋友见面,欣赏美景,品尝美食。悉尼作家节,她从伦敦飞往悉尼,在那里,遭遇了真正的爱情,但这段爱情,终无疾而终。后来,她离开了伤心的伦敦,定居北京写作。因为伦敦的别墅没有让她感觉到家的温暖,所有用品都只有一人份,房子里的家具也很少,她依然是一个心灵流浪者。她命运的转机是W的出现,他在她万念俱灰,无路可走之时拯救了她,让她伤痕累累的心灵有了休憩的地方,最终,她把自己托付给他,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

       在奔丧的过程中,虹影用大量的笔墨叙述描写了很繁琐的丧礼过程。通过这丧礼过程,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市井平民的带有川味地域色彩的习俗特色。比如哭丧这一节,虽然是自传式的描写,但是讲到兄妹几个轮流如何花钱请人哭祭母亲,显然不全是真实的记录,还有很浓的虚构黑色幽默色彩。黑色幽默与犀利的文笔是虹影在这篇小说中的主要风格。小姐姐绑架小唐这个负心汉人物时的一个环节故事穿插在其中,其实也是一个黑色反讽幽默。

       六妹的自身情感遭遇是穿插在揭开母亲层层之谜的故事中的。六妹去看心理医生,但是心理医生在询问病人的过程中却由于不断对六妹接受的传统文化好奇而变成了六妹给心理医生上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的民族文化课。小说在这里涉及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使得文本本身加重了厚度和精神高度。

       小说以穿插倒叙的手法在写母亲的奔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足可以勾引起回忆的家族往事。作家在写这部自传式的家族史当中,将亲情的不堪一面以几乎实录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复杂性也明白了一个不容置疑的道理:没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即使是血缘关系很深的人,与自己也无法构成亲密的纽带。文中六妹同父异母的两个弟弟与她的关系就是最好的实证。好的小说是对社会和人性切下去剖析的一把锋利匕首,虹影的这把刀显然由于她具有西方杜拉斯式的犀利和东方张爱玲式的冷眼旁观的清高而让人看了她的文字后不寒而栗。

      小说的人物除主要的几个,母亲,六妹,小唐,小姐姐几个人物形象是立体饱满的外,就连一些细枝末节着墨不多的王眼镜,外甥女小米,大姐,也个个都是有很鲜明的人物脸谱出现的。在追溯母亲晚年生活的谜团问题下,大姐这一人物被写的既自私又悲哀薄情,可恶又可怜,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她自己婚姻的一次又一次失败,与亲生女儿形同路人的隔阂情感,以及与六妹手足之间的亲情淡薄势利,甚至对亲生母亲也忤逆不孝,都入木三分的刻画出了她是一个完全彻底悲剧失败的小人物。然而从她这样的小人物身上,让我们看到的是民族人性的传统劣根性难除。

      另外不得不提小唐这个悲剧人物是虹影第一任丈夫赵毅恒的原型。虹影在小说中很成功的跳出自己的身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讲述小唐的一生故事。小唐是大学教授兼学者,他出国留学后在英国任教一段时间后又回到自己的祖国。他有着传统士大夫阶层的男权意识和封建思想,同时又接受西方前卫文学艺术潮流,是一个很矛盾的双重性人物。他一面很热爱自己的祖国,即使留学英国接受很好的教育,享受到了很好的待遇仍然念念不忘回国,甚至甘于在一所不起眼的大学任教拿着与自己学识不相符的可怜薪水。一面又愤愤不平祖国对他的抛弃,小唐的父母均惨死在文革的迫害中,作为学者被下放到农村种地后直到平反也没被国家体制内机构重用。他把对祖国的热爱与祖国对他的伤害转移到对女性的性虐待与扭曲的性价值观上。他一场又一场游戏人生,玩弄女性,但又一次又一次惧怕女性对他的纠缠,视女性如洪水一样可怕。用他自己的原话说,女人怎么都那么可怕?一个比一个疯狂。小唐这个人物的悲剧性让我们看到是他的思想不成熟,在一个带有伤痕历史和缺少家庭温暖的环境下培育出的怪胎,带有侏儒性的人格造成的。这个人物塑造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他劣迹斑斑,但是让人产生的是心疼,怜悯,同情,而不全是厌恶。

       虹影不仅用匕首一样的文字解剖别人,也解剖自己。她通过对母亲晚年生活的追溯,回忆与母亲曾经相处的点滴,寻找母亲拾垃圾的真相,从而放大自己对母亲的不理解造成的不可饶恕的罪过,最终通过文字替自己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向母亲赎罪。母亲虽然为六个子女忍受了饥荒,疾病,遭人鄙视嘲笑,受人欺负,侮辱,背负产下私生女的坏女人骂名,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将六个处在饥荒年代的子女带大养育成人,给予了他们最无私全部的爱,但是在晚年并没有一个子女能够真正理解母亲这种爱。得不到自己最爱的人理解和宽恕,是母亲最大的痛苦,这种痛苦最终导致她在晚年靠拾垃圾维持精神记忆。读来沉痛,感悟痛心。小说结尾以六妹怀孕即将成为一个母亲,并且怀的也是一个私生女,终于以母亲的角色与自己的肚子里小生命对话的这种方式来达到母亲角色的成功转型,和对一个女性生育权被剥夺的世俗罪恶的控诉,唤起女性的觉醒意识。

      儿女是母亲的债,养儿才知报娘恩。《好儿女花》讲述的就是这么一部既感人又真实的儿女与母亲的几代情感传承故事。作者不仅追溯自己的母亲,同时还追溯自己母亲的母亲,在小说结尾铺垫出一部分自己即将成为母亲的一个情节,虽然成功的衔接了几代女人的情感,但却不是巧合,仿佛一切都是天撮合的。因为六妹的故事就是作者自己的故事,她的女儿长得很像外婆,这是一种全新的母亲与女儿冥冥天意里的一种沟通方式。小说结尾她写道“前世我是你的女儿,这一世,我要做你的母亲”。沉浸在《好儿女花》的阅读中,唤醒我再一次沉浸在中国传统的伦理孝道文化的思考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4:46 | 只看该作者
好儿女花

91529822720e0cf37a2ae96b0b46f21fbf09aa45.jpg (173.52 KB, 下载次数: 668)

91529822720e0cf37a2ae96b0b46f21fbf09aa45.jpg
3#
发表于 2016-7-3 14:59 | 只看该作者
儿女真是父母的债!人说夫妻是恩人,儿女是冤家,真有道理。
4#
发表于 2016-7-4 08:02 | 只看该作者
从不同的角度对原著进行了解读,清晰而深入。
拜读。
5#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08:41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6-7-3 14:59
儿女真是父母的债!人说夫妻是恩人,儿女是冤家,真有道理。

谢谢幸福小草点评。问好学习。
6#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08:43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6-7-4 08:02
从不同的角度对原著进行了解读,清晰而深入。
拜读。

谢谢版主点评,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17:57 , Processed in 0.06066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