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24|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那被慢节奏谋杀掉的上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7 2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8 09:56 编辑

  1、借平躺车
  
  那个女人很圆润,面慈爱笑。之前每次见了,她都对我微笑,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她是护士长,我是病人家属,在我已习惯的模式里,应该是我满脸堆笑,而她面若冰霜。就因为她的微笑,我甚至在心内下了一些结论,诸如小城的人比较纯良、热情之类。但现在,她依然微笑,我却感到无奈。我的身份证已在她手里,她对我说:“没有平躺车了。要不你等等,等人家送回来。”“要等多久?”“不知道,送病人出去检查,有快有慢。”她依然微笑。对着那张笑脸,我感到欲哭无泪。她把身份证递给我:“要不等车来了,你再拿来押着。”
  
  就在我伸手去接身份证的时候,进来一位医生:“什么事?”我似抓到稻草,急忙对他说:“我女儿今天出院,但她只能平躺,想借辆平躺车推出医院,以便坐车。”“要去哪里?”“回昆明。”他一听,立即对护士长说:“她要赶回昆明,不要耽误人家时间。”护士长答:“没有平躺车了。”“我们科门诊部不是还闲着一辆?”护士长还没有开口,他又说:“不要让病人家属去,她找不到。”但没有人去,医生有点生气,对两个刚进门的年轻护士说:“你们带着病人家属去门诊部推平躺车。”两个护士嘻嘻哈哈地回答:“我们认不得在哪点。”医生真生气了:“你们是干什么的?门诊部都不晓得!”护士依旧笑嘻嘻的,绕开他,走进里屋去。这时,一位穿蓝色制服的女子从门外进来:“我知道,我带她去。”穿蓝色制服的,是医院的护工。
  
  护工与护工间,大约都相处甚好,她楼上楼下的人都特别熟,她不去门诊部,而是带到我去到六楼,六楼说没有平躺车了,她又带我到五楼,五楼的人立即去开了仓库门,找出一辆平躺车给她。于是,我女儿终于可以躺到平躺车上,离开这家医院。
  
  2、开出院证明
  
  这样迫不及待地想离开,只不过因为我的家距这里五百多公里。我女儿利用暑假到这里的一个村里支教时,不慎从一个高坎摔落,造成胸椎压缩性骨折,不能移动,在这里已住数天。一听医生说可以出院,当然想早一点回到家。
  
  我与租车的师傅联系时,他一听是从医院接人到昆明,立即就明白:“是不是早上六点出发?”我说还得办理出院手续。他说:“今天就办好,明天早点出发,到昆明越早,你们越方便。”他知道我一定还要把女儿送到昆明的医院去再检查一次。
  
  我立即去找护士。一位面容娇好的护士问:“主治医生知道吗?”“是他今早告诉我明天可以出院了。所以想先办好出院手续,以便明天早一点回到昆明。”护士说:“最好明天办,万一今晚医生还要开药。而且我们八点就上班了,你最迟八点半就能出院。”“交费的人会不会很多?”“不会,非常快。”看她一幅笃定的样子,我计算了一下,从这里到昆明需要七个小时,吃饭用去一小时,到昆明也不过四、五点钟,应该没问题。而且,她自然比我熟悉医院的情况。
  
  然而,不是那样简单。
  
  早晨,当我与女儿洗漱完毕,吃完早点,又整理好行李,医生们还没有来上班。
  
  护工早就来了,已打扫好病房,烧好开水。护士也来了,已检查完病房。然后,医生一个一个地出现,但我女儿的主治医生没有来。我有点心慌:万一他今天不来上班呢?一位医生告诉我:“他八点之前一定到。”我盯着手机上的时间,从八点差十分,盯到八点过十分,主治医生终于出现,我连忙走过去:“我女儿今天出院,麻烦开下出院证明。”他答声好,就进办公室去了。然后,办公室关上门。这一等,又是十分钟。有病人家属好心告诉我:“他们每早都要开会。”我忍不住,去问护士:“他们开会要多长时间?”还是那位面容娇好的护士,她略微有点不好意思:“主要是今天有事,可能会多说一会。”她看我焦急,便出主意:“我写个条子递进去,让医生把出院证明转过来。”纸条递进去十来分钟,依然没有动静,她也无奈,只得打主治医生的电话。主治医生凑到窗边:“你打我电话?”“你的病人急着要出院,赶回昆明。”主治医生答声好,又回去接着开会。再过一会,依然没有动静,护士安慰我:“他正在开证明,再等一会。”然而直到医生们散会后,证明才传到护士的电脑上:“证明转过来了,你可以去一楼结账了。”结账很快,再回到楼上,主治医生还在电脑上捣鼓我女儿的出院须知,等他终于弄好,打印出来让我签字时,已九点过半了。
  
