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6-7-22 19:39 编辑
三本书 “经历教育”,真受教育 那年,上头给学生们派发一.本书,外加一张配套光盘,名为《走进经历教育》,定价十四元,要求全体学生必须订阅,而且还特意强调,要由家长陪同观看,据说这本书非同一般,是集国内众多一流专家集体智慧编撰而成的,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改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还别说,老师们真有力度,只不过是和学生们讲事实摆道理,此外略略施加一点儿压力,就顺利完成订阅任务了。 很快地,书就送来了,并且以同样快的速度发到学生手里。学生们全都有些兴奋,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们认为自己只要读了这本书就可以脱胎换骨,从此定能完全适应全新的教育思考和教学手段,进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帆风顺,一通百通。而那些成绩差些的也会以为,只要自己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成绩,从此彻底摆脱“后进生”的帽子,跻身“优等生”的行列。当然,学生们最期盼的还是回到家里看看那张属于他们的光碟,如此神乎其神的“经历教育”,一定是既有趣味又有教益的。 然而当学生们回到家里,把光碟放进影碟机里,再看到电视画面上播放的内容时,却只有一句“没意思”,就全都立马关掉了。因为光盘里讲述的是某技术学校把劳动技能和校办工厂结合起来的事,由于这一结合,既使学生们学到了一技之长,又为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经历教育”,说起来倒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可是这些东西应该是给教育主管部门和中等专业学校以上校领导们看的,给尚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观看,岂不是“没意思”吗?那么,之所以要强行摊派给这些小学生们的原因,就值得人们琢磨琢磨了……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学生们学了“经历教育”,还别说,真受教育! 辉煌六十年,一年一毛钱 那年,和学期初的教材一起,上头派发下来一批书,书名叫《辉煌六十年》,书很薄,不过只有一百多页,是用漫画的方式介绍建国六十年的主要建设成就,对于对那段历史不太熟悉的小学生来说,也算是一本不错的普及读物。这不由得叫人心生感叹:我们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为了进行国情教育,可以印发这样的适合儿童特点的宣传资料,真是用心良苦。 可是没过几天,就又有消息下来了:这书并不是白给的,每本书按定价要向学生收取六块钱的书费。不是说义务教育阶段免除一切学杂费以及书费吗?怎么这本书就是要钱的呢?而且还要得这么贵?实在弄不清楚。 自然地,上边有令,下边就得遵照执行。好在钱不是很多,学生和家长们谁也不差那几块钱,很快地,书费就收上来了。一切皆大欢喜。 倒是学生们的小账算得比大人们还要清楚,要交钱的命令刚刚下达,学生们中间就已经流传开了两句顺口溜,道是:“辉煌六十年,一年一毛钱。”无语!只能无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再向学生渗透一些国情知识,也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们去热爱有着六十年辉煌建设的祖国了。 历史的天空,飘荡着什么 那年,上头又给学生们派发来一批书,书名叫《历史的天空》,也是在学期初随着教材一起发下来的。这又是一本普及读物,是用最浅显的语言介绍我党我军怎样历经艰苦奋斗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其实,类似的书在学校图书室里并不少见,尽管图书室的图书从来不对学生开放,那些书页也早已从最初的雪白变成了现在的土黄色。不过不要紧,书总是不嫌其多的。更何况学校的书是摆在那里供上级督导检查的,而发到学生手里的书才是给人看的。 况且这本书编得也还算不错,语言也还算生动,故事也算很吸引人。更主要的是,在我们这样的乡村学校里,学生们平时根本就读不到什么课外书,所以一个个读得津津有味。 不过等到老师给学生结算书费时,才最终知道,这本书定价七元,也是要算钱的。尽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用书早已免费,但免费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说,免的只是符合国家规定的那部分。比如说,课本是全免费的,这个毫无疑问。再比如说,主要科目(小学语数外,中学各大“主科”)也都各有一本练习册是免费的。这是出于“减负”的需要,不允许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所以只给一套免费的练习册。那么如果老师觉得不够做,要再多订一套呢?当然就得学生们自己花钱了。当然,这个纯属个人行为,和上边的“减负”政策毫无关系。 还有寒暑假作业,既不属于课本,也不属于练习册,所以征订不但不违反政策,而且要学生自己承担也是理所应当。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临时加进来的关于“德育”类的“杂书”,比如这本《历史的天空》。而书费,则是在前一学期期末前一个月统一收缴,由于不确定是否会临时多出什么书来,为免得再收麻烦,所以一般都是要多收十块二十块的,等到新学期发完书后再根据定价退还差价(当然也有个别学校个别订书负责人从来不返差价的)。 那么,诸如此类的“德育”书究竟是由谁,是由什么途径可以进入学生的必订书目,作为普通的“不明真相群众”,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想像的却是,这等“历史的天空”中,飘荡的绝不是什么高尚的“道德”,而是漫天的铜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