  3、复印病历
  
  之前,我对主治医生说,我女儿出院时要带走她的病历。主治医生说医院有规定,病历不允许带出医院,不过可以在病人出院七天后来拿去复印。我知道这是避免医患纠纷,医院保护医生的一项举措,但也不会以一己之力去和医院规定抗争,这时只是再次向他确认:“是不是出院七天后就可以来复印病历?”这一次,他改了口:“你去门诊部四楼问一下。”
  
  门诊部四楼一位穿白裙的女子听我说了具体情况后,建议道:“你可以现在先提出申请,到时候请人来复印,不用自己专门跑一趟。”填完申请,交了身份证复印件,依女子的话,把申请交到八楼病案室。
  
  病案室里的两位女子了解情况后,说:“只要医生能把病历转到我们这里,马上就可以为你复印,几百公里的路,你就不用再来来回回地跑了。”
  
  我又去找主治医生,他说:“病人今天才出院,怎么可能今天就开出病历来。七天后再来。”
  
  我无奈,又去病案室,那两位女子得知医生说开不出病历,都同情我,说道:“那你留个电话,病历一转到我们这里,就打电话通知你。”
  
  然后,我去借平躺车。
  
  4、现场会
  
  当我推着平躺车去病房时,租车的师傅已数次从医院门口经过:“今天医院好像有活动,车不许进医院,医院门口也不让停车。只要停上一小会,警察就来赶,我在外面绕几个圈子,你出来后打我电话。”
  
  搬东西出医院时,我已问过门卫,说今天医院里要开一个全市的现场会,所以车辆不能进来。我也就懒于理论。倘若我有时间有心情,完全可以推着平躺车慢悠悠在院子里绕圈子,一直等到开现场会领导的车子进院,但我的时间与精力消耗不起。于是,穿着睡衣的女儿躺在平躺车上,我推着车,出病房,进电梯,出电梯,出医院,走到大街上。路人在张望,警察在维持交通。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一种悲哀,草民的悲哀。
  
  女儿上车后,我去还平躺车,在电梯门前遇到那位护工,她一见我就走过来:“你赶紧带女儿回去,车交给我就行了。”“谢谢你,我还得上去拿身份证。”“那你直接去找护士长,我去还平躺车就行了。”我想问她的名字,却又知道,问了又如何,或许此一生,只能见她这一次:肤色黝黑,鹅蛋脸,大眼睛。
  
  拿到身份证时,又遇到那位为我争取平躺床的医生,我连忙感谢他:“不是遇到你,可能现在还在等平躺车。”他则为同事分辨:“不是他们不管你,是今早事太多了。”我陪笑。
  
  走出电梯,看到许多医生和护士站在院子里,一排一排站得很整齐。有人在低声议论:“听说开个什么会,有当官的要来。”另一人则声音响亮:“当官的要来,就不管病人了?!”立即有人拉他衣袖,示意他小声。
  
  5、离开
  
  我一面匆匆走出医院,一面看时间:11:36。
  
  坐上车,我向师傅道歉:“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他却习以为常:“你说要结了账才走,我就问是不是十点出发,我知道的,当天结账的话,十点能够出发是动作快的了。”“我不知道会这样。”师傅没有因为等我们这几个小时而不悦,反而有丝谦意:“我们这里就这样。你们不清楚,我清楚。”
  
  车离医院越来越远,渐渐驰出县城。我很清楚,只要坐上车,我就算离开这里了,县城的一切,已被车抛在身后。然而,我是离开了,但我会记得,当我作为单一的个体出现在县城的医院时,去借平躺车与要女儿病历的难度。其实,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无论医生还是护士,对我都另眼相待,如我们的行李较多,护士说我可以多用个床头柜;如我没有去买热水瓶,医生说我可以到他们的办公室接热水;如我说要找120来送女儿回昆,医生马上就说:没必要,这里的120贵得离谱,然后详细为我描述病情,说只要能够平躺就行……我很清楚这一点,同病房的病人也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不得不更为悲哀地承认一个事实:我在这个上午遭遇到的所有困难并不是有人故意刁难,相反,无论是喜欢微笑的护士长还是面容娇好的护士,以及白裙女子又或病案室的人,还有护工,我都能够轻而易举地感受到她们的善良。我之所以在这个早晨认为每走一步都困难重重,只不过是直面了这个县城习以为常的节奏和作风:等,可以不作为无休止地等,又或凡事可以放一边,以某个会议为重,哪怕让睡在平躺车上的病人,出了医院之后,还要在众目睽睽下穿过长长的街道……
  
  

2#
发表于 2016-8-8 06:2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3#
发表于 2016-8-8 06:35 | 只看该作者
女儿病情好些了吗?大热天,孩子遭罪了
慢节奏对于个人而言,可能是休闲,是享受,难得,但对于办公体制过习惯而言,是习惯性的推诿与慢作为,好在病慢慢转好,出院了。昙花用细致周到的笔给我们叙述了一个关于惯性与思维以及体制问题,积重难返,还好,遇到了医生护工那样善良的人,不然,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4#
发表于 2016-8-8 07:47 | 只看该作者
又读版主佳作。
愿大家都好。。。。。。
5#
发表于 2016-8-8 09:48 | 只看该作者
读完,说不出来的滋味。祝福孩子!
6#
发表于 2016-8-8 10:17 | 只看该作者
很同情你的遭遇,问候你的女儿!
7#
发表于 2016-8-8 10:52 | 只看该作者
用心读完每一个文字,心里说不出的沉重。我也有去医院看病的经历,也写了一篇文字《寻医记》,病人进医院难,看病难,出院难,这一切似乎都不是体制问题,可问题出在哪儿呢?值得深思!
唯有祝福大家健健康康!祝福安好!
8#
发表于 2016-8-8 11:05 | 只看该作者
很无奈,也很气愤的。但也可以冷静地感受一些社会真相。
问好!
9#
发表于 2016-8-8 11:14 | 只看该作者
心情有点沉重!这就是人们心中那个救死扶伤的一伙——白衣天使!好在有个护工,让人觉得温暖。生活总是让人无奈着!只要孩子康复就好!老百姓确实拿她们没招,就让其存在着折腾人吧!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0:29 | 只看该作者

谢立红沙发
11#
发表于 2016-8-9 17:50 | 只看该作者
   如今也许你姑娘的病好利索了吧?
   直面生活现实与社会现状,以亲历见闻,给人以不容置疑的真实性与直观性——也许仅仅说的是个别现象,但却道出了中国大多数医院的普遍现状,根本不考虑病人及家属的感受,只要生了病,就只能任其宰割(也许有点过重,但大多情况下如此)。所以国家人社部说要改革改革,据说要取消医院事业编制,形成竞争局面,但或许好不到哪里去……
    拜读学习雨夜昙花来自生活亲身经历的美文佳作,问好好友!祝福快乐!
12#
发表于 2016-8-10 16:56 | 只看该作者
提读,先不看版主看会员。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9:03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8-8 06:35
女儿病情好些了吗?大热天,孩子遭罪了
慢节奏对于个人而言,可能是休闲,是享受,难得,但对于办公体制过 ...

好多了,只是要慢慢静养。谢谢立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9:03 | 只看该作者
张小刚 发表于 2016-8-8 07:47
又读版主佳作。
愿大家都好。。。。。。

谢谢提读!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9:04 | 只看该作者
雨兰 发表于 2016-8-8 09:48
读完,说不出来的滋味。祝福孩子!

谢谢雨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0 03:55 , Processed in 0.15924